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历史选修六

| 来源:网友投稿

 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专题一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第一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考点】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c) 2、《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 3、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与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准(c) 【内容】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 (1)背景:①难以抵御的自然灾难;②频繁发生的战争;③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④历史的教训,使人们日益深刻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不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里,文化与自然就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两者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融合为一。

 (2)措施: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各国于 1972 年达成协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②为了保证《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③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设立一个常设的执行秘书处,称为世界遗产中心,负责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3)意义:①使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得到保护。②有助于唤醒人们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意识。

 2、《世界遗产公约》 (1)内容:①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与合作。②公约还规定,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加以重点保护。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要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与经费的援助。④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

 (2)意义:①《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里程碑。②为世界遗产的认定与保护制定了共同的遵守标准。③确立了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原则,为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国际法基础,有力推动有形的物质遗产的保护。

 (3)标志:①中央的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②外面的圆圈,代表大自然;③两者密切相连,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④整个图案呈圆形,既象征全人类,也象征对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保护。

 3、世界遗产委员会 (1)目的:保证《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

 (2)职责:①负责审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单。②监测各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③确定受到威胁的世界遗产项目,把它们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④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实施技术与财力援助。⑤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发现问题要提请主权国给予说明与纠正;问题严重的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提请主权国加以解决;如果仍然不能解决而导致遗产价值的丧失,则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

 4、《世界遗产名录》 (1)分类:①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大类。②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③自然遗产: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④双重遗产:既具有突出文化价值又具有突出自然价值的景观。

 (2)重要原则:真实性与完整性 真实性: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

 完整性:一就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成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二就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总之,就就是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3)登录标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就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

 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容易损坏。

 ⑥与其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5、《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背景:《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对滞后。

 (2)建立 ①199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

 ②2003 年,又在 32 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推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

 (3)大力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 ①非物质文化与培育它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血脉相连,保护它有助于增强对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②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许多文化艺术形式因缺乏保护即将消失。

 第二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考点】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原则(c)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c) 3、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c) 【内容】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原则及保护现状 (1)价值 ①它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就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②就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③就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就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与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2)保护原则:真实性与完整性。

 (3)保护现状 喜:许多国家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情空前高涨。

 忧:文化遗产遗产的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繁发生,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仍在遭到破坏。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①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迹。

 ②人类文化遗产各自代表的独特文明,反映了世界不同区域历史发展的文化特征;它们的交汇融合,表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及影响。

 ③人类的文化遗产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就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谋求与平与发展的历史借鉴,就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创造更高级文明的基础、源泉与动力。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行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仅就是自然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

 人类传承的文明与继承的文化成果已经与自然融合成了一个统一体。

 只有重视两者的环境统一协调,才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树立文化与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责任感,从而使长期被忽视或濒临绝境的珍贵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世代相传。

 专题二 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第一课 雄伟的金字塔群 【考点】

 1、埃及金字塔的概念与吉萨金字塔建筑群(b) 2、胡夫金字塔主要建筑成就与狮身人面像的艺术成就(b)

 3、古埃及金字塔建筑成就的意义(c) 【内容】

 1、金字塔的来源 (1)概念:金字塔就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因其四边方锥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译为“金字塔”。

 (2)背景:①经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②政治:埃及的法老集宗教与世俗权利于一身,自称就是太阳神——拉的后代,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③文化: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始于公元前 27 世纪,它脱胎于埃及古老的陵墓“马斯塔巴”。

 (3)出现:①公元前 27 世纪,法老昭塞尔的“阶梯形金字塔”,就是从马斯塔巴向金字塔转型的标志,就是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②后来,金字塔又从阶梯形向角锥体发展。③第四王朝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进入全盛时期,金字塔的规模与数量都达到了顶峰。

 2、吉萨金字塔群 (1)位置:位于今天开罗西郊吉萨高地 (2)内容 ①包括世界闻名的三大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以及多座小型金字塔。

 ②三大金字塔分别就是胡夫、哈佛拉、孟卡拉祖孙三代的金字塔,都建于第四王朝,就是埃及金字塔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3、胡夫金字塔 ①位列吉萨三大金字塔之首,就是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金字塔,最完美地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建筑智慧。

