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图像时代”下油画创作的思考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之下,艺术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使用到照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也开始被应用到油画创作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家的油画创作进行了有效补充,有效拓展了画家的思维,丰富了油画作品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图像时代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泛“图像时代”下油画创作进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期望能够为我国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以油画创作的图像资源获取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在泛图像时代背景下许多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当中存在过于依赖图像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油画创作的艺术美学受到了严重影响。对此,应当以油画的创作规律为切入点,参考创作者的精神情感进行油画创作。同时应当对图像时代下的发展规律以及油画创作的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为了有效提升油画创作的意识价值,画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图像,明确图像时代之下油画创作的美学方向。
1 泛图像时代
图像时代主要指的是以图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形态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视电影等媒体的飞速发展,各种视觉符号也因此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图像开始逐渐替代文字成为新文化之中的核心重点组成部分。这样大量充斥着影像信息的时代就是图像时代。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之下,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也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民众的审美习惯以及认知相比较过往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以认知层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图像媒介能够帮助民众对世界进行直接了解,电视新闻能够将当前时事生动形象完整的展现在民众的面前并保存下来。纪录电影之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客观或者夸张形式的描述;以未来发展格局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图像文化为我国创造了一个更加轻松以及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图像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大众文化的兴起将会对文化界产生严重影响,其中文化的互动性将会日益凸显。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将会不断减少,借此可以为文化共享空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大众的文化层次以及文化素质。
2 美学时代背景下的美学转向
第一点,审美泛化。民众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之下,导致艺术感受方式开始呈现世俗化的倾向,同时美术的价值判断也逐渐从社会、历史以及哲理等转变为个人。现今,我国民众对于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要远远超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直接导致我国大量传统文化流失,文化垃圾开始飞速增长,艺术以及审美开始逐渐被推向边缘;第二点,快餐文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餐文化开始越来越受到民众的欢迎。在图像时代之中,图像美学逐渐从解释美学转变为欲望美学,民众字啊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大多集中在视觉影像方面。
3 泛“图像时代”下油画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精准把握图像时代背景下油画创作的定位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我国许多画家开始滥用二手图片,这对油画创作的原创性产生了严重影响。有鉴于此,画家必须要将图像和油画创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明确油画创作的基本规律,详细了解油画艺术的美学价值。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图像形成一个新型油画创作途径,有效促进油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画家还应当注意图像时代背景下艺术维度和技术维度之间的融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油画创作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例,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画家可以快速完成绘画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修改起来非常方便,画家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意愿对其进行修改,借此有效提高油画创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3.2 认识到写生的重要性
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当中,通过相机等方法选择绘画素材,被画家广泛使用将会带有强烈的情感体悟。写生是收集素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创作资源、情感的重要途径。现今我国许多青年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当中,都是通过将摄影照片等途径来替代写生的,以为的依靠照片进行优化创作,这不仅对于绘画创作的基本规律没有予以重视,同时也对油画的艺术性产生了严重影响。而写生则截然不同,画家在进行素材手机的过程当中可以酝酿感情,从生活之中发现美,有效提升优化的艺术性。有鉴于此,画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写生的重要性,借此才能够保证自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之下,画家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需要面对各种类型的图像,这对画家的视觉神经产生了非常大的刺激。画家在实际进行优化创作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味贪图图像的方便,利用图像进行油画创作,这样会导致油画创作失去艺术性,画家应当通过对科学技术以及美术艺术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措施,借此不仅能够提升油画创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其艺术性,同时还能够促进油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財贸学院)
下一篇:印象派油画笔触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