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专题四,,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讲义)-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高效复习一堂通(讲义+课件+练习)

| 来源:网友投稿

 专题四

 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讲义)

  主干构建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精准扶贫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增强对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同。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财税政策的作用,辩证分析降低企业税负的影响。

 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维护各类产权,增强依法纳税的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培养创新意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核心考点一

 财政与税收

 1.(2020·全国Ⅲ)“银税互动”是指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为其贷款提供便利,实现“以税促信、以信申贷”的目标。银行根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确定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融资额度。到 2020 年 4 月末,“银税互动”贷款余额 5 732 亿元,同比增长 74%;贷款户数 75 万户,同比增长 114%。“银税互动”的积极作用是(

 )

 ①放宽融资条件,纾解企业资金困难 ②提高存贷利差,增加银行利润 ③鼓励诚信纳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④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改善银企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正确,“银税互动”,帮助中小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可以纾解企业资金困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②不选,“银税互动”涉及企业的贷款活动,不存在存款的问题,“银税互动”也不会提高存贷利差。④不选,“银税互动”是帮助企业融资的一种活动,与控制信贷风险没有直接联系。

 2.(2019·全国Ⅱ)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 2018 年 9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 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 ④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 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① 【答案】B 【解析】我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能够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④排在第一位;税收负担降低,能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对小微企业放贷,③排在第二位;贷款增加,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②排在第三位;解决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①排在第四位,故 B 排序正确。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是该税收政策的最终目的,A 把①放在首位明显错误;政府免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所获利息收入的增值税,并不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C、D 错误。

 3.(2018·全国Ⅱ)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 年 3 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 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 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A 正确:该国关税上调,该国钢铁进口成本上升,从而导致钢铁制成品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从而导致利益受损,故传导顺序为①→③→⑤。②排除:设问考查对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②是对国家关税收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④排除:企业利润不一定增加。⑥错误:关税上调会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4.(2017·全国Ⅰ)2016 年 9 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 5 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 35 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答案】C 【解析】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是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的体现,答案为 C;这与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精准运用无关,A、D 不选;这一举措会加大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而不是减少,B 不选。

 5.(2016·全国Ⅲ)下图反映我国 2009~2015 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

 (注:PPI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图示反映出 2009~2015 年 GDP 的增长率放缓,PPI 的增长率自 2011 年开始下降。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状况下,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需要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过低的问题,这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②当选;同时,需要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创新,③当选;①④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既不利于经济增长,也会增加企业负担,不选。答案为 C。

 1.财政收入与支出

 2.财政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对生活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民生问题)

 对生产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社会公平 通过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维护社会公平 居民消费 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转方式、调结构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方向和结构的调整,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科技创新 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 乡村振兴 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拓展]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

 3.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作用 表现 调节经济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引导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新时代经济建设 通过调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对外开放 通过出口退税调节我国出口商品的生产

 [拓展]

 财政作用和税收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4.依法纳税 (1)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2)企业:要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公民: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误点诊断] 1.(2020·江苏高考,8C)财政赤字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提示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2.(2019·天津高考,4B)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企业上缴利润。(

 )

 提示

 ×。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3.(2019·天津高考,4D)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扩大股票发行规模。(

 )

 提示

 ×。政府不发行股票。

 4.(2016·海南高考,3B)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

 提示

 ×。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税收收入。

 5.(2020·天津高考,6B)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红利型消费券,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

 提示

 ×。发放红利型消费券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6.(2018·江苏高考,9B)对小微企业减税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提示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7. (2018·海南高考,8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可直接改善民生。

 (

 )

 提示

 ×。“营业税改增值税”可直接减轻企业负担,但不能直接改善民生。

  2021 年高考可能结合国家财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着重考查财政的作用和具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辨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具体类型、能够理解个税政策调整的意义。

 预测一

 财政作用的区分[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1.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我国必须在今后增加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否则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出现的情况。这表明(

 )

 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A、C 均与题意不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说法错误。

