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零部件说明书-2016

| 来源:网友投稿

 城市轨道 接触网零部件

 安装使用说明手册

  中国. 宝鸡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2015 年 年 5 月

 目 目

 录 企业简介 ...................................................................................................................................... 4

 总则 .............................................................................................................................................. 5

 1.

 套管双耳 ................................................................................................................................ 9

 2.

 70 型套管双耳 ..................................................................................................................... 13

 3.

 双线支撑线夹 ...................................................................................................................... 15

 4.

 承力索座 .............................................................................................................................. 17

 5.

 双槽承力索座 ...................................................................................................................... 20

 6.

 腕臂底座 .............................................................................................................................. 24

 7.

 定位器 .................................................................................................................................. 27

 8.

 软定位器 .............................................................................................................................. 30

 9.

 定位线夹 .............................................................................................................................. 32

 10.

 锚支定位卡子 .................................................................................................................. 35

 11.

 长定位单环 ...................................................................................................................... 39

 12.

 长定位环 .......................................................................................................................... 41

 13.

 长定位双环 ...................................................................................................................... 43

 14.

 定位环 .............................................................................................................................. 45

 15.

 70 型定位环 ..................................................................................................................... 48

 16.

 定位环线夹 ...................................................................................................................... 50

 17.

 横承力索线夹 .................................................................................................................. 52

 18.

 双横承力索线夹 .............................................................................................................. 54

 19.

 双耳连接器 ...................................................................................................................... 57

 20.

 悬吊滑轮 .......................................................................................................................... 59

 21.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 ...................................................................................................... 62

 22.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 ...................................................................................................... 66

 23.

 锚结绳固定线夹 .............................................................................................................. 69

 24.

 可调式整体吊弦 .............................................................................................................. 71

 25.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 .......................................................................................................... 78

 26.

 承力索电连接线夹 .......................................................................................................... 80

 27.

 棘轮补偿装置 .................................................................................................................. 82

 28.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楔形)

 ...................................................................................... 93

 29.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楔形)

 ...................................................................................... 96

 30.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锥套式)

 .................................................................................. 99

 31.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锥套式)

 ................................................................................ 103

 32.

 调整螺栓 ........................................................................................................................ 108

 33.

 线岔 ................................................................................................................................ 110

 34.

 接触线接头线夹 ............................................................................................................ 113

 35.

 承力索接头线夹 ............................................................................................................ 115

 36.

 杵座鞍子 ........................................................................................................................ 119

 企业简介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1958 年伴随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凤段的修建而诞生,一起见证了共和国电气化铁道事业的发展历程,也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接触网零件及城轨交通供电金具行业最大的研发和生产企业。

 成立 50 多年来,累计为我国已建成的 32000 多公里电气化铁路生产供应了占总需量 70%以上的接触网器材。1996 年进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累计供应了占总需求量 70%以上的供电金具。产品曾批量出口香港、伊朗、日本、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和国家。

 公司被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内唯一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生产企业。

 公司与德国保富铁路公司、意大利布诺米公司三方组建了全国首家生产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接触网配件合资公司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大股东。公司组建了国内唯一的省级轨道交通接触网供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技术和标准化研究。

 公司下设金台、高新两个分厂,经过三次大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升级,拥有精密锻造、精密铸造、机械(数控)加工、铆焊和表面处理等生产设备 400 多台。产品涵盖常速、高速及客专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件以及城轨交通用供电金具、钢铝复合轨、汇流排、感应板、避雷器等,年生产能力可满足 3000 公里电气化铁路和 350 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全套接触网器材和供电金具。

 公司技术实力领先,生产实力雄厚,检测设备一流,热忱欢迎各级领导、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指导、合作,共谋发展。

 公司的质量方针:

  用科学管理打造精品

  靠至诚服务取信市场

 总则 为确保电气化铁骊接触网零部件的正确安装,现将零部件安装的一些规范性要求、必要的的警告提示以及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予以说明,请遵照执行。

 1. 紧固力矩 本安装说明书所涉零按 件紧固力矩按 TB/T2073 -2010 执行 公称 直径 Q235A 钢螺栓紧固力矩(4.6 级) 允许紧固力矩误差范围

 不锈钢螺栓紧固力矩(A 2 -70 级) 允许紧固力矩误差范围 M8 7 7 ~9 13

 13 ~16 M10 13 13 ~16 25 25 ~32 M12 25 25 ~30 44 44 ~56 M14 40 40 ~50 70 70 ~80 M16 60 60 ~70

  M18 80 80 ~90

  M20 120 120 ~135

  M22 160 160 ~180

  M24 200 200 ~220

  为 注:单位为 N·m 1.1 零部件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照零部件螺栓紧固力矩要求用扭矩扳手进行紧固。

 1.2 螺栓紧固中,应用扭矩扳手交替循环按顺序均匀紧固连接螺栓,以保证双耳类零部件双耳及抱箍类零件本体保持平行,本体双耳保持平行不但能够保证开档尺寸,而且降低螺栓由不平行受弯矩造成咬死的风险。主要产品紧固顺序示例:

