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澧信:诚信商贾馈桑梓
陈澧信先生,祖籍广东顺德乐从,1978年移民澳门。1984年进入创业印刷行业,现任迪高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喜高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澳门顺德乐从同乡会会长、澳门顺德总商会名誉会长、澳门印刷业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澳门,轻工业企业如同雨後春笋相继出现,各行各业相互带动,形成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於产品需要包装和宣传,因此印刷业也相应兴起,趁势发展的众多从业者中,就有今日澳门印刷业界代表之一的陈澧信先生。以智慧和勇气,抓住机会获得发展,但其能在行业内屹立至今,他的诀窍,卻是灵活的经营,以及诚信的理念。
经营印刷三十载
1984年,移民澳门六年的陈澧信先生用手头的积蓄,购置印刷机器,开启了事业的大门。在创业那段岁月裏,他与太太全力而为,勤勤恳恳,在经商中慢慢积蓄经验,在合作中渐渐熟悉行业,一步一步令经营的迪高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平稳发展为本土知名企业之一。
当时,电子、製衣等企业在澳门比比皆是,它们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因此对印刷製品的需求也较大,衍生出印刷业相应的市场。行业全盛之时,当地的印刷厂竟达到110多家,行业发展兴盛。於此,陈澧信先生是幸运的,身处时代大潮之中,他的事业稳稳当当。
可是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澳门经济渐渐转型为以发展旅遊业、博彩业、地产业为主,传统企业大多北迁珠海、中山,印刷行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数码打印机的广泛使用让越来越多的客户可以在自己公司进行打印,令传统的印刷行业雪上加霜。因此,今日澳门的印刷企业只剩下盛况时的一半,而且还有不少属於家庭作坊,真正具有规模的印刷企业不过几十家。
“现在在澳门做印刷,发展的机会可能不大,但要生存下来,还是没问题的。”陈澧信先生评价行业道:“没有业务,市场也容纳不了那麽多家做印刷的公司,有几个从香港过来做印刷的企业,最後也发现这裏是立不住脚的。”
行业发展受限,若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必然每况逾下。不少同行改行或迁往内地或者改变经营模式,以求在时代的发展中稳定自己的一席之地。陈澧信先生也开始将事业发展转移到经营印刷器材上,他与爱卡、富士、DIC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香港总代理合作,在澳门市场上专营油墨、色带一类器材,产品多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等地,皆为市场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他还有不少客户是北上发展或来自内地的企业家,因此他根据对方的需要,将类似的产品提供给中山、珠海、佛山等地的印刷厂。
与澳门不同,内地的工业发展势头正旺,因此印刷企业也是数量众多,例如在以工业著称的中山小榄镇上,便有四五百个印刷厂,能取得其中一部分的客户,也意味着掌握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同时,陈澧信先生代理的产品也供应给国内各地的分销商,例如某个品牌在珠海一地的分销商把进口的产品供应给当地三百多家大大小小的印刷厂,而深圳、东莞、顺德的分销商又把产品供应给当地更多的厂家,有的产品甚至销往杭州等外省地区,这种经营方式不仅能佔领更广阔的市场,还因为自己直接面对供应商的身份,降低了市场的风险。可见陈澧信先生在坚守澳门市场的同时又取得新的发展,成功的事业得以延伸。
行业先锋立模范
