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折扣例四
课题:折扣例四 版本:人教新课标 第十一册 单位:马坡中心校
姓名:
周长珠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的意义,掌握折扣和备份数的关系。
2、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基础上自主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独立分析,找准分析方法。
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
学案 教师活动 (含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商场中见过这样的广告 1、课件展示
出示商场打折情况的
语吗: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八五折、九折是什么意思?又可表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自学指导 1 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 97页的一段话,思考下列问题(比一比看谁学的快,学的好)
(1)学生自学,反馈自学情况,回答提出的问题 (2)练习,检测自学情况 四折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六折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七五折是 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九二折十分之几(),改写成海报,师提出问题。
师交代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自学。
(1)什么是打折?几折表示什么? (2)九折表示什么?七五折表示什么?
1、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祝学习。
2、学生自学后完成自学指导 1 中的练习题。
海报,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及时训练,巩固自学的成果并检
百分数是()
2、用折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自学指导 2,并根据指导 2 自学例 4 (1)什么是八五折?九折呢? (2)例 4 中的第(1)题现在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3)求现在买这辆车用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4)题目中谁是单位“1”,怎样列式解答? (5)例 4 中的第(2)题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是什么意思? (6)如何求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3、讨论交流 (1)学生看书思考后,现在
1、课件出示例 4,提出自学的问题以及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1、结合课本内容自学,并先独立完成自学指导2 中的问题。
2、小组间进行交流
测学生学习的情况。
带着问题自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意见,讨论更正。
(3)教师点拨、拓展
通过对例 4 的学习,想一想折扣问题实际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4、比较原价、现价、折扣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打几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八五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求原价的 85%,就是求 180 的 8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
的能力
课堂训练让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得到巩固。训
三、课堂训练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必做题:练习二十三第 1、3 题 列式计算,
1、录音机原价 600 元,现价420 元,打几折出售?
2、一件商品打九折销售后生汇报,师板书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
课件出示训练题目。
课件出示本节课作业 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的售价是 720 元,这件商品原价多少元?
3、一台彩电原价 3000 元,打八五折出售,现价多少元?便宜了多少元?
4、一套书原价 120 元,现价 60 元,打几折出售 选做题:练习二十三第 2 题
板书设计:
折扣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
教学反思:
《折扣》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同学在
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对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商业折扣与数学、与课本上的百分数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所以,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但是在农村生活中,打折的现象比城市少见一些。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尽量考虑到我们农村学生的现状。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在新课导入时,就由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商场打折情况的海报,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进一步探究,打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并用所了解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一篇:课题实验案例记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