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驻马店市老促会对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红色资源基本概况 驻马店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战歌,孕育了不朽的老区精神。众多的红色资源都承载着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承载着后人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物质类红色资源 驻马店市红色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红色纪念场馆、名人烈士故居、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墓)、革命纪念地 253 处。红色文化资源在各县区都有分布。
1.红色纪念场馆: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泌阳县焦竹园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新蔡县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遂平县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西平县出山镇焦之纲革命纪念馆、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纪念馆,驿城区蚁蜂镇宋冲革命村史馆、蚁蜂镇庞阁村史馆,共 10 处。
2.名人烈士故居(旧居):
驿城区杨靖宇将军故居、张家铎烈士故居、王国华(王老汉)故居、孔繁益烈士故居,确山县赵进先故居,泌阳县陈香斋烈士旧居、侯太俊烈士旧居、祁修文烈士故居,平舆县郭了凡烈士旧居,汝南县赖鹏烈士旧居、何伟旧居,上蔡县寇文谟烈士故居,新蔡县任芝铭故居,共 13 处。
3.革命遗址:
确山县刘店秋收起义旧址、确山县豫南抗日根据地(孤山冲)旧址、中共豫南特委确山傅楼联络站旧址、泌阳县红 25 军长征入境地、正阳县刘邓大军强渡汝河雷岗纪念地、驿城区水屯起义旧址、平舆县白塔寺农民武装暴动旧址、新蔡县今是中学旧址、汝南县韩庄惨案纪念地、遂平县红石崖新四军战地医院旧址等共 178 处。
4.烈士陵园、烈士公墓:
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张九英烈士墓,泌阳县革命烈士陵园,平舆县革命烈士陵园,上蔡县革命烈士陵园,新蔡县革命烈士陵园,遂平县张店革命烈士陵园,汝南县革命烈士陵园、板店乡柴庄村无名烈士墓,西平县赵明林烈士墓,正阳县革命烈士陵园、田奉先烈士墓等共 52 处。
(二)非物质类红色资源 全市非物质类红色资源 800 余件。其中,重要书籍 33 部,书信6 封,重要文章 139 篇,红色故事 53 个,图片 307 幅,回忆录 119篇,领导题词 20 余件、戏曲 6 部、影视作品 15 部。市档案馆深度挖掘档案文献背后的故事,精选展览了中央档案馆和省、市档案馆的400 余件档案文献。这些文献中,有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的亲笔信、手稿。
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 红色文化资源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画卷,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在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红色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红色资源保护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全市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方面共投入资金 5 亿多元,其中市财政争取上级资金544万元,市政府投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4.3亿元;
正阳县投资雷岗战役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项目 1937 万元;新蔡县在南湖公园建刘邓首长汉白玉雕塑及解放军抢渡汝河群体浮雕投资 860万元;汝南县建红星广场投资 2400 万元;确山县为修建孤山冲革命遗址群,争取中央资金 731 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 1054 万元。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对现存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有力保护。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保护良好的: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等,其内部设施齐全,管理较为规范,内容比较翔实;二是保护较好的: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泌阳县焦竹园鄂豫边省委旧址、杨靖宇将军故居、遂平县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有专人管理,基本设施较为齐全;三是保护一般的:确山县刘店秋收起义旧址、新蔡县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有纪念场馆,有碑亭设施,有展览板面,但无专门人员管理;还有一些红色旧址,如中共正阳县第一届县委旧址、遂平县嵖岈山职业学校旧址、上蔡县抗日青年训练班旧址等,仅有残垣断壁,或碑文介绍。
(二)以文化人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委党史研究室先后编辑出版发行了《中共驻马店地区党史大事记》《驻马店红色经典》《驻马店党史人物》《驻马店红色故事选编》等;市老促会先后编辑出版了《奋进中的驻马店革命老区》《驻马店革命烈士传略》《驻马店老区村革命斗争史》等;杨靖宇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杨靖宇纪念文集》《民族英雄杨靖宇年谱》等十多部图书;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了《红色竹沟》图书;天中晚报社编辑出版了《天中英烈》图书;各县区老促会分别编纂出版了《革命老区县发展史》;确山县、泌阳县、正阳县老促会分别出版了《红色记忆话确山》《确山竹沟小延安》《刘少奇与中原局》《彭雪枫将军在竹沟》《竹沟人物志》《红色焦竹园》《血战雷岗史实集》《正阳县红色故事选编》等红色读物。市作家协会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白马团长》《信仰开花的声音》《山河传》《王老汉传奇》《血雨腥风》等图书。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我市先后拍摄了电影《杨靖宇》《少年杨靖宇》、电视剧《杨靖宇在河南》,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了
30 集电视连续剧《战将》;拍摄了纪录片《刘少奇的故事》《刘少奇军事生涯》《古树的红色记忆》等;创作了电视剧本《打铁花》;音乐剧《英雄杨靖宇》、歌曲《竹沟颂》《永远的竹沟》等;市老促会、杨靖宇研究会、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分别创办了《老区文艺》《杨靖宇将军》《红色文化通讯》杂志;市直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火种传递”活动、“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红色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竹沟精神”研讨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 70 周年”征文等活动,在以文化人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红色教育形成了浓厚氛围 市老促会会同市委党校、市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党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各地普遍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兵,红色文化演讲会、故事会、笔会、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市老促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报、短信、微信、微博等传媒开设相关专栏,开展了“革命老区行”集中采访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增强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效果。同时,各级机关、学校、驻军等单位利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和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官兵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等。