 ① ① ③④ ④ ② ②

 ① ① ② ② 四螺栓同向螺栓紧固顺序 两螺栓螺栓紧固顺序

  2.螺 螺 栓、销钉 腕臂及定位装置零件上的螺栓、销钉的穿向:水平穿向的螺栓、销钉均穿向来车方向(面向支柱从右手穿向左手)。垂直穿向的螺栓、销钉均由上方穿向下方。

 3. 开口销 开口销在零部件中主要是为了防止螺母脱落,为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零件安装后,开口销两肢掰开后应回头,开口销双向夹角扳成不小于 120°,以防止零部件脱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① ① ② ② ③

  ① ① ② ② ③①④ ④

 ① ① ③ ② ② ④ ④ 三螺栓螺栓紧固顺序 U 螺栓螺栓紧固顺序 四螺栓反向螺栓紧固顺序 正确的掰法 掰开角度不足

  4. 止动垫圈 单孔止动垫圈安装时,先将止动垫片的长肢弯折与零部件本体侧面贴紧,防止紧固时止动垫片随螺母一起转动,将螺母按紧固力矩要求紧固后,然后将短肢弯折与螺母侧面贴紧。

 双孔或多孔止动垫圈安装时,弯折止动垫圈的止动肢,止动肢分别与螺母侧面贴紧。

  由于后期精调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扳止动垫圈时,只将平腕臂上的套管双耳、支撑管卡子、承力座、斜腕臂上的支撑管卡子、在预配时扳好,其余的在现场精调完成再扳。

 5. 警告 提示说明 本手册包含警告提示,用来表示危险程度。这些警告提示也可以做成标示牌,或作成标签贴在产品上。

 标 标

 记 标志名称 说 说

 明

 危险 在本手册范围内和产品上出现这种标识,表示不遵守相应安全措施,将导致人身伤亡。

 警告 在本手册范围内和产品上出现这种标识,表示安装中应注意的关键步骤,需要特别重视。

 禁止 在本手册范围内的这种标识,表示安装过程中严禁出现的错误操作,需要特别关注。

 6. 安装注意事项  所有产品必须在满足供货条款和技术规格书的情况下使用。

  所有所供设备和专用工具用于它本身的用途并与安装指导手册一致。

  所有的安装工作必须以图纸为基础。

  所有执行产品安装、调试、运营及维护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安装培训,掌握产品的安装、调试方法,明白相应的安全规则,清楚事故预防、急救等

 相关知识。

 1. 套管双耳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固定在平腕臂上,起到连接平、斜腕臂的作用。

 二、材料 1、套管抱箍为 Q235B 的碳素结构钢。

 2、螺栓、螺栓销、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 ①套管抱箍 ②螺栓销 ③螺栓及螺母 ④弹垫圈、止动垫圈 ⑤开口销 2 、性能参数 2.1 套管双耳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 5.8kN。

 2.2 套管双耳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 4.9kN。

 2.3 套管双耳滑动荷重不小于 7.5kN。

 2.4 套管双耳水平拉伸破坏荷重不小于 17.4kN。

 2.5 套管双耳垂直拉伸破坏荷重不小于 14.7kN。

 2.6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25N.m~32N.m。

 ⑤

 ③ ③ ④ ④ ① ① ② ②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结构示意图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1.2 松动套管双耳本体上的连接螺栓,将其套在平腕臂的设计安装指定位置。

 1.3 调整两片抱箍之间的相互位置,使抱箍的内圆弧与腕臂管密切,且双耳端部内侧距离保持平行,开档距离 13~14mm,注意套管双耳与平腕臂孔的位置,应保证正常安装后抱箍双耳朝下,预紧螺母。

 1.4 用扭矩扳手对称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以保证本体双耳保持平行。

  1.5 紧固后应保证抱箍双耳保持平行且双耳内侧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12 mm。

 根据计算,将套管双耳套在指定位置。

 抱箍与腕臂管要贴合紧密。

 安装后使用状态时抱箍双耳朝下。

 紧固时应对称依次循环。

 1.6 安装斜腕臂时,卸下螺栓销,将斜腕臂单耳置于双耳之间,穿上螺栓销,在确认单耳能自由转动的情况下,装好螺母及开口销。

  1.7 弯折止动垫圈的止动肢,长肢向下弯折与压块侧平面贴紧,短肢向上弯折与螺栓头六方侧平面贴紧。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紧固力矩、套管双耳开口面是否处于铅垂面上。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使用工具 L 紧固后双耳间距应不小于 12mm。

