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化石与发现的化石同样重要
腔棘鱼是一群古老的鱼类,具有古怪的附肢,多骨、多肉、多肌。它们大量存在于大约3.9亿年前泥盆纪时期的化石中。然而,在大约6600万年前,即与恐龙灭亡的时间同步,腔棘鱼完全消失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人员甚至认为它们已经灭绝了。但是,1938年,有人在南非沿岸发现了腔棘鱼。
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证据的缺失(比如说缺少腔棘鱼化石)并不能证明其已经灭绝。举一个偏滑稽的例子,有一种“隐生物学家”的亚文化,认为现在仍有大量翼龙藏匿在地球偏远地区,比如巴布亚新几内亚或巴西的热带雨林中。翼龙同样在6600万年前的化石记录中消失,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们的存在。翼龙的情况会和腔棘鱼一样吗?或者说,由于某种原因,证据的缺失与缺失的证据是一回事吗?
研究遥远的过去时,找出那些空白的意义是非常困难的。地质学、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等“历史科学”面对的是物质的沉积层,其中的大部分已经随着时间被破坏或者退化,并且不能在實验室或在粒子加速器中重建。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古生物学家选择了一种科学柔术——他们把化石记录中的空白点视为自我证明的证据。

解释那些并不存在的化石会面临其特有的挑战,这些困扰化石记录的空白和谜是古生物学最具魅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恐龙古生物学中,样本量通常很小,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找到从化石中提取信息的创造性的方法。一个最大胆的举动是开始将我们没有的化石看作数据。
腔棘鱼和翼龙的情况在某个方面相似。在过去的6600万年中,这两种化石都缺失了。但是对于翼龙,最好的解释是该种动物灭绝了。而对于腔棘鱼,情况则更为复杂,解释空白可能需要借助生物数量规模较小、海洋环境中化石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以及海底的大部分岩石都相当年轻这些事实。对这两种生物而言,至少有一件事很清楚:未形成的化石往往与已形成的化石一样,可以揭露很多信息。
下一篇:冰河时代夏天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