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2022年《滋味》,现代文阅读及答案7篇【优秀范文】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滋味》,现代文阅读及答案7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滋味》,现代文阅读及答案7篇【优秀范文】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为您带来了7篇《《滋味》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滋味阅读答案 篇一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 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報》20xx年10月20日)

13.揣摩品味语言。(6分)

⑴“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⑵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4分)

14.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8分)

15.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4分)

“母亲”:

故乡:

16.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 情。(4分)

1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3分)

参考答案:

13、(6分)(1)质朴、温暖的感觉。(2分)

(2)①为母亲年老,我受宠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伤感。②为我与母亲相处的时日太短而愧疚。③体会到相对于母爱,“爱情”“伦常”“友谊”却美丽而忧伤。(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8 分)(1)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2)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3)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4)重走故乡的山路。

15、(4分)母亲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故乡仍带着质朴,单路依旧,山依旧,仿佛都没有什么变化。

16、(4分)①人到中年,仍有思乡的冲动,而且感情很强烈。②回到故乡,始终感到故乡的温暖。③虽然故乡依旧没有变化,但对故乡仍深深的依恋之情。(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3分)示例: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④故土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于割舍。(能说清楚其 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张抗抗《滋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篇二

《滋味》 张抗抗 那真是一段漫长的等待。好像比一年还长。那几天里我整天心神不安、魂不守舍。那些只有春节才会得到的,所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比如新衣服新鞋子、灯笼、风筝,还有花生、糖果、粽子、年糕、汤圆、包子„„与我枕边这个将会发出万丈光芒的烟花相比,统统地无滋无味,叫我提不起一点兴趣。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早上一睁开眼我就问妈妈,说现在可以放了吧。妈妈说,得等到吃过年夜饭,天黑了,放烟花才好看。于是那一整天里,每隔几分钟,我便抬头看钟,时间从来没有过得那么慢,天空几乎是一寸一寸地暗下来的。总算熬到了晚饭,丰盛的年夜饭我只草草地吃了几口,但借故放下筷子溜了出去。空荡荡的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家里的人那顿年夜饭吃得没完没了,我紧紧捏着那只纸筒东张西望,盼着大家快出来看我放烟花,有一会我甚至觉得天已经快要亮了。终于,外婆拿着一盒火柴,走了出来。大家都嘻嘻哈哈地走了出来,很多双眼睛,在黑暗的院子里亮了起来。我把那只纸筒小心地安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开始试着在风中划火柴点燃那只纸筒的引信。我的手发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着,扔下火柴就猛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嗤的一声,从地面上飞起了一串金色的火焰。像下雨,又像喷泉,还像是风中摇摆的稻穗,在眼前飞舞蹿腾,把周围黑暗的夜空照得雪亮。我们睁大眼睛叫着跳着拍着手跺着脚,我们不知该怎么欢迎它,也许应该把全镇的人都请来同我们共享这美丽的欢乐„„

1、如果把这选段分为两部份,从哪里划分开最好?请说说理由。

2、最能表现放烟花时的焦急心情的词语是:。

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我焦急的等待?。

4、结尾从哪几方面来写烟花的美丽?。

5、为什么“放烟花”比“等待放烟花”的文字反而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从“终于,外婆拿着一盒火柴,走了出来”的前面划分开,前面是描写我等待放烟花的急迫心情,后面写除夕放烟花

2、心神不定、魂不守舍

3、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夸张、对比

4、从三方面:正面描写烟花升腾时的颜色、状态;侧面,一是写大家高兴而手舞足蹈的动作,二是“我”的感受

5、极力写“等待放烟花”,突出我急不可耐的心情,也为下文“放烟花”,大家美丽的欢乐蓄势。

张抗抗小说读后感 篇三

张抗抗小说读后感

——以《作女》和《情爱画廊》为例

第一次接触张抗抗的作品就是《作女》,这是一部我很喜欢,对我有很大触动的小说。记得当时读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不舍得,还想再继续读下去。之所以很喜欢这部作品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吧。首先,《作女》创作于2002年,属于新世纪的新小说,小说中的故事·人物·场景等各个方面都与现在的社会很相似,所以读起来就感觉对整部小说特别熟悉,没有很大的距离感,一接触就能读懂,不用费力思考;再次,张抗抗的语言我很喜欢,浅白但不浅陋,每个人物都有每个人物的语言,从他们的语言中你可以无限的去联想主人公的样子与生活。读这部小说特别自由,没有压抑感;走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很欣赏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卓尔,喜欢她的性格,她的生活态度,她的随心所欲,总的来说也就是一点——那就是她的作。

