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读后感
1、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
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
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突破:通过丰富的图例欣赏和分析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齐白石在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养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所以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
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三、作业设计: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齐白石
一、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 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课前准备
(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
(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
(2)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③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
教学摘录:
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
台湾学者王秀雄把欣赏大体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过程,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1)简单描述。
感官可感受到的层面作为描述的开始。对题材、主题、造型要素(色彩、线条、形状、肌理)与形式等作简单粗浅的描述。
(2)形式分析。
探讨作品制作中所运用的材料、技法及其特性。探讨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肌理及个物描写之特色。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之关系。探讨运用何种构成的原理(或美的原理),把艺术要素组织为一整体。探讨作品之风格。
(3)意义解释。
探讨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要素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家的个性、性格、思想、艺术观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品里所传达的内涵,即所含有的气氛、感情、心情、主题意义、观念、思想等。
(4)价值判断。
以上述所学到的知识、概念为基础,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作合理的判断,并述其理由。参考专家对此作品的批评与判断。
毕加索
一、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 绘画工具
(教师)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格尔尼卡》,提出问题:作者是谁?作品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2)请学生认真“读画”,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如实地简单描述出来(不要求想象发挥)。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1)教师提问: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你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
(提示:可从材料、构图、色彩、线条、肌理等方面入手。)
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懂得艺术家在使用线条、色彩时,都与创作的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它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立体主义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在平面的画面上画出具有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立体的自然形态。
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受到挑战,画家们因而有理由以更适应现代观念的科学法则来表现自然。这个法则就是按结构重新组建物体的形象。
(2)教师归纳。
色彩为黑白灰,突出了恐怖气氛。构图饱满,充满动荡与不安,破碎的形式融于一体,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提出问题:作品有什么意义?怎样来评价这幅作品?
归纳:画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富有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请同学观看“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事件的录像(或有关图片资料),并相互讨论。
(2)请学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画,形式材料不限。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
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雕塑自己的形象
雕塑自己的形象是节造型.表现课,除了让学生了解浮雕的相关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浮雕知识来表现。
首先,学生对浮雕的理解。老师介绍了浮雕的相关知识,也通过多每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了古代和现代的浮雕作品,但学生对浮雕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这从学生刻画自己的形象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浮雕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形式,是在平面上用凹凸来表现形象的,学生看见浮雕作品知道,“哦!这是浮雕。”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把自己的形象刻画出来,并没有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平面背景。我想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老师没着重强调,二是学生准备的不够充分,没有足够的泥。老师在学生开始操作前应重点强调应在平面上操作,也就是先要做个泥板出来,在课前不止任务时一定要强调学生准备足够的泥,我想这样这个问题应该可以避免.
其次,这个课的内容是雕塑自己的形象,我觉得课上如果做雕塑同桌的形象效果会更好.现在的学生全部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不独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时候导致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在下面幻想自己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家长问老师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有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认为在原雕塑自己形象的基础上改为雕塑同桌的形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关心他人的情感,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齐白石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魅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齐白石作品的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齐白石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吗?和以前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生:
师:你们刚刚看的这部动画片是一部水墨动画,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影片中的 “小蝌蚪”刚刚在找妈妈的途中问了谁?你知道中国画虾最厉害的是谁吗?——齐白石
师:齐白石有一幅《百虾图》2011年的时候进行了拍卖,谁来猜猜这幅作品拍到了多少钱?——1.2亿。为什么这幅作品可以拍到这么高的价格呢?想不想了解。
生:想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齐白石和他的国画世界。
二、授新课 1.齐白石简介
中国书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为璜,号白石,湖南湘潭人。
2.齐白石小时候家道贫寒,只读过短暂的师塾,十五岁起学习雕花木工,这一座木床上雕花图案是他雕的,27岁的时候,他开始学诗学画,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40岁的时候用了8年的时间5次云游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60岁的时候他还坚持不懈探索新的画风,开创了红花墨叶的画法,从此享誉世界。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画家。1953年9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被我国文化部授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56年他还获得过国际和平奖金。
3.齐白石的作品以写意为主,题材广泛。咱们先来看看这幅《群虾图》。欣赏《虾》,说说你的感受。
生:用淡墨绘成躯体,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很精神。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想不想看看齐白石是怎样画虾的呢?(视频)
齐白石画的虾来自生活,超越了生活,大胆概括简化,非常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齐白石除了画虾,还画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咱们在来看看下面一幅作品。
4.《牧牛图》在湖南湘潭的水塘边,齐白石渡过了他的少年时光,对这段生活他毕生留恋,家乡的山水、田间的作物,手上的农具常常跃上他的画纸,翻开齐白石的画册,泥土的清香朴面而来。这幅作品画面中有些什么? 内容:牧童、牛、诗。
谁来念念这首诗?——"祖母闻铃心始欢(自注:璜幼时牧牛身系一铃,祖母闻铃声遂不复倚门矣),也曾捻(nian)角牧牛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诗里面描写了什么?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
生:祖母、牛、儿孙、耕作、放牛耕作的一个情景,很开心的样子。
师:咱们回到画面再来赏析,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牧童拉着牛,牛却不想走,因为它的鼻子都被拉长了。
师:说明齐白石画的? 生:很形象、生动!