 快速辨别财政的作用 凡是国家在民生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增加或减少税收的材料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预测二

 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2.2020 年 3 月 23 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出席 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特别视频会议时表示,中国有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支持扩大内需。下列符合上述财政政策要求的是(

 )

 ①适当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以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 ②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优化预算内投资结构 ③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帮助解决好企业复工资金难题 ④落实财政贴息,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都属于货币政策,不符合题目要求。

 辨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类型 (1)凡是涉及税率、补贴、国债的均是财政政策;凡是涉及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的均是货币政策。

 (2)凡是为了刺激消费、防范通货紧缩的一般属于积极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凡是为了抑制消费、防范通货膨胀的一般属于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预测三

 税收的作用[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3.2020 年 3 月 10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从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四个方面对 17 项政策逐一进行解读,更好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准确掌握和及时享用各项新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国家出台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①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②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③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④减轻企业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支付压力 ⑤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① 【答案】B 【解析】企业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支付压力减轻,这会促进企业复工复产,①排④后。依据题意,国家出台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②排尾位。国家出台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会减轻企业税费负担,③排首位。企业税费负担减轻,企业可控资金增多,这会减轻企业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支付压力,④排③后。⑤与税费优惠政策无关,排除。

 主观题对财政、税收的考查

  (2018·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2017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图中 12.92 为原卷数据,应为 12.91;图中 15.23 为原卷数据,应为 15.22——编者注)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 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 2017 年底累计减税超过 2 万亿元。2018 年 3 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 8 000 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 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 4.8%(原卷如此。应为 4.5%——编者注),2017 年比上年增长 7.4%(同口径)。

 ( (1 )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 分)

 ( (2 )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 分)

 审设问 知识范围 经济知识 设问类型 信息体现类、关系推理类 审材料 采集信息 请同学们在材料中画出关键信息 考查知识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写答案 (1)近 5 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研细则 请同学们研读细则,找出差距 (1)近 5 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上升,2 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占比最大、主要来源,2 分)(占重要地位 1 分)(说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呈正相关,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税收收入不断增加不给分)。

 (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收入、利润、效益 2 分,降成本、降税负1 分),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再投资、扩大生产、增加生产)(两点都答得 3 分,答其中一点得 2 分);能激发企业活力(积极性、动力、新动能、热情、信心,但必须明确是企业),促进转型升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产品结构升级或产品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3 分);能激励创新创业(科技投入,双创,答就业不给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发展,无“小微”两字亦可,2 分);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企业数目、数量),增加财政收入(无替代)(2 分)。

  图表类主观题 图表类主观题一般由图表、文字材料、备注和设问等构成。

 (1)对于“图表(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问题)”等图文解读类试题,要紧扣指定的图表(含注)或材料作答。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所反映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要注意揭示其本质。

 (2)对于“图表(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等关系揭示类试题,要注意不能仅仅揭示其表面关系,还应该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或制度的高度。

 (3)不同图表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同 ①表格。一看表头。明确表格所反映的内容,把握表格信息的中心。二看表格。首先要了解表格所比较的项目及其差距,其次要把握不同项目各自的变化发展情况。三看注释。明确注释对表格信息的解释或者补充,加深对表格信息的理解。四找联系。在分析各个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差距或趋势)。

 ②折线图。第一步,明确折线所代表的含义,找到折线的重要转折点(俗称拐点),将折线分为若干段。第二步,把握各段折线的特征(上升、下降、平移或上下震荡等)。第三步,总体把握折线趋势,明确对象发展趋势。第四步,若有多条折线,则需要先对它们进行分段比较,再总体把握。

 ③柱状图。第一步,根据图示搞清不同的柱状体所代表的项目。第二步,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意义的比较,要比较柱状体之间的不同之处,特别注意较长或较短柱状体所代表的项目。第三步,有注释的,要将注释内容反映到答案中去。

