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转基因食品提案遇挫
计划”。有趣的是,反对者也将《37号提案》描绘成特殊利益集团的阴谋:该提案允许一些例外,比如果汁、豆奶和带肉的狗粮虽然被要求标记转基因与否,但果酒、牛奶和生肉却不在其监管行列;同样的转基因食物,在超市售出时就要有明确标记,在餐厅售出时却可以不必知会消费者。这个缺乏逻辑一致性的规定,不但被反对者视作是提案起草者为特殊利益团体大开方便之门,它对提案效力的削弱也遭到了包括《时代》杂志在内大量主流媒体的质疑。
此外,包括《洛杉矶时报》在内的媒体都指出,《37号提案》把可能未完全贯彻《37号提案》的农民和商店主置于危险境地,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起诉他们,但却无需证明实际造成的伤害——这当然对律师是好事。因此,反对者不忘在反《37号提案》的网站中指认站在《37号提案》背后影影绰绰的律师们,称《37号提案》为“律师的盛宴”。
当然,这一切可能都不如告诉消费者《37号提案》将花费他们多少钱来得有效。在电视广告中,反对者告诫消费者,《37号提案》如果通过,为了重新包装和重新制作食品,最终会对食品行业造成超过10亿美元的损失,而每个普通家庭每年会为此付出400美元的代价。
公投过后,反对阵营的发言人说:“选民了解到的越多,他们就越不喜欢37号提案。”
显然,4600万比940万能让选民了解到的更多。
争端还将持续
转基因之争不是新话题,《37号提案》不是争端的开始,当然更不是结束。
全世界已有61个国家有类似《37号提案》的规定,要求转基因食品应在外包装上被标示出来。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州对转基因食品有类似规定,因而《37号提案》格外受到支持或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士的关注。
在这场宣传战中,双方都有显得气急败坏之处。提案反对者曾在电视广告中插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镜头,暗示斯坦福大学和自己立场一致。斯坦福大学随后发表声明称,不在政治争端中表明立场。而提案支持者也在投票前夕放出烟雾弹,称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反对阵营,结果FBI赶紧澄清此事子虚乌有。双方均指责对方是特殊利益集团的走狗,自己才代表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37号提案》的失败当然不会让转基因食品的反对者偃旗息鼓。推动《37号提案》的背后力量——包括有机食品制造商、销售商,已经在为明年在华盛顿特区提出一个相似的提案征集签名。此外,2014年在俄勒冈州推动相关立法的计划也被推上日程。“我们要让我们的运动进入下一个阶段,”有机食品消费者联盟主席罗尼·康明斯表示,“我们要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对民众的教育。”
上一篇:葛芳:读书,写作,远行
下一篇:失落的史前超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