 ②塔内有上下两条通道,上通道通往王后室与国王墓室,墓室内壁雕刻有精美绝伦的浮雕。下通道通往存放随葬器皿与食物的墓室。

 ③艺术成就:坚实稳固,外表宏伟壮观,内部构造复杂,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

 4、狮身人面像 (1)位置:哈佛拉金字塔的东北面 (2)艺术成就

 ①由整块巨大的岩石雕成,将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威猛合二为一,堪称世界雕刻史上的珍品。

 ②因造型很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妖怪斯芬克斯,所以又称斯芬克斯像。

 5、古埃及金字塔建筑成就的意义 ①世界古代奇迹中唯一幸存的实体,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历史,昭示古埃及文明的高超技术与成就,就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既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③重大的科考与旅游观光价值。

 专题三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第一课 雅典卫城与奥林匹亚遗址 【考点】

 1、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c) 2、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与人文精神内涵(c) 3、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b) 【内容】

 1、雅典卫城 (1)时间:①公元前 800 年,为了祭祀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在这里修建了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雅典卫城。②公元前五世纪,伯里克利时代重建。

 (2)内容: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与帕特农神庙等 (3)价值:防御外敌、公民议政、祭祀庆典、宗教文化中心 (4)特色:①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就是艺术与环境统一的典范。②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进行布局建筑的杰作。③布局方式自由活泼、不规则。④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⑤广泛运用柱廊式建筑,使建筑庄严。⑥体现神人合一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突出象征。

 2、伊瑞克提翁神庙 (1)神殿

 伊瑞克提翁神庙有三个神殿,分别供奉希腊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与铁匠之神赫非斯托斯。

 (2)艺术特色 ①由两条别具特色的柱廊将三座神殿连接起来。

 ②南边柱廊就是古代雅典建筑中极为罕见的女像柱廊,矗立着六尊体态轻盈、落落大方的大理石女雕像。开创以人体为柱的先河,将人体美赋予建筑,使其有人文主义内涵,体现了对人本身及生命的赞美。

 3、帕特农神庙 (1)由来: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 (2)地位:雅典卫城中最富盛名的建筑 (3)建筑艺术成就 ①以古希腊神话为主要题材。

 ②帕特农神庙就是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发展的精品,刚建雄壮而高贵,同时融入了爱奥尼柱式的优雅柔与,就是两种柱式的最完美体现。

 ③全部用晶莹洁白的大理石修建。

 ④外观宏伟壮观,内部的雕刻也就是杰作,雅典娜女神像外部全部用象牙与黄金镶成。

 ⑤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4)人文精神内涵 ①广泛运用柱廊结构,使整个建筑富有生气,雄伟壮丽; ②雅典娜女神像的人情味; ③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描绘了诸神与巨人对抗以及希腊人勇斗半人半马怪兽的战斗场面。

 ④东西柱廊顶端三角形山墙与内殿外墙上的浮雕。

 (5)体现人文主义原因 ①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②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与智能,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强调与张扬。

 4、奥林匹亚遗址 (1)功能: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与体育竞技中心 (2)地位:奥林匹亚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 (3)奥林匹亚竞技会的精神含义:与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美、奋发上进、崇拜英雄 第二课 古罗马承德建筑艺术成就 【考点】

 1、罗马古城的悠久历史(b) 2、古罗马建筑群的代表性遗址、建筑特色及艺术成就(c) 【内容】

 1、古罗马城的悠久历史 ①公元前 6 世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②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与国。

 ③公园前 27 年,罗马帝国取代了罗马共与国。

 2、大斗兽场 (1)时间:建成于 80 年。

 (2)地位:①古罗马最宏伟壮观的建筑。②古罗马的象征。

 (3)结构:由观众席、表演区与地下室三个部分组成 (3)特点:气势磅礴,又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就是古典文化精神的最佳体现,就是现代体育场馆的先驱。

 (4)用途:①角斗表演。②罗马帝国辉煌的历史见证。③罗马残忍暴政的历史见证。

 (5)建筑艺术成就:①外部宏伟壮观。②内部功能多,设计巧妙。③将罗马式建筑(拱门)与希腊式建筑(每个拱门两边配以希腊式石柱)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的力度与外观的美感。④罗马公民能感到它自身就是高大建筑物与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3、图拉真广场

