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活动作业酒稳霞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1 1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色彩的魅力》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者:酒稳霞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比较明确,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挖掘不够,学生明显“吃不饱”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学生从身边同学们衣着色彩探究,教师演示。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陈老师比较注意知识点的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是。本节课可以体现色彩带给我们的魅力。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陈老师做到了,在讲对比色时,通过让学生细致的找变化与不同,来理解对比色,这一点做得很好。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陈老师也能用学生们熟悉的校园,以及学生们的作品来进行教学,准备很充分。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是的。陈老师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亲自演示,降低教学难度。
补充视点:
指导语不够简练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应注意语言的推敲,和教材的深挖掘。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2 2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色彩的魅力》
观察视角
二、怎么教
观察者:
酒稳霞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是的,陈老师这节课复习过色彩知识后,让学生们通过课本自学色彩三要素。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这节课是有针对性的。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启发式多次,无效没有。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教师示范,并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进行绘画。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没有这样的情况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当场检测并及时反馈了。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没 补充视点:
本节课教学中难点不太突出。
教学改进建议:
在本节学生不太明白的新知识点上,教师应让学生探究中得出结论。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3 3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 《色彩的魅力》 观察视角
三、怎么学
观察者:
酒稳霞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我观察本节课看来,有此环节,陈老师做的比较好。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是有引导学生思考。只是并没见学生主动发现并提问的。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合作交流学习有,一两次。通过学生穿的衣服颜色来找色彩的对比色,邻近色等。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还可以。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导入环节,陈老师用本校校园黑白的图片引发学生们思考,然后图片慢慢变换成彩色的,激发学生们对色彩的兴趣。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作业设置过于简单,估计陈老师只是考虑到让学生色彩来表达,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效果学生自己并不满意。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学生及时用生活中的色彩来阐述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对比。
补充视点:
虽然用色彩表达,可以简单用一些形象,既生动,又有些小难度。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示范过于简单,在画时自己的所表达的情感体验又影响到孩子们的绘画表现,作业比较局限,因而学生所画的作业自己也搞不明白,只好用老师的套路,先紧张后激动,再平静„„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4 4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色彩的魅力》
观察视角
四、学得如何
观察者:
酒稳霞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基本达成。只是本节课的知识点色彩三要素,学生比较含糊。
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昨夜并没有体现出梯度性,因而并不能看出学生各有所得。
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没有 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有,通过音乐引发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似乎学生在整节课堂中没有生成疑难问题,太过顺利,学生作业自评又很不满意。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作业没有体现分层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并不常见这种情况。
补充视点:
感觉整节课,似乎很完美,没有自主生成的难题,但学生们又学到了哪些新知,纵观整节课我们不得而知。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整节课是被老师设计好,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都可以不假思索地答出,教师应注重课堂中生成,让学生体验拔节生长之痛,课堂学生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上一篇:保障营商环境要做到“快准稳”
下一篇:保冷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