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通胀VS不温不火的加息
计划推迟。在相安无事的背后,康师傅还是忍不住把饼干的价格上调了,国际巨头卡夫的饼干价格也大幅上涨,白酒企业的提价已经进行了一轮多,当然,也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后续还没有涨价的其他酿酒企业,恐怕提价的希望会落空。发改委的一个说法是,企业自主定价时也要考虑社会责任!
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已经不是第一次: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通报方便面价格串通案的调查结果,认定方便面厂商集体涨价行为违法。2010年,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因召集国内16个省区市上百家绿豆经销企业开会,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被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处罚。
行政干预有没有结果?阶段性的效果还是存在的,但显然是不可持续。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有过价格管制,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高油价冲击带来高通货膨胀时期,美国实行过油价管制和限额供给(每次加油有限额)。但是油价管制的结果,是供应的短缺。加油站外的排队长龙,其成本比涨价给消费者带来的成本更高。政府最后只好取消了油价管制,随后迎来真实、凶猛的通胀。最终还是靠异常严厉的货币政策,才遏制住了通胀。
继去年上市公司全面丰收之后,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也是锦上添花。据报道,截止本周四晚,已经有72家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业绩同比增长的高达62家。价格上涨程度最大的水泥、白酒、基础化工行业更是超预期增长,其中包括业内的大型企业,如海螺水泥同比增150%,古井贡增长121%。上调产品价格是很多企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关键,但目前有蔓延之势的行政干预让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利润增长拐点的出现。同时,也要当心因为行政干预带来的经济活动的紊乱,甚至出现短缺的可能。
本周四,欧洲央行启动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显示通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现在的通胀,是在为08年的金融危机埋单。我们现在要观察的是:是靠货币政策抑制住通胀,还是靠通胀带来的经济崩溃形成拉低价格这样一个循环,还是靠战争或再一次的金融危机消灭通胀?
上一篇:被“塑化剂”纠结的那些食品
下一篇:成品油涨价的延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