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检查工作方案
X XX 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检查工作方案 根据《XX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全覆盖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X 脱贫办发〔2020〕X 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成果,集中 12天左右时间,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历年来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覆盖自查,对 2019 年国家、省内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督导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 6 月20 日前我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全面彻底“清零”。
二、检查内容 (一)“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整改情况 1.收入达不到脱贫标准。测算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9 年 10月至今年 5 月收入情况,预估今年 6 月至 9 月收入情况,检查是否能达到 2020 年脱贫标准(人均纯收入 4100 元)。
2.义务教育无保障。检查失学辍学的学生,是否已返校
读书;
检查教育资助政策未落实到位的,是否已按政策落实。
3.基本医疗无保障。一是检查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的,是否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享受个人缴费财政代缴政策;
二是检查在县内医院缴纳了住院医疗费用押金的,是否已全额退还,再次看病是否不再需要缴纳住院医疗费用押金;
三是检查没有签约家庭医生的,是否已签约;
四是检查住院存在“零支付”和住院费用报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是否已按照县域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 10%以内的要求报销。
4.住房安全无保障。检查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是否已有安全住房或通过租房、居住在子女家、亲戚朋友家、敬(养)老院的方式解决。
5.安全饮水无保障。检查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饮水保障率不达标、取水不方便的,是否已得到解决。
6.不通生活用电和有需求无法收看电视。检查是否已通生活用电(因未缴纳电费等个人原因造成不通电的,视为整改到位);
检查有看电视需求的,是否能收看电视。同时,在检查突出问题户整改情况的基础上,同步检查该户涉及到的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工作和其他问题整改情况,并判断整户达标情况。
(二)2019 年国家、省内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督导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检查区级行
业部门、镇(街道)是否制定问题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对点对点反馈的具体问题逐一核实整改情况,涉及农户问题整改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并随机抽查面上问题自查整改情况和部分项目实施情况。
(三)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落实情况。检查区级行业部门、镇(街道)安排部署情况,整改结果是否真实有效。
(四)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归档情况。检查乡镇、村建制调整后镇(街道)、村、户档案资料及乡“三有”达标归档情况;
贫困村、贫困户识别、帮扶、退出档案资料收集归档情况;
核查是否落实专人管理档案资料。
三、时间安排 2020 年 6 月 8 日至 6 月 20 日 四、方式方法 (一)入户检查。对照检查表内容,逐户检查问题整改情况,核查问题整改是否到位,整改达到要求的,写明整改措施,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写明原因;
同时,对标贫困户脱贫标准,核查是否整户达标。
(二)专项检查。各检查组同步检查 2019 年国家和省内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督导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脱贫攻坚以来中央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巡视巡查、督查调研、审计、媒体暗访等发现的各类问
题整改情况,检查整改工作安排情况和整改成效,实地抽查相关行业部门、镇村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三)监督检查。检查组根据清零行动要求,监督检查问题整改的质量,是否存在走过场、虚假整改、虚假销号的现象。
五、工作要求 (一)严格检查。各检查组要聚焦脱贫退出标准,一户一户地过、一项一项地查,不遮掩、不隐瞒,真实反映问题整改情况和工作落实成效,工作不到位的,要督促限时整改。
(二)严肃纪律。深化落实“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既把问题整改情况检查清楚,又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地检查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不准层层陪同,不搞超标准接待,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三)落实责任。区脱贫攻坚暗访督查组每日收集检查组发现问题,并点对点反馈至行业部门及镇(街道),按照“谁的问题谁整改、谁的辖区谁主管、谁的行业谁纠正、谁的责任谁担责”的原则,各行业部门及镇(街道)对反馈的问题务必在 2 天内报送整改结果。对整改不及时,弄虚作假的单位将全区通报,同时,此项工作纳入全区脱贫攻坚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镇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
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镇脱贫攻坚相关问题专项排查整改工作方案
全镇脱贫攻坚清查工作方案
脱贫攻坚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共7篇)
上一篇:实习转正报告,(9)
下一篇:损害群众利益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