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2》检测单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自主学习检测单 一、 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 1—2 题。
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 2.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农事安排,该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读图完成 3~4 题。
3.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4.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合理有效安排农事活动 B.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C.便于农民开拓销售渠道 D.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 5~6 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生产模式。读图,回答 7~8 题。
7.该生产模式(
)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 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 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8.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 ①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 ②草原载畜量得到极大提高 ③人口大量迁入 ④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⑤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 ⑥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等的生态农业,也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据此回答 9~10 题。
9.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地价 C.水源
D.政策 10.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
) ①减少水土流失 ②缓解环境污染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治理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11.读“澳大利亚降水、自然带、人口和小麦—牧羊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大陆降水分布的特点。
(2)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有何分布规律?其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阴影部分表示该国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下表示意材料一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区主要农事安排。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麦种植 犁地(忙碌) 播种(忙碌) 小麦生长季节 收割(忙碌)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配种(忙碌) 剪羊毛(忙碌) 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1)说出材料一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小麦的种类(冬小麦或春小麦),并据表说出这种农业的优点。
(2)说明甲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一篇:中国工商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下一篇:农业节水灌溉与合同节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