生:我还看见牧童身上挂了一个小铃铛。好像一边拉牛铃铛一边想,祖母就知道他回家了。
师:说的真是太棒了!同学们,我们在看看这幅作品是齐白石多大年纪画的?92岁时画《牧牛图》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对小时候生活的怀念、留恋。
师:是呀,齐白石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表现手法:写意
寓意、情感:袓孙之间深厚的情感和田野泥土清香,童心。
5.接着往下看:
《昆虫》师:你看见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从表现技法上欣赏作品——画植物用的是写意的技法,画昆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用的是工笔的技法。齐白石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工笔细密的写生虫鱼相结合,这就是他在技法上的独特之处。色彩鲜艳、热烈。齐白石用色吸取了民间美术的特点,鲜明热烈,艳而不俗。) 内容:植物、昆虫 表现手法:工、写相结合
寓意、情感:生活气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6.齐白石还是一位热爱袓国,热爱和平的画家,咱们在来看看这幅作品。
《和平鸽》祈愿和平,充满情趣。
内容:和平鸽、植物 表现手法:写意 寓意、情感:热爱和平
7.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几次求画都被拒绝。日本人不断加压,最后齐白石在无奈之下提笔作画,瞧瞧他画了什么?螃蟹。
当时他在画纸上画下四只螃蟹,然后落款提“看你横行到几时”!日本人看后气得直嚷“齐白石太顽固”。
师:为什么要画螃蟹?它的寓意是?
生:螃蟹是横着走的,横行霸道。寓意日本人横行霸道。
师:齐白石画这样一幅画表现出他怎样的气节? 生:爱国,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
8.新中国成立了,齐白石画了很多热爱祖国的作品,我们来看看见《袓国万岁》这幅作品。(红的果,绿的叶,黑的字,互比,艳而不俗。) 内容:万年青 表现手法:写意
寓意、情感: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祖国,热爱袓国。
9.齐白石还是一位篆刻家,欣赏篆刻作品——布局奇肆朴茂,单刀直下,强辣有力。中国文人画家追求诗书画印为一体,作品画完都会盖印章,这样也可以鉴别画的真伪。
三、欣赏了齐白石这么多作品,你最喜欢哪幅,说说理由。
四、你们想不想尝试画齐白石的画?老师仿了几幅百石老人的画,但是还没有完成,请你们拿出笔墨感受一下,分组完成。
四、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赏析画的审美方法,想想尝试画齐白石的画呢? 练习。
齐白石的作品取材与生活,表现生活,超越生活,创作出了许多感人的形象,我们平时也要多观察,才能表现美好的事物。
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ng )好像会跳;
小鸟好像会眨眼睛;
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6分)
著名—— 喜欢—— 仿佛——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6分)
昏暗—— 仔细—— 成功——
3、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 )里打“√”。(2分)
(1)伸展、宽解。( )
(2)缓解、从容。( )
4、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4分)
5、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4分)
(
)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毛驴(lǘ lú)
山芋(yǜ hú)
友谊(yí yì) 分(fēn fèn)量
耳朵(duō duo)
垂(chuí shuí)下头
2、给多音字组词。
背bēi ( ) bèi ( ) 扇 shān ( ) shà( )
3、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 ) 友谊――( )
4、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 )里打“√”。
(1)、毛驴说的。( )
(2)、牛大哥说的。( )
(3)老山羊说的。
( )
5、下面3个题目,那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请你选择一个,在( )里打“√”。
(1)毛驴和老山羊 ( ) (2)老山羊和牛大哥( ) (3)毛驴和牛大哥( )
6、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
7、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8、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
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家道贫寒,只读过短暂的私塾,十五岁起从师学木工而以雕花手艺闻名,二十六岁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
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
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
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1864-1957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全、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七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始行变法。192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著有《借山吟馆诗草》、
《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
生平简介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
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
微之间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
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
————
