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代钱庄罕见票
上海钱庄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图1)。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列强在上海强占租界,商业活动日盛,而钱庄在商业活动中也日益显得重要。清咸丰八年(1858年),上海城区和租界内约有钱庄120家,其中50家为小钱庄。同治十二年(1873年),上海共有钱庄123家,其中南市50家,北市73家。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钱业设立汇划总会。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统计,上海共有汇划庄(大钱庄)113家,其中南市36家,北市77家,中小钱庄更是不计其数。一些有实力和有信誉的钱庄,除办理存放款等业务外,还曾发行钱庄票在市面流通。长期以来,上海清代钱庄票一直未曾发现。上海市钱币学会编撰的《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代纸币》卷,收录了大量的清代各地钱庄票实物资料,唯独没有一张上海钱庄票。
图1 上海钱业公所
笔者有幸收集到一张光绪年间上海发行的春恒茂钱票(图2),堪称填补了上海清代钱庄票实物资料的空白。该票为竖直型,长24.3厘米,宽10.7厘米,正面花栏内,上首横列“春恒茂”三字,中间直书“凭票发九五典钱壹千文整”,右侧有“昆字第壹百贰拾号”字样,左侧有“光绪念五年本月即日”及“春恒茂钱票”字样。在编号及金额处,分别盖有花纹细密的印章。环绕上述钱票文字的为14首56句总计392字的七言古诗。诗文外围花栏内,有精细生动的传统风俗图,如农夫种菜、收割、采桑、捕鱼、牧牛、纺织、耕作图等,栏外最上方是一幅庭园饮乐图。与众不同的是花栏上框内还有一幅洋人枪战图。咸丰年间,属于太平天国运动一部分的上海小刀会起义,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所镇压,或许这就是出现洋人枪战图的来历。钱票上首花栏内,有“万寿宫口”四字,点明了春恒茂钱庄号的开设地点。据清同治《上海县志》中的“上海县城图”所示,万寿宫位于上海老城厢仪凤门(即老西门)内,武庙东侧,春恒茂应属设于上海南市的钱庄号。在该票的背面,还印有一幅“新增重修上海县城厢租界地理全图”。图上所标美租界、英租界、法租界等,反映了列强在上海强占租界的情况。当时租界区内许多马路已经开通,苏州河上还架起7座桥梁,黄浦江外滩一带码头林立,反映了海上贸易的兴盛。在租界区西侧,有画成大圆圈的“跑马场”,即今人民广场所在地。就在该票填发的那一年,帝国主义列强又扩展租界,跑马场等处亦划入租界范围。钱背还有许多墨书字迹及印鉴,反映了该票曾经多人之手辗转流通过。
图2 春恒茂钱庄票
1994年,笔者与徐渊合作撰写了一篇《一张印有上海地图的清末钱票》,刊登于该年《钱币博览》第一期,首次披露了这张清末上海发行的春恒茂钱庄票。1997年,上海历史博物馆举办上海历史货币展,由于该馆没有清代钱庄票实物,春恒茂钱庄票以借展形式,首次向公众展示。1998年,马传德、徐渊等人编纂的《老上海货币》彩色图集,收录了这张钱庄票,并用中英文对照阐明:“此种清末上海钱庄票,现为仅见。”2000年,他们又推出一钱一议形式的《上海滩货币》,书中再次具体介绍了此票。此后,国内一些重要专著及《中国钱币》等国内多种钱币刊物上有关上海清代钱庄票的论文,所引用的实物资料,都是这张春恒茂钱庄票。
在近代银行兴起之前,中国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曾发挥过不小的作用。由于钱庄经营的私营性质,规模相对较小,所发行的庄票数量有限,加上钱庄票流通时间短,流通区域小,回收概率高,所以目前存世量不大。在当前收藏品市场上,钱庄票是最被看好的品种之一,是钱币研究和收藏的热门话题。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开展钱庄票的收集和研究,能有更多清代不同时期的上海钱庄票被发现,为上海的钱庄票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责编 陶贝
上一篇:沈氏的墨色清韵
下一篇:连环画:另类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