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卓尔大学毕业后就与刘博结婚了,但刘博的古板和卓尔的作水火不容,他们最后离婚了。离婚后的卓尔虽然收入还可以,但由于她的作,她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拮据,在出租房里她结识了陶桃,两个人并称为闺蜜。

北京一家旅行社策划了去南极考察的旅游项目,35岁的卓尔正好厌倦了杂志社枯燥的工作,就想方设法的想辞去工作去南极,但等她千方百计筹到钱后去南极的名额已满,卓尔的计划泡汤,工作也丢了。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她更是尽情地作,自己去野外探险,并与陌生的观鸟人发生了关系。她其实渴望爱情但又不想被爱情束缚,所以他与已婚的老乔和未婚的芦荟只谈感情而不涉及爱情。

再到后来,阿不给卓尔介绍了工作,到天琛珠宝的广告部,在那里卓尔意外的发现她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天琛的老总就是陶桃的男朋友郑达磊。在工作中郑达磊开始移情于卓尔,而陶桃在这时怀孕了,郑达磊却不想与她结婚。再一次广告策划中卓尔大获成功,郑达磊上门找到卓尔为她庆贺,在家里卓尔出于对他的报复和对陶桃的同情与他发生了关系。随后卓尔就不知去向了。

这就是这部小说的大体内容。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作”的意思,它属于上海方言,其实在我们家那儿也有这个词,它的意思就是不安于平凡平淡的生活,渴望激情与挑战。卓尔的所作所为恰好触动了我心中的某个点,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我也想作一回。在我觉得

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年轻,我们就该作,等到老了想作了,没精力,没时间,没机会,没心情,那可就亏大了。就像卓尔的老公刘博,每天按部就班,必须持同样的饭,走同样的路,干同样的活,毛巾变一下位置他就找不到,东西必须放在固定的位置,我不明白这叫什么样的人生,有意思吗?年轻就要有年轻的样儿,无所谓金钱,无所谓安稳,无所谓他人,就像卓尔说的:“总共不就十二万快嘛!钱能挣,但岁月和生命是挣不出来的。”有梦想就得去努力啊,不管多么荒诞的梦想都是我们内心想要的东西,无所谓对与错吧。在作品一开始,35岁离异的卓尔在清晨设想了一系列异想天开的计划只为能顺利辞职去南极。在生活有点拮据的时候他还有这样大胆的举动,我觉得很感动,我比她年轻得多,甚至20岁的时候我都不曾有这样的想法。我无数次想过要去新疆阿,西藏啊,可无数次又被自己无数个理由扼杀了,可能人性使然吧,毕竟大多数人是活的很现实的,作品中有一小部分写道:“车子很快就上了四环。从望京小区穿过三环到东二环她上班的地方,有许多交叉路口相通,走哪条都可以到达她想去的地方,但卓尔从不走相同的固定路线,她喜欢依照每天的心情天气车流量等等因素,来选择判断一条不一定最近,但也许比较令人愉快的路径。”35岁的她还像是一个孩子,活得随意随性。或许很多人会对卓尔的生活态度不能理解,这当然也无可厚非,毕竟生活就是生活,多数人还是希望天下太平,岁月静好!可我不这么认为,这也或许是我被这部小说感动的原因,我就喜欢卓尔的作,35岁怎么了,没钱又怎么了,每个人毕竟是为自己活着的,就像有人说,“两个人好的就跟一个人似的,可他们还是要各睡各的觉。”如果日子只是一天天翻来覆去的重复,没意思吧!在不危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作一点人生应该很精彩吧!刘博曾经说卓尔:“你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卓尔很认同这个评价,我认为过了点,卓尔只能算是唯恐自己的天下不乱的吧。卓尔虽然作,但她不打扰别人,她只是作她自己的,不管是去南极还是作品中说,有那么多那么多愿望等着她去呼风唤雨,比如承包一座海岛,比如到一个偏僻的山村给每一个女童发放一台电脑然后教会他们上网,比如一个人独自周游世界。这些好像只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不偷不抢不宣扬。