齐白石生活中的两三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画。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 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 , 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 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 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 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悲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
齐白 石却一反常态, 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悲翠 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悲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 汉奸与日中人比作裴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年表
1864年(甲子) 1岁
1月1日(农历癸亥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27岁起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甲戌) 8岁
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戊寅) 16岁
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戊子) 26岁
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己丑) 27岁
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甲午) 32岁
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1899年(己亥)37岁
拜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学习诗文。同年刊第一套印谱《寄园印存》,印学丁敬、黄易,规矩精密,可以乱真。
1900年(庚子) 38岁
佃居莲花峰下梅公祠,自称“百梅书屋”,并在院内盖一小屋,名“借山吟馆”。致力于绘画、作诗。
1902年(壬寅) 40岁
应夏午诒邀请,赴西安教画。在西安结识樊樊山,尽观樊所藏八大山人、金农等名家书画。是年,其花鸟画风一变,走上写意画路径。
1903年(癸卯) 41岁
春,从西安到北京,结识曾熙、李瑞荃等,期间夏午诒拟向慈禧太后推荐齐白石做内廷供奉,坚辞之。夏天,从北京过上海,回湖南,此为“五出五归”的第一次远游。
1904年(甲辰) 42岁
随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闿运为其作序。
1905年(乙巳) 43岁
赴广西,游桂林。与蔡锷、黄兴相识。
1906年(丙午) 44岁
春节后不久,过梧州经广州到钦州,郭葆生留其教画。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用功作画,其间常为郭代笔。秋,回湘潭,以教画薪金购臵旧屋并数十亩水田。
1907年(丁未) 45岁
春夏之交,再赴钦州,游肇庆、端溪。冬,回湘潭。
1908年(戊申) 46岁
春天即赴广州。是年,仅回湘潭小住几天,其余时间皆在广州度过。
1909年(己酉) 47岁
在广州过春节,后去钦州。初夏赴上海,以卖画为生。夏秋之间,游苏州。往南京拜访李梅庵,为其治印三方。10月返回湘潭,至此结束“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其后在家乡葺“寄萍堂”,开始8年的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对八大山人、石涛的花鸟画多所取法,画笔更见简练,但草虫写生,多工致,间或以写意出之。书法学金农,得其神髓。
1917年(丁巳) 55岁
6月,为避土匪之扰赴北京。正赶上“张勋复辟”,匆匆去天津避难。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 。期间和老朋友樊樊山、夏午诒、郭葆生等往来甚密。并结识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等。其中与陈师曾订交,对晚年齐白石有极大影响。是年冬,离京返湘,乡居一年。
1919年(己未) 57岁
与胡宝珠结婚,从此定居北京。
1922年(壬戌) 60岁
春, 陈师曾到日本开中国画展览会,展出的齐白石画作全部以高价售出。
1923年(癸亥)61岁
| 陈师曾在南京病逝,数次题诗痛悼好友。
1925年(乙丑)63岁
春,大病,人事不知七昼夜。卧病榻月余,停止作画、刻印。梅兰芳正式拜师学画。
1926年(丙寅)64岁
母亲、父亲相继去世。两度停止作画、刻印。
1927年(丁卯)65岁
应林风眠邀请,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28年(戊辰)66岁
印行《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手写本影印)
1933年(癸酉)71岁
印行《白石诗草》(八卷铅印本)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4岁
3月初,应王瓒绪之邀,携宝珠及良止、良年入蜀。抵成都后住南门庙后街。游青城、峨眉等,拜访金松岑、陈石遗等。
9月5日,回到北平。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75岁 因长沙舒贻上算命,用瞒天过海法,从这一年起,加了两岁,再加上虚岁,自称77岁。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
7月26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齐白石辞去艺术学院和京华艺专的教职,闭门不出。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78岁
2月,为周铁衡的《斗聋楼印草》作序。
5月26日,齐白石七子齐良末出生。
9月,徐悲鸿及《千里驹图为贺》,白石回赠花卉草虫册。
南京、湖南相继失陷,白石心绪不宁,《三百石印斋纪事》因而停笔。
为长沙瞿氏作《超览楼槭集图》。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79岁
为避免日伪人员的纠缠,在大门上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告白。
徐悲鸿从桂林写信,求白石之精品,齐白石即选旧作《耄耋图》相赠。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80岁
农历一月十四日,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享年79岁。齐白石撰在《祭陈夫人文》述其勤俭贤德的一生。
《白石自状略》撰成。完成《天真图》和《樱桃琵琶荔枝》。
1941年(民国三十年) 81岁