 (1)建造目的:突出个人权利,宣扬个人功绩 (2)结构:拱门、庭院、大厅、图书馆、纪功柱、图拉真广场 (3)建筑特色与价值:①层次分明,功能丰富。②设计理念:宣扬皇权(如雕像大厅、纪功柱),服务市民(图拉真广场)。

 4、图拉真纪功柱 (1)目的:图拉真皇帝为纪念自己远征战功 (2)建筑艺术:柱体自上而下有一条螺旋状浮雕带,就是举世罕见的艺术杰作。它以罗马军团渡过多瑙河为开端,描绘了图拉真远征的场景。

 5、万神殿 (1)时间:建于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 (2)用途:崇拜以天上星宿为代表的希腊与罗马的各位天神 (3)地位:①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②罗马式建筑的典范,充分反映了古罗马辉煌的历史。③历史上唯一保存至今的古罗马建筑。

 (4)建筑特色:①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②最大特色就是圆形穹顶,把穹顶技术发展到巅峰,后来影响到全世界。③正殿就是圆顶圆形大厅,大厅内没有任何支撑物。在世界建筑史上,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还就是首次出现。④美学角度,体现了人与神联系与宗教情感。

 6、古罗马辉煌的建筑成就与价值:①对希腊的继承与发展。②拱券技术。③体现了古典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继承基础上推陈出新的精神。

 专题四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第一课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考点】

 1、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b) 2、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与人文主义精神(c) 3、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与作用(c) 【内容】

 1、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 (1)地位: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留下了丰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原因 ①经济上:佛罗伦萨就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与银行业中心。14 世纪 30 年代,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佛罗伦萨就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之一。

 ②政治上:佛罗伦萨共与国颁布《正义法规》,促进了佛罗伦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政治前提。

 ③文化上:意大利地处东西方贸易中转站,经济发达,作为罗马文化的继承者,有丰富古罗马文化遗存,深受其益。

 ④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与建筑活动的大力支持与资助。

 (3)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经济中心佛罗伦萨,就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与重要的文化中心,享有文艺复兴摇篮的美誉。

 ②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历史,就是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穹顶开始的。

 ③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这个新的穹顶就是人文主义的胜利,它成为佛罗伦萨处于文艺复兴文明中心的象征与标志。

 ④诞生在佛罗伦萨的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2、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1)建造目的:提高共与国的声誉与公民的自豪感 (2)设计理念:①体现公民精神;②彰显人类的勤勉与力量。

 (3)建造过程 ①13 世纪末,佛罗伦萨共与国政府决定拆毁旧的大教堂,在原址建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并聘请了著名设计师设计并监督大教堂的施工。

 ②1418 年,佛罗伦萨共与国政府决定实行招标,以在鼓座之上建造大规模的大圆顶。著名设计师布鲁内列斯奇的设计方案中标。

 ③1471 年,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完工。

 (4)历史地位: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瑰宝,就是新时代(中世纪-资本主义)的报春花。

 (5)人文特色:大教堂的圆顶敢于突破天主教建筑风格的束缚,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6)建筑成就:①十分高大,可以同时容纳三万人从事宗教礼拜活动。②至今仍就是佛罗伦萨最高的建筑物。③创新,大圆顶不用支柱,就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

 3、乌菲齐博物馆 (1)建筑师:乔治·瓦萨里 (2)建造:1560 年起,历时 21 年,1581 年竣工 (3)藏品:达芬奇《天使》,拉斐尔《圣母像》,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与《春神图》 (4)地位: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4、帕拉提纳美术馆 (1)藏品:拉斐尔《椅子中的圣母》、《戴面纱的女人》,提香《英国人画像》 (2)地位:①皮提宫(美第奇家族的府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②佛罗伦萨的另一座艺术宝库。

 第二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考点】

 1、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与艺术等方面的成就(b) 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b) 3、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c) 【内容】

