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一站式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一站式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位于三溪镇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为 10.7 平方公里,辖 15 个居民组 1300 余户,总人口 4191 人。设立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乐成、三丰、瓜菜协会、社直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 177 名,其中女性党员 34 名,社区两委成员 9 人,其中公益性岗位 1 人。
为加快辖区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2012 年社区规划建设了三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位于 205 国道边,临街而建,占地面积 1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876 平方米,三层钢混结构,其中服务大厅面积 158 平方米,户外体育锻炼场所面积 1300 平方米,是一个集全程代理、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和慈善、治安调解、文体服务、社区办公等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社区自 2009 年成立以来,就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强化组织建设和体制创新为保障,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投入为切入点,按照“以人为本、民主自治、互助合作、共建共享”的社区建设理念,扎扎实实的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开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一、抓好社区组织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民主自治的原则,强化了社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2012 年 8 月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充实了居委会人员。现党总支委员 5 人,居委会委员 5 人,交叉任职 2 人。
二、增强公共服务功能。
(一)是加强文体设施建设。每个自然村都设有方便群众读书、阅报、健身的场所设施,如田家村荷塘中央古亭、姜元大桥边的古亭和现已建成的南湾古凉亭以及各自然村广场设立的健身服务设施(器材),还有社区内建立的农家书屋,具有种类齐全、涉农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既让广大居民群众从中学习了知识,又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
(二)是协助、配合县卫生主管部门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社区设有符合标准的农村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站,为居民群众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基本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目标。
(三)是强化社区“一站式”办公服务职能,严格贯彻执行全程代理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在接待来访中,重点接待低保户、五保户、大病救助人员及重大疾病救助人员的来电、来访,想尽办法努力解决这些人员的生活困难问题。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协助配合县劳动保障部门在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了应保尽保;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互助、互济等公益事业;加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重点援助就业困难群体。
四、加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了基层安全创建和平安创建活动。协助、配合公安部门,全力打造“辖区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执法公正文明,经济环境优化,人民群众满意”的平安型社区。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紧密结合的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形成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覆盖面广、防范有效的工作体系。扩充人员,增加投入,治安巡防、社区矫正、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三支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公安、城管进社区工作全面落实。开展了社区普法、社区调解和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依法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消除了各种不稳定的因素。
回望一年来社区所做的实际工作,虽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但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仍须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者在业务、技能上的素质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须进一步健全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更好的理念服务于广大居民群众,
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基本情况