5月4日,齐白石在庆林春饭庄设宴,邀胡佩衡、陈半丁、王雪涛等契友为证,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式。并将家产分六股,子女各得一股。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82岁
齐白石请张次溪在陶然亭畔觅得一块墓地。农历一月十三日,携妻宝珠、子良已往陶然亭与主持僧慈安相晤,看墓地。
《九秋图》和《渔家乐》约作于这年前后。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83岁
又在门首贴出“停止卖画”四大字;
撰写短文《遇丘生石冥画会》;
画《鸡雏》。
十二月十二日(1944年1月5日)胡宝珠病逝,年42岁。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84岁
闭门作画,据售,拒绝艺专配给煤,作诗寄意。
秋,为朱屺瞻画册《六十白古印轩图卷》作跋。
9月,夏文姝女士来任看护。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5岁
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与侯且斋等在家中小酌,庆祝抗战胜利。恢复卖画、刻印,琉璃厂一带画店挂出齐白石的润格。
发行1920年创作的花果册。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86岁
8月,徐悲鸿任北平艺专校长,聘齐白石为该校名誉教授。
秋,请胡适写传记。为朱屺瞻在《梅花草堂白石印存》写序。
10月16日,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徐悲鸿任会长,齐白石出任名誉会长。
10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南京举办齐白石作品展。齐白石由四子良迟、护士夏文姝女士陪同乘飞机抵南京。在南京期间,游玄武湖、鸡鸣寺、中山陵、明孝陵以及灵谷寺、燕子矶、北极阁等名胜;
被蒋介石接见;
于右任设宴招待;
张道藩拜他为师。
11月初,移展上海。期间,会见梅兰芳、付铁年、朱屺瞻。
岁暮,离沪返北平。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7岁 5月18日,复位润格。
40岁的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88岁
12月,平津战役开始,友人劝其南迁,齐白石考虑后仍决留守北平。
1949年 89岁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写信向齐白石致意。艾青、沙可夫、江丰到家中看望齐白石。
3月,胡适等编的《齐白石年谱》由商务出版发行。
7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会委员。
7月21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中山公园成立,齐白石任美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9月,为毛泽东刻朱、白两方明印,请艾青转交。
1950年 90岁
4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被院长徐悲鸿聘为名誉教授。
同月,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做客,朱德、俞平伯作陪。
10月,将1941年所画的《鹰》和1937年所作的篆书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给毛泽东。
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冬,画作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1年 91岁
2月,有10余幅作品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胡契青拜齐白石为师。
为东北博物馆画《和平鸽》,并写题词“愿世人都如此鸟”。
夏文姝辞职,聘伍德萱为秘书。
1952年 92岁
是年,亲自养鸽,观摩其动态。
10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齐白石画在《画花与和平鸽》向大会献礼。
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北平新国画研究会”改名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齐白石、何香凝、叶恭绰任名誉会长,陈半丁任会长,于非闇任副会长。
北京荣宝斋用木板水印法复印出版《齐白石画集》。
创作《荷花倒影》立幅。
1953年 93岁
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在文化俱乐部为齐白石祝寿。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当晚,全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央美院举行宴会,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席,并与齐白石晤谈。
担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
9月,作品参加“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
10月4日,当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这一年,大约创作了六百多幅绘画作品。
1954年 94岁
3月,东北博物馆在沈阳举办“齐白石画展”. 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故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共展出作品120余件。
8月,湖南选举齐白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开始临摹《曹子建碑》。
1955年 95岁
2月17日,在首都文艺界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关于发动大规模反对使用原子弹的签名大会上讲话,并签名。
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画家合作巨幅画作《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新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秋,文化部拨款为其购买地安门外雨儿胡同甲五号住宅。
12月11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波尔茨来中国访问,代表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齐白石通讯院士的荣誉状。
12月29日,齐白石迁入雨儿胡同新居。
1956年 96岁
1月12日和2月3日,苏联对外文协和艺术工作者,先后在莫斯科和基辅集会庆祝他96岁诞辰。
3月16日,齐白石还居跨车胡同。
4月27日,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授予其1955年的国际和平奖。