 1、西斯廷小教堂 (1)地位:罗马教皇的私人礼拜堂,文艺复兴胜期绘画艺术的宝库 (2)挂毯:拉斐尔受罗马教皇的委托而设计,供十幅,表现圣彼得与圣保罗等使徒的事迹 (3)壁画 ①《雅典学院》:描绘了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数学家欧几里得与其她人物的群像。以人为中心,充分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与人文主义思想。

 ②《创世纪》:西斯廷小教堂最著名的壁画之一,米开朗琪罗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她们强健的体魄与凸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这就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这幅壁画无愧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座丰碑。

 ③《最后的审判》:西斯廷小教堂最著名的壁画之一,整个画面雄伟壮烈,充满了严肃与恐怖的气氛。表达了米开朗琪罗控诉罗马教皇与美第奇家族的暴政,悼念 1527 年-1530 年佛罗伦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强烈祈望人世间的公正平等。

 ④特点 [创作方式]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 [内容]场面宏伟,情节复杂,刻画了不同年龄、性别、身份与处境的众多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题材]以宗教题材为主 [主题]人文主义思想 2、圣彼得大教堂 (1)目的: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 (2)建造过程:①1505 年,布拉曼特的设计方案中选并主持开工。②1506 年,改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③后来的 120 年里,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都参与了设计方案的修改与教堂的施工。④1626 年,圣彼得大教堂最后竣工,历时 121 年。

 (3)宗教传统 ①圣彼得大教堂就是梵蒂冈城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就是世界天主教徒心中的圣殿。无论就是教堂的建筑风格还就是教堂内的艺术作品,都深深打上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时代烙印,圣彼得大教堂也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集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宝库。

 ②教皇兴建教堂的目的、教堂的建筑与绘画的题材都与天主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圣彼得大教堂就是天主教世界的中心、天主教徒的精神家园,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圣彼得大教堂前的梯形广场自里向外地势逐渐上升,目的就是为了让椭圆形广场上的信徒都能瞻仰站在高处主持弥撒礼的教皇。两侧柱廊的宗教寓意深刻,它们犹如教皇张开的双臂,时刻准备拥抱来自各地的朝圣者。

 (4)建筑成就

 ①圣彼得大教堂包括圣彼得广场、梯形广场与教堂主体三个部分,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

 ②教堂外观的最显著部分,就就是在远处可以瞧见的大圆顶。这个大圆顶,就是 72 虽的米开朗琪罗设计的。1590 年,这个大圆顶在其她建筑师的指导下建成。大圆顶上的十字架尖端高约 138 米,就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大圆顶就是真正球面形的,显得立体感更强。

 (5)艺术成就 ①迄今为止最大的宗教建筑,最大的天主教堂,天主教世界的中心。

 ②人类艺术的宝库,融会了一个多世纪意大利艺术家的智慧,成就了文艺复兴时期最辉煌的建筑艺术。

 ③教堂中央大圆顶表面饰以色彩斑斓的镶嵌画,教堂内壁与大厅中间共有雕像 395 尊、彩色镶嵌画 135 幅以及贝尔尼尼设计制作的重达 46 吨的铜华盖。

 ④圣彼得大教堂中不乏绝世珍品,如乔托的名画《小帆》,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世界上最珍贵的古代艺术品之一)、贝尔尼尼的圣彼得青铜雕像等。

 3、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人都参与了梵蒂冈重建的巨大工程,尤其就是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米开朗琪罗:①主持了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与修建,使教堂得以最后完工。②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顶就是她代表性的杰作。③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④宗教壁画《创世纪》、《末日的审判》。

 拉斐尔:①曾就是梵蒂冈的总设计师。②绘画《西斯廷圣母》。③西斯廷小教堂十幅挂毯。

 贝尔尼尼:①设计了圣彼得广场,被誉为世界上最对称的广场。②设计制作镶金青铜华盖及雕塑。

 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充满了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使西斯廷成为美术巅峰之作的代名词。

 专题五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第一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考点】

 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b) 2、长城的建筑风格、结构与规模(b) 3、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d) 【内容】

 1、春秋时期 (1)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不听约束,彼此互相兼并,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内进中原,天下一片大乱 (2)位置及功能 ①为了抵御邻国的进攻,许多诸侯国在边境上修建一些关城。

