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上控下法在草履蚧防治中的研究
摘 要:睢县林业局工程师郑智龙同志结合实际,通过对草履蚧防治方法的创新,发明了“抑上控下法”的无公害防治新技术,经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草履蚧的防治提供了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既环保、又经济、效果非常显著,可在草履蚧防治中,大力推广与应用。同时对草履蚧在豫东地区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草履蚧在这一地区的生活习性。
关键词:草履蚧;抑上控下法;推广应用;豫东地区;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433.2 文献标识码:A
草履蚧又名桑虱,俗名树虱子、草鞋虫,属同翅目绵蚧科。我国分布广泛,国外分布于日本。草履蚧是豫东地区林业有害生物之一,以若虫和雌成虫吮吸杨树、泡桐、柿树等多种林木的汁液造成为害,树木被危害后轻者导致寄主无法抽叶,连续年危害后,可导致树木枯梢死亡,近年来呈加重危害趋势。我们通过近几年对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治理效果显著,可在草履蚧防治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1 发生特点
草履蚧在豫东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卵囊内于树周围土缝、杂草或秸秆中越冬,我们通过实地观察调查,此虫在2月上旬开始孵化后,暂居在卵囊中,随着温度的上升,一般于1月中下旬始见若早虫出土,在晴朗天气中午树木的阳面可见若虫,2月上中旬陆续上树危害,初孵若虫密集在离地面不到1m的主干上,由于气温低,仍呈蛰伏状态,喜在树洞和树杈等隐蔽处群居。树芽萌动后,向枝上移动,多在10:00~14:00爬至嫩枝和幼芽上吸食为害。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若虫上树盛期,虫体稍大后,喜在较粗的枝条阴面群集危害。若虫3月中旬第1次蜕皮,然后开始分泌灰白色蜡质粉;4月上中旬第2次蜕皮,然后雌雄若(幼)虫分化。雄幼虫经结茧化蛹后,羽化为雄成虫;4月下旬雌若虫第3次蜕皮后变为成虫。5月上中旬雌雄成虫开始交尾,交尾后雄成虫死亡,雌成虫仍取食为害,4月底~5月初开始下树,5月底下树结束,多潜伏于树干周围1m左右的2~3cm土中。
2 防治方法
2.1 “抑上控下法”
“抑上控下法”是我们在防治草履蚧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总结和有益探索,通过近几年来的推广与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该技术方法先后在睢县等地进行试验和推广,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其成效非常显著。“抑上控下法”就是在草履蚧的发生期,12月至翌年1月份,在树干距地面80cm处,刮去老皮,绑塑料布,向下反卷成下喇叭口状,并在塑料布上涂抹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拦虫虎或废机油,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若虫上树,每天用刷子将粘附的死虫去掉,销毁,以达到控制其若虫上树的目的,效果良好。对个别“漏网之鱼”,在其下树的过程中,也就是4~5月,在树干距地面80cm处,将老塑料布去掉,重新绑塑料布并向上反卷成上喇叭口,使其成虫在下树的过程中,统一集中在喇叭口内一网打尽,将其全部消灭掉,防止其下树产卵越冬,阻断其产卵的中间环节,这样可有效地控制来年的虫口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且成本低,效果好,既经济,又环保。通过1~2a的有效治理,可使草履蚧得到基本控制,甚至达到全部消灭的效果。
2.2 缠有毒胶带
先在树干高1m处刮去15cm宽老翘皮一圈,刮后缠上由商丘市民权林场自行研制的有毒杀虫胶带,要尽量保持胶带平滑,胶带与树干无缝,可起到阻止上树和毒杀效果。
3 几点感想
3.1 准确掌握虫情,指导防治是关键
市、县森防站及时开展虫情调查,准确发布卵孵化时间、若虫上树时间、虫口密度等情况,为草履蚧防治提供指导性意见是确保防治效果的根本。
3.2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是保障
市县召开专项防治工作会议,成立防治领导小组,下发有关草履蚧防治的紧急通知,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是做好防治工作的领导保障。
3.3 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是措施
由于草履蚧若虫出土时间长,及时处理被隔离后若虫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市县林业局分别组成督导组巡回到各县区乡镇督导检查草履蚧防治工作。各县区抽调人员定点跟踪,督促各乡(镇)每天防治1遍若虫是有效措施。
3.4 搞好技术培训,普及防治技术是基础
市站印发了虫情通讯,专题介绍防治技术,睢县森防站在县电视台制作了草履蚧防治专题节目,在睢县新闻栏目和社会广角栏目中播出,夏邑县、睢县、民权、梁园区等县区召开防治现场会,印发了防治材料8000余份,全民动手积极开展防治,有效推动了草履蚧防治工作的开展。
3.5 筹措防治资金,确保任务落实
认真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购买防治塑料布,药品拦虫虎、防虫专用胶带及废机油等防治物资,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3.6 多策并举,综合防治保成效
各地实施阻隔防治、阻隔法与地面喷药防治相结合以及采取清理树下杂物、人工消灭、树干基部注药、地面喷雾等多种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草履蚧危害。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草履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有效探索出了防治草履蚧最实用、最有效、最经济、最适宜推广的技术和措施,在全市推广应用后,每年可以使600万株杨树免受草履蚧危害,每棵杨树按目前市场价每年增值30元计算,共计可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
4.2 生态社会效益
草履蚧的发生危害得到控制后,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原,构建完备的平原防护林体系,减少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调节气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资源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能为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现代旅游业提供良好条件,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保护树木免遭破坏,正常生长,有效地保护了景观效果。
作者简介:郑智龙(1980-),男,本科,睢县林业工程师,县林业局副主任科员、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长期从事草履蚧及林木病虫害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下一篇:观赏桃抗流胶病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