9月1日,在台基广场9号中楼举行隆重授奖仪式。郭沫若致贺词,茅盾代表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评议委员会将荣誉状、一枚金质奖章和500万法郎授予齐白石。齐白石请郁风待读致词。周恩来总理出席大会。
当日会后,放映彩色纪录片《画家齐白石》。
1957年 97岁
春夏之际开始患病。
5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齐白石任名誉会长。
5月22日,毛泽东派人前来慰问。
五六月间,坐特制的安乐椅游览陶然亭,作了最后一篇作品《牡丹》。
9月15日,卧病在床。16日,病情加剧,下午4时送北京医院抢救,6时40分与世长辞。
9月17日,在北京医院入殓,当日移灵嘉兴寺殡仪馆。
9月21日上午7时30分,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陈毅、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齐白石生前好友、门人及国际友人四百余人前来悼念。祭毕,灵车驶往西直门外魏公村湖南公墓,安葬在胡宝珠墓左侧。墓前石碑上刻着齐白石生前所篆“湘潭齐白石之墓”。
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齐白石草虫花卉》。
1958年
1月1日,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出绘画、书法、画稿、及篆刻700多件。展览会还同时展出了黄宾虹、徐悲鸿的部分遗作。周恩来和华君武、王朝闻、邵宇、钟灵、徐明等参展。
李可染观摩齐白石遗作并发表《谈齐白石老师和他的画》。
2月,《美术》杂志发表通讯,报道“齐白石遗作展览”的情况。
荣宝斋出版木板水印《齐白石虫草花册》
1959年
1月23日,法中友协主办的“中国近百年画展”在巴黎开幕,展品包括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高剑父、黄宾虹、齐白石、和徐悲鸿等19为画家的作品,巴黎造型艺术协会组织报告会,介绍中国近代中国画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齐白石。
人民美术出版《齐白石作品选集》;
湖南人民出版《齐白石画集》、
辽宁美术出版《齐白石画册》。
1960年
齐白石巨幅笔《山水》出版;
朵云轩出版《白石老人写生》。
1961年
朵云轩出版彩色木板水印画——《齐白石草虫册》;
上海出版《白石印谱》;
辽宁美术出版《齐白石画册》。
1962年
荣宝斋出版《齐白石人物画册》和《白石老人写意画册》。
1963年
齐白石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12月28日,由文化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中国文联、全国美协联合举办的“世界文化名人、画家齐白石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展览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作品189件、270余幅。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齐白石作品集》第1——3集。
1971年
香港出版在《齐白石画》。
湘潭齐白石故居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6年
1978年
1979年
3齐白石、黄宾虹作品陈列展”
1980年
香港出版《白石山翁印存》。
人民美术出版《齐白石画辑》。
月15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展出作品220件。
台湾出版《齐白石全集》。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齐白石山水画选》。
荣宝斋出版《齐白石工笔草虫》。
湖南美术出版《齐白石绘画选集》 香港出版《齐白石诗文篆刻集》。
人民美术出版《齐白石书法篆刻》及《齐白石画选》。
纸本《红衣罗汉》在香港索斯比拍卖行以12万港元成交。
5月20日,邮电部发行志号为T.44M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小型张)。同日发行了志号为T.44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1套16枚。
国画大师齐白石读后感
人的一生难免有挫折,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成功的名人就是经过百般的磨练,才做出了自己的事业。
读完《国画大师齐白石》,我很感动。齐白石小时候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特别聪明,但他常常生病,是个病孢子。因为他们家太穷了,连看病吃药的钱都没有,甚至吃饭都成问题。这样的环境下,他并没有被现实吓倒。他的爷爷觉得,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于是,爷爷就亲自教齐白石学习汉字。那情景深深地启发着我。
那时候,没有电灯,铅笔,橡皮,更没有写字板,他爷爷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而且他喜欢画画。爷爷心里知道他长大后肯定是不一般的人,只可惜家里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面对这样的处境,齐白石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想尽各种办法练习画画。
他15岁时就当木匠了。当时,他一边当木匠,一边和师傅学习雕刻木器,还拜师学画,学古典文学,给家里攥了很多钱,他的画越画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齐白石的一生简单勤奋,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设定好目标,并为目标努力拼博,就会成功。
齐白石-人物素材积累 人物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艺术风格与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
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
“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画虾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
青年时开始画虾;
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
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1 社会评价