 ②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北部的秦赵燕三国也在北方边境修建长城。

 2、秦长城 (1)背景:战国末年,崛起于蒙古草原的匈奴,进入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 (2)功能:防止匈奴再度南下 (3)位置:秦赵燕的北部长城连接起来,并向西侧延伸,西到临洮,东至辽东郡,形成长达五千多千米的万里长城。

 3、汉长城 (1)背景:秦汉之际,匈奴建立强大的军事政权,统一蒙古草原,重新占领河套地区,并经常派兵南下掳掠,毁坏大片农田 (2)功能:抵御匈奴进攻 (3)位置:向西延伸到盐泽 (4)地位:新修的汉长城,超过一万千米,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4、明长城 (1)功能:抵御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下 (2)位置:东起辽宁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 5、万里长城

 (1)建筑风格 ①朴实敦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险制塞。

 ③与当地自然环境与谐地融为一体,取得了协调一致的效果。

 (2)结构 [城墙]地位: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

 构造:女墙、垛口墙、敌台、主体;

 功能:前沿阵地(城墙)、战斗据点(敌台); [关城/关隘]位置:长城的重要关口,山河海间的险要之处;

  功能:长城防守的重点,区域防线的支撑点; [烽燧/烽火台]地位: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置:长城沿线的山峰、高岗或易于瞭望之处;

  功能:报警; [城障]位置: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

 功能:供官兵驻守戍边,就是纵深防线; [军用道路]互相联系沟通 (3)特点:体系完备,防御严密,结构复杂,具有强大防御功能,就是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 (4)地位:既就是防御性的军事工程,也就是伟大的艺术作品 (5)文化内涵 [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 [装饰艺术]雕饰精美、精雕细刻、雕梁画栋、工艺精美、刀法娴熟 [文学艺术作品]两千年来,围绕着长城,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 (6)作用与影响

 ①长城就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就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为一体的建筑奇观,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②防御作用: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有效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命财产。

 ③中外交流: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边疆开发:历代王朝不仅在沿线地区驻守重兵,而且往往移民实边,垦荒屯田。这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就是个有力的推动。

 ⑤民族关系:成为连结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促进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⑥长城构成了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并最终熔铸成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与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⑦就是中国从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变迁的见证。

 ⑧农牧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第二课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考点】

 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与历史文化内涵(c) 2、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b) 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与艺术震撼力(c) 【内容】

 1、秦始皇陵 (1)目的:死后能让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无上尊严与荣华富贵 (2)位置:陕西西安临潼骊山北麓,又名骊山陵墓 (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 (4)布局原则:事死如生,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 (5)陵墓布局:①在陵墓的周围环绕着三道围墙,分为内城与外城。内外两座城墙都呈长方形,城墙的四面有门,门上有阙楼。②陵园的北部为礼仪性的建筑与陪葬墓,东侧依次有兵马俑

 坑、马厩坑与陪葬墓区;西侧为烧造砖瓦、加工陵材的地方以及修陵人的墓地。③地面建筑中的寝殿,就是供奉秦始皇死后在阴间治理朝政与饮食起居的场所。

 (6)地下建筑:①整个陵墓建筑群的核心就是秦始皇命人精心设计的仿宫殿式建筑,展现了一个冥冥世界中的庞大帝国。②陪葬坑在陵墓的北侧与陵西墓道区,有两座埋藏铜车马的陪葬坑。1980 年出土了彩绘铜车马——安车(指挥巡游车)与高车(战车)。

 (7)影响:对后代皇陵建制布局影响巨大 2、兵马俑 (1)概况 ①共有四个陪葬坑,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

 ②一号坑面积最大,由步兵与车兵组成。

 ③二号坑面积较小,分为四个方阵,分别为弩兵方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与车兵、步兵、骑兵三个兵种的混合方阵,就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④三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就是这组兵马俑的指挥部。坑内停放着华盖车,后面跟随四个武士俑。

 ⑤秦俑面向东方,象征秦始皇东灭六国,完成统一,显示丰功伟业。同时面对贵族故地,显示军事高压。

 (2)成就 ①秦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色调明快绚丽,个性鲜明。

 ②艺术价值: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它用高度概括与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与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就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③科技价值:代表了中国青铜兵器生产的最高水平,堪称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④史学价值: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提供实物资料。

