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化包装设计的三大构成要素
摘 要: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运用多角度来传递民族文化,揭示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当今,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已成为包装设计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华民族有着极具识别性的民族文化,它蕴涵着古老的中华民族文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强烈的生命力,散发着浓郁、醇厚、质朴的芳香,渗透着积聚东方神韵的美感。
关键词:设计形式;传统文化;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63-01
一、外形要素
(1)外形要素就是商品包装示面的外形。包括展示面的大小、尺寸和形状。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形态有自然形态,人造形态和偶发形态。但我们在研究产品的形态构成时,必须找到种适用于任何性质的形态,即把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抽出来,称之为抽象形态。我们知道,形态构成就是外形要素,或称这为形态要素,就是以一定的方法,法则构成的各种千变万化的形态。形态是由点、线、面、体这几种要素构成的。包装的形态主要有:圆柱体类、长方体类、圆锥体类和各种形体以及有关形体的组合及因不同切割构成的各种形态包装形态构成的新颖性对消费者的视觉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奇特的视觉形态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我们在考虑包装设计的外形要素时,还必须从形式美法则的角度去认识它。按照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结合产品自身功能的特点,将各种因素有机、自然地结合起来,以求得完美统一的设计形象。包装外形要素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加以考虑:对称与均衡法则、安定与轻巧法则、对比与调和法则、重复与呼应法则节奏与韵律法则、比拟与联想法则、比例与尺度法则、统一与变化法则。
(3)在民族化包装的造型运用上,可以借鉴古代某些文物。在它们别辗转流传的过程中,起到了传承某些文化符号的作用,这是一种民俗文化在设计中的转化过程,直接影响着人们审美的需要。大多借鉴传统某些文物模样,例如模仿青铜器、土陶、瓷瓶、兵马俑和传统包裹形象中的某些形态,以及民间葫芦、龙灯、唢呐、神像、木桶等形体结构,来设计制作酒容器和包装形象,不仅外观形象具有传承性,而且内涵着民族文化意味。这方面以年画、剪纸、风筝、刺绣、蜡染、编结、玩具、泥塑等,变现最为突出。
二、构图要素
(1)构图是将商品包装展示面的商标、图形、文字和组合排列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画面。这四方面的组合构成了包装装潢的整体效果。商品设计构图要素商标、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运用得正确、适当、美观,就可称为优秀的设计作品。中国画中着重意境、留白,这在包装设计中同样适用。商标、图形、文字和色彩用的好,结合民族风格就可以创新出优秀设计。
(2)图形设计上,民族化的包装装潢的图形主要指产品的形象和其体现的民族风气辅助装饰形象等。要达以此目的,定位的过程即是熟悉产品全部内容的及商品内涵过程,其中包括商品的性价、商标、品名的含义及同类产品的现状等诸多因素都要加以熟悉和研究。
(3)实物图形:采用绘画手法、摄影写真等来表现。绘画是包装装潢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包装整体构思的需要绘制画面,为商品服务。与摄影写真相比,它具有取舍、提炼和概括自由的特点。绘画手法直观性强,欣赏趣味浓,是宣传、美化、推销商品的一种手段。然而,商品包装的商业性决定了设计应突出表现商品的真实形象,要给消费者直观的形象,所以用摄影表现真实、直观的视觉形象是包装装潢设计的最佳表现手法。
(4)装饰图形: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表现手法。具象的人物、风景、动物、植物等传统纹样作为包装的象征性图形可用来表现包装的内容物及属性。抽象的手法多用于写意,采用抽象的点、线、面的几何形纹样、色块或肌理效果构成画面,如中国画中的山水风情,笔墨写意,经简练、醒目,具有形式感,也是包装装潢的主要表现手法。
三、材料要素
材料要素是商品包装所用材料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它往往影响到商品包装的视觉效果。利用不同材料的表面变化或表面形状可以达到商品包装的最佳效果。运用不同材料,并妥善地加以组合配置,可给消费者以新奇、冰凉或豪华等不同的感觉。利用现代材料有意仿照古代材质进行包装设计,或用特殊生产工艺对包装材料进行加工,使之具有民间物质材料的质地特征。如用陶瓷仿制象牙和玉石给人以高品质感;用玻璃仿制竹筒、葫芦形象作酒瓶;用木纹纸、麻袋布纹纸、蜡染印花布纸装饰包装外层纸盒。在包装设计上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即能增添商品的文化价值。粽子的包装,用天然的叶子包装起来,不仅使粽子内香味增加,而且也是天然的包装材质。
参考文献:
[1]胡玉康.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文艺研究,2004(2):1-3,10-10.
下一篇:职业摄影师的拍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