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流动党员管理现状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流动党员管理现状3篇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流动党员分类管理情况报告 X委组织部: 按照《党员队伍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评估验收方案》要求,结合我区流动党员管理实际,现将我区流动党员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动党员管理现状3篇,供大家参考。

流动党员管理现状3篇

篇一: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党员分类管理情况报告

 X 委组织部:

 按照《党员队伍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评估验收方案》要求,结合我区流动党员管理实际,现将我区流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动党员基本情况 自开展试行工作以来,我区充分运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模块,实行流动党员线上管理。对流入的党员,积极回应反馈,逐一审核接收,本着方便、就近的原则将流入党员及时编入相应的党组织,方便管理和参加组织生活。截至 XXXXX 日为止,“流动党员管理”模块中共有流入党员 XX 人,县级流入库中 XX 人,退回 XX 人,分派到各街镇 XX 人,已接收 XX 人。

 二、具体做法 一是健全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做到党员走到哪里,就管到哪里。建立专人联系制度,指定专人作为流动党员的包保联络员,与流动党员建立联系对子,“一对多”挂钩关心。形成“双向交流”,包保联络员采取电话、网络、面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思想状况、表现情况等;流动党员及时向原党支部和包保联络员报告情况,提供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及时调整

  更新,对流入和流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活动等情况。对于具备转接党员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及时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使流动党员流而不散,动而不乱。

 二是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在经费、场地、政策等方面给流动党员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推广普及学习强国 APP 软件应用,让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促进流动党员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对流动党员管理,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从方便其生活、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让流动党员认清形式,转变观念,增强组织意识,确保流动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按比例交纳党费,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

 三、下步措施 (一)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一是健全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党员发展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使用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等,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对辖区内流动党员底数和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完善流动党员工作台账,掌握其外出时间、流动去向、联系方式以及交纳党费、

  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推进流动党员线上管理。充分运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对所有流动党员实行线上管理,依托工作台账,扎实开展信息录入工作,采取电话、网络、发函等方式主动同流入地党组织沟通联络,及时进行流出登记。

 (二)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考核机制,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在评比表彰活动中,给予流动党员一定名额,要广泛传播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热情。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发放“便利贴”、提醒函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政策指导、答疑解惑,同时将相关内容发布在“香坊发布”公众号并制作成指导手册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三)创新活动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

 一是提高流动党员服务水平,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我为家乡办实事”承诺活动等。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意识、组织观念、纪律教育,确保流动党员能够全部参加组织生活,真正把流动党员的作用发挥好。二是创新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同流动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缺资金、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精心策划组织活动,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开会传达、

  文件学习为主的单一活动模式,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流动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

 特此报告。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课题研究的情况汇报

 XX 组织部:

 根据省、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我区作为流动党员“手拉手”双向管理试点,开展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课题研究,主要从管理服务机制方面进行课题研究,现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中,XXX 共有流动党员 XXXX 人,均为流入党员 XXXX 人,主要为离开户籍地到 XXX 务工的党员。

 二、主要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成立研究小组。在接到上级要求参与课

  题研究的通知后,XXX 区第一时间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以党章为遵循,以《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有关党内法规为依据,对课题进行研究。

 二是结合实际,确定研究主题。XXX 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难”的问题进行研究,确保成果的转化更加顺利、更加有效,进一步掌握好流动党员的去向、发挥好流动党员的作用、开展好流动的活动。

 三是深入调研,确保研究质量。为更好的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我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各位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策、文件,把握研究方向。坚持上谈和下访相结合,对上召开座谈会和个别会议,对下下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情况调查问卷》,了解流动党员管理阶段存在的真实情况,真正把方向摸准、把情况吃透。

 三、取得成效 一是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基本情况。XXX 区以党(工)委为主体,组织基层党组织对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进一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的动态情况,梳理完善了流动党员信息台账。