 ⑤现实价值: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高度的旅游观光价值。

 第三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考点】

 1、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b) 2、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b) 3、蔵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c) 【内容】

 1、布达拉宫 (1)前身:643 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特地在今拉萨河畔的红山上,为她修建了红山宫。红山宫就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

 (2)位置:西藏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 (3)地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4)主体部分 ①白宫:历代达赖从事政治、宗教活动与生活起居的地方。主殿东大殿,就是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的地方。

 ②红宫:主要建筑就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与佛堂。红宫顶层中央的殊胜三界殿,就是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宇。大殿正中供奉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牌位上方悬挂乾隆帝的画像。每到藏历新年与皇帝生日,达赖都要到这里行叩拜礼。

 ③僧舍 (5)建筑风格 ①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与谐。

 ②藏式: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

 ③汉式:殿顶飞檐翘角,殿内的木结构也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

 ④整个建筑,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

 ⑤不仅就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蔵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就是蔵汉人民进行文化技术交流的成果。

 2、大昭寺 (1)由来:①7 世纪中期,松赞干布为安置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带来的两尊佛像而建立,初建时

 称惹萨。②9 世纪时,改称大昭寺。

 (2)位置:布达拉宫的东南,今拉萨旧城的中心 (3)建筑特点 ①汉族:经殿大堂就是大昭寺的主体建筑,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与藻井等。

 ②藏族: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

 ③尼泊尔与印度: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

 (4)蔵汉友好团结 ①经殿大堂一层供奉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

 ②经殿大堂四周墙壁上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壁画。

 ③大昭寺前,矗立着一块刻有蔵汉两种文字的唐蕃会盟碑,就是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第四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考点】

 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与文化内涵(c) 2、北京故宫三大殿与内廷建筑的地位与特色(c) 3、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与建筑风格(c) 【内容】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时间:明朝永乐年间 (2)基本布局 ①环绕皇宫的就是宫城(即紫禁城);环绕紫禁城的就是皇城,天安门与地安门分别就是皇城的南门与北门;皇城外环绕着一道京城;明中期在京城外边又修建了外城。

 ②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高大的城墙及护城河环绕四周,城墙四周各有一座精巧俏丽的三层角楼。四边城墙各有一门,进出有严格规定。

 ③故宫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宫内的建筑以乾清宫前的广场为

 界,分为外朝与内廷两个部分。

 ④外朝: [布局]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

 [用途]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建筑特点]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⑤内廷: [布局]以后三宫为中心,后面就是御花园,两侧分别就是东西六宫。

 [用途]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建筑特点]严谨富丽,富有阴柔之美。

 (3)主要特点:①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②严格的等级制度,皇权至上。③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④前朝后寝。⑤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⑥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4)艺术成就:①整座皇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②故宫、北京中轴线相重合,被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③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

 (5)文化内涵:①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②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为世界五大宫殿。

 2、三大殿 (1)概况:①明代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后改称奉天殿为皇极殿。清代又改称太与殿、中与殿、保与殿。②由南向北布置在故宫的中轴线上,就是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

 (2)特点与用途 [太与殿]①代表着封建王权的核心,就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殿,殿前的中轴线上先后设置了天安门、瑞门、午门、太与门。②明清两代,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及登基即位、命将出征等重大活动,都在太与殿举行隆重典礼。

 [中与殿]三大殿中规模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

 [保与殿]①建筑上采用了减柱法,殿内显得格外宽敞。②清朝时,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举行盛宴,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与朝廷的文武大臣。③举行殿试的地方。④保与殿后面有一块故宫最大的御路石——云龙石雕,上面刻有山崖、海水与流云,代表皇帝的九条巨龙飞腾在汹

 涌的海水中,气势磅礴,象征着天子一统江山。

 3、内廷 (1)概况:①明代,自南向北依次就是乾清宫、坤宁宫;清代又在两宫之间修建了交泰殿;统称为后三宫,就是故宫内廷的主体建筑。②后三宫的两侧分别就是众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③东西六宫北面,各有五组造型相同的宫殿,就是皇子们居住的地方。④西六宫南侧为养心殿。⑤出坤宁宫北行就是御花园,专供皇帝后妃游乐。⑥内廷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有生活气息。

