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制度与实务教学大纲
《中国司法制度与实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0213022 课程学时/学分:
48/2.5
实验总学时:16 课程英文名称:
J udicial System of China
课程类别:专业课
第 开出学期:第 7 学期
开出单位(实验室):模拟法庭 制定人:苏雅 讲师 一、制定依据
《中国司法制度与实务》是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1 版培养方案及《中国司法制度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制订本实习教学大纲。
二、实验安排 课程实验内容安排 序号 实 验 项 目 实验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类型 开出对象 开出要求 1 法意系统模拟刑事案件审判操作 8 6 演示
本科
必做
2 模拟刑事案件审判 8 6 综合
本科
必做
三、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一)法意系统模拟民事案件审判操作 目的:通过法意系统模拟刑事案件审判操作,使学生基本熟悉刑事诉讼开庭审理程序;明确法官、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义务的行使状况;认识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针对我国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思考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式。
内容:根据法意模拟审判平台提供的案例,由学生自主进行角色分配,并按照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进行操作;具体操作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
要求:学生应严格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模拟审判程序操作;严格按照每一个程序的具体要求撰写相关诉讼文书。
(二)模拟刑事案件审判 目的:通过在模拟法庭模拟刑事案件审判,使学生能够基本熟练、规范地审理刑事案件;依法解决诉讼中的各种常见问题;深入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当事人与法官在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他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证据规则、诉讼保障制度、一审的审判程序及与二审、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比较等。
内容:模拟刑事案件审判,由教师指导学生选取典型案例,并由学生自主进行角色分
配,并按照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进行模拟审判;具体模拟的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
要求: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应结合案情并严格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模拟各阶段的审判程序,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应规范撰写相关诉讼文书。
四、 考核 方式及成绩评定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成绩采取百分制,该成绩占总成绩的 10%。
五、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司法制度》第三版,谭世贵,法律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