卓尔作的很纯真很浪漫,我也想像她那样我行我素,可大多数时候是做不到的,总是胆量不够。记得以前给自己的承诺,我要去北京读书,然后在北京生活。之后这些诺言就=被现实打磨得很光滑,不再这么硌人。甚至在考研有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的时候,最终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加之各方面的原因放弃了去北京的想法。回头想想自己的承诺,只能一笑而过。我真的特想象卓尔这样生活,或许有一天会,或许永远都不会。

作品中还有一句话,说:“但卓尔仍然喜欢城市,真心地由衷地欢欣——就像一只扑火 的蛾子”不管是对城市还是其他事物,只要是她内心喜欢的,她都像一只扑火的蛾子,即使遍体鳞伤甚至粉身碎骨她都不后悔。或许有人说她自作自受或者钻牛角尖,这大概也是对的,但有时候有内心的喜欢确实无法抗拒,就像我自己一样,我也喜欢大城市,我还想在大城市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大supermarket,尽管我明白这个梦想的实现度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或是万分之几,可它依然让我很欢欣,每每想起总会莫名的让我快乐,这或许就是梦想的力量吧。卓尔的梦想更是微乎其微的实现可能性,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便成了作。其实作女到处存在,卓尔就在你我的身边:或是妻子,或是情人,或是同事,朋友,甚至是你的女儿,姐妹。她和她们挑战社会,永不安分,一路吸引着男性的目光,公众的诧异,身后有事业的辉煌,但更多的是两性的废墟。然而我作故我在。作女不需要同情,在他们心中永远有一张翠绿翠绿的爱床。

这部作品让我很有感触的还有其中对爱情的记叙,尤卓尔的爱情,有陶桃的爱情。我先说说陶桃吧,这也是一个让我很惊叹的女人,也可为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作品中说,“陶桃是一个渴望结婚,并在竭尽全力往结婚方向努力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一般说来是比较正常的。”她与卓尔是闺蜜,虽然年纪比卓尔小,但却是卓尔的军师,曾经如卓尔一样作,但经历过伤痛后边安顿下来了,开始像一个正常女人一样生活。但对陶桃我很是同情的,书中有一句话说:其实陶桃心里很清楚,他心里躲着一个叫“恐惧”的幽灵。陶桃最初为了读书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在经历一系列打击后放下作开始正常生活并遇到了郑达磊,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但她害怕容颜老去,害怕失去,她过得并不轻松。卓尔就曾说,“陶桃是在用身体生活,而我除了身体还有头脑。”这其实是一种悲剧式的人生吧,毕竟容颜终会老去,当没有了容颜,再拿什么来生活呢?张抗抗就曾说,“女性不管作到什么地步,也都想有一个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家庭和最理想的事业。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爱情虽然难以得到,但是作为女性心灵的一种理想,却会永远珍藏在自己的心中,如果说女性心中真的没有了爱情,她的人生将会一片灰暗。”“爱情是更为精彩的人生的必然需求,是我存在的理由之一而不是全部。”所以我想卓尔的形象也有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的人生关照吧。卓尔的生活其实是很混乱的,他与老乔,芦荟,陌生人,郑达磊都有关系,当然我并不赞成卓尔的这种行为,毕竟爱情是很圣洁的东西,是需要责任和义务的,不只是肉体与肉体的碰撞,但我挺欣赏卓尔对待爱情的态度。她与刘博结婚后,双方为了彼此都在改变自己,但最终因为过的不自在,卓尔选择了离婚。尽管婚姻不是儿戏,但结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婚姻带不来快乐与幸福,那这个婚姻就是失败的,所以卓尔的决定是明智的,在卓尔心中可能就是宁缺毋滥吧,我不