 (2)特点与用途 [乾清宫]装饰考究,富丽堂皇。前殿就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后殿就是皇后的寝宫。

 [坤宁宫]明朝时就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改成了祭神与皇帝结婚的洞房。

 [养心殿]从清雍正帝开始,皇帝都在养心殿居住与理政,这里便成为政治活动中心。

 第五课 瑰丽的夏宫——颐与园 【考点】

 1、颐与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与主要特点(c) 2、颐与园的园林建筑技艺与古典园林建筑风格(c) 【内容】

 1、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1)历史 ①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就是清朝皇帝消暑避夏的行宫。

 ②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园内四万多件珍宝被洗劫一空,数以千计的亭台楼阁也被付之一炬。

 ③1888 年,慈禧太后为给自己祝寿,挪用海军的巨额经费进行重修,改名为颐与园。

 ④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与园再度遭到破坏。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返京后,又动用巨款再次修复,形成现在的规模。

 (2)特点 ①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优美意境。

 ②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制,殿堂厅室,廊馆轩榭,亭台楼阁,塔庙坊桥,形成山水秀丽、景色万千的人间仙境。

 ③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与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3)建筑风格 ①宫殿区呈现典型北方四合院风格。

 ②昆明湖呈现典型杭州西湖风格。

 ③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呈现典型藏式寺庙建筑风格。

 ④苏州街呈现典型江南水乡风格。

 ⑤谐趣园呈现江南园林风格。

 2、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原称勤政殿)为中心;南北两侧的配殿与仁寿门处的南北房群,就是重要大臣的值房。

 3、生活居住区:①以乐寿堂(慈禧太后的寝宫)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光绪帝)、宜芸馆(光绪皇后)与德与园(慈禧太后的戏楼)。②乐寿堂西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就是院内最好的居住与休闲场所。③德与园在仁寿殿北面,就是专供慈禧太后瞧戏建造的,设计巧妙,结构宏伟,就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

 4、游览区 ①颐与园的精华所在。

 ②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群华丽宏伟,由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千步廊。南北轴线就是一条中轴线。佛香阁就是全园的中心。智慧海雄踞于全园的最高处,整座建筑由砖石纵横相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枋梁承重,有无梁殿之称。

 ③昆明湖景区:东西长堤把水面一分为二。十七孔桥将东堤与湖中的南湖岛连接起来。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西麓岸边,有一白色石舫,就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④后山后湖景区:包括四大部洲,八小部洲,苏州街,独立的园中之园——谐趣园。

 第八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考点】

 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

 2、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与古建筑研究价值(c) 3、“日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 【内容】

 1、平遥古城 (1)历史:①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端,历史可上溯到周宣王时期。②北魏时作为县治所在地。③明朝初年,平遥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结构:①外观呈方形,建有垛口、角楼、魁星阁。②六座城门外面筑有瓮城,上面建有城楼。

 (3)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 ①建筑布局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贯通南北的大街就是中轴线。左有城隍庙、文庙、道观等,右有县衙署、武庙、寺院。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②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县城,保存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民居,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就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与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③明清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④我国早期银行(票号)发源地。

 2、日昇昌票号 ①背景:明清就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平遥地域就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②票号就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首创者为雷履泰。

 ③就是汇兑业务的重要场所。

 ④现今,日昇昌票号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⑤创立意义:A,最早票号,带动票号业发展。B,开创金融业发展新纪元。C,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业贸易繁荣与近代工业兴起。D,方便人们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3、古民居 (1)建筑布局:①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②冬暖夏凉、防火防盗,典雅俊秀、精致讲究。③呈现封闭的状态。④同精巧秀丽的南方民居相比,平遥民居兼具了华丽大气与安全舒适的特点。

 (2)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

 第九课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考点】

 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与特点(c) 2、西递、宏村古村落水系极其徽派建筑的成就与特征(c) 3、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c) 【内容】

 1、西递 (1)得名:因溪边有溪水西流,古代又曾在此地建有递送公文的驿站,故得名西递。

 (2)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 (3)特点及价值:①从空中鸟瞰呈船形状。②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③反映出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④被世人称为“桃花源里人家”。⑤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与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2、宏村 (1)历史:①汪氏始祖汪彦济,南宋时举家外迁,到宏村定居。②明代,在外经商为官的汪氏族人积累大量财富后,纷纷回乡大兴土木。

