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拳击重点运动员膳食营养现状及个性化干预措施
计划等都不尽相同,膳食摄入更体现个性化特征。因此,在膳食干预措施中要将群体共性与个体特性相结合,供餐应满足拳击项目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需要,摄取食物则由运动员根据个体特性来决定,即干预措施应体现个性化特征,每一名运动员都应该有适合他特征的个性化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lqls(简要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學[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张根生,庞变华,乔勇,等.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赛前减体重期间有氧与无氧能力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62-65.
[6]徐林.对高校大学生营养膳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08(46):147-148.
[7]刘长征.综合性高校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86-87.
[8]杨则宜,焦颖.运动员减、控体重的科学方法及减体重后比赛期的特殊营养补充[J].浙江体育科学,2000(5):35-37.
[9]史仍飞,吴正平,董永峰.拳击运动员控体重期间的饮食营养[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3):25-26.
上一篇:刍议部队集体伙食中的营养调配
下一篇: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