 二是健全了制度,强化了党员管理。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做到党员走到哪里,就管到哪里。建立专人联系制度,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对多”挂钩关心。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对流入和流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

  活动等情况。

 三是搭建了平台,提高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了全区 24个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在场地、政策等方面给流动党员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服务室,开通流动党员咨询专用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流动党员的咨询,为流动党员落实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提供咨询帮助等服务。

 四是强化了教育,确保了学习质量。明确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分工,有计划地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培训,同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将流入党员纳入到自身党员队伍管理教育中来,使流入党员尽快参与到“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活动中来。

 四、存在问题 我区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流动党员行踪掌握不准。流动党员流动范围日益扩大,流动地点不断变化,工作岗位经常变动,客观上增加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二是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不好。有些流动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性意识淡化,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想发挥党员作用,甚至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看作是一种负担。三是流动党员活动参与不多。流动党员远离党组织,平时都以工作忙为理由拒绝参加党支部的活动,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着眼于破解“去向掌握难”,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络化。健全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使用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等,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各党组织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

 二是着眼于破解“作用发挥难”,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建立流动党员考核机制,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在评比表彰活动中,给予流动党员一定名额,要广泛传播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热情;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开展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真正把流动党员的作用发挥好。

 三是着眼于破解“活动开展难”,创新活动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创新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同流动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精心策划组织活动,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开会传达、文件学习为主的单一活动模式,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流动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

篇二: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党史博采》│ 2019 第 09 期党建研究本次调研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及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当前组织开展的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情况,以湖南部分高校为调查样本,采取了统计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数据,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以及校院组织人事部门干部访谈、座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制定了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现以湖南部分高校为例,就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情况分析如下。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成因调查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构成是比较多样化的。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相对更为集中的表现在:首因则是就业形式、就业渠道多样化导致的流动党员,其次是因升学深造、出国留学等导致的流动党员。一是毕业生就业而产生的党员流动情况。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大学生党员毕业后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的到私企、外贸等单位就业后又难以将组织关系转入这些单位,加之教育行政有关部门又有政策允许毕业生将档案等材料在学校保留两年,所以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与日俱增。自 2008 年以来,通过加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近年毕业生流动党员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仍然是高校党建必须重视的现实课题。二是毕业生党员出国出境人数增多。近年来,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出国留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就不乏有党员、预备党员,有些则是党员发展对象。在国外的党建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这些人员外出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长时期的脱离党组织管理教育范围,形成了党员教育管理的真空时段。三是研究生招录工作带来的党员流入流出。毕业生中党员或预备党员考研深造,有的流出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有的流出到本校其他二级党组织。从校外录入的研究生新生中的党员流入本校。二、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集中表现一方面由于流动党员数量增大,党务工作者工作量比较繁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流动党员疏于管理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流动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主动性不强,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淡薄,加之离开学校后忙于找工作、谋生活或其他原因,很少甚至不会主动与学校党组织联系沟通,有些流动党员联系方式也变更了,更使得党组织对他们的情况知之甚少,因而对这部分流动党员的有效监督管理往往成了一句空话。一是落实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常规教育与管理难。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特征,使党员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从实地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的党课与思想教育,一般都会以集中上课、统一培训,相对集中参加组织生活等形式呈现。这种带有特定时空强约束的活动形式是无法与流动党员的分散性、动态性、个性化生活节奏相适应的。久而久之,毕业生流动党员离常规组织生活与党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疏远。二是开展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考察培养和转正审批工作难。高校学生是党员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依据相关文件要求,各二级学院的本科生需要进入大三年级才逐步成为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群体,因此在毕业生流动党员中,有相当部分仍处于预备期。学生党员毕业后,如果不及时与组织联系、汇报、参加组织生活的话,学校党组织是很难把握他们各方面的现实表现,同时,其所在支部的其他党员也因不了解情况而发表不了客观全面的考察意见,这就使得这部分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转正审批难以正常进行。有的毕业生流动党员到期不按时提出预备党员转正申请,而有些则即便提出申请,但因个体原因不能按时按要求参加转正支部会议,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部分高校为例宋春红(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 ] 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是党员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湖南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据统计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座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后续更好的做好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客观全面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 流动党员;调查;对策[作者简介]宋春红(1977-),女,湖南绥宁人,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 ] D267.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8031(2019)09-0032-03万方数据