 (2)村落布局:背靠黄山的余脉雷岗山,形成一个枕山、环水、面屏的幽美环境。全村以月沼之畔的汪氏宗祠乐叙堂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

 (3)特点及价值:①仿牛形而建,处处就是景、步步入画。②科学与诗意的完美结合,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③村庄北部水圳中段的承志堂,就是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古建筑。它就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私家宅院。

 3、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 (1)特点:当地的居民营建村落,一般都把村址选在背山面水之处,且注意对水的利用与保护。既解决生活、灌溉与防火用水,又改善居住环境,调节气温,美化了村庄。

 (2)西递 ①位于西溪源头,三条溪水环村而过,呈水抱之势。

 ②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水就是财富。为了留住财气,西递人特地在水口挖了一亩大的水塘,以增强锁钥之势,并广植树木。

 (3)宏村 ①宏村的水系建造,被誉为中华一绝。

 ②全体村民出动,将村中的一口泉眼挖深,开掘成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月沼。

 ③利用天然的地势落差,引西溪水入月沼。

 ④在水圳上游设置水闸,控制水的流量,使水流长年不枯。

 ⑤水圳九曲十弯,绕至家家户户门前。

 ⑥月沼修成后,在北边池畔的弦部正中,建起一座高大威武的汪氏宗祠——乐叙堂。

 ⑦1607 年,在村南修建一万八千多平方米的南湖,牛形村的布局最终完成。

 ⑧A,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与消防用水。B,调节气温。C,创造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D,为山村营造了迷蒙空灵的意境。

 4、徽派建筑艺术杰出的成就 (1)择地特点:夹溪筑屋 (2)显著特征:粉墙青瓦马头墙 (3)工艺特征与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与牌坊等建筑实体上 (4)三绝:木雕、砖雕、石雕 木雕: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官图》。

 石雕: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

 专题六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一课 古雅的昆曲 【考点】

 1、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b) 2、“花部”与“雅部”之争(b)

 3、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b) 4、“近代百戏之祖(c)” 【内容】

 1、水磨腔 概念: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显得非常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地步,时称“水磨腔”。

 2、折子戏 (1)概念:一些艺人从剧本中精选一处或几出进行加工、充实,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

 (2)特点: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

 (3)发展 ①清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

 ②这种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

 2、昆曲 (1)诞生 ①元朝末年,南戏广泛流行。

 ②元末清明,顾坚改进南曲演唱,形成昆山腔。

 ③明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革新昆腔,时称水磨腔。

 ④隆庆末年,梁辰鱼创作《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剧舞台。

 ⑤昆腔传入北京后,赢得官腔称号。

 ⑥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与全国性的大剧种。

 ⑦清初,昆曲的名称诞生了。

 (2)兴盛:①新剧作不断涌现。②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③演出形式上,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

 (3)衰落:①清乾隆、嘉庆年间,戏曲舞台上出现了花部与雅部争胜较量的局面。②花部:泛指

 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如京腔、秦腔、梆子腔等,曾被贬为乱弹。③雅部:就指昆曲。④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强烈地吸引着观众。⑤雅部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与戏剧性,成为致命弱点。轻歌曼舞、一唱三叹的昆曲,在花部的冲击下,逐渐被观众抛弃,日趋衰落。

 (4)近代百戏之祖:①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就是国宝级活化石,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②对大部分后起剧中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唱、念、做、打具备一体的表演技巧。③剧目极为丰富,并能再现几百年前古典戏曲的原貌。④历史悠久,文学典范、华丽典雅,唱腔婉转、吐字讲究,载歌载舞、角色齐备。

 第二课 昆曲的拯救与保护 【考点】

 1、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c) 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c) 【内容】

 1、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①昆曲就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②昆曲为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四个范式:A,脚色制。B,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C,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D,演员组合体制。

 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 (1)面临的困难: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要让现代广大群众接受,昆曲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2)新中国成立后的措施:...

推荐访问:选修 历史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