 确认单耳能自由转动后再安装螺母及开口销。

 开口销掰开后应回头,以防止脱落。

 夹角在 120°~130° 短肢向上折弯与螺母贴紧,长肢向下折弯与套管双耳本体贴紧。

 扭距扳手,钳子。

 五、维护 套管双耳一般情况不需要维护。在例行检查时,校验零件有无损伤,紧固件有无松动。

 2. 70 型套管双耳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在平腕臂上连接斜腕臂。

 二、材料 1、70 型套管双耳材质为 AlSi7Mg0.3。

 2、螺栓、螺栓销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 ①70 型套管双上盖板 ②70 型套管双耳下盖板③ ③弹垫圈、垫圈④ ④螺栓 M12x110 ⑤ ⑤螺栓销 M14x65 ⑥开口销 2 、性能参数

  2.1 本零件最大水平工作荷重 5.8kN; 2.2 本零件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 4.9kN; 2.3 本零件滑动荷重应不小于 7.5kN; 2.4 本零件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44N.m-56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⑥ ⑥ ⑤ ⑤

 1.1.将套管双耳的上盖板套入平腕臂的适当位置,下盖板单耳朝下通过 M12×110 的螺栓与上盖板连接固定在平腕臂上对应位置。

 1.2.用扭矩扳手交替拧紧 M12 螺母,保证紧固力矩为 44 Nm -56 Nm。

 2、 、 安装后检查 2.1.在整个的安装过程中要保持零件表面的最终洁净。

 2.2.要轻拿轻放,不能野蛮安装,保证各零配件不能有划痕、碰伤、弯曲、变形等现象。

 2.3、套管双耳与 LP 平腕臂管之间夹持应牢固,无松动滑脱现象。

 2.4、螺栓、螺母不应松动,开口销不能脱落; 3 、使用工具 长度测量工具、扭矩扳手。

 五 、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3. 双线支撑线夹

  一、 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在平腕臂上固定双支或单支 TJ150 承力索。

 二、 材料 1、压线托架、支承线夹本体、支承线夹盖板、压线盖板材质为 ALSi7Mg0.3。

 2、螺栓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弹性圆柱销采用 12Cr18Ni9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 ①螺栓 M12x50② ②压线盖板 ③压线托架 ④支撑线夹本体⑤ ⑤支撑线夹盖板 2 、性能参数 2.1 本零件最大水平工作荷重 6kN; 2.2 本零件与承力索间滑动荷重 2kN,与腕臂管滑动荷重 9kN; 2.3 本零件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44Nm-56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根据安装示意图检查零配件是否齐全;检查各零配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型号与线型规格是否一致;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1.2. 松开、取下四个 M12×95 螺栓,将支撑线夹盖板与支撑线夹本体通过 M12×95 螺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⑤ ⑤ ④ ④

 栓套入 LP 平腕臂的合适位置上,预紧螺母,保持压线托架水平,用扭矩扳手交替拧紧螺母,保持紧固力矩在 44Nm -56Nm。

 1.3. 松开、取下压线盖板上 M12×50 的螺栓,将承力索安装位置包上与承力索线型及材质相配套的衬垫,必须是线型相符,且铜承力索用铜衬垫;将两根包好衬垫的承力索放入压线托架的线槽中(悬挂单支承力索时必须在另一线槽内夹持一节长度大于线槽长度的同种承力索),调整好压线托架的方向,装上压线托架和垫圈。拧紧 M12 螺栓,紧固力矩达到 44Nm -56Nm。

 2、 、 安装后检查 2.1. 在整个的安装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零件表面的最终洁净。

 2.2. 要轻拿轻放,不能野蛮安装,保证各零配件不能有划痕、碰伤、弯曲、变形等现象。

 2.3 双线支撑线夹与腕臂管之间夹持应牢固,无松动滑脱现象。

 3 、使用工具 长度测量工具、扭矩扳手、手钳。

 五 、维护 1. 定期进行检查; 2. 螺栓、螺母不应松动;

 4. 承力索座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腕臂支撑装置中平腕臂上悬吊、固定单支或双支承力索。

 二、材料 1、承力索座本体、盖板、托线夹、压块均为 Q235B 的碳素结构钢。

 2、联结销钉为 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连接螺栓、螺栓销、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 ①承力索座本体 ②盖板 ③托线夹 ④承力索压块 ⑤销钉、开口销 ⑥ ⑥螺栓 M16×65 ⑦螺栓 M12×40 ⑧铜衬垫 ⑨止动垫圈、弹垫圈 说明:此结构为不采用预绞丝安装形式,当采用预绞丝安装形式时不含铜衬垫。

 2 、性能参数 2.1 承力索座的最大水平工作荷重:6.0kN,最大垂直工作荷重:6.0kN。

 2.2 承力索座与腕臂管间滑动荷重不小于 6.0kN。

 2.3 承力索座与(单根)承力索间滑动荷重不小于 2.0kN。

 2.4 承力索座得垂直(向下)破坏荷重不小于 18kN,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破坏荷重不小于 18kN。

 2.5 M12 螺栓紧固力矩 44N.m~56N.m,M16 螺栓紧固力矩 70N.m~80N.m。

 ①

 ③

 ⑤

 ②

 ⑦

 ⑥

 ⑨

 ④

 ⑧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结构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1.2 检查连接零件的规格型号与需安装的平腕臂及承力索的规格是否一致正确。