从创业至今已近三十个春秋,回头观望市场,陈澧信先生心中不禁感慨湧动:“做生意中,我们最重要是讲信用。”记得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他每个月都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合作的事项,但当时拿货耗时,而且不少商家是得到货物後才愿意付款,公司经常因为购入产品而财政见拙,有时陈澧信先生先生还要用房子作为抵押,为香港的供应商提供担保,才得以取得进货的机会。虽是艰难,但与此同时,双方间的信任也在慢慢建立起来:“诚信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与众多厂家打了多年交道,认识到自己守业的不二法门。”
日积月累的诚信,慢慢构成事业稳健的基础,熟悉的互动,在岁月中形成日益牢固的合作关係。本着常年的合作关係以及对陈澧信先生的信任,合作夥伴不时给予如现金支付或签订期限方面的优惠,让大家的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产品质量有问题,别人不敢要的,所以要对质量把关。我们跟几个著名品牌合作,是因为它们知名度高,在业内是最有权威的牌子,取得它们的代理权,可在竞爭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相当的忠实客户。”陈澧信先生以重视售後服务作为诚信经商的方法之一,在他代理的众多品牌,不仅拥有国际较高的知名度,还配合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工作,因此增加消费者的信心。他发现虽然品牌产品价格较贵,但稳定性好、返修率低,比因返修率高而消耗资源较多的非品牌产品节省更多生产成本,即使出现问题也能通过完善的售後处理妥当,便可获得精明消费者的青睐。
而行业客户经常会相聚一起,不可避免会谈到各种产品的忧劣,因此容易让好的产品声名载道,而质量有缺陷的产品则因此被大家传开,导致客户减少。能以代理品牌产品,对自己、对客户、对市场都能达到共赢。
除了以经营理念、产品选择保证事业外,市场环境也是企业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若运输距离相同的地方,想必关税较轻者更受众商家的欢迎。今日澳门开放的市场,可让出售器材成本降低五分之一,除去人工贵、租金高等负面因素外,还能保持相当的优惠,难怪陈澧信先生立足澳门、面向内地,这是睿智行商的表现。
面对今日行业受限较多,陈澧信先生卻仍然坚持一份信心,他与夫人打理生意坚持一贯亲力亲为的作风,克服种种困难,並巧妙利用自己灵活经营、物业稳定等优势,继续在事业之路上绽放光辉,为澳门同行树立良好的榜样。
心繫家乡添自豪
对於公司出色的经营之道,陈澧信先生归功於家乡顺德乐从,提到那个令自己自豪的地方,欣慰与兴奋之情,时常夹杂在其爽朗的笑声中:“建议大家去乐从看看,那里有全世界最出名的家倶城,十几公里都覆盖着家倶城,全世界的客人都会去那裏看看。乐从经济在顺德排名第一,而顺德的经济在国内居前!”
说完,他还不忘娱乐一下,说乐从经商者多,以钢铁、塑胶、家倶为三大产业,而自己在澳门出售印刷器材小有所成,也算为家乡人民爭得三大产业外的荣光。个人的自豪加上对家乡的自豪,又怎能不与一众居住在澳门的同乡分享?身为澳门顺德乐从同乡会会长的陈澧信先生尽己所能,积极联络各处同乡。他信心满满地说,在澳门的乐从乡亲大概五六千左右,如果加上下一代的人数估计达到一万以上,而现在该会创会至今已有四年,会员发展至1400人,还有很多同乡需要联络。
每两年澳门顺德乐从同乡会响应顺德举行恳亲大会的号召,到世界四处探访同乡,陈澧信先生随团曾到南非,经历一次难忘的盛事,他高度评价恳亲大会,希望活动越办越好,並准备於明年的活动中,与大家一齐远赴英伦,凝聚欧罗巴海国的众多侨胞。
“这个活动做得很好,爱国爱乡,我们相处融洽,一起加入活动。”陈澧信先生的太太也是顺德乐从人,因此她也担当澳门顺德乐从同乡会的名誉会长,支持先生心繫桑梓的工作:“会裏面有合适的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团结乡亲,支持家乡发展!”
在陈澧信先生的带领下,澳门顺德乐从同乡会的一众同仁不仅每年举行春节聚会和会庆,还定期举行敬老活动,每年春夏之交,大家组团,外出旅行。会裏设立奖学金,鼓励同乡正在读高中或大学的子女们勤奋学习,以期未来牢记家乡、回馈家乡。近期,大家还要举行历年会裏之盛事——“慈善百万行”,为服务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乡是陈澧信先生的根,不断供给养分,成就其事业的茁壮成长。这位诚实守信的商人,以领跑澳门印刷器材的成绩,为家乡送去令人称讚的回报。一脉相承的热情,在未来也将继续延伸着荣光。
下一篇:从德国看世界印刷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