知道老乔对卓尔来说算什么,朋友?密友?还是其他,这也许无所谓,卓尔是个明智的人,老乔是已婚人士,她不会让老乔爱上自己,也不会让自己爱上老乔,所以当老乔说感觉卓尔会慢慢爱上自己的时候,卓尔想把他踹下床。但我们很容易从作品中看出卓尔对老乔的感情的,但我们很容易从作品中看出卓尔队老乔的感情的,当老乔说他的翡翠低了她的南极,还有作品最后说,“卓尔突然不知去向,去找他的翡翠鸟了?或者去南极考察了?”卓尔也渴望爱情,但在爱情中她只作了自己的身体,但没有作自己的感情。书中还有用一个人芦荟,在所有人看来他都是与卓尔最合适的一个,他们也是陶桃极力撮合的一对,但卓尔一直对他不予考虑,卓尔有卓尔式的爱情观,旁人看不出也猜不透,我想在卓尔的身体里总有安定不下来的一粒因子吧。在于郑达磊的关系中,卓尔完全表现了女人对男人的征服欲,从作品一开始我们就看出卓尔是不太喜欢郑达磊的,但出于他是闺蜜的男友,加之后来成为自己的上司,还有两个人对汽车的共同爱好,所有讨厌不便于发泄,到卓尔的广告策划大获成功,郑达磊移情别恋与卓尔,陶桃怀孕,卓尔便用征服来报复了郑达磊,然后消失不知去向。

作女的诞生和中国女性意识逐渐觉醒有密切关系,这部作品以及张抗抗的其他很多作品中都是女性占了主导地位,《作女》也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部作品让我对爱情与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年轻我们就要“作”一点,只有逝去的岁月,没有回得去的青春。

读《情爱画廊》与读《作女》感触是很不一样的,这部小说情节也很吸引人,没有让我有厌烦的感觉,而且文字总体来讲,比《作女》更含蓄更文雅,但这不作品从头至尾给我一种感觉:太夸张了!有许多不真实的感觉,尤其是对女主人公水虹还有她女儿阿霓的容貌描写,有种近似仙女的感觉,让人有种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略去这些,这部作品我还是很喜欢的,尤其作品中作者以一贯之的女性意识让我很震撼。这部小说作为一部纯爱情小说主要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及其他人的爱情故事。

画家周由在他的两个女朋友——沈小姐和舒丽相继抛下他远走他乡时,他心灰意冷,对人体画也没有了灵感,在巨大压力下,他离开北京来到苏州,想在江南水乡遇见令他心动的人体模特,但在苏州的几天寻觅都一无所获,就在他准备离苏返京的前一天,在河边写生的周由却偶遇阿霓。阿霓是一个漂亮的十三岁半的小女孩,这让周由心动,提出给她画像,但

阿霓却开出了条件:让周由教她画画。就这样相差十五岁的两个人建立了亲密的感情。之后,阿霓就带周由回家,她家特别富有,连住宅都严密把守怕小偷惦记。在家里周由为阿霓完成了画像。下午,阿霓的爸妈,也就是水虹和老吴回来了,卸妆后的水虹惊艳了周由,并为他“神魂颠倒”。同时,水虹也被周由吸引,并对她与老吴的爱情产生了动摇。第二天周由为水虹画了画像,并且更加确信爱上了她,但此时阿霓也对她大哥哥的感情急剧增长并且要考去北京读高中。在老吴觉察这一切之后,便找借口打发周由回北京。回京后的周由夜不能眠,用他的作品和电话对水虹进行爱情攻击,但水虹为了阿霓和家庭没有轻易妥协,在周由最后一次说寄作品给她时她动摇了,毅然去了北京,与周由生活了七天后回苏州与老吴离了婚,重返北京,而老吴随后与阿秀结婚。阿霓对周由的爱恋却也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每天对着周由的作品才会安心,并下定决心考取中央美院附中。寒假的时候,阿霓求老吴和阿秀带她去北京找周由,但老吴拒绝了,谁知她竟自己偷偷去了北京,见到了周由。老吴随即来北京与水虹进行了长谈带走了阿霓,回去后,却发现家里已被洗劫一空,阿秀惨死。面对这些阿霓崩溃了,她被送回乡下奶奶家疗养,可她仍对周由念念不忘,而且由于周游给她的画被破坏了,她心生愧疚。水虹得知阿霓的状况后痛心不已,想要回去,但周由不放她走。老吴对她也有怨言不让她回去。就这样,阿霓精神逐渐好转,也不再画画,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恢复了平静。