 2019 第 09 期│《党史博采》33党建研究从而导致不能按期转正;有的毕业生流动党员,毕业后忙于找工作,把当时开具的组织关系揣在口袋中,待工作落实后才来要求学校或学院重新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个别二级学院也曾出现了流动党员时隔两三年都未办理转正手续的情况。凡此种种,均给流动党员的考察培养和转正审批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落实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难。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有些二级学院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有些则设置在学院党委办,有些则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负责。由于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配备多兼职,经费保障存在随机性,因而,二级学院党委在调研时普遍反映,由于管理人员的兼职性,经费保障不固定,往往想加强管理却力量不足,想教育考察指导又缺乏经费支持,处于两难境地。因此实际工作就客观存在着管理方式简单化、被动性,临时发现问题时再急于解决的管理局面。三、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原因剖析一是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在访谈调查的过程就发现,有的二级党组织存在怕麻烦、畏难情绪,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强,情况复杂,毕业之后联系方式变更导致联系难。有些分管的负责人则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转不转走党组织关系,是学生党员个人的事情,待落实好工作需要转移组织关系时,他们自然会来找组织的,到时再批评教育一通就是。还有个别单位落实毕业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在回访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过程中就发现,有部分党员对党内用于党员管理的七项制度等基本内容缺乏起码的认知。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缺乏有效的思路、对策与办法。二是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观念不强、党性意识淡薄、党员身份认知下降,不重视甚至忽视党组织关系接转工作。有的党员离开学校后忙于求职创业挣钱,思想上有所松懈,甚至淡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有些党员则对“三不”党员按自动脱党处理不清楚,忽略了组织关系的有效期;有的对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不了解,认为接转组织关系耗时耗力又对自己的现状没什么实际帮助,因而没有及时办理组织关系接转的积极性;有个别毕业生流动党员甚至拖延了一二年才想起要转党组织关系。特别是有些还处在预备期的流动党员未能按期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并办理转正审批手续,以致出现预备期延长了四五年的情况。三是当前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党的基层组织失去了传统管理的严密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出现不到位甚至是脱节的情况。例如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与人事关系的分离管理难落实,组织关系不能随党员一起快速流动;一些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对持有组织关系介绍信和毕业生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不是热情接待帮助其办理接转手续,而是考虑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有个别单位还采用非理性的办法管理党员的组织关系,卡、扣、押组织关系介绍信成为其约束党员工作的一种手段,导致一些离职党员拿不到组织关系介绍信,也必然会使得在岗党员有意隐瞒党员身份,以免后续惹麻烦;再者是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环节设置偏多,接转过程繁琐,导致党员因为组织关系流转而来回奔波,耗时耗力。这也是毕业生流动党员缺乏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四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导致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地方在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工作滞后,甚至没有建立党组织,导致毕业生流动党员找不到可以接收其组织关系的地方。一些地方则没有建立系统的指导帮助党员找到党组织的服务机构与机制,而是任由毕业生流动党员“自谋出路”,这也是产生“口袋党员”的主要因素之一。四、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有效管理的对策思考一是按照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各学校要制定《学校关于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规定》,组织全校二级党组织的组织人事秘书培训班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并且不定期地到各二级党组织检查指导,确保有章可循、规范操作、监管有力。二是各高校、学院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明确职责。高校各学院党委均应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由组织人事秘书任党支部书记,负责管理和联络本单位毕业生流动党员。三是签订承诺书,增强党员意识。毕业生流动党员应向所在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签定《流动党员承诺书》,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凭党员基本信息表报党委组织部,核发给党员《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流动党员承诺书》,提醒毕业生流动党员提高党员意识,重视党员义务的履行。四是按要求做好毕业生党员出国(境)的备案登记和恢复组织生活工作。对出国(境)的毕业生流动党员,要求其出国(境)前到组织部备案、登记。对于短期(一年以内)出国(境)的党员,其党员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党组织;对于出国(境)两至五年的党员,需到组织部办理停止党籍手续,并由党委组织部报省委组织部批准备案。回国(境)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工作,并严格按照组通字 [2007]27 号文件办法《印发 < 关于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工作的意见 >》执行。五是努力让流入高校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学校接收的毕业生流动党员,主要是指考研录取流入的学生党员,一方面督促其按时将组织关系转入学校;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组电明字 [2007]14 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工作的通知》,将其纳入党员之家,使其党员生活正常化。六是加大对违反组织关系接转规定现象的处理力度。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对“游离党员”“挂名党员”“口袋党员”等情况,一方面是要尽可能联系,并做好批评、教育、帮助和转化工作。但另一方面,也要按章进行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下转 35 页)万方数据