 ④饼状图。第一步,要搞清整个饼状图表示什么。第二步,弄清饼状图的各部分表示什么。第三步,比较分析,从对一个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变化的比较中,分析现象,揭示原因或问题。

 核心考点二

 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2019·全国Ⅲ)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答案】A 【解析】由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特点可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也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B、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来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A 中“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夸大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符合题目要求,当选。

 2.(2018·全国Ⅰ)我国 2013~2017 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图示反映出近年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发生了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这是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表现。②排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不等于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下降。④错误:我国经济增长还需要投资拉动。

 3.(2017·全国Ⅰ)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 GDP 的产品或劳务是(

 )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 GDP 的理解。A 属于个人消费,B 属于投资消费,均不属于生产或劳务,不选;C 不能计入中国的 GDP,不选;D 应当计入中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总和。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贯彻新发展理念

 侧重点 怎么样 创新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 开放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共享 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基本内涵

 (

 (2)怎样建设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①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②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原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②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减少低质量产品的供给,扩大中、高质量商品的供给

 [拓展]

 经济结构及其优化 需求结构 实现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协同拉动,努力扩大总需求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农业)、第二(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协同带动转变 要素结构 经济发展由扩大规模、消耗资源、耗费人力,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城乡结构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所有制结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分配结构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调整和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误点诊断] 1.(2017·天津高考,4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

 提示

 ×。夸大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不均

 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提示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4.(2020·江苏高考,10B)发展互联网经济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提示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5.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

 提示

 ×。应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考点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频率特别高。2021 年高考结合经济发展新时代条件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绿色中国等,考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预测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1.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其发展状况关乎长江大保护全局。各区县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纷纷抛弃开矿、建厂的老路,大做生态文章,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崛起,开启绿色蝶变。这种做法有利于(

 )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③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③排除。当前我国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④错误。

 预测二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2.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

 )

 ①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能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④需要取消外资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限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④错误,我国在逐步放开外资投资限制,但并不是一切领域都对外资开放。

 预测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3.2020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规定: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并经过三分之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直接入市。这有利于(

 )

 ①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②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③实现规模经营,化解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举措不能化解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故③错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无关,故④错误。

 主观题对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的考查

  (2020·全国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组织形式。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并再次强调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突出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数量已超过 87.7 万户。据 2019 年农业农村部信息:我国家庭农场大多由小农户升级而来,经营规模在 20~200 亩之间;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其中种植类农场有 56.1%采用了喷灌技术,养殖类农场有近 80%进行了粪便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不少家庭农场中,父辈负责生产,子女负责营销,经营的农产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全国有 36.9%的家庭农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参与和分享农机、良种、技术、订单等服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14 分)

 审设问 知识范围 经济知识 设问类型 分析说明类 审 采集信息 请同学们在材料中画出关键信息

 材料 考查知识 乡村振兴 写答案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推进农业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民合作社服务范围,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研细则 请同学们研读细则,找出差距 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 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土地流动、土地要素的配置,农业的转型升级”(任意一点给3 分),答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 分)总分不超过 4 分。

 ②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4 分)“技术”“农业现代化”,(3 分)答到“提高产量、品质、质量”,(4 分)总分不超过 4 分。

 ③推进农业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3 分)“品牌”,(2 分)“提高竞争力”。(3 分)总分不超过 3 分。

 ④拓宽农民合作社服务范围,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3 分)“合作社服务”, (2 分)“产业链”给 2 分或者“产业融合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给 3 分,总分不超过 3 分。若答到“推动乡村振兴”给 2 分,“绿色发展或生态发展”给 3 分。

  发展实体经济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措施 1.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 (1)实体经济自身的市场定位要正确,要坚持科技创新,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2)国家可以改革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投产条件。

 (3)国家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营造有热度的销售环境,并为实体经济减轻税负。

 2.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1)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积极发展农村企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4)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推动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紧缺难题。

