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危害健康辅导讲座 吸烟的危害健康讲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吸烟危害健康辅导讲座 吸烟的危害健康讲座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吸烟危害健康辅导讲座
吸烟危害健康辅导讲座
发言人:校长(霍振国)
同学们: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就连香烟盒上也写着这样的警世标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的烟民人数将由目前的12亿上升到16亿,因吸烟致死的人数将会由目前的每年300万人上升到1000万人。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长期使用烟草的烟民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他们至少减寿10-15岁,每年有75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每天有将近2055人因吸烟死亡。如果说:“世界上最严重的毒品是什么?”最确切的答案是——烟草。可是现在,校园里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染上吸烟恶习的现象有所增加。对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正值第22个世界无烟日的到来,特举办《中学生吸烟的危害》专题知识讲座,希望让同学们对香烟的危害有个更深入的了解,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也希望通过你们向你们的亲人做吸烟有害健康的再宣传教育.。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目前已拥有3亿多的烟民。如果每人每天吸3元一包的香烟,全国每天要烧掉9个亿,一年要烧掉3285个亿。香烟有如鸦片一样,正在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财富,并将深深影响下一代,目前,主动戒烟的人已越来越多。吸烟者戒烟主要有2种原因:一是身体健康已受到损害,不允许再吸烟,如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另一种是深刻体会到吸烟的危害性,自觉戒烟。对于前者,一般发生在老年人,且危害已明显发生。而后者,则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危害相对较小。所以,我们应该对香烟的危害性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才能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
一、吸烟原因解析
外界因素:社交中敬烟、父母吸烟、朋友怂恿、青少年模仿及好奇心理等均成为外界促发因素。
自身因素:重复吸烟形成习惯(条件反射),自身将吸烟溶入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烟草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使吸烟者产生心理欣快感,对烟草产生尼古丁依赖感,而不断吸烟。
二、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
吸烟者吸入香烟的过程,是使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
1、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送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呢?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人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发生急性中毒的现象较少,这就使得许多人忽视香烟的危害性而继续吸烟。
吸烟成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尼古丁。吸烟的欲望和行为是通过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来调节的,长期吸烟者体内的尼古丁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机体已适应了这种状态。因此,一旦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便会下降,吸烟者就会感到种种不适。突然停吸或减少烟草,24小时内至少会有下列种种不适的4种:诸如渴望吸烟、烦躁、忧郁.、精神难以集中.、不安定、头痛、昏昏欲睡.、胃肠功能失调。.这些症状一般在戒烟后的三、四天内最为突出,尔后在1个月左右渐渐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戒断反应。但少数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困倦等可持续很长时间,与海洛因等毒品非常相似的是,所有戒断
症状一经吸烟便可立即缓解,这也是所有成瘾物质的共同特点。所以,戒烟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就是开头这一两个月,这就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才能抵制香烟的诱惑及体内的种种不适。
2、焦油。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能致癌的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吸烟者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平时,呼吸道上的绒毛能不断摆动,连续将肺中的微粒和病菌扫入粘液中形成痰并将其排出,而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这些呼吸道上的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病菌长时间存留于肺中,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吸烟者咳嗽就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而使痰量大大增加了。此外,焦油还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影响并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最终将导致肺气肿,这就是吸烟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
3、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非常容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降低携氧能力,因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的发作,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下列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全部肺癌的85%是由吸烟引起的;在口腔癌中,50%-70%与吸烟有关;在肾癌和膀胱癌中,30%-40%与吸烟有关;有10%的婴儿猝死是由被动吸烟引起的;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多出6倍。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香烟的危害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于察觉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同学们往往对香烟危害性的知识了解不少,但内心深处并没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未能下定决心远离烟草。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向两个盛有金鱼和500ml水的鱼缸中分别排入无过滤的香烟烟雾(模拟被动吸烟)和经棉花过滤的香烟烟雾(模拟主动吸烟),观察并记录金鱼的活动情况及致金鱼死亡的香烟支数。结果,直接排入无过滤的香烟烟雾,5支香烟可致金鱼死亡;而排入经棉花过滤的香烟烟雾6支半也可导致金鱼死亡。这个实验清楚地说明了香烟的烟雾对金鱼有明显的伤害作用,时也说明了香烟的过滤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且被动吸烟(即二手烟)的危害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