 2019 第 09 期│《党史博采》35党建研究学生党员在整个集体活动中的影响力逐渐降低。二、“微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微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研究,具体如下。(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第一,学生党支部建设需要引起教育与相关人士足够的重视。上从高校领导,下至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党支部建设放在与学科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校风学风建设与党支部建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校党支部建设与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党支部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纳入党支部建设重要内容,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保障,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第二,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善于发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有效措施。例如,认真总结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经验,分析党支部建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明确党支部建设中学生的职能定位。这样才能够永葆支部的生机活力,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要充分彰显“微时代”的新兴技术手段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微信群、腾讯 QQ、微博等通讯工具,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供便利。(二)制定规章制度,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一,科学建制,合理规划。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人员流动大、党员分散、建制时间短等特点,如何克服党支部建设中的不稳定性问题、全面统筹党支部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工作者面前。具体来讲,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深入调研,组建有效的学生党支部。第二,积极建立以辅导员、各支部书记为主要成员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委员会,成立三个常务部门即监督测评部、宣传教育部、组织发展部,班主任老师担任部长,各学生通力配合,辅助部长展开工作。(三)开拓创新,构建服务管理教育的长效机制第一,在理论学习方面,构建“校、会、组”多级的学习组织,也就是由校级党校、院级党章研讨会共同组建的学习组织,采用“管帮引”办法,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还要为广大学生做好指导工作。第二,在党团共建方面,要注重扩大党支部的影响力,平衡好班团委和党支部之间的关系。例如,党支部和班团委要共同研究有关党支部建设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立党群联系人以及加快推进学风班风建设。第三,进一步健全学生党员的服务机制。党员服务教育工作也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例如,以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读一本政治理论书,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等一系列项目。并对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学校范围内的活动评比,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构建“一帮一”“一带多”“一管一”的工作网。针对不同年级的党员,采用不同的党员管理办法。综上所述,针对“微时代”高...

