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急性季肋部疼痛疑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分别行B超及急诊CT检查,CT重建后作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结果 CT显示输尿管结石41例,上段结石16例,中段结石4例,下段结石21例;左侧23例,右侧18例;结石大小0.2~1.5 cm。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仅34例,余9例未显示。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明确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三维; 多平面重建; X线计算机
64 row helical CT 3D reconstruction to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reteral calculi GONG Qi.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Dan Yang Hospital, Jiangsu 21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MDCT 3D reconstruction in the value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reteral calculi.Methods 43 patients with acute season ribs suspected of ureteral calculi pain patients respectively, do B super and emergency CT examination, CT reconstruction for 3D and MPR.Results CT scan of the ureteral calculi 41 cases, among which the upside calculus 16 cases, 4 cases middle calculus and under calculus 21 cases. On the left 23 cases, the right 18 cases, calculus size 0.2-1.5 cm. B-ultrasonic diagnosis of ureteral calculi only 34 cases, 9 cases had not shown.Conclusion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can clearly show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ureteral calculi, help to clinical timely and accurately make treatment.
【Key words】 Ureteral calculi; 3D; MPR; X-ray computer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尿路梗阻及感染,进而损害肾功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B超、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检查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手段,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但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偏低,且对于小的结石和阴性结石常无法准确诊断。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64层螺旋CT的出现和三维重建软件的不断完善,能清晰、全程的显示尿路全貌,更好的显示输尿管的结构,对小结石及阴性结石显示率较高。对急性肾绞痛B超提示或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立即行64层螺旋CT平扫,大多可明确有无结石和结石的位置、大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急性季肋部疼痛疑为输尿管结石,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8~83岁。大部分患者以腰痛、血尿就诊,少数以尿频、尿急、尿痛就诊。
1.2 方法 患者分别行B超及急诊CT检查,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90~20 kV,管电流150~250 mA,螺距1.0,扫描层厚8 mm,重建层厚1.0 mm。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在西门子公司的工作站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立体性显示结石,并可以用任意角度旋转,以最佳角度观察,可完全显示结石情况。
2 结果
43例输尿管结石中,CT显示输尿管结石41例(见图1~6),其中上段结石16例,中段结石4例,下段结石21例;其中左侧23例,右侧18例。结石大小0.2~1.5 cm。结石以上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积水。同组病例中,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仅34例,余9例未显示,其中包含CT未显示的2例。统计学结果表明,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高于超声。见表1。
3 讨论
3.1 输尿管结石约90%为磷酸盐类和草酸盐类的阳性结石,KUB是发现输尿管结石最简便的方法,但由于图像重叠和肠管气体的影响,使得某些不明显的结石被遗漏,对阴性结石更是无能为力。KUB+IVP其临床价值是毋庸置疑,但它显示的是尿路的二维重叠影像,且由于分辨率低,对于小的结石和阴性结石常无法精确诊断。CT是检查泌尿系结石最敏感的方法[1]。各种成分的尿路结石都能被CT所发现,即使尿酸盐结石也具有很高的CT值,约200~600 HU,平均300~400 HU。因此,CT较IVP更精确的确定尿路结石的存在[2]。而64层螺旋CT采用1 mm层厚加50%的重叠技术,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已达到横断面空间分辨率一致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并且扫描速度快,时间短,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扫描,一次屏气只需6~10 s即可完成。获得整个尿路系统的三维立体图像,结合轴位CT图像,使输尿管结石的定位更加准确。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可以获得三维立体图像,并且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找到观察病变的最佳方位,也可以从不同方位了解观察泌尿系情况,并采用切割法去除骨骼、肌肉、腹腔脏器的重叠影像,使图像更直观清晰[3]。MPR是横断面图像基础上,通过用任意面截取的三维体积数据获得任意重建层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了解泌尿道的形态。CPR为MPR的一种特殊技术,是MPR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在MPR基础上沿迂曲走形的尿路划一条曲线,将沿曲线进行重建,便获得尿路CPR图像,将原来弯曲的尿路拉直,展开,显示在同一层面上,可清楚的显示尿路的全程。MPR及CPR对输尿管的变异、受压及扩张等改变显示清晰,能够直观的显示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形态,位置[3],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3.2 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检查中,B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仍然被广泛应用。B超检查无放射性,重复性好,对肾脏和膀胱病变诊断有其独到之处。但由于输尿管位于腹膜后,上下走行长,前后都有脂肪层,加之肠道气体的影响,给B超诊断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输尿管中段的病变,B超诊断符合率较低,而且B超检查与操作者的主动手法关系很大。CT的密度分辨率高,能辨别细微的密度差异,螺旋CT对结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6%~100%[4]。本研究43例急性肾绞痛患者,CT显示输尿管结石41例,仅2例未显示;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仅34例,余9例均未显示,其中包含CT未显示的2例。结果表明,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明显高于B超。但43例中仍有2例未显示,其原因可能是结石过分细小,容积效应,造成对结石的漏诊。输尿管结石CT表现为输尿管内大小不等的单发或多发的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对于阴性结石CT平扫可以表现为梗阻平面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或稍高密度影;结石可表现为被软组织带包围,包绕结石的软组织带为水肿的输尿管壁,此征象称软组织边缘征,为输尿管结石的特征性表现[5]。
3.3 对于输尿管结石病例,IVP摄片时需腹部加压,增加患者痛苦,儿童和年老体弱患者不易接受。CT检查不用事先做肠道准备,不用腹部加压,为儿童和老人提供了更大的方便,一次屏气只需6~10 s即可完成,即获得包括肾实质在内的整个尿路系统的图像,还能够发现非泌尿系结石导致的急性季肋部疼痛,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或者其他一些腹内和盆腔疾病,从而使得此类患者无须其他重复检查就能获得诊断。因此,临床急腹症特别是高度怀疑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可直接行CT检查,既省时节省了患者的费用,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参 考 文 献
[1] Dawson P, LEES W R. Multi-slice technology in computed tomography[J]. Clin Radiol,2001,56:302-309.
[2] 庄启湘,胡春洪.两种64层CT尿路成像方法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4):54-55.
[3] 李振华,郭健飞.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病变[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8)8:482-484.
[4] Dulrymple NC, Verga M, Anderson KR, et al. The value of unenhanced helical compaterized tomography in the martagement of acute flank pain[J]. J Urol,1998,159:735-740.
[5] Sourtzis S, Thibeau JF, Damry N, et al. Radiologic investigation of renal colic: unenhanced 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excretory urography[J]. AFR,1999,172(6):1489.
(收稿日期:2011-10-10)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