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阮元和凌廷堪交游考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通过从交游角度考察二人在清代中期乾嘉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作为。凌廷堪是继戴震之后的一代大家,阮元则是乾嘉汉学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阮元 凌廷堪 乾嘉学术

阮元和凌廷堪都是乾嘉学派中的重要人物。生平事迹、学术均记载于记录乾嘉学派人物的《汉学师承记》、《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中。考察出阮元和凌廷堪的交游对人们理解清代中期乾嘉学术思想的发展,就显得极有意义。本文试图解决之。

首先,来看一下两人的生平。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 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位极人臣,官至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为官期间,大力兴办教育,奖掖后学。在浙江则立诂经精舍,在广东则立学海堂,其门下得士极盛。主持风会者五十余年,士林尊为山斗。著作主要有《性命古训》,《论语孟子论仁论》,《曾子十篇注》。笔记有《广陵诗事》、《小沧浪笔谈》等。所刻之书尤多,最著者为《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经籍纂诂》。

和阮元相比,凌廷堪名气在后世没有那么大,但在当时却也是名家。凌廷堪(1757~1809),字仲子,又字廷堪,安徽歙县人。幼年孤贫,不得已经商。后遵母命,弃商从文,游学于四方。后投入到翁方纲门下学习时艺。乾隆五十五年(1790)成进士。本来可以任知县,却自请改为冷职,任宁国府学教授。孝母安贫,毕力著述。著作有:《礼经释例》13卷,《燕乐考原》6卷、《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校礼堂诗集》十四卷、《梅边吹笛谱》二卷、《充渠新书》二卷、《元遗山年谱》二卷、札记若干卷。欲撰《魏书音义》未成。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凌廷堪在扬州修古今杂剧、传奇时,与阮元初次见面并定交。时凌廷堪二十四岁,阮元十七岁。《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二:(辛丑)《复章酌亭书》云:“比因删改辞曲,留滞广陵。”又据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五:《凌母王太孺人寿诗序》载:“乾隆辛丑与元订交于扬州,问学相长,各期束身修行,少有所表见于世,以无忝所生。”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凌廷堪和阮元在扬州共同拜会了汪中,阮元对汪中的学问极为佩服。据阮元《校礼堂文集》卷三十五:《汪容甫墓志铭》载:“甲辰歳,阮伯元詹事方弱冠,余偕之访君,君与谈论颇折服。”

是年,凌廷堪上书其师翁方纲,谈及阮元学行。凌廷堪对阮元的学问大加赞赏,认为他与汪中、江藩不相上下。据《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二:(甲辰)《上洗马翁覃溪师书》载,“又有仪征阮君名元字梁伯者,年逾弱冠,尚未采芹,其学问识解,俱臻极诣,不独廷堪瞪乎其后,即方之容甫、郑堂,亦未分轩轾也”。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凌廷堪作诗怀念阮元。《校礼堂诗集》卷五:(丙午)《怀阮大伯元》中云,“别来几度芜城雨,谁与挑灯论古今”。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凌廷堪致书阮元,讨论三礼和疏不破注。《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二: (丁未)《与阮伯元孝廉书》中曰,“然以疏不破注为谬说则不然。”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闻得阮元成进士,凌廷堪作诗祝贺。《校礼堂诗集》卷六:(己酉)《闻阮伯元馆选之信》中云:“咫尺瀛洲路,君登最上头”。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凌廷堪在离开北京的途中,怀念阮元作诗。《校礼堂诗集》卷八:(癸丑)《答牛次原诗既成因念及胡树思孝廉、阮伯元宫詹,复用人字韵再成二律》中云“对酒不忘吟阁夜,听歌犹疑市楼春”。

乾隆六十年(1795年)阮元为凌廷堪的母亲作寿诗序。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五:《凌母王太孺人寿诗序》中云,“吾友凌廷堪,官寕国敎授。明年太孺人寿八十有一,将称觞于学斋,以书来属元为文”。 按:据《凌次仲先生年谱》载:“(嘉庆)十年乙丑(1805年),生母王太孺人于是年春九十大庆”,由十年乙丑(1805年)向前推十年,可知此序作于乾隆六十年

嘉庆元年(1796年)凌廷堪为阮元的祖父作神道碑文。据《校礼堂文集》卷二十六:《为招勇将军阮公神道碑》载:“嘉庆元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浙江学政阮伯元先生,将为乃祖游击公立石于神道,述先德而纪战功,不远百里,邮行状示其友凌廷堪,属为之铭。”

嘉庆二年(1797年)凌廷堪唱和阮元的诗,表达思念之情。《校礼堂诗集》卷十:(丁巳)《伯元阁学以秋桑诗四首见寄时别四载,离绪方深,谨次元韵,聊志搔首踟躇之感》诗中云,“缠绵远道思千里,信宿枯禅指一弹”,后附阮元原作。

是年,阮元为凌廷堪的校礼图赋诗,凌廷堪作诗酬谢。见于阮元《揅经室四集诗》卷三 :《琅嬛仙馆诗略》 (丁巳)下:《 题凌廷堪敎授校礼图次石君师诗韵》诗中云,“吾友凌经师,无双齐许号”。

嘉庆二年(1798年)凌廷堪凌廷堪作诗酬谢阮元为其校礼图题诗。见于《校礼堂诗集》卷十一:(戊午)《石君师用昌黎荐士诗韵题校礼图见赠五言古诗一章敬次元韵兼答阮伯元阁学、王侪峤编修》诗中云,“伯元我石交,心曲何待告”。

嘉庆八年 (1803年)十一月,凌廷堪接阮元寄《经籍纂诂》、《浙江图考》,欣然复书,赞许关于三江的考证。《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二:(癸亥)《与阮侍郎书》:“蒙寄《经籍纂诂》一部及信着《浙江图考》一部……三江主《汉志》……非阁下博稽精证,则学者疑义终未析也。”

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人讨论《论语》中的“克己复礼”。《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五:《与阮中丞论克己书》;阮元《揅经室一集》卷八:《论语论仁论》曰:“凌廷堪敎授曰:‘卽以论语克已章而论,下文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 年)春二月,凌廷堪至杭州,有书致阮元,以《论语》为证,重申孔子所说的学即指礼而言。

阮元与凌廷堪可谓缟纻之交。凌廷堪比阮元稍长七八岁。二人早年在扬州的几年时间里,共同切磋学问,并与当时著名学者汪中等人交往频繁。从而奠定了二人一生的学术趋向。凌廷堪到了扬州后受阮元等人的影响,“近日学者风尚,多留心经学,于词章则卑视之”( 凌廷堪《与张生其锦书》),一改少年时爱写词曲的习惯,后投入到翁方纲门下开始究心经学,尤用力于礼学。后成为戴震之后的一代大家,被誉为“一代之礼宗” (张其锦《校礼堂文集》序);而阮元则是乾嘉汉学的集大成者,最大的贡献是整理对经学文献的整理和刊刻。总之,二人均重汉学考据。凌廷堪重考据是为了阐发义理,阮元重考据是为了还原古义。

二人的座主都为朱珪。阮元的官作得愈来愈大,历官内阁学士,户、礼、兵、工等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漕运两湖、两广、云贵总督,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而凌廷堪却以宁国府教授终老,贫困一生。但二人的友情却并未减弱,历年弥深。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凌廷堪.校礼堂诗集(续修四库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薛贞芳主编.清代徽人年谱合刊. [M].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靳举(1979-),男,河南焦作人,上海大学文学院05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交游 阮元和 凌廷堪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