XX 区南门社区位于滁城核心区域,历史厚重,文化悠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昔日滁州发祥繁华宝地,今朝改革发展热土。20**年 9 月,社区体制改革撤销了原南门街道和所属的四个社区,重新组建成区直管社区。新社区面积 2.7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1 万人,辖区内有二中、城南、解放等中小学校;苏宁电器、白云商厦、白云宾馆、世纪商业园、沃尔玛、幸福蓝海、蓄能电站等大中型企业;有丰乐亭、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址。南湖公园、宋城美食一条街是滁城的亮点,新入驻的滁州 1912、滁州恒安环滁中心等大型文化商业街区正加快建设,是市民休闲购物的好去处。南门社区辖区现有退休老干部 49 人,离休老干部 32 人,主要集中住在市委机关南苑小区,他们离退休后,社区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是这些老同志晚年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满足老干部们的晚年物质生活、精神文化需求是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南门社区结合自身特色,整合辖区资源,共同为辖区内老干部开展服务,搭建社区与老干部、老干部与老干部之间的连心桥。实现老干部“学在社区,乐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完善设施,使老干部老有所去
南门社区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成立了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社区党工委潘家骥书记担任组长,服务点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为成员,辖区物业公司配合,为老干部开展服务。社区充分利用多家驻区单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如在南门社区城市 e 站以及各服务点活动室,向老干部开放棋牌室、乒乓球室、书画室、跳舞厅等活动场所,设立中老年体协和中老年乒乓球、门球俱乐部,为老干部就近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搭建平台、发挥特长,使老干部老有所为
老干部群体在退休后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因角色的转换带来的精神、心理需求,离退休老同志大多文化水平比较高,由于退休后空闲时间比较多,很多人都会感觉生活空虚,学无所用。社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优势、能力和专长,为社区建设和文明建设服务,使老干部老有所为。如社区有不少老同志在文艺、书法、绘画、
摄影、舞蹈等方面有着颇深的造诣。社区搭建平台,请老干部们为社区合唱团、舞蹈队、书法协会等社团组织进行指导;为辖区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科普讲座、书画展和“大滁城”建设摄影展,这些活动不仅让老干部们发挥了余热,为社区建设出力出汗,同时也使老干部们在社区里得到组织的关心、群众的尊敬,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安慰。
(三)丰富载体、开展活动,使老干部老有所乐
为了丰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使他们摆脱孤单寂寞,社区针对老干部群体开展了大量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自 13 年首届南门中老年体育节顺利举行后,社区根据老年人对体育健身多元化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了门球、乒乓球、太极拳(剑)、老年健身秧歌、老年健身球、老年健身腰鼓等活动。14 年 4 月中旬第二届中老年体育节如约而至,社区积极动员老干部参与社区老年舞蹈队、老年书画摄影协会、老年人太极拳协会、柔力球协会等形式多样的民间社团,让老干部在团队里担任重要职位,使他们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能愉快的玩乐。利用社区整合驻区单位资源,组织老干部们参加各类主题活动,如和市卫生局联合开展为民大型义诊。和社区共同策划纳凉晚会;组织参加 XX 市柔力球展示赛,南门首届老年门球比赛、第二届老年乒乓球比赛、庆七一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今后更多适合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文体项目将在南门辖区的各个服务点举行。相信这些活动能给离退休老干部们带来丰盛的文体运动大餐。
(四)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使老干部老有所安
社区努力为老干部提供托老、购物、饮食、卫生等日常生活服务;利用南门社区城市 e 站首佳心理咨询志愿者,为空巢、多病、生活不便的老干部提供心理关怀和生活服务;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医疗服务资源,为老干部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与社区卫生公共服务站合作,为社区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每周不定期的为他们测量血压,脉搏等,并且上门为独居老干部提供医疗救治服务,时刻关心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在社区日常工作中,深切体会到对老干部的服务主要是用心不用心的问题,只有用心了才能了解老干部的需求,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照顾好他们。南门社区的
干部平时非常关心照顾老干部,在社区干部中开展了上门聊一些事、解一个难、帮一个忙、道一声问候的“四个一”服务。特别是对生活困难或不能自理的老干部更是用心。南门社区认真核对辖区内 80 岁以上老年人,积极为他们办理高龄补贴,其中机关南大院离退休老干部吴炎武等五户居民,都九十多岁了,年纪高行动不便,社区民政专管员知道后,积极上门登记,打卡后再次上门发放,全年为机关南大院 53 名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人人都申请了高龄补贴,发放高龄补贴 16470 元。
县法制办:
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印发 XX 县 2015 年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略政办发〔2015〕57 号)文件精神,我局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有力促进了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现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依法行政情况 ?