 热点议题:乡村振兴战略

 决胜脱贫攻坚 背景材料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着手稳住“三农”基本盘。

 2020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等 8 个方面的短板。针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等,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自治、法治、德治,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乡村治理的有机整体,都是为了激发村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促进村民之间和谐相处、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国有律法,民有乡规。”千百年来,乡规民约在中国的乡村治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基于“一碗水端平”的朴素公平观,乡规民约在婚丧嫁娶、分家析产、孝道敬老等事务中积累了一整套调整和解决纠纷的规则,并且在私人生活领域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出于“法不外乎人情”,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乡规民约又有过分强调自治而漠视国家法律权威、倡导息讼厌讼而忽视人们法治信仰的培育和形成、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等消极因素。当下,中国乡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传统乡规民约的当代形式——村规民约该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2020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议题探究

 议题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答案】(1)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8 个方面的短板,综合施策,持续发力,抓好落实。

 (2)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深化改革,破解农村发展用地难题等重点问题。

 (3)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优先保障“三农”投入。

 (4)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和谐发展。

 (5)落实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人才下乡、科技强农。

 议题 2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什么政治意义? 【答案】(1)实行村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2)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村民法治素养,实现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

 (3)倡导乡村德治建设,有利于提高村民文明素养,激励村民积极向善。

 (4)“三治”结合,既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议题 3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传统乡规民约的当代转化。

 【答案】(1)立足社会实践,根据当代乡村社会变迁的特点,立足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对乡规民约进行修订。

 (2)批判继承,继承和弘扬乡规民约中的传统美德,剔除陈规陋习。

 (3)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让群众广泛参与和拍板定案,使乡规民约得到普遍认可。

 (4)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法规对接,为乡规民约注入时代精神。

 议题 4

 有人认为:“在现代法治背景下,乡村治理不宜再提倡乡规民约的作用。”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评析此观点。

 【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2)乡规民约和现代法治存在约束机制、人情和法治的关系认知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发生冲突。

 (3)现代法治和乡规民约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乡规民约能够弥补现代法治的不足,二者在公平观等价值取向上有一致之处。

 (4)不能把乡规民约与现代法治对立起来,而是要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热点押题

 1.2020 年 2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短板,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农村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传导预期是(

 )

 ①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目标 ②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农产品供给侧矛盾→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③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④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为增强乡村治理的有效性,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

 )

 ①应从具体“村情”出发制定村规民约 ②应坚持公众参与和政府全面负责相结合 ③应尊重保障每位村民的选举权与决策权 ④应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增强村民法治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3.《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一文中指出,编制村庄规划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从哲学角度来看,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就必须(

 )

 ①坚持实事求是,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决策 ②分析矛盾特殊性,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 ③坚持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④从群众意愿出发去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错误,坚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④错误,从客观实际出发去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2 月 2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要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全国多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快速反应并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保障了春季农业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

 四川:“点单式”服务,足不出户备春耕。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力保障农民春耕生产,四川多地全面推行农用物资“点单式”服务,充分利用“当家人”微信群平台,为备耕农民提供代买代购农用物资、提供农机维修等服务。

 湖南:安化力促茶业,“全链”复产“突围”。湖南安化作为全国茶业十强县,复工复产首推“茶”业,针对茶产业链长,紧急选派 100 名科级干部,进茶企、入茶园,帮助茶企解决疫情期间用工难、贷款资金到位难、担保措施落实难等问题,加大对生产技术、机械采茶、春茶收购等支持力度,瞄准产业链各个环节,全方面发力,确保茶业“全链”复产“突围”。

 河北:“春耕互助组”,帮助村民“抢农时”。为解决种植大户和个别农户人力不足问题,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裴各庄二村“两委”组织村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志愿者,成立了 7 个“春耕互助组”,每组 3~4 人,谁家忙不过来,就去谁家免费帮忙。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各地解决春季农业工作难题对打牢农业基础的意义。

 【答案】(1)解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供应难题(或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解决融资难题,有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3)解决技术、设备难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或农业转型升级)

 (4)解决销售难题,有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推荐访问:讲义 年高 高效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