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重建社会信任:中国社会建设的心灵之旅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社会信任是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系与道德基础,是维系持久良好社会关系和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一种重要机制。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是良序社会建设的重要元素;信任是一种心理契约,是契约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信任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要件;信任是一种社会品性,是诚信社会建设的道德基础。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社会信任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一个重要根源。重建社会信任是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改革的必由之路与心灵革命,它对于美好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社会信任;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7-0058-06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信任的普遍缺失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场重大社会危机。作为构建和维系良序持久社会关系的一种“心灵习惯”(habits of the heart),社会信任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优化人群关系,增进社会合作,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在当今充满偶然性、不确定性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重建社会信任,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美好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一、信任的品行及其价值

关于信任的概念及功能,中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论证,并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与解释。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其《货币哲学》一书中认为信任是“社会最主要的凝聚力之一,……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切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个人经验那样强或更强,则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支持下来 ”。[1]卢曼在《信任与权力》中将信任视为一种把复杂的过程简化的机制。弗兰西斯·福山认为:“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彼此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团体的角色”。[2]彼得·什托姆普卡认为“信任”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是个体为应对不确定的和不能控制的未来的一种策略。“信任”既包含一个人对有关他人未来行动的确切预期,也包括对他人的责任与义务。[3]总而言之,笔者视信任为一种品行,一种规范,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一种心理价值,它是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准则与道德基础,是维系持久良好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机制。

信任品性就是信任本身所具有的禀性、价值与精神,是引发和产生信任行为的原动力与“精神能源库”。根据法国社会学家阿兰·佩雷菲特的研究,信任品性及其行为主要包括:

(1)自信:即必须有自信力。有自信力才能追求独立,勇于冒险,才能考验自己的能力,甘愿承担责任;才能敢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判断,唯别人的判断是从;才能迎击竞争,甚至推崇竞争,才能建立家庭,养儿育女。

(2)他信:即必须信赖他人。信赖他人才能甘愿授权,下放权力;才能宽容思想、学说和宗教分歧;才能善于进行团队工作,寻求合作;才能用自信精神教育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

(3)信任人:有了这种信任,人们就容易接受创新,肯定存在的天赋权利;相信集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存在于运动之中,相信人在变化中可以改变,也可以保持不变;相信人所能做的绝不止于适应;相信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促进繁荣,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掌握知识,并在知识中找到足以改善个人命运,同时也促进社会进步的源泉。

(4)信任上帝:承认当人因享有尊严和福利而增强力量,当人以最佳方式运用理智,当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时,人并未疏离,而是——如果上帝存在的话——靠近了有创造力的、仁慈而公正的上帝。[4]

信任品性是信任与生俱有的一种秉性,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要素与精神本源,因为“自人类社会起源以来,信任品性就是酵素,它使社会出现无限的多样性。在疑忌、等级、习俗压抑最深的社会里,它腾出呼吸的空间或时间,打开窗棂,松开栅栏,时常遁入艺术之中,或者被精英阶层据为己有。”[5]信任品行的价值作用就在于:“它首先是一种个人和社会的解放,是对业已实现的平衡之惰性、权威的重压或风俗的黏胶式藩篱的挣脱。是踏上建设之路,而非叛乱、摧毁之路,建设一个物质需求能够不断得到满足、自然愿望能够不断发展的世界”。[6]因此,信任品性是信任社会建立的核心要素,是经济发展与市场繁荣的重要行为杠杆,信任品性对于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及其所属群体,对于所处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凝聚力具有普遍有益的影响。信任品性一旦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习俗或品性,一旦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并认同,它就如同为这个社会装上了展翅腾飞的引擎,拉动这个社会不断走向发展、进步、稳定和繁荣。

二、社会信任缺失的替代品及其后果

与信任相反或相对立,就是不信任或信任缺失。一般而言,当社会出现不信任或信任缺失时,其所产生的真空状态就会被某些提供相似功能并满足其对确定性、可预测性、秩序和其它相似东西的渴求的备选安排所填充。这些备选安排就是信任缺失的一种替代品(the functional substitutes)。[7]结合彼得·什托姆普卡的研究,信任衰退或信任缺失的替代品或行为表现主要有:

1.行动上的宿命主义。信任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确定性预期,而不信任则意味着人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与风险的一种本能规避。因为,当人们无法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信任时,就会退而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上帝、神灵或命运,要么认为“只有上帝的干预,才能制止某些发狂的行为,才能建立片刻的秩序和可预测性”;要么就会归咎于所谓的个人命运。因此,信任缺失容易导致人们对某些事情或行为的观望、担心、恐惧或焦虑,容易导致行动上的宿命论,容易导致整个社会的消极情绪。

2.腐败行为的弥散。信任的另一个十分不正当的替代品就是腐败。信任不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包含人对制度的信任。当人们对某些方面的制度安排持以不信任时或某些制度安排无法实现和维持社会公正与正义时,人们就会诉诸另一途径来寻求帮助和支持,在此情形下,就会通过贿赂掌握权力的官员来达成自己的愿望或让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如给官员送礼物、给临床医生送红包等行为就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受到有利或优先对待,由此“权权交易”“权钱交易”“裙带关系”等腐败行为就会产生。因为 “腐败提供了一些引入歧途的秩序和可预测性,一些对混乱环境的控制的感觉,一些操纵他人做我们想要他们做的事情的方法”[8]。由于正常的社会联系网络被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的互惠“关系”以及特权阶层所操纵——行贿和徇私就会渐渐成为一种所谓的“潜规则”被社会所接受并广泛传播。

推荐访问:之旅 中国社会 重建 信任 心灵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