(四)红色旅游形成了良好态势 1.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市按照“突出重点、培育精品”的原则,不断加大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力度。近年来,先后完成了通往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等旅游景区公路建设项目,持续完善了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成为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孤山冲革命旧址群景区主体建设及公路工程已完成。泌阳县先后投资 700 多万元对焦竹园革命旧址、纪念广场、主展厅以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先后投资 4200多万元,对旧址的办公主楼及附件设施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年,全市红色旅游累计接待游客人数突破 300 万人次。
2.红色旅游景区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2010 年,竹沟革命纪念馆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13 年,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和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竹沟革命纪念馆成功创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017 年,确山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年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全市红色景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增强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3.红色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由驻马店市文广旅局倡议,鄂豫皖三省十三市旅游联盟在驻马店市嵖岈山温泉小镇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达成了《鄂豫皖三省十三市旅游联盟(嵖岈山)共识》,推出了以“体验红色之旅、感受自然风情”为主题的“红+绿”旅游线路,如将军故里游——嵖岈山、杨靖宇将军故居、薄山湖两日游;革命圣地游——确山国防教育园、“小延安”竹沟、铜山、铜山湖两日游;千里跃进游——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处、雷岗战斗发生地、信阳新县、湖北红安、安徽金寨等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问题与建议 (一)科学制定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 调研中发现,在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科学谋划不够的问题。各县区对辖区内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整体规划,处于各自为战和低层次开发状态;有的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随意翻建、改建,甚至形成破坏性开发等。
为此,建议尽快编制《驻马店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22 年)的意见》,摸清红色资源底数,编写红色资源名录,归档建库,统筹规划各级各类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改建、扩建、重建、维修以及周边环境、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制订革命文
物的征集、收集、整理、研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红色旅游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进行有机结合。制订规划要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全方位开发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梯次推进。对全市 250 多处红色遗址遗迹搞好分类及年度规划,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针对有些革命遗址遗物面临消失,有些地方红色资源史料不全、史实不准、纪念场馆史料缺失、展示内容单薄等问题,建议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普查和挖掘力度。
1.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市、县区要统一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对红色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座谈、整理汇总、资料核对和研究分析,摸清辖区内红色资源的底数,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等级认定、编辑整理,之后编印《驻马店红色资源图录》。
2.对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健在的老将军、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是不同革命斗争时期的历史参与者、见证者,是活档案。应尽快走访,抓紧搜集、整理、抢救濒临消失的革命史料,搜集散存在社会上的红色文物。对新发现的红色遗址、遗迹要立牌存证,列入名录。对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史料有出入、有争议的地方,要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考证和研讨。对经过普查新发现的红色资源,包括文物资料、歌谣、遗物等要认真整理、归档。
3.建立红色资源档案数据库。根据红色资源普查情况,依托驻马店市图书馆或市档案馆,建立完整的驻马店市红色资源档案资料库、基础信息数据库。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我市每个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真实、详细、全面的记录和保存,形成能够在网络上获得较为全面、完整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交通信息和其他信息,打造网上驻马店市革命老区史料馆。此外,文广旅、党史研、史志、档案馆等部门要对红色资源实行资源互利、信息共享、开发并用。
(三)强化红色资源保护措施 有些地方对现存红色资源疏于管理,保护意识淡薄;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注重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监管措施不到位;一些红色遗址产权不清,随意拆除改建;有的红色遗址、遗迹损毁严重,若不及时维护,很可能会逐渐消失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
1.提升政治站位。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红色资源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凡涉及革命文物保护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扛牢保护红色资源的政治责任。
2.强化保护措施。革命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对濒临消失和损坏严重的红色资源要进行抢救性修缮;对原建筑尚存,且有较大历史价值的红色资源,要优先进行修缮;对损毁的红色资源,要做好修复保护;对无标志物的遗迹,相关部门要根据史志部门提供的资料做好立碑标志,详载红色史料;对已纳入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场馆或旧址,要做好提档升级工作。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建设好革命历史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以及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文化广场等。建议在驻马店市郊建立一所集革命烈士陵园、军人公墓、纪念广场为一体的英雄烈士纪念场所。近期要重点抓好中共豫南特委地下联络站旧址、刘店秋收起义纪念馆、遂平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新蔡任芝铭故居等扩建、新建工作。有条件的重点革命老区乡村,可建设红色文化村史馆。
3.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借鉴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宁德市等地的做法,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驻马店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明确红色资源的保护主体、保护标准、保护方法、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等级以及开发利用中应遵循的原则,规定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