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研究报告
施集中学何培芳
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因素。对于21世纪主宰者——当代中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具备基本素质,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想适应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段时间,我对周边几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听了几节课,使我很深切地感受到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困难很多,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着课堂环境差、教学设施与辅助教学工具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还能尽最大可能地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实在不易。下面,我就将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作以简单概述。
一、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学校中,不论是硬件设施上还是客观条件上,都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1 / 6
在农村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加上人们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调查这几所周边学校中,就存在两大实际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周边几所学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达到了计算机更新要求,其余学校参差不齐,有甚至还是最初建机房时低配置,虽经过了更新,但电脑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而且计算机购置时间各不相同,配置相差极大,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死机”、“摆设机”现象比较突出。可以说,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成了制约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重要因素之一。
(二)学生信息水平参差不齐
1、学生能力不一致。我从多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看到,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很多学生是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知识相当薄弱,对计算机知识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小问题便不知所措。而有学生,家中早已有了计算机,操作相对熟练,能应对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一节课内容就要设计多个
2 / 6
层次,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无疑给教师对于课堂任务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
2、学习时间不充足。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学校计算机数量不多,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这节上内容等到下节课再提问时学生都忘记了;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课后没有时间去巩固所学知识。所以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时间,这样教学内容势必简单化,就会出现有消化不了,有却还吃不饱现象。
3、学习兴趣偏差严重。
由于农村对信息技术技能展示空间有限,再加之一些商家唯利思想影响,许多学生对学习电脑知识表现兴趣点有偏差,究其原因,是被电子游戏所吸引。在很多学生概念中,计算机就等于游戏机。上课时,学生总是会特别关注哪些与游戏有关,或者利用上机时间,与同学互相探讨游戏进程,而忽略了学习任务完成。
(三)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笔者亦属此类,对此深有感触。有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了专业学历,但由于信息技术实践性强,发展迅速,很难跟上知识更新速度。而我们教师很少有再进修、培训机会,更别说本校或者校际间教研活动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局面:研究气氛不浓,教研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教
3 / 6
师积极性不高。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关键。
虽然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上述诸多不利条件制约,但是,我们还应看到那些工作在农村一线上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想尽方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争取让学生信息技术水平高一点,再高一点。这几天听课过程中,我就发现了很多这样例子:机房灰尘大,教师便利用课余时间常常打扫;计算机配置差,教师便亲自动手,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教师与修理工于一身;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教师便将水平好与水平相对差学生组对子,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克服硬件困难,想办法给学生作品以展示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二、搞好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策
面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种种不足,我始终觉得我们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解决问题,更好地组织教学,成了我们信息技术老师首要任务。
(一)尽快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专用经费拨付使用管理体制,扩大“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覆盖面,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满足教学所需。
(二)信息技术教师要因此制宜,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
1、要充分认识学生真实信息水平。
4 / 6
由于地区差异性,对于刚升入初中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信息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把接触过电脑和没有接触过电脑学生平分在一组,让他们互相带动。然后再根据学生分组情况制定合适教学计划。
2、因地适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上好信息技术课
关于学生对电脑和游戏强烈好奇心,教师要正确对待,理解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正面引导,让他们知道学好信息技术课,不仅仅停留在兴趣与游戏上,还要正确领会学习信息技术课重要意义和在未来社会中重要作用。
3、创设和谐氛围,保持旺盛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差异,总会使学生产生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会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压力。这时,教师要适时鼓励诱导学生,保持住学生旺盛学习情趣。比如在讲授新知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竞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学;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好同学,教师要将学习成果适时展示,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巩固新知。
4、合理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传授理论,而一些实践性操作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设置相关任务,通过学生自主操作,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编辑时,教师
5 / 6
事先印发一份样例,样例中包括标题排版、文字大小、段落连接等等。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集体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通过问题逐一解决,使学生体验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要上好农村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关键所在。笔者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探讨,一定能迎来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美好明天。
6 / 6
推荐访问: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