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发育高度的影响因素
工作而采空区上方打小口仰孔探测,或者在观测煤层上方已掘进的专用巷道内布置的下垂孔中进行探测,根据注水侧漏清况判定导水裂缝带发展高度。
除以上导水裂缝高度研究方法外,物探、电法等手段实际生产中也被应用过,主要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超声成像法及声波CT层析成像法,但该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相比现场实测、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2 影响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发育高度的因素
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威胁煤矿生产安全 ,将煤层上方的水引入采矿基地中,破坏地下水结构,影响居民日常用水,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要加强对煤矿开采导水裂缝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导水裂缝发育高度的因素,合理控制导水裂缝的高度,为提高煤矿开采工作安全、保护矿区附近居民用水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导水裂缝发育高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开采的厚度、煤层构成、采煤技术、重复开采力度等。
2.1 煤层开采厚度
最初理论认为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根据采后地表最大拉伸变形,导水裂缝高度与煤层开采厚度成正比。根据地表(水流或水池底部)的最大拉伸值,在计算水体下安全开采的过程中取得了这种关系。
然而,HT值的计算原理并不令人信服。前苏联矿业学家结合实际生产资料证明,随着煤层开采厚度m的增加,HT/m的比值减小,并将其解释为覆岩的弯曲岩层中法线方向的导水裂缝开裂大小主要取决于每个岩层的曲率。
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研究分析导水裂缝的发育高度时,要注重保护矿区的水资源,提防水灾害发生影响煤矿开采安全。在开采时要注意矿区岩石的特征、煤层厚度以及顶板管理工艺等,对煤矿重复开采力度进行分析,把握重复开采时间,合理控制煤矿开采导水裂缝高度,提高煤矿开采率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小敏.浅析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J].科技信息,2011(36).
[2]李伟,张文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断裂带高度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