 1.3 松动承力索座本体上的连接螺栓,将其套在平腕臂的设计指定位置,承力索座安装应以平腕臂孔位孔为基准,安装后承力索座本体及盖板端面应水平,预紧螺母。

 1.4 用扭矩扳手对称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防止承力索座本体偏斜,以保证承力索座本体与盖板保持平行,紧固力矩 44N·m~56N·m。

 1.5 根据线路实际安装状态,确定衬垫在承力索的安装位置(若采用预绞丝形式,则确定预绞丝安装位置)。

 1.6 卸下压块,(衬垫的端部要弯折,紧贴零件,防止窜动);将承力索放入托线夹线槽中(采用预绞丝形式时则将预绞丝缠绕固定在承力索上,将缠好预绞丝的承力索放入托线夹线槽中)。

  保证承力索座本体及端盖水平。

 对称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紧固力矩 44N.m~56N.m。

 衬垫端部必须折弯,防止窜动。

 盖板衬垫端部必须折弯,防止窜动。

 1.7 将压块盖在承力索上方,从托线夹的安装孔内,自下而上穿入连接螺栓,在托线夹上面依次装入止动垫圈、弹垫、螺母,预紧螺母。

 1.8 用扭矩扳手对称依次循环紧固以保证托线架和压块保持平行。用扭矩扳手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以保证托线架和压块保持平行,M12 螺栓紧固力矩 44N·m~56N·m。

  1.9 弯折止动垫圈的止动肢,使其与螺栓头六方侧平面贴紧。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紧固力矩、承力索安放的位置、铜衬垫开口朝向、止动垫圈的折弯及方向。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安装工具 扭矩扳手,手钳。

 五、维护 承力索座一般情况不需要维护。例行检查时,检查承力索座是否破损、有无滑动,以及紧固件是否松动。

 承力索放入托线夹线槽中,调整好位置,预紧螺母。

 循环紧固,紧固力矩 44N.m~56N.m。

 折弯制动垫圈,与螺母六方侧平面贴紧。

 5. 双槽承力索座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腕臂支撑装置中平腕臂上悬吊、固定双支承力索。

 二、材料 1、承力索座本体、盖板、托线夹、压块均为 Q235B 的碳素结构钢。

 2、紧固轴为 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连接螺栓、螺栓销、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 ①承力索座盖板 ②承力索座本体 ③托线夹 ④承力索压块 ⑤紧固轴、螺母 M16

 ⑥螺栓 M12×60、螺母 ⑦止动垫圈、弹垫圈 ⑧ ⑧铜衬垫⑨ ⑨平垫圈、弹垫圈 说明:此结构为不采用预绞丝安装形式,当采用预绞丝安装形式时不含铜衬垫。

 2 、性能参数 2.1 承力索座的最大水平工作荷重:6.0kN,最大垂直工作荷重:6.0kN。

 2.2 承力索座与腕臂管间滑动荷重不小于 6.0kN。

 2.3 承力索座与(单根)承力索间滑动荷重不小于 2.0kN。

 2.4 承力索座得垂直(向下)破坏荷重不小于 18kN,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破坏荷重不小于 18kN。

 2.5 M12 螺栓紧固力矩 44N.m~56N.m,M16 螺栓紧固力矩 70N.m~80N.m。

 ② ② ①

 ③

 ⑤

 ④

 ⑦

 ⑥

 ⑧

 ⑨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结构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1.2 检查连接零件的规格型号与需安装的平腕臂及承力索的规格是否一致正确。

 1.3 松动承力索座本体上的连接螺栓,将其套在平腕臂的设计指定位置,承力索座安装应以平腕臂孔位孔为基准,安装后承力索座本体及盖板端面应水平,预紧螺母。

 1.4 用扭矩扳手对称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防止承力索座本体偏斜,以保证承力索座本体与盖板保持平行,紧固力矩 44N·m~56N·m。

 1.5 根据线路实际安装状态,确定衬垫在承力索的安装位置(若采用预绞丝形式,则确定预绞丝安装位置)。

 1.6 卸下压块,(衬垫的端部要弯折,紧贴零件,防止窜动);将承力索放入托线夹线槽中(采用预绞丝形式时则将预绞丝缠绕固定在承力索上,将缠好预绞丝的承力索放入托线夹线槽中)。

 保证承力索座本体及端盖水平。

 对称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紧固力矩 44N.m~56N.m。

 衬垫端部必须折弯,防止窜动。

  1.7 将压块盖在承力索上方,从托线夹的安装孔内,自下而上穿入连接螺栓,在托线夹上面依次装入止动垫圈、弹垫、螺母,预紧螺母。

 1.8 用扭矩扳手对称依次循环紧固以保证托线架和压块保持平行。用扭矩扳手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以保证托线架和压块保持平行,M16 螺栓紧固力矩 70N·m~80N·m。

 1.9 弯折止动垫圈的止动肢,使其与螺栓头六方侧平面贴紧。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紧固力矩、承力索座安装的位置、止动垫圈是否密贴。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安装工具 扭矩扳手,手钳。