这部小说故事很简单也很浅俗,我在心里不会给这部作品太高分,但作品中有几处也很让我感动。首先,我特别欣赏舒丽,她漂亮、大度、自信、有能力,她与卓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爱周由但不被他束缚,毅然离开了他去南方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回来发现周由另有新欢时也没有死缠烂打,还帮周由策划了画展让他赚了大钱。当然,舒丽这样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太多,我们不得不承认女人的天性就是有些自私和小气,尤其在对待爱情上简直容不下任何别的人,甚至无关紧要的人她都会不自在,舒丽也许是这样的,但她在处理这些事时却表现得很不一样,可能她很明白,既然得不到就让他感激自己。我是很欣赏这样的女人的,因为对于我我可能永远做不到这样,我最多能做到不见不贱。舒丽这个人物很形象的表现了张抗抗小说的女性意识,让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彻底动摇,让九十年代乃至后来生活在男性权威下的女性找到了自我。

其次,女主人公水虹也是一位有个性的女人,除去她被作者描绘的神乎其神的外貌,她的行为也让我赞赏。她是很有勇气的,为了不确定的爱情她敢于放弃原本奢华的生活,爱她的老公和可爱的女儿,而且在得到爱情之后她又不让自己完全依赖于周由。她把爱情只看做

一间屋,能住就住,不能住就出去。当她被痴情的周由所感动,打算放弃自己的著书立说,为周由的绘画事业奉献一切时,她提醒自己:忘我的献身于爱情会使女性失去自我和自尊。相爱的双方,谁也没有权利让对方为自己牺牲,无论感情还是事业。在处理和舒丽的关系上,她的智慧也是过人的,在一般人的爱情公式里,她们不是情人就是敌人,可水虹却把舒丽当朋友,真正的好朋友。女性之间的这种宽容,体现了现代女性的一种情感关系。

我记得以前上田耕老师的课时,他曾说女生要经济独立、感情独立、人格独立。在现代社会里,不存在谁依赖谁,尤其是女性,这个世界今天给了我们很多机会,我们完全有能力做自己的事情,干自己的事业,不必去委屈了自己靠别人生活。水虹恰恰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高中毕业她嫁给老吴从此可以说锦衣玉食,可她不甘心,生下女儿又去读了大学,在与周由恋爱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写书计划。我觉得女性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活的有尊严,我们征服不了世界,但我们必须保护自己,这也是张抗抗的作品一直给我们的告诫与启示。

参考书目:《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10.03

《无法消除的烙印——家庭出身与“50后”作家》 姚莫诩 P69—P73

《亲和与悖离——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姐妹情谊》 高小弘 P80—P86

《历史重构与自我超越:21世纪女性写作十年回顾》 出自:《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P128—P131

《当代女性精神成长的历程——张抗抗访谈》 王红旗 P35—P53

《中国女性文化》 第三期 王红旗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营;论张抗抗的女性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王雪环;我是我自己——论张抗抗笔下女主人公渐进的自我意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朱青;蜕变中的女性意识——张抗抗创作论[J];当代文坛;2000年03期 朱青;简评张抗抗长篇新作《作女》[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李晓峰;言说的自由与艺术自觉——当代女性作家文论扫描[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顾玮;;女性自审意识的衍进和文化批判的局限——论张抗抗三个时期的女性写作[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顾玮;;理想两性关系的文化想像——评张抗抗的《作女》[J];东岳论丛;2006年04期 顾玮;;虚幻世界中的自救与他救——张抗抗《北极光》的女性主义解读[J];德州学院学报;2006

年03期

赵玉浔;真善美的追寻──从女主人公的“寻找”意识看张抗抗长篇小说创作[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郭海鹰;;从《作女》看张抗抗女性意识的蜕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莫荣丽;;论张抗抗小说中的童话隐喻[J];黑龙江史志;2009年16期

张抗抗几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刘茉琳

《作家》2008年第14期 张抗抗;[N];光明日报;2002年

郭力;;张抗抗:“北极光”的遥想者[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朱抗抗;论张抗抗小说中的“作女”形象[D];扬州大学;2010年

滋味阅读答案 篇四

①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②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

③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④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⑤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直接影响到网络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

