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析民国前期女子教育发展动因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受教育权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已在她们心里根深蒂固。进入近代的中国女子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到了民国前期女子教育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西方女权与女学的影响、政府改革的推动及中国女性的觉醒三方面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产生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民国前期;女子教育;女权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79—02

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教育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女性没有任何权利而言。这种封建观念已经在她们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但随着中国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女性教育权的变化亦在其中。尤其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后,统治者对女子教育的发展也尤为重视,女子教育也有了跨越式发展。本文将从三方面论述民国前期女子教育取得发展的原因。

一、西方女权与女学的影响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就不断地充斥着中国社会并对中国社会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女权思想的传入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是莫大的震撼,因为二千多年的封建“男尊女卑”思想早已在她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当时传播到中国的有斯宾塞的《女权篇》、林跃知的《全五大洲女俗统考》以及报刊还发表了《贞德传》、《世界十二女杰》等文章为女权思想在中国传播打下了舆论基础。并且这些理论具有“将男女平等从观念形态转化为实事形态的意义” [1]。其次,教会女学的影响。“教会学校是美、英等国基督教会为在中国传播基督教而建立的。由于他的产生、发展是以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为背景的,因此,它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文化租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中国的消退,教会学校也迅速在中国分化瓦解,销声匿迹了。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存在于近代中国整整一个多世纪的教会学校,必然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2] 而中国最早的女学校是184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派出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随后教会女学在中国开始发展起来。虽然教会女学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产物,但在其办学过程中,仍有很多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入。据史料记载,该女校的课程主要是,“凡女生均教以本国之文字。彼等不习中国经书,惟诵读含有基督教教训之课本及浅进之科学书籍而已,复以口头上之问答,俾彼等熟悉圣经中之故事。教学与地理亦为彼等课程中之一部分,而尚有两学生,则并习英语焉。彼等习于勤劳之习惯,并受于种种之工作,便于其将来所处之地位,能为有用之服务焉。”[3] 可见,它将现代形式的女子教育引入中国,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女性,给中国妇女传统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为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政府改革的推动

晚清时期由于时代的发展及舆论的影响,清政府开始正视女子教育问题。女子教育的改革也被逐渐提到议程上来。甚至连“慈禧太后也于1904年在中南海内创办女学,学习中西文化”[4]。于是一系列关于女子教育的法令法规开始出台。首先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晚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学制中明确把女子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但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明确规定“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虽然女子家庭教育与之前的女子教育并无实质变化,但这毕竟写进了学制,体现了清政府在女子教育的松动。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又于1907年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其中女子小学堂分初等、高等及两等并设三种。规定女子小学堂是“以养成女子之德操与必须之知识技能并留意使身体发育为宗旨”[5]。女子师范培养目标为“以养成女子小学堂教习,并讲习保育幼儿方法,期于裨补家计,有益家庭教育为宗旨”[5]。虽然章程带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它标志着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上得到了法定的受教育机会,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其次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随着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社会处在一个政治经济大变革时期,而作为南京临时政府的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一向赞成男女平等,重视女子教育。他曾说“教育既兴,然后男女可望平权。”“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胜之”,“处于今日,自应以提倡女子教育为重要之事”[6]。并聘请了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并于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了《壬子学制》。之后又颁布了各种学校令,并“与前项系统各有出入,综合起来又成一个系统,谓之壬子癸丑学制”[7]。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女子高小以上,可设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学校及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女子不另行规定一套”等。由此可见,“民国初年的女子初等教育相对于清末而言,无疑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尤其是初等小学男女同学的实现,更为女子初等教育发展铺平了道路。”[8]最后是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由于《壬子癸卯学制》随着时间推移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而当时的西方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教育界和民间团体要求改革旧学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于是颁布了《壬戌学制》。它在受教育权方面规定女子获得了同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实行男女同学,而且课程上也不再有男女之分。同时,它还使女子教育权利完全被制度化和法律化,从而使女子教育的发展有了法律上的保证。《壬戌学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从根本上废除了男女分学的双轨学制教育,标志着中国男女平等教育在教育制度上的初步确立,为妇女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妇女彻底解放创作了重要条件。

三、中国女性的觉醒

随着西方女权思想的不断深入和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妇女争取男女平等的具体实践,到了20世纪初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要求女权、提倡男女平等。她们出书创刊、组织各种女子社团来宣传女性权利生而平等,要求获得女性的进一步解放。炼石(燕斌的笔名)坚定地说:“女权不复,毋宁死。”[9] 秋瑾专门作《勉女权》诗来表达她争女权的雄心:“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10] 陈撷芬主编的《女报》以争女权、倡女学为宗旨。唐群英主编的《留日女学会杂志》和《二十世纪之中国女子月刊》均以提倡女子教育,注重婚姻道德改良,恢复女权为宗旨。1912年5月北京女界组织北京女学维持会,“以维持北京女学现状,使有志向学之女子不敢失学为宗旨” [11]。1913年吴木兰还发起成立男女联合教育会,“其宗旨是在男女教育平等”。此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个人与团体,为了呼吁女权而努力着。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猛烈的抨击封建道德和伦理纲常,尤其是他们倡导的民主和科学、个性解放、妇女解放,挞伐束缚个性的礼教和形形色色的封建教条,对封建女性观念、女性价值及旧婚姻以猛烈的涤荡,促使女子教育拓展与深入。与妇女有关的刊物更是层出不穷,如《劳动与妇女》、《新妇女》、《妇女评论》及《女界钟》等,对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做了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五四运动后,妇女要求获得自身权利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篇名为《妇女怎样可以做到真正的解放?》 [12] 的文章说,妇女“欲求达到真正解放的目的,须受高等教育。有教育,而后知识生;知识生,而后可以谋经济独立;经济独立,即可以脱离各种束缚。”认为女子教育是妇女解放的基础。而这一时期妇女们为争取与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而努力奔走着。从甘肃循化县邓春兰第一个请求大学开放女禁到1920年1月蔡元培在《中华新报》上公开表示:“大学之开女禁问题,则予以为不必有所表示,因教育部所定规程,对于大学学生,本无限于男女之规定”。“故予认为,无开女禁与否之问题。即如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合之女学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也。”[13]从此,男女同校开始得到认可。中国终于实现了大学男女同校,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更是中国妇女自身不断觉醒而取得的结果。

综上所述,女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经历了复杂而艰辛的历程,除了上述之外还包括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资产阶级先进人士的倡导及女子留学的兴起等也都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回望整个民国前期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女性在今天能够获得教育平等权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然而在当今的社会却对女性教育仍有歧视存在:如“女子读书无用论”思想还是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存在;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差别待遇等。在今天这个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里,提高女性权利不仅需要女性自身意识的提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只有这样,女性的权利才会真正得到解放。

参考文献:

[1]阎广芬.简论西方女学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17.

[2]顾莹惠.教育学校与中国近代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2):104.

[3]李楚材.基督教女子教育的起源与作用[G]//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241.

[4]舒叶和.晚清政府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60-62.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800-81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57.

[7]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7.

[8]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41.

[9]炼石.女权评议[J].中国新女界杂志第1号,1906:2.

[10]中国女报:第2期[N],1907-03-04.

[11]北京女学维持会公启[N].大公报,1912-02.

[12]妇女怎样的以做到真正的解放?[J].解放画报,1920,(4).

[1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262.

(责任编辑/ 魏杰)

推荐访问:动因 浅析 民国 女子 发展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