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题 课题 2 氧气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初步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用具 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铁丝、木炭、硫黄等。
四、相关资源 【化学天地】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红外)_1.mp4、 【教学实验】氧气的助燃性.mp4、【教学实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_1.mp4、【知识解析】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等反应.pdf 五 、教学过程 【 新课 引入】
【展示】教师播放【化学天地】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红外)_1.mp4。
插入【化学天地】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红外)_1.mp4 【过渡】蜡烛为什么在空气中和在氧气燃烧的现象不同呢?学完本节课你就知道了。
【新知 讲解】
】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氧气,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描述】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提问】鱼儿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 【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熔沸点:很低,所以通常状态下氧气为气态。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过渡】我们知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又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 【提问】这是一瓶气体,说它就是氧气,依据是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
【过渡】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氧气呢?请看视频。
【展示】播放【教学实验】氧气的助燃性.mp4
插入【教学实验】氧气的助燃性.mp4 【总结】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为氧气。这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过渡】氧气还有其他化学性质吗?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
实验步骤:取少量硫磺放到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然后把燃烧的硫磺放在氧气瓶中再观察。
实验现象:我们发现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火焰微弱,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讲述】硫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 2 )气体,并放出热量,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
【讨论】1.硫分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硫燃烧时集气瓶内盛放的水有什么作用?硫燃烧时,燃烧匙内硫的状态是什么? 3.在实验中,为何要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地插入? 【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
【过渡】在生活中,每到夏天,人们都非常喜欢炭烤羊肉,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木炭的燃烧现象呢?请看视频。
【展示】播放【教学实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_1.mp4
插入【教学实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_1.mp4 【讲述】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但只是红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碳+氧气 二氧化碳 【过渡】最后,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实验】用坩埚钳夹取铁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然后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梗,在酒精灯上点燃,等木条燃烧快要结束时,快速把铁丝插入氧气瓶中再观察。
实验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讲述】铁在氧气中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讨论】1.为什么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铁丝? 2.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为什么?还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3.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留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过渡】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2.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常温下或一定条件下,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根据木炭、硫、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你能发现什么? 【归纳】(1)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2)反应条件都是点燃。(3)反应物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4)反应物都是固体与气体反应。
【总结】1.化合反应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特点:多变一。
(3)字母表达式:A+B→C 2.氧化反应 点燃 点燃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 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有的进行很剧烈,如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还有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你能举例说明吗? 【总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金属的锈蚀,酒和醋的酿造等。
【过渡】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氧气的化学性质。
【展示】教师播放【知识解析】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等发生反应.pdf。
插入知识解析】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等发生反应.pdf 【典型例题】
例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分散形成的,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只能说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B 例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C.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不属于氧化反应 解析: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答案:C 例 3.对氧气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在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C.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
D.﹣30 ℃时变成淡蓝色液体 解析:氧气不易溶于水,A 错误;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B 错误;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C 正确;氧气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而不是﹣30 ℃,D 错误。
答案:C 例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解析: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物理变化,A 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B 错误;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切割金属等,氧气不是燃料,C 错误;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D 正确。
答案:D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归纳学习了两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我们应深入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并学会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七、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题 课题 2 氧气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氧气与硫反应。
(3)氧气与木炭反应。
(4)氧气与铁反应。
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4.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