⑥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

(选自《工人日报》20xx年O5月26日,有删改)

提问:

1.简要概括文章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2.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有何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舌尖体”文字能悄然走红的原因。

4、如何理解“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一句的含义。

5.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有哪些体会

答案:

1首先从“舌尖体”文字走红现象谈起,指出“舌尖体”文字的可爱之处;接着从反面人手,论述某些新锐文体的危害之处;最后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

2举例论证:列举琼瑶体、蜜糖体、梨花体等,指出不良网络语言的危害;比喻论证:把某些新锐网络文句比作“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等,生动形象指出某些网络文体的危害;对比论证:以网上某些新锐文体与“舌尖体”对比,指出纯净网络语言的重要性。

3文字简练,内容丰富(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表述生动,让人愉悦;蕴涵哲理,令人感动。

4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将“祖国语言文字”比作为“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生动形象的论述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5客观分析,树立规范意识;不跟风,不肓目追捧;为创建纯净网络语言尽自己一份力。

滋味阅读答案 篇五

故乡滋味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1.通读全文,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脉络:

温暖→_____________→黄色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凄惶 酸楚 无奈、依恋

2.“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作者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故乡的“质朴”具体指什么?请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故乡的“质朴”具体指老宅院的柴门、身着粗布衣裤的母亲、煮青玉米、睡土炕、在小饭桌上喝母亲温的酒等。这些让作者心里感觉很温暖,是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的体现。

3.试自选角度,赏读下面句子。

母亲烧起柴草,煮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焰烧得热烈无声。

答案: 烧柴草、煮青玉米展现了故乡逼人的质朴和温暖。火焰烧得“热烈无声”,写出了柴草的质地,更暗示了母子之间虽没有进行语言交流,但内心情感却炽热无比。

4.结尾写道:“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请联系语境,展开合理想像,具体描述“我”此时的内心活动。

答案: 示例:“我”心想:这世上只有娘最宠儿子,可如今娘已经发如霜雪,我明天就要走了,又怎么舍得离开。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都将是我永恒不变的情结,拂之不去。

5.作者说“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但却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你对亲情有着怎样的体会?请结合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的感悟。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答案:示例:岁月的流逝,使母子有很多话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但彼此的关爱从未停止。大爱无声,真挚的

情感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份守候,一句承诺,便胜过万语千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你是否明白,真情就

在那里,永远不会改变。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篇六

13元“遗产”

河南省(非实验区)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11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12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1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14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2007年第2期,有删改)

1.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2. 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2)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4. 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5. 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4分)

参考答案:

1、①13元“遗产”最能表现女儿的懂事、孝顺 ②凝聚了母女之间的亲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题 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女儿说过碗筷她来收拾,现在却没有收拾 ②吃饭时女儿说自己不舒服(一点1分。共2分)

3.(1)努力装出自己病得不重的样子,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担心。(2分)

(2)为自己还能活下去而感到庆幸,更加珍惜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2分)(共4分)

4.女儿生病时给我交代13元“遗产”的事(2分)

5.示例:我抓住女儿的手,喊着:“孩子,你不会有事,有妈在,你肯定不会有事的!”女儿怔了一会儿,慢慢地,她攥紧了我的手,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滑落(想象合理2分,有语言或动作描写2分。共4分

滋味阅读答案 篇七

故乡滋味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 .n et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土炕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1.揣摩品味语言。

(1)“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质朴、温暖的感觉。

(2)①为母亲年老,我受宠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伤感。

②为我与母亲相处的时日太短而愧疚。

③体会到相对于母爱,“爱情”“伦常”友谊“却美丽而忧伤。

2.①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

②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

③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

④重走故乡的山路。

3.母亲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故乡仍带着质朴,路依旧,山依旧,仿佛都没有什么变化。

4.①人到中年,仍有思乡的冲动,而且感情很强烈。

②回到故乡,始终感到故乡的温暖。

③虽然故乡依旧没有变化,但对故乡仍有深深的依恋之情。(意思对即可)

5.示例: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

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

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

④故土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以割舍。(意对即可)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7篇《《滋味》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推荐访问:滋味 答案 现代文 《滋味》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7篇 滋味阅读答案 恒久的滋味阅读答案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