 五、

 维护 承力索座一般情况不需要维护。例行检查时,检验承力索座是否破损、有无滑动,以及紧固件是否松动。

 盖板衬垫端部必须折弯,防止窜动。

 承力索放入托线夹线槽中,调整好位置,预紧螺母。

 紧固力矩 70N•m~80N•m。

 折弯制动垫圈,与螺母六方侧平面贴紧。

 6. 腕臂底座 一、用途 本零件用于用于固定腕臂支撑装置。

 二、材料 1、底座本体、抱箍采用 Q235B 的碳素结构钢。

 2、特型旋转腕臂下底座本体和旋转双耳采用 ZG270-500 铸钢。

 3、螺栓销、螺母、销钉和垫圈为 Q235A 的碳素结构钢。

 4、铜垫圈采用铝青铜。

 5、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产品示意图

 等径圆钢柱单腕臂底座

 等径圆钢柱双腕臂底座

  矩形吊柱腕臂单腕臂底座

  矩形吊柱腕臂双腕臂底座

 格构式钢柱单腕臂底座

 格构式钢柱双腕臂底座

 H 型钢柱单腕臂底座

 H 型钢柱双腕臂底座

 2 、性能参数 2.1 腕臂底座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 4.9kN(对于单支腕臂作用时)。

 2.2 腕臂底座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 7.4kN(对于单支腕臂作用时)。

 2.3 腕臂底座垂直破坏荷重应不小于 14.7kN(对于单支腕臂作用时)。

 2.4 腕臂底座水平破坏荷重应不小于 23kN(对于单支腕臂作用时)。

 四、安装 由于各种柱型安装方式各有不同,以下以 H 型钢柱双腕臂底座、等径圆钢柱双腕臂底座为例,分别说明安装步骤。

 1. 等径圆钢柱腕臂底座 安装步骤 1.1 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注:此零件为分散包装,应先将零部件按照产品结构示意图及图纸组装后再进行安装。

 1.2 将上、下底座本体放置于柱子的安装位置,分别用螺栓将底座本体和抱箍进行连接,并预紧螺栓。

 1.3 确定上、下底座安装在柱子的位置无误后,用水平仪测量,调整底座本体使之保持水平,用扭矩扳手交替将螺栓进行均匀紧固,螺栓紧固力矩 60N·m,再将背母锁紧。

 1.4 将旋转双耳的螺栓销卸下,将绝缘子根部单耳穿入旋转双耳开档中,装入螺栓销和螺母及开口销,开口销两肢掰开后应回头,以防止脱落 备注:其他形式的腕臂底座安装可参考以上安装方法。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开口销掰开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工具 扭矩扳手,钳子、扳手。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螺栓、螺母应无松动。

 3、各连接部件应牢固可靠,功能完好。

 7. 定位器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列车通过速度≤160km/h 的线路上固定接触线位置。

 二、材料 1、定位器管采用 20#碳素结构钢,定位钩采用 Q235B 碳素结构钢。

 2、定位销钉套筒采用 QAl9-4 铝青铜。

 三、 结构 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 定位器管 ② ② 铜定位销钉 ③ ③ 定位钩 2 、性能参数 2.1 定位器的最大工作荷重为 2.5kN;

 2.2 定位器的水平耐拉伸荷重为 3.7kN; 2.3 定位器的耐压缩荷重为 2.5kN; 2.4 定位器的破坏荷重不小于 7.5kN。

 四、安装

 注意事项  安装应由符合资格人士在仔细阅读到本指导手册的注意事项后进行。

  坠落危险!高空作业时请保护好自己。在安装过程中张力会产生危险。

  佩戴安全帽。地面人员应考虑到高空坠落的零件和工具的可能性。不注意观察上述注意事项将会造成重伤或死亡。

 ③

  ①

  ②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配合是否灵活,各连接件的规格型号是否一致。检查环缺口方向为非受力方向。

 1.2 定位器的定位钩卡入、挂在定位环、长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的闭口环中,

  1.3 按定位线夹的安装方法固定接触线。

 1.4 调整定位环、长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的安装位置,达到接触线的定位要求。

 2、 、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达到图纸要求,止动垫圈弯折是否标准,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定位线夹和定位器的连接是否到位 检查工具:目测。

 3、 、 使用工具 扭矩扳手,米尺,手钳。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定位钩及定位销钉套筒的压接部位不应有松动、裂纹现象。

 最 终 安 装 效果图 定位环缺口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反。

 3、各连接部位不应有较明显的磨损。

 8. 软定位器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在曲线半径小于 800mm 时用来连接固定接触线位置。

 二、材料 1、定位器管采用 20#碳素结构钢,定位钩采用 Q235B 碳素结构钢。

 2、定位销钉套筒采用 QAl9-4 铝青铜。

 3、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 结构与性能 1、结构示意图

 ①软定位器管 ②铜定位销钉 2 、性能参数 2.1 软定位器最大工作荷重为 2.5kN;