篇三: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31 卷 第 3 期 高 教 研 究 与 实 践 Vol. 31 No. 32012 年 9 月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Higher Education Sep. 2012收稿日期:2012 -05 -31作者简介:宗 杰 (1970 - ),男,河南省息县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艳丽 (1962 - ),女,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于洪生(1977—),男,黑龙江省青冈人,理学硕士,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王洪旭 (1982—),男,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科级秘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管理方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宗 杰 张艳丽 于洪生 王洪旭(吉林大学,长春 130012)[摘 要] 毕业生流动党员具有跨领域、跨行业流动的特点,因此,只有从全国范围内探索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多措并举,综合应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流动党员; 教育管理; 对策[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JN00 -065 (2012)03 -0067 -04On the Problems Dur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nFlowing Graduate Party Member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Zong Jie,Zhang Yan - li,Yu Hong - sheng,Wang Hong - xu(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Abstract:Because of the flowing features of cross - field and cross - industry of flow graduateParty members,therefore only applying multi -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 solution from acrosscountry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mode,can totally remove the education difficulty and problems.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flowing graduate Party members;education adminis-tration;countermeasures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几年,虽然各级党组织针对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目前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期探讨加强教育管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笔者运用统计法、调查问卷、跟踪访问等方法,对某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其呈现出以下特点及问题。第一,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比例大。根据某高校的党内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来该校流动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2009 年年底的 6. 5% ,2010 年年底的 5. 9%,2011 年年底的 5. 7%。以2010 年年底为例,毕业生流动党员占全校流动党员总数的 93. 3%。可以看出,由于近几年高校加强了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留校的控制,通过陆续把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出,使未转出组织关系的毕业生党员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转入地党组织的毕业生流动党员随之增多。另外,未转出组织关系的毕业生流动党员仍占高校流动党员的绝大多数。第二,流动范围大,去向难掌握。许多毕业生· 7 6 ·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流动党员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其数量增多、流动的范围增大、频率加快;有的学生在毕业后一两年内又考上研究生,有的学生其工作单位、居住地和联系电话多次变动,这都导致毕业生党员的流动地域、行业、时间与期限等存在着不确定性、多变性,其去向难以掌握。第三,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处于失控状态。有的学生由于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流出地党组织管不到、流入地党组织不好管的“两不管”党员。笔者通过调查部分已从原高校转出组织关系且目前仍处于流动状态的毕业生党员,了解转入地党组织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情况,发现竟然有40%的毕业生流动党员没参加过组织活动。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党员从高校转出组织关系后,因还未就业或工作不固定,又离开转入地,去第三地寻找工作而处于流动状态,变成转入地的毕业生流动党员。有些毕业生流动党员行前和返回时不报告,有的即使报告,但因流动不定,转入地党组织也难以掌握其情况。第四,规章制度落实不好。《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有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特别是有些从高校转出组织关系后又离开转入地的流动党员,已连续多年到外地或出国,既不参加组织生活,也不交纳党费,甚至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这 就造成了,原本按规定理应除名的党员却一直保留在党内,以致一些党员不把党的纪律当回事,波及面越来越宽,这种状况越发影响到党章的严肃性。第五,教育培养不够。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逐年稳步增长,但党员的教育培养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高校党组织重发展数量、轻教育培养,发展新党员把关不严,致使有的大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入党,党员意识淡薄,党性观念不强;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毕业生党员离校前,不组织开展离校教育;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毕业生流动党员不重视、不管不问,使他们的组织关系不能及时转移,不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进而挫伤了部分毕业生党员对党的满腔热情。第六,流入地党组织存在不健全现象。由于有的用人单位没有设立党组织,致使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长期不能转移,无法参加组织生活,遇到困难也无人过问。第七,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经费缺乏是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保证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但是目前无论是高校党组织还是地方、单位党组织,对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财力投入都严重不足。二、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笔者经过综合分析,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毕业生党员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各级党组织及社会的客观原因,且有些原因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是认识不到位,存在思想误区。有些高校或转入地党组织误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只是组织关系暂时挂靠,既然不影响本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也就不用去管;或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当作额外负担,被动应付,甚至干脆置之不理;或认为他们四处流动,情况复杂,教育管理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二是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有的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往往停留在应付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上,习惯于老方法、老思路,对出现的新问题不注重思考,研究不够,缺乏创新。三是党员自身的党性意识淡化。