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测绘新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广阔。然而在长期发展中,农村集体土地权属呈现相对混乱的状态。为了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收入,加大土地资源规划力度,国家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工作。在此过程中,测绘新技术的出现,给土地确权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本文基于此,就测绘新技术在农村土地确权调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技术;集体土地;确权调查;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建设的脚步正在逐渐加快。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极大,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口收入普遍偏低。因此国家为了不断增强农民自主耕种,不断增强其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从而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切实保证农民的相关利益。
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绘的重要性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绘可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权,更好地对土地资源进行数据管理,能够保证土地确权工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汇总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成果,使得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用地现状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地方用对规划更加合理。
二、土地确权登记的重大意义
(一)不断完善与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的规范制度,稳定承包关系。夯实土地承包关系,明确农民的承包地块、面积以及空间,保证党的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基本措施在农村可以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
(二)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的保障,不断加强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国家颁布的《物权法》相关条例规定:对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与证件的颁发工作,是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保证,使得农民可以依法享有土地财产权的知情情况,使得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三)保证党的强农与惠农政策与发展强化现代农业政策得到科学有效的贯彻与落实。通过确权登记工作,不仅可以将地块、面积以及位置的详细数据搞清楚,更可以使得耕地的情况得到有效的保证,进而解决全国人民的“饭碗子”问题。科学、合理、针对、有效的制定贯彻与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更可以使得国家依据数据的登记情况、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规划拟定以及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四)对农村的社会管理与农村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地影响。在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对农村稳定起到最大影响的就是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纠纷问题。因此不断推行确权登记颁证措施,将农户的承包数据与实体资料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流转产生的归属纷扰的问题,又可以有效解决土地在承包经营时产生归属纷扰的情况下提供出最清晰、科学、合理的原始数据,为解决农村土地矛盾提供了最有效最科学的解决措施。
三、土地确权测绘工作中高新技术的应用
在以往的土地确权中往往工作量极大,从而使得各级政府都需要以极大的人力物力对其顺利推行予以保证。同时外界的自然天气、自然地形以及其他自然因素都会对其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各种高科技的普及与推行,使得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高端先进的科学仪器进行土地确权作业,而且成本很低,只需要几个技术人员,就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的数据可以通过室内计算机进行处理。目前这种技术己经迅速地普及到农村的土地确权工作中。
四、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高新技术实际应用问题以遥感影像技术为例
所谓的遥感影像指的就是:对各种地物利用航空及卫星拍摄确定其电磁波的大小相片,然后输入到电子系统中进行图谱矫正,然后进行变换最后将其分类归档。在目前我国的土地确权工作中,以往一般是使用卫星影像进行处理,但随着无人机航拍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更兼之无人机的拍摄像素高、影像分辨率清晰、信号接收稳定,影像质量极佳使得无人机成为其重要的数据来源。遥感影像图在应用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直观性,工作人员在划分宗地和编号的过程中,可以在图纸中直接进行,因此权属调查工作的效率极高。
目前,遥感影像技术的实际应用流程为:
(一)影像拼接技术。为了方便计算机的处理,通常是以4或者9个图像为一组,然后以专门的软件进行图像拼接,这样既可以使得确权工作的进度得以保证,又不会使得图像的清晰度降低。
(二)影像处理技术。当影像的拼接工作完成之后,为了保证图像的整体分辨率、图片的曝光度以及清晰度得到极大的保证,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加工。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灰度拉伸法来加强对影响的灰度反差与纹理的细节处理。在进行各波段的色彩与亮度的调整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地物的类型特点,将其结合进去,并且做到有针对性的调整。
(三)影像融合技术。对于影像融合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加清楚的将地物的具体纹理特征表现出来,突出主要的拍摄对象。例如:耕地、道路以及水体等。当影像融合之后,图像可以更接近真实的反映出色彩信息,從而保证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目视的方式,清楚的分辨出地物的具体类型。
(四)控制点的采集技术。在拍摄过程中,为了避免拍摄影像与实际影像出现较大的出入,我们在影像上均会以地物特征明显的特征点作为控制点,从而将影像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在平地一级丘陵地带,每个影像的控制点必须大于等于9个,而山地高地区域,其影像的控制节点必须大于等于12个。对于控制点的布置,必须将其设置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地点,而重要或在地形区域内,可适当增加,最后按照控制点对影像进行纠偏处理。
五、结语
随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强农与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推进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改变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的格局己经成为普遍公认的事情。因此将高新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到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保证农村人民的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起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测绘新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的应用,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加有效地掌握农村土地使用状况,是我国测量工作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万文.土地调查与集体土地确权浅谈[J].西部资源,2014(1).
[2]宋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绘工作中高新技术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5, 9(15):211-212.
[3]赵霞.浅谈土地确权中的测绘成本预算[J].西部资源,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