 2.2 软定位器的耐拉伸荷重为 3.7kN 2.3 软定位器的破坏荷重不小于 7.5kN。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各连接件的规格型号是否一致。

 1.2、将定位线夹与定位器套筒相连接,定位线夹安装方法详见定位线夹部分。

  ① ②

 1.3、定位环安装在该定位器的另一端 50mm 处。

 1.4、按定位线夹的安装方法固定接触线,再根据线路设计要求用双股的直径为 4.0 铁丝或尾支线把定位环与腕臂连接起来,并调整距离,达到接触线的定位要求。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达到图纸要求,止动垫圈弯折是否标准,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定位线夹和定位器的连接是否到位 检查工具:目测。

 3 、工具 扭矩扳手,米尺,手钳。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定位钩及定位销钉套筒的压接部位不应有松动、裂纹现象; 3、各连接部位不应有较明显的磨损情况。

 最终安装效果图 定位环距端部约 50mm。

 L

 9. 定位线夹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在接触线定位处固定铜合金接触线。

 二、材料 1、有环夹板和无环夹板采用牌号为 CuNi2Si 的铜棒。

 2、连接螺栓、螺栓销、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3、U 型固定销采用牌号为 T2 的铜线。

 三、结构与性能 定位线夹连接定位器与接触线。此连接可以转动。在受电弓滑板条与定位线夹之间的夹角应小于 20°,以避免受电弓滑板与线夹螺栓头相接触。

 1 、结构示意图:

 :

  ①有环夹板 ②无环夹板 ③螺栓及螺母 ④止动垫圈及弹垫圈 ⑤U 型销 2 、机械性能:

 2.1 定位线夹水平拉伸工作荷重不小于 2.5kN。

 2.2 定位线夹滑动荷重不小于 1.5kN。

 2.3 定位线夹水平拉伸破坏荷重不小于 7.5 kN。

 2.4 M10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25~32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产品结构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线夹型号与接触线规格是否一致;接触线横截面对称线与定位线夹中心平行(否则,应校正);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④ ④ ③ ③ ⑤ ⑤ ①

 ②

  1.2 用砂纸或钢刷对线夹牙型表面和接触线沟槽表面氧化物进行清除。

 1.3 取下 U 型销钉,松开螺栓,将定位器的定位销钉穿入有环夹板孔内,将线夹夹板牙型放入接触线线槽内,注意有环夹板在远离定位钩侧,即环口面向定位支座。

 1.4 穿入 U 型销固定销,注意 U 型销钉的方向,从内侧向外侧安装。

 1.5 用扭矩扳手交替紧固螺栓至规定值。

 1.6 折弯止动垫圈,使其长肢与定位线夹本体贴紧,短肢与螺栓六角头一面贴紧。

 内侧 外侧 无环夹板 有环夹板

 注意:有环夹板朝向外侧。

 交替紧固,紧固力矩 25~32N•m

  1.7 把 U 形销钉的末端用内径 φ5 mm 的细钢管向上弯曲 60°,禁止使用手钳或锤子敲击。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紧固力矩、止动垫圈长肢、短肢掰向、U 型销钉弯曲角度 检查工具和方法:扭矩扳手,目测。

 3、 、 使用 工具 钢刷、扭矩扳手、钳子、细管。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螺栓、螺母不应有松动现象。

 3、线夹的牙型应卡在接触线的线槽之内。

 止动垫圈短肢折向螺母,长肢折向定位线夹。

 禁止U型固定销折弯角度过大或过小。

 10. 锚支定位卡子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非工作支接触线或承力索的定位处。

 二、材料 1、支持器本体、固定板采用 ZG270-500 铸钢。

 2、连接螺栓、顶紧螺栓、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定位销钉、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3、衬垫采用 T2 铜。

 三、 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U 螺栓式 ①支持器本体②U 螺栓③固定板④定位销钉⑤开口销⑥顶紧螺栓⑦锁紧螺母 ⑧螺母⑨平垫圈、弹垫圈⑩铜衬垫

 定位线夹式 ①支持器本体②顶紧螺栓③锁紧螺母④开口销⑤定位线夹⑥定位销钉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⑩⑨①②⑥③④⑤

 2 、性能参数 2.1 锚支定位卡子最大工作荷重 4.5kN。

 2.2 锚支定位卡子与钢管间的滑动荷重不小于 6.75kN。

 2.3 锚支定位卡子与接触线的握紧荷重应不小于 4.0KN。

 2.4 锚支定位卡子的破坏荷重不小于 13.5kN。

 2.5 螺栓紧固力矩为 44~56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各零部件的型号是否一致。

