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综合实训体系架构研究
计划增设了新的通信工程应用实践、工程设计和设备管理相关的实践课程,例如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与管理、通信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以及电信网的管理等。
1.综合实训平台的搭建。
在原有单项实验实训室基础上,加强互联互通,以光纤通信网络为纽带,建设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平台。实训平台的组网方案如下图所示并说明如下:
第一,根据组网方案利用华为的SDH设备及E1接口板卡,将学院现有的S-1240交换机、AXE-10交换机和C&C08交换机组成统一的固定電话交换网络。第二,利用SDH设备将数据设备与C&C08交换设备的连接,实现ADSL数据接入的实验环境,为后期开展宽带数据接入等相关实验教学和实训课程提供环境。
第三,使用以太网技术,将各设备机房的维护终端连接成局域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使得各机房的计算机终端跨平台统一管理,形成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以便在试验教学和实训课程环节中,充分利用各机房的计算机终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对传统华为SDH设备进行扩容,增加以太网接口板,实现MSTP方式的组网,与数据机房及校园网机房相连,提供以太网专线及以太网专网等综合实训项目。
第五,在将来条件更为成熟的时候,添置软交换设备和中继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智能化终端。将上述的网络边缘化,组成下一代网络(NGN)或3G移动通信的实验网络。
2.综合实训平台实践结果分析。
经过全体教师一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我院的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平台已经基本完成搭建,为新实训体系的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完成相关科内实践和各单项实训基础上,我院通信07级两个班的学生利用实训平台进行了综合实训,为综合实训体系架构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分析资料。该实训平台使用后的效果分析如下:
第一,通过搭建综合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进一步联系实际,认识与把握现代通信网全程全网的精髓,具备全程全网的实践能力。在2个通信技术班完成综合实训后,本专业向参与课程的全体学生发出98个针对本次综合实训体系的调查问卷,实际收回65份有效问卷。其中74%的学生反映此次综合实训最大的收获是“熟悉了不同系统间的通信过程,并建立了通信系统的全局观”。综合实训执行的结果跟我们设计初衷是基本吻合的,丰富了本专业的实训体系。
第二,通信企业与专家参与讨论该实训平台方案并定稿,既满足通信企业对通信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能将通信企业的实用技术引入到高职高专的实践教育中。大部分参加过此次综合实训的同学已经走向本地区通信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具备综合维护基本素质。
第三,我院教师在此次项目中,通过跟企业咨询、合作,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根据企业技术转型及企业管理转型,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结论
我院的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平台是利用已有设备和网络,在本系教师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在没有进行大规模投入的前提下,盘活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资产,完善现有的实训教学设施。新增通信技术的综合实训课程,着重于网络之间的配合训练,能够提高学生通信网络的综合建设与维护能力,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使通信技术综合实训体系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彬.基于实训的高校本科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25).
[2]李志军,张智勇,陈丽娟.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3]杨光.高职《通信工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4]张双斌,桑玉民,项丽萍.高职高专信息技术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