余秋雨: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齐白石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齐白石是湖湘文化和京都文化的结合,自我造化而成大器的。齐白石与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王仲:齐白石在艺术上的成功,告诉我们:真理是朴素的,艺术的真谛是平凡而简朴的,后现代主义者们把问题复杂化,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另有难言之隐。只要根植于人民、根植于健康人性基础上执著的审美理想和信念,有不断遵循艺术规律实践的坚强意志,这是齐白石用自身作为榜样,留给我们21世纪中国艺术家最珍贵的启示。
生活中的两三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画。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 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 , 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 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 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 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悲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
齐白 石却一反常态, 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悲翠 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悲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 汉奸与日中人比作裴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齐白石老人的教学观
白石老人有一条重要的绘画理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但白石老人对子女、对弟子、学生风格各异、严宽有别的教学方法,我们却缺乏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今年9月16日,是白石老人逝世50周年,本文就老人对子女、对弟子、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白石老人一生教过许多学生。既有社会名流,也有普通的百姓儿女。他一生带过多少弟子、学生,恐怕谁也说不准确。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大凡一些有成就的书画名家,多与白石老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学习艺术门类,是很重视师承关系的。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可谓三生有幸。画画也一样,需要名师扶持、引导、指点。当然,学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更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凡事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
白石老人很懂得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很会调动学者的积极性。人都有好奇心、虚荣心,如果没有好奇心、虚荣心,就不会有上进心。白石老人对弟子、学生们的教学与作品点评中,大多都是宽慰、激励的语言。画画,生活,做人…… 老人常将弟子、学生与自己相提并论,无不透着老人的一种慈祥与大度、宽容与平等的高贵情操。这种朋友式、兄弟般的师生情,是老人像父爱那样对弟子、学生们的一种责任,一种期盼。
然而,白石老人在对待子女的绘画学习上,却采取与弟子、学生们截然不同的方法。我们从白石老人给子女们的一些作品评语中,却很难看到赞扬、夸奖的语言。一句“要得”、“有能学之能”,就算是最高的评分。就是老人在给子女们的篆刻印章中,也大多是一些名章或者“白石后人”、“白石第几子”、“大匠之门”等这样的印章。对这个问题,我曾专门向齐良迟老师作过讨教。他说:“我父亲觉得弟子、学生毕竟是家里的客人,来一趟不容易。所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绘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就可以受益终生。而子女毕竟是家里人,与父母朝夕相处,学习条件要好得多。同样一件事,因时间、地点、对象不同,要达到好效果,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联想起齐良迟请他父亲白石老人给他题斋名的事。那时,齐良迟老师在北京辅仁大学早已毕业,并在诗、书、画、印方面崭露头角。有一天,他央求白石老人给他题个斋名,说:“爸爸,您叫„寄萍堂‟,我叫什么堂号好啊?”白石老人看了看良迟四子,笑道:“那好,给你也题一个,题什么字呢?”白石老人想了想然后说:“你呀,就叫„补读斋‟吧。你书念得太少,还得补读啊!”良迟老师当时听后很失望。心想干嘛起这么个堂号呢?我已经读了不少书了,怎么还要“补读”呢,看到白石老人给他刚刚写的“补读斋”条幅,嘴里不说什么,接过来放回自己的屋里,始终没有挂,觉得太丢面子。到了良迟老师七十岁后,他把这件认为“丢脸”的事当做笑话来讲。他说:“人到了这个年龄,愈来愈感到„补读‟的渴求,也愈来愈感到我父亲白石老人当年的良苦用心……”
白石老人在对待子女与对弟子、学生的育才方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盼望晚辈早日成才,展翅高飞……
齐白石名言
欲立艺者,先立人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
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不叫一日闲过
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
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寿高未死羞为贼,不辞长安作恶饕 任君无厌千回剥,转觉临风遍体轻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欲使来者只能摹其皮毛,不能知其微妙也。立足如此,纵无能空前,亦足绝后。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耳。
3 我是学习入家,不是摹仿人家,学的是笔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
我绝不画我没见过的东西。
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九年级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感
《白石溪》听后感
齐物论读后感
石蚕读后感
礁石读后感
上一篇:有关简爱读后感550字左右
下一篇:一出好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