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校园文化,,全面构建数字校园
计划地推进,让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活力与魅力。
4.1 打造书香校园,积淀文化底蕴
学校人性化地设计了集藏书、阅览、采编、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图书馆。采用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各个管理环节的数字化。学校图书馆已成为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分馆,与大学园区图书馆实现了联网,可以无偿借阅和上网浏览那里的几十万册图书。图书馆配有10台能上网的电脑,便于师生搜索、浏览网络电子图书。学校网站上开辟了书香校园专题网页。通过走廊的电子信息栏开展好书推荐、名人读书故事以及我身边的“阅读之星”等宣传介绍,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4.2 重视科技教育,锻炼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营造科普教育氛围。电子信息栏、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班级科普角、科普小报等是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还充分利用周边社区、企业的资源组建了一批校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将“吸管创意制作”“玩具组装”“自行车拆装”“玩转四驱车”等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组织人员创编相关的校本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积极组建科技活动社团,已建立了航模、气象、种植、机器人等多个科技类社团。学校借助网络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网上答题活动,通过网络投票评选“最有创意的小发明小制作”“科技之星”“科普特色班级”等,促进学生参与科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4.3 丰富文体活动,培养多样才艺
本着“人人有所学,人人有所获”的原则,学校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时段的校本文体活动项目。如大课间的武术操、童谣吟唱、滚铁环、打陀螺,午间小舞台等。这些活动内容,学校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校经常展播在踢毽子、跳绳等活动中玩出花样、玩出精彩的学生动作,激起学生“比、学、赶、超”的热情。
学校每个月都组织丰富多彩的“午间小舞台”活动。开展朗诵、独唱、器乐、舞蹈、模特等表演活动,通过学校电视台向全校展播。学校打造了20余个“小蛟龙”社团,通过电子屏公告社员们获奖信息,通过电子信息栏宣传社团明星,展播竞赛、演出的精彩视频。通过“电子相册”,收集名家及学生优秀的书画、剪纸、手工等作品滚动播出,让学生互相欣赏评鉴。
5 学校管理信息化,共建和谐民主校园
在打造数字校园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德育管理、班级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中均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5.1 数字化德育管理
借助网络,学校的德育活动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互动,发表建议。如2011学年初,学校开展“在校十大好习惯”网上征集活动,让师生们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提出意见,最后编出了《川小学子在校十大好习惯》。学校又将十大好习惯谱成歌曲、拍成宣传片在电视台传播,让学生们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学校组建了一支“大眼睛看校园”的文明督察队,学生手拿相机、摄像机,拍摄同学们在课间、午间的真实表现,通过电视台、宣传窗分类展播,表扬文明言行,提醒不足之处。少先队大队委员竞选、读书征文、心理咨询等活动均通过网上进行。禁毒、消防、交通、食品安全等知识均放到校园网上,便于学生在校在家随时访问。
5.2 数字化班级管理
学校各班开通了班级博客,班主任在博客上设置了班级荣誉、学生活动掠影、习作欣赏、好榜样、家校直通车等多个栏目,便于学生及家长及时了解班中动态,关注班级建设,增进多方互动交流。很多学生也开通了个人博客或微博,借助网络发表自己的作文、上传照片、结交朋友等,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生活。
5.3 数字化行政管理
学校建立了教师分类QQ群,在QQ群中播发通知、反馈工作、通告获奖信息、祝贺教师生日等。校园网上设有“每周工作”“办事指南”等栏目,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工作安排、各项规章制度等。学校通过校园网向教师征集“金点子”,组织教工摄影、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强学校凝聚力。
5.4 数字化后勤管理
学校建立了财产设备管理系统。校园网上设置了“网络保修”平台,如发生故障,教师只需在网络保修单填上保修内容和地点,保修单会自动生成。后勤部门就能及时安排修理。校园网上还设立了食堂管理、节约型校园等管理平台。
6 家校联系信息化,努力形成教
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因此,学校在打造数字化校园的进程中,非常重视家校联系信息化工作。
6.1 重视家长板块的建设
学校每学年组织家长学校,召开视频直播的家长会,印发家教小报,组织家庭教育现场咨询会。学校对外的宣传橱窗上,设有“家教之窗”专栏。在校园网建设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家长园地”“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等内容的建设,便于家长关注教育,关注学校。
6.2 畅通家校联系的渠道
“校长信箱”“短信平台”和“家长论坛”是家校联系的渠道,通过这些平台,教师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对家长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吸收采纳。学校定期通过家校通平台向家长发送温馨短信,如有关孩子的传染病防治、健康饮食、交通安全、习惯培养等,颇受家长欢迎。
7 收获成果,展望未来
学校打造数字校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收到了初步成效。学校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荣获全国校园电视金奖;学生在市级以上电子报刊、机器人、航模、射击、拉丁舞、绘画等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已荣获全国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省示范性图书馆、省示范性实验室、省绿色网络实验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十余项,宁波市文明单位、科普示范学校、少先队书香大队等市级荣誉十余项。
学校全体师生将继续努力,打造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数字校园,借助数字校园便捷广泛的传播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以此引领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上一篇:省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