 1.2 将衬垫嵌在接触线的安装位置上,用压线钳将铜衬垫压接固定在接触线上。

  1.3 取下开口销,将接触线固定在 U 螺栓中,预紧螺栓,调整好锚支定位卡子位置后交替紧固螺栓,紧固力矩为 44N·m~56N·m。

 衬套圆弧所对方向为接触线拉出方向。

 专用工具:压线钳。

 用压接钳将铜衬垫压接固定在接触线上。

 衬垫开口方向与受力方向相交替紧固,紧固力矩为 44 N.m~56N.m。

  1.4 将支持器本体套在定位管上,按拉出值要求确定支持器本体的安装位置,紧固顶紧螺栓,紧固力矩 44N·m~56N·m,拧紧背母。

 1.5 将定位销钉穿入支持器本体中,穿入开口销,调整好位置后折弯开口销。

 备注:定位线夹式安装时,定位线夹安装参照定位线夹部分,支持器本体安装参见 1.4条进行。

 2 、安装后检查 紧固力矩为44N·m~56N·m。

 锁紧背母须用开口式扭矩扳手。

 用开口式扭矩扳手锁紧背母,严禁使用普通扳手,紧固力矩25N.m~32N.m。

 穿入开口销 开口销两肢掰开应回头。

 检查项目: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止动垫圈弯折是否标准,铜衬垫的开口位置是否朝上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工具 扭矩扳手,米尺,手钳。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零件与管子之间夹持应牢固,且无滑动现象. 3、螺栓、螺母应无松动。

 11. 长定位单环 一、 用途 本零件适用在φ55~φ60 铝合金定位管上固定并连接定位器。

 二、 材料 1、长定位单环本体、长定位单环盖板材质为 zg270-500。

 2、螺栓、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长定位单环盖②螺栓 M14x85③弹垫圈、垫圈④长定位单环本体 2 、性能参数 2.1 本零件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 3.0kN; 2.2 零件滑动荷重不小于 6.0kN;

 2.3 零件水平破坏荷重不小于 9.0kN; 2.4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70~89N.m。

 四、安装方法 1 、安装步骤 1.1、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1.2、卸下螺栓,将零件本体与盖板抱在管子上,穿入一端的两个螺栓,依次戴上平垫圈、弹簧垫圈和螺母,并预紧螺母。

 1.3、调整好零件在管子上的位置,交替紧固各螺母,使零件握紧管子,安装完毕后各螺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栓的紧固力矩应达到 70~89N.m。

 2、 、 安装后检查 2.1、安装后,零件本体与盖板应平行。

 2.2、紧固螺栓紧固时应注意受力均衡,紧固过程中不能咬扣、发热。

 3 、使用工具 扭矩扳手、扳手 五 、检查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零件与定位管之间夹持应牢固,且无滑动现象; 3、螺栓、螺母应无松动。

 12. 长定位环 一、用途 本零件用于在道岔定位或反定位处定位管上连接定位器 二、材料 1、长定位铰环抱箍、Z 型长定位抱箍采用碳素结构钢 Q235B。

 2、连接螺栓、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垫圈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长定位铰环抱箍②Z 型长定位抱箍③螺栓及螺母④止动垫圈、弹垫圈

 2 、性能参数 2.1 长定位环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 3.0kN,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 4.9kN。

 2.2 长定位环的滑动荷重应不小于 4.9kN。

 2.3 长定位环水平拉伸破坏荷重不小于 9.0kN,垂直破坏荷重为 14.7kN。。

 2.4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44 N.m~56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 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并检查抱箍的规格与管子规格的一致性。

 1.2 将长定位铰环抱箍与 Z 型长定位抱箍合抱于定位管安装位置上,将 M12 螺栓依次穿入 Z 型长定位抱箍、长定位铰环抱箍孔中,再依次穿入止动垫圈、弹垫和螺母,调整好零件在管子上的位置并预紧螺母。长定位安装应以定位钩为基准,安装后应垂直于地面,抱箍应保持平行。

 ①

 ③

 ④②

  1.3 用扭矩扳手对称交替循环紧固连接螺栓,以保证本体抱箍保持平行,紧固力矩44N·m~56N·m。

 1.4 折弯止动垫圈的止动片,使其与螺母六方面贴平。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止动垫圈弯折是否标准,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工具 扭矩扳手,米尺,手钳。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零件与管子之间夹持应牢固,且无滑动现象。

 3、螺栓、螺母应无松动。

 安装后抱箍双耳朝下。

 折弯止动垫圈,使其与螺母六方面紧贴。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44 N·m~56N·m。

 13. 长定位双环

 一、 用途 本零件用于连接定位管与双套定位器。

 二、材料 1、长定位单环盖板、长定位双环本体材质为 ZG270-500。

 2、连接螺栓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垫圈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钩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长定位双环上盖板②螺栓③弹垫圈、垫圈④长定位双环本体 2 、性能参数 2.1 本零件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 5.0kN; 2.2 本零件滑动荷重应不小于 8.0kN。

 2.3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70Nm-80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根据安装示意图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型号规格是否正确。

 1.2. 松开、取下 M14×85 的螺栓,将长定位双环的盖板及本体抱紧定位管,按照图示方向依次穿入螺栓、平垫、弹垫、螺母,调整好零件在定位管或腕臂管上的位置,预紧螺栓,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用扭矩扳手交替紧固至 70Nm-80Nm。