毕业生流动党员一般入党时间较短,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时间不长,年纪较轻,有的组织观念淡薄,认为自己还未真正实现就业,以忙于找工作、没有时间、就业压力大等为理由,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愿向党组织汇报情况,不履行党员义务,很少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甚至少数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1]四是对高校党组织过分依赖。调查毕业生流动党员确定将组织关系暂留原高校的情况显示,有高达 60% 的党员没有尝试联系过转到其它党组织,就直接决定将其组织关系暂留在原高校;有10%的党员认为原高校老师较为熟悉,方便沟通。五是来自社会方面的严峻挑战。有的毕业生党员由于进入没有设立基层党组织的用人单位,导致了其组织关系长期不能转移。另外,由于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致使一些年轻的毕业生党员对党的信赖产生了动摇,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迷惑。这些客观的社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给教育管理增加了难· 8 6 ·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度。六是现有机制滞后于时代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起高校及国家、地方部门和单位等相关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机制。三、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毕业生党员的流动是社会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其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必须多措并举,综合应对。第一,提高思想认识。2009 年 7 月 2 日,《人民日报》公布 2008 年全国发展党员 280. 7 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 106. 7 万名,占发展总数的38. 01% [2] ;2010 年 6 月 28 日,中组部在党内统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09 年全国发展党员297. 1 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 118. 5 万名,占发展总数的 39. 9% [3] ;2011 年 6 月 24 日,中组部在中央外宣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10 年全国发展党员 307. 5 万名,其中发展大学生党员123. 6 万名,占发展总数的 40. 2% [4]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发展的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在稳步增长,另外从公布的其它数字中还反映出发展的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是所有职业中最多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便成为流动党员,因此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全党面临的重要课题。各级党组织必须消除各种认识误区,深刻理解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将其作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第二,严把入口关。2012 年 3 月 16 日出版的第 6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文章《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文章指出,“各级党组织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严把入口……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5] 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严把入口关,做到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真正入党,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第三,落实和完善规章制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执行现有规章制度。比如:对于没有正当理由,长期甚至多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的党员,应按现行党章规定严肃处理,以维护党的形象和党纪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还要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规章制度。比如:完善督查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各级党委应把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纳入党建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根据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考核的结果,大力表彰、奖励和宣传成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失职渎职者进行通报批评直至严肃处理。第四,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和内容。各级党组织应不断创新,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根据自身条件,在人员、时间、内容、形式、地点等方面,灵活随机安排,确保教育的实效性。应特别加以强调的是,在毕业生党员离校前,高校党组织必须认真开展离校教育,通过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端正其入党动机。此外,还应要求他们在流动期间,要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增强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归属感与责任感。[6] 教育他们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塑造当代大学生党员严谨、守纪、自律、诚信的形象。同时,也要不断引导他们了解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各地、各单位党组织的建设状况也不平衡,对流入地党组织不健全、不完善的现象,要正确对待,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针对很多党员面临的暂时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工作不稳定,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造成的心理落差过大,在心态上难免起伏不定的实际情况,党组织要多关心他们的就业、生活情况,在做好党性教育的同时,多鼓励其转变求职观念,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第五,区别不同情况,适时转出组织关系。原高校党组织要主动帮助毕业生党员进行协调,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最方便参加活动的单位党组织。对工作单位已经设立党组织的,要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对工作单位没有设立党组织的,其组织关系可以转到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挂靠部门,或单位所在的街道、县以上人事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等;对暂时没有落实单位的,根据本人要求及活动范围,确定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本人户口所在地、本人常住地、父母户口所在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县以上人事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等;对转移组织关系确有困难的,可以允许其组织关系暂留学校,但暂留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年。· 9 6 ·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第六,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信息库。在组织关系即将留校的毕业生党员离校前,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收集有关信息,如本人的入党时间、交纳党费情况、联系电话、QQ 号码、电子信箱、通讯地址等,其父母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与其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等,以便于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信息库;同时建立专人负责联系制度,经常了解他们的情况,把握其思想动态,实行动态教育管理与全程跟踪服务。第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过调查原高校党组织与毕业生流动党员之间的联系方式显示,现代网络方式只占 15%。毕业生流动党员一般是青年人,大都喜欢通过现代网络方式与人沟通,各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 Q...

推荐访问: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流动党员 现状 管理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