9月份语文小课题研究小结
贤者小学
九 月份 语文 小课题研究小结
我校《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组从成立至今,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如一、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现已进入第二阶段,实验正在按方案稳步进行,并初见成效。为总结经验,摈弃不足,更好的完成下阶段的实验任务,现将九月份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1、我们组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为了使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标准》对朗读教学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其次,我们组织教师大量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探讨,促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消除了教师惧怕朗读教学的心理。
第三,在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开始确立课题研究的目的、任务及操作的思路。同时,我们将《标准》要求与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各年级朗读教学的目标体系,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2. 利用网络资源,注重科研问题的讨论、活动的记录和宣传报道。实验教师根据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实施,进行资料收集,同时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文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
立足课堂,精心指导,强化训练。
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保证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去掉了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
第三,在朗读训练中,我们注意变换形式,使学生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读等,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对于一些语言方面发音不准的(如:平翘舌不分、有方言的等)同学,老师通过日常谈话、提问时纠正等方法对其跟踪指导。
一个月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解决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但还有些不足,还有待努力。
贤者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3 年 9 月 25 日
下一篇:潼川中学小课题汇总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