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课程:让学生爱上学校生活
体会着自己做主后成功的喜悦。
主题课程:“玩”转学校
一、课程目标
认知层面:
语文学科:通过绘本阅读,了解校园生活,懂得校园中的规则。
数学学科:将以往认识校园的活动课程化,让学生在认识校园的基础上,能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将数学教材准备活动放置在实际校园中进行。使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信息,如:认识生活中的数、用符号表示、有序地观察、数量关系比较、物体大小比较等。
科学学科:认识示意图与平面图,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比较两种植物叶子的大小等。
社会认知层面:
建立班级概念,初步了解学校里其他年级同学的情况,了解校园中卫生间、饮水间以及老师们的办公室。初步了解自己如何在校园中生活以及应该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
交往层面:
感受老师的关爱,感受与他人合作所带来的乐趣。通过活动参与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爱上学校生活。
二、学生在活动中要完成的目标
1~10数字的书写。
用符号表示地点。标出学校所有建筑物中卫生间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图中标注,并观察男卫生间和女卫生间的数量,初步懂得同样多的意义。
活动中教授学生应有的礼貌:轻声、慢步、协商。
养成教育:如何安全、有序地上卫生间。人多时要排队、用完后要冲水(演示冲水的方法)、一个蹲位不能同时进去两个人、卫生纸要节约使用、用过的卫生纸要投入到废纸筐中、上完厕所要洗手(演示洗手的方法以及使用洗手液的方法)。
通过图片观察老师饮水处和学生饮水处的异同点,教育学生老师饮水处的水是开水,水温有100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对皮肤有伤害,要远离。学生饮水处的水是温开水,水温大约在30摄氏度左右,直接饮用是安全的。
通过观察比较老师与学生饮水处的数量,能表达出:老师的饮水处比学生的饮水处少,学生的饮水处比老师的饮水处多。
学会用自己的水瓶接水。教育学生要爱惜水资源,每次接的水尽量都喝完。因为冬天天气冷,接好的水容易凉,所以可以喝多少就接多少。知道喝水对身体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解每一节课课间即使不渴也要喝水的道理。保持水杯清洁。如果接水的同学很多,我们需要有耐心,排队接饮,避免弄湿衣服。
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5本绘本,并学习唐诗《咏柳》。
三、主题课程实施策略
教学用时分“一大+一小”两个课时,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上课分为三个环节,前8~10分钟在教室内进行,说明任务,然后用20~30分钟进行实地观察。
明确任务后先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到观察不遗漏;二是如何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在活动中老师要格外关注能力弱的学生,并在活动中适度帮助。
引导学生理解讨论的意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以及择优处理问题的能力。
合理设计拓展任务,如:设计师为什么将学生的饮水处设计得多呢?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如走进清华美院体验艺术、期末评价“乐学嘉年华”等。这些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越来越了解学校,亲近学校,也提升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幼小衔接的自然跨越。
形成教育合力,让儿童爱上学校
在实施层面上,我们不仅关注到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关注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设计。
我们走访了幼儿园,认为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生活化大于学习化。教室中有孩子们生活的印记,其设计应该让进入到教室中的人感受到教室是孩子们的家。为此,开学前老师们给每个家长打电话,了解孩子们学前经历、个性特点,并要到了孩子的生活照。当孩子们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就会欣喜地发现墙壁上贴着自己的照片,心中会涌起亲切感和归属感。
新的环境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会影响孩子们对校园生活的认同。为此,在孩子们入学阶段,我们设计了5次家长进校园的活动。
7月初,在家长们接到入学通知书的第一个周六、日,我们连续召开两天家长会,对新家长们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特色,还邀请高年级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指导家长缓解孩子的入学焦虑。
一年级新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早到学校两天。第一天,我们邀请家长与孩子们一同进校,走进班级,了解校园环境,用照片记录第一次进入班级的情景。因为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们对校园、班级很快熟悉起来,如果再有一两位认识的小朋友,那么孩子们就会很快融入校园环境中。第二天,当家长们送孩子到校门口时,孩子们就能愉快地与家长说再见了!
九月底是学校的运动会,我们安排家长第3次入校。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已经了解了校园生活,个性也显露出来。一年级的运动会是亲子运动会,在各种团队活动中,家长们会关注到孩子身上非智力因素的品格,对孩子有更全面的认识,与学校达成共同的教育诉求。
十月底的校园开放日,家长将陪伴孩子度过一天的校园生活。通过课上观察,家长们将了解到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如是否专注、是否愉快等。通过这一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也进一步拉近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形成友善的家校关系。
家委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工作的平台。通过家委会,各班组建了多种多样的班级家长社团,凝聚和发掘家长们的课程资源,服务于学生。同时,借助家委会,让家长们形成团队,有助于家长们相互间交流对子女教育的成功经验。目前,附小班班都建立了微信群,并创建了公共号,宣传班级内的活动,让家长们在“云端”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
“启程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爱上老师,是一年级老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教师要努力融入孩子们的话语系统,在交流中能发现他们感兴趣的手情,要知道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决不仅限于学习上的那点事;要努力寻找与孩子们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要知道师生共处的时间不仅仅是课堂40分钟;要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感受,要知道孩子虽小但也是具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我们努力构建一种真正平等、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责任编辑 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