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卒中到痴呆
【专家简介】
陆学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神经病学临床诊断治疗研究。对脑血管疾病,癫痫,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动脉瘤栓塞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一般称为血管性痴呆,是痴呆第二位常见病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血管性痴呆所占比例较高。
脑卒中:引爆“痴呆”的定时炸弹
一般来说,当梗塞脑组织容积大于80~150毫升时,临床可出现痴呆。其次,当额叶和颞叶及边缘系统血管源性病变时,也易导致痴呆。除此之外,脑卒中后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低灌注损伤都会导致痴呆的发生,而且卒中后抑郁导致的心理变化还会加重痴呆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梗死一般起病较急,易导致阶段性进展或反复出现局灶性神经心理和病理损害,如近记忆障碍、计算能力减低等认知功能;额叶卒中患者与有行为改变的额颞叶痴呆患者有着共同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手段
一般支持治疗 可予以扩血管、神经营养和抗氧化等治疗手段,改善脑血液供应,作为疾病的基础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行为异常时,需提供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辅以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 心理治疗是对药物治疗的一种补充手段,家人需鼓励早期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日常活动,尽量维持其生活自理能力,以延缓衰退速度,但应对有精神、认知、视空间功能障碍和行动困难的患者提供必要的照顾,以防意外发生。患者如外出活动无人陪同时,需让其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或联系方式,以防走失。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应当多予以照顾和帮助,让其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
药物治疗 常用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等,服用此类药物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家庭护理的时间。我国学者还从石杉属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生物碱——石杉碱甲,对痴呆的延缓也有很好的疗效。NMDA受体拮抗剂,病情轻微的患者服用美金刚两周可见效,而病情严重的患者,经6~12周的治疗,症状也可得到改善。
卒中发生后需预防痴呆发生
当卒中发生后,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药物治疗来减小痴呆的发生率。
首先,控制血压,在适当水平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其次,抗血小板制剂的应用。第三,神经保护剂可延迟痴呆的进展。第四,使用脑代谢激活剂,如双氢麦角碱、尼麦角林和吡拉西坦等。最后,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可收到较好疗效,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接触,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或部分地回归社会。
脑卒中不属遗传疾病
很多患者和家属担心脑卒中会遗传。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脑卒中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其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
可干预性因素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酗酒、肥胖、情绪激动、口服避孕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及患有其他疾病。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环节。
不可干预性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不可控制因素。
(作者每周二下午在仙霞路院区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