我局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不断规范执法行为,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食药监执法队伍,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得到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律意识,营造法治氛围。
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扎实开展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合理饮食和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安全等食品药品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了我县广大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和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
?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积极推行案件主办人员负责制、集体合议制,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内容标准、程序合法、制度规范,使行政执法行为有章可循。二是坚持查处相对分离。在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查处相对分离,明确查、审、处各环节的责任和时限,保证所办案件在处罚过程中的公正、公平。三是严格执法程序。在行政执法中,坚持亮证执法和 2 人以上共同执法,避免执法随意性。在行政处罚告知和听取当事人意见的环节,履行告知义务,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所有案件的合议过程中,合议人员均形成一致的决议,并由法制人员审核把关,充分发挥法制人员的把关作用。半年来,我局没有出现单独执法、私自执法或不亮证执法的行为。四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我局严格按照《关于印发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试行)的通知》(略食药监发〔2012〕2 号)规定,扎实推进依法办案、秉公执法,不断规范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自由裁量行为,防止滥用行政处罚权,避免行政处罚的随意性,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责任,实行政务公开,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形成了从局长到一般工作人员各负其责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确保行政执法有序、高效运行。确定了 1 名干部作为法制工作人员,定期对局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从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各方面进行检查,严格对执法案件的调查、审理、处罚等程序进行把关,确保执法案件的内部审查落实到位,扎实提高办案水平、增强办案能力。明确了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和法律责任,制定了行政执法工作纪律。二是强化责任意识。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成立了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信息公开指南,严格按照县政府办《关于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通知》(略政办发〔2015〕22 号)的要求和程序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在我局网站及时
上传了主要工作职责、内设科室、领导分工、年初计划、阶段性工作总结、工作动态、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以及日常监管工作动态等内容,确保我局政务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向广大群众公开。三是加强执法外部监督。通过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听取和征询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等多种途径,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态势,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改善机关的工作作风,积极引导执法人员自觉筑牢思想、行为防线,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树立了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
(四)加强学习教育,提升队伍素质,确保依法行政。
为进一步加强全体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监管水平,结合“六五普法”的工作要求,我们将“以学法促执法,用执法带学法”的观念贯穿到执法日常工作中,通过组织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知识测试,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行目标化管理,增强了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及时组织全体干部先后学习了《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二是积极选派执法人员参加了省局、市局组织举办的食品安全、药品稽查、药品不良反应、食品药品快检、保健品监管等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依法履职尽责情况 ?
(一)专项监督检查情况 ?
上半年,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 12 户、小作坊 105 户,食品流通经营户 827 户,餐饮服务单位 580 户进行了日常检查,覆盖率达 100%。
检查药品经营企业 16 家、“三统一”药品配送使用单位 63 家、获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 家、保健食品专兼营企业 26 家、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 78 家。完成医疗器械抽检任务 2例,网上报送药品不良反应 49 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9 例。完成药品经营企业 gsp 追踪检
查 11 家。同时对全县涉及经营销售银杏叶药品的 37 家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未发现问题药品。
(二)信访、投诉举报的接收、处理情况 ?
对于群众举报电话和来信来访,我局实行首问首接责任制,并由专人负责举报受理,详细记录案情,在第一时间派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每起信访案件办结后,都将办理情况向举报者进行了回复。坚持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果”的原则。上半年,我局共接到投诉举报 16 起,其中食品类 9 起,药械类 7 起,回复率均为 100%,群众满意率达98%。
(三)立案查处情况 ?
截至到目前,通过开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动”及其他各类专项整治,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 9 起,已办理 6 起,移交公安 3 起,行政罚没款 2.2822 万元,较好的保障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所有案件均依法立案,无有案不查、查而不办或违法办案的情况,每一起调查终结的案件均及时依法作出了处理决定。
(四)案件查处机制运行情况 ?
为保证药械稽查人员正确行使行政处罚权,做到合法、公正、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我局制定了专门的案件查处工作制度。稽查人员查处食品药械违法案件,做到了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得当,适用法律法规准确。一般程序案件查处严格执行立案—调查—合议—告知—决定的处理程序。对于较大、较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均通过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同时,行政执法案件实行了审查立案、调查取证、核审决定、执行结案相对分离的制度。案件查处机制基本运行良好,无乱立案、违法办案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
?
(一)基层执法监管人员没有按核定的编制配备到位,且现有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食药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稽查干部队伍对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仍需加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监管技术手段欠缺。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尚未建立起来,需加快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我局虽然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这一中心任务,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切实强化监管职能,不断创新监管手段,进一步优化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环境,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使全县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更加规范,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建设“三个略阳”做出贡献。
上一篇:健康教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