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Flash动画》教学设计
总结学生在操作中的共性问题。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要求边操作边围绕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教师强调:什么是“影片剪辑”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实际上是一小段动画,它可以独立于场景中的时间轴播放。将影片剪辑拖入场景,即使场景中只有一帧,它也会循环播放。
设计意图: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得到学生已有了动画制作知识与方法的基础,教师不急于给学生广播演示,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怕学生出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困难。
3.合作学习——“国旗升起来”
(1)自主实践: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自助学案,自主实践,合作交流,制作“升国旗”的动画补间动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举出来,师生共同探讨。
(2)学生示范:学生示范制作“升国旗”的动画过程,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讲清每一步骤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制作来讲解基本概念,将抽象的概念放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制作动画补间动画的主要步骤如表1所示。
(4)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动作补间动画可实现一个对象(如元件)的位置移动、大小、旋转、颜色及透明度变化等效果。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和“学习带头人”的作用,互相帮助,以优扶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辅导的压力。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要“舍得”让学生去碰壁,让他们在碰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努力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4.创意园阶段——“飞机造型摆起来”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完成了升国旗的过程,知道了动画补间动画可以实现对象的位置移动,那么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想要形成整个飞行梯队一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场景,你会怎么设计呢?
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思考、操作。教师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注意学生在制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多样化评价。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制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性思路及操作步骤,让学生体验动画技术在动态创意描述上的价值。
5.能力提升——“我的剧本由我定”
学生制作完成后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中“国旗升起来”和“飞机造型摆起来”两个动画是同时进行的,那么想要达到先“升国旗”,后“飞机造型摆起来”的效果,该如何修改动画呢?
在这一环节,部分学生将国旗和飞机放在同一图层,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关键帧的设置;部分学生将国旗和飞机放在不同的图层,那么知识点就涉及图层的概念了,教师强调利用图层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动画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动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图层和时间轴的概念及作用,知道层是计算机动画制作的一种技术。通过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用计算机处理动画信息的优越性,同时也为后面的引导层动画和遮罩动画的学习做好铺垫。
6.展现成果,总结评价
(1)展现课堂成果:展示学生完成的“国庆阅兵巡礼”动画,师生评价,共同总结课堂内容。教师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知识点小结:包括元件的创建和编辑、“动画补间”动画的特征、层的创建和编辑。以“动画补间”动画的特征为例,其知識点总结如表2所示。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完成“国庆阅兵巡礼”这个动画,完成了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补间动画、图层分析的整个过程。首先,关于本节课的素材——国庆70周年阅兵,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新颖而充满感染力的情境。“真实”是指情境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国庆70周年阅兵这个情境是学生所熟悉的,很容易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爱国热情。其次,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引入环节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浓郁的趣味。教学过程以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节课材料准备非常充分,师生互动效果好,且每个练习均设有排难解疑,最后设置能力提升,很好地贴近初中学生的学习思路。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知识“学以致用”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达到了“学生学习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自主构建了知识的体系”的目的,而且在情、知、能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宜兴市实验中学在素养目标导学、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是走在前沿的学校。本节课教师在学生的导学案上针对作品设置了评价量规,首先,学生在动手制作之前,就能明白什么样的作品是符合要求的,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节努力的方向,自觉向标准看齐,更好地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其次,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评价要点,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反馈信息,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真正实现“以评促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组内“学习带头人”的作用,组中任何一个组员只要完成了任务就可以充当“学习带头人”,帮助后进的同学完成任务,若依旧无法解决问题,在必要时教师设置排疑解难,让学生在尝试中去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中,活动的设置可以更多样化和凸显层次性,这样更可以照顾到小组中处于末端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摘到苹果”才是我们最终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剪纸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动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