 1.3.将双支定位器挂在长定位双环上即可。

 2、 、 安装后检查 2.1. 在整个的安装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零件表面的最终洁净。

 2.2. 要轻拿轻放,不能野蛮安装,保证各零配件不能有划痕、碰伤、弯曲、变形等现象。

 3 、使用工具 长度测量工具、手钳、活动扳手、扭矩扳手。

 五 、维护 1. 定期进行检查; 2. 螺栓、螺母不应松动; 3. 长定位双环与定位管或腕臂管之间夹持应牢固,无松动滑脱现象。

 14. 定位环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在斜腕臂及定位管中连接定位器或其它带钩头零件。

 二、材料 1、定位铰环抱箍、抱箍采用碳素结构钢 Q235B。

 2、连接螺栓、螺栓销、止动垫圈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开口销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 结构示意图:

 四螺栓式:

 ① 定位环抱箍 ② ② 定位耳环 ③ ③ 止动垫圈及弹垫圈 ④ ④ 螺栓及螺母

 两螺栓式:

 ① 定位环绞环抱箍 ② ② 定位抱箍 ③ ③ 螺栓及螺母 ④ ④ 止动垫圈及弹垫圈 2 、性能参数 2.1 定位环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 4.5kN;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 4.9kN。

 2.2 定位环滑动荷重应不小于 6.75kN。

 2.3 定位环水平破坏荷重应不小于 13.5kN;垂直破坏荷重应不小于 14.7kN。

 ②

 ④ ④ ③

 ①

  ①

 ③④

 ①

 ②

 2.4 M12 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44~56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并检查抱箍的规格与管子规格的一致性。

 2、松动螺栓,将定位环抱箍合套在斜腕臂上指定位置,定位环安装方向应和斜腕臂单耳方向一致。

 3、调整好零件在管子上的位置,使零件握紧管子并保证定位环的两个抱箍平行,预紧螺母。

 4、交替紧固连接螺栓,以保证本体抱箍保持平行,螺栓的紧固力矩 44~56 N·m。

 5、注意止动垫圈与螺母的相对位置,并弯折止动垫圈。

  6、缺口方向为非受力方向,受拉时缺口在钩子外侧,受压时在钩子内侧。

 定位环方向应和斜腕臂单耳方向一致。

 交替紧固,紧固力矩44N.m~56N.m。

 折弯制动垫圈,短肢与螺母贴紧,长肢与定位环本体贴紧。

 受 拉 时 缺 口在钩子外侧。

  2 、安装后检查 检查项目: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否和图纸要求,止动垫圈弯折是否标准,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检查工具:扭矩扳手、目测。

 3 、工具 扭矩扳手,米尺,手钳。

 五、维护 1、定期进行检查。

 2、零件与管子之间夹持应牢固,且无滑动现象。

 3、螺栓、螺母应无松动。

  受 压 时 缺 口在钩子内侧。

 15. 70 型定位环 一、 用途 70 型定位环适用在支柱反定位处连接定位管。

 二 、 材料 1、定位环本体材质为 ZAl114A。

 2、U 螺栓采用 06Cr19Ni10 的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采用 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钩与性能 1 、结构示意图

 ①70 型定位环本体 ②U 螺栓 ③弹垫圈、垫圈 2 、性能参数 2.1 本零件最大水平工作荷重 5kN; 2.2 本零件最大垂直工作荷重 4.9kN; 2.3 本零件滑动荷重为 8kN; 2.4 本零件螺栓的紧固力矩为 44Nm-56Nm。

 四、安装 1. 安装步骤 1.1.根据安装示意图检查零配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

 1.2.将 70 型定位环安装在 LX 斜腕臂的适当位置,用扭矩扳手交替拧紧 U 型螺栓的螺母,保证紧固力矩在 44Nm-56Nm。

 2 、安装后检查 2.1. 在整个的安装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零件表面的最终洁净。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2.2. 要轻拿轻放,不能野蛮安装,保证各零配件不能有划痕、碰伤、弯曲、变形等现象。

 3 、使用工具 长度测量工具、扭矩扳手。

 五 、检查维护 1. 定期进行检查; 2. 螺栓、螺母不应松动; 3. 70 型定位环与腕臂管之间夹持应牢固,无松动滑脱现象。

 16. 定位环线夹 一、用途 本零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软横跨直径为 9~11.5mm 的定位索上安装定位器或悬吊接触悬挂。

 二、材料 1、定位环线夹本体采用 Q235B 碳素结构钢。的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均按GB/T20078-2006,采用牌号为 CuNi2Si、材料状态为 H150 的铜镍硅合金。

 2、U 螺栓、止动垫圈采采用牌号为 06Cr19Ni10 不锈钢,螺母、平垫圈、弹垫圈采用12Cr18Ni9 的不锈钢。

 三、结构与性能 1 、结构示 意图:

  ①...

推荐访问:零部件 说明书 轨道交通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