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预防措施
摘 要: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发展,饲养环境变小,加上养殖时对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病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已经阻碍了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时,控制不当会扩展流行,预防水产病害是其主要工作,方法是要在改良养殖环境、消灭病原体和增强养殖对象的自身免疫力等方面采取技术经济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942 文献标识码:A
水产养殖从最开始的传统养殖法向着现代化、集约化以及高密度化发展,在水产养殖中,病害的威胁是养殖者最头疼的,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且延续性影响大。文章主要对水产养殖中集中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防治建议,用以保证病害不会对养殖者经济利益造成影响。
1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的主要类型
1.1 细菌性败血症
不同的地区,对于细菌性败血症的称呼是不同的,这种病症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河弧菌生物变种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所引起的
1.2 亚硝酸盐
通过呼吸作用,亚硝酸盐经鱼的鳃丝进入血液,降低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从而减弱了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鱼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出现组织性缺氧,而且鳃组织出现病变,从而对呼吸产生严重的影响,缺乏平衡能力。这时鱼的血液为红褐色或者黑紫色,甚至于内脏器官皮膜的通透性也发生了改变,渗透条件能力降低,造成充血,其症状与出血病相似。
1.3 瓜虫病
在淡水鱼类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为瓜虫病,这是一种寄生虫性原虫病,瓜虫病又名白点病。淡水小瓜虫病大多是由于多子小瓜虫所引起的,并且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宿主鱼最容易被虫体感染,当水温一般在1℃或者20~25℃时,小瓜虫生存的几率与时间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当水温在30℃以上时,虫体就不能够发育,使得小瓜虫生存的几率降到了最低,所以,在酷热的夏季,瓜虫病是不会发生的。
2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措施
2.1 改善养殖环境,进行生态防治
2.1.1 改良水质
改良水质有3种方法:注入清水、注入粪水、清塘;通过对池中有害物代谢,杀灭病原体,有效改良水质。
2.1.2 调节温度
一般带病害虫喜在20℃左右生活,通过调控水温,破坏其生活环境,使其不能成活。
2.1.3 生态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机理来控制病原体,保持养殖环境的平衡,使水产养殖得以正常进行。可在养殖池中加入有益生物,以促使池中有害物质的转化;投入吃食性种类,以捕食养殖对象中的病体、弱体。
2.2 控制病原体传播,进行生物防治
2.2.1 建立检疫系统
如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过程中,应做好病害检查、隔离。潜伏期过后,检查无病再进行投放。
2.2.2 进行生态环境控制
严格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养殖过程中,有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非致病微生物。前者是导致病害的因素,后者是调节养殖水域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药物投入的同时,杀死有害病菌的同时对有益菌也会造成危害。
2.2.3 对消毒剂的控制
消毒剂分为氧化剂型和非氧化剂型2大类,氧化剂消灭病菌能力弱,非氧化剂的毒副作用大,因此使用时需要谨慎。
2.3 进行生物防治
如对养殖对象采取混养和间养等方式,可使一部分致病微生物被混养和间养的养殖对象杀灭或吞噬。
2.4 应用微生态学原理,进行病害防治
2.4.1 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养殖健康时,微生物优势种群起到的一定的作用。它既能使有益菌类存活并且生长,还能控制有害菌类生长繁殖,维系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3者构成一种动态平衡,调节稳定性。
2.4.2 慎用抗菌素药物
滥用抗菌药的后果非常严重,会产生副作用、依赖性、抗药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以防止鱼的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
2.5 施用生长物质,提高养殖对象的生理机能
2.5.1 应用稀土防治鱼病
采稀土适量,可用来防治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提高鱼的食量,增加鱼的抗逆性,从而达到鱼病防治效果。
2.5.2 研制和采用生物活性物质
从植物中提炼生物活性物质,来调节生物体内神经传导和酶系平衡的作用,对蛋白质合成、加快生长发育、提高抗病性、抗突变、提高免疫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6 进行药物防治,合理用药
2.6.1 对症下药
对鱼病来说,合理使用药物,不但能很好地治疗,对调节新陈代谢、改善消化吸收、促进繁殖生长、提高饲料和肥料效应都能起到带动作用。要科学选药,选择对病体及养殖环境低毒、无害、少残留,成本低的良药。
2.6.2 合理施药
有3种方式投药:与水混在一起用药,药用遇水后被水稀释,全池喷洒;混饵给药,在给鱼喂食时,将药物混入食中然后调匀,药物剂量要合理搭配;注射给药,不是普遍使用,只用于免疫时用或给鱼催产时用。
2.6.3 提高药效
用药时间长就存在抗药性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应同种药效不同的药品轮换使用,再就是减少用药同时用提高药效来决绝抗药性的问题。
3 结语
鱼病发生是多方面造成的,如饲料、日常操作、苗种的质量、水质、鱼类自身的变化等等。生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因此做好防治工作是水产养殖业的头等大事。当前水产养殖属于产出效益较为客观的养殖项目,为群众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提高水产养殖效益是当前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养殖效益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市场价格的提高,而且与科学生产管理密切联系,其中病害预防工作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病害风险,为产出效益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永贵,崔世华,张永旺.浅谈无公害水产养殖病害防治[J].渔业致富指南,2011(16).
[2] 忻元扬.水产养殖病害的成因与对策[J].科学养鱼,2006(04).
[3] 刘堂水.对水产养殖病害流行原因的一点看法[J].科学养鱼,2010(07).
[4] 王玉堂.水产养殖用药常识与注意事项(三)[J].中国水产,2010(04).
下一篇:浅谈林下养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