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 来源:网友投稿

 “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 2016- -0 2020 年)

 目

 录

 序

 言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存在的问题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

 “十三五”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思路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总体目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具体目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

 “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任务及举措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实施创新创业工程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加强党建思想教育,提升学院治理能力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升学院管理能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办学经费与条件保障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组织与实施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序 序 言

  学院独立三年多来,全院教职工凝心聚力、克难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学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将是职业教育大变革、大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学院通过办学水平评估后建设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关键期。学院需紧紧抓住国家、辽宁省、大连市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契机,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紧扣“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主题,团结一心,科学谋划,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不断实现学院在未来五年发展过程中的既定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精神,特制订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1. 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十二五”期间,学院不断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逐渐完善了教学设备设施,改善了校园环境。学院在转型、过渡和人员、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达到了省批建规模。学院现有在校学生 6140人,学生宿舍 3.99 万平方米(含在建 8 号公寓 7500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 36.56 册,独立三年来全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 1254 万元,达 3524万元。五年间,学院获批各类专项拨款累计额度 3886.4 万元。

 2. 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学院以“三结合五融合”为原则,创新服务地方产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行业需求为目标,改造传统专业,适时开发新专业。“十二五”期间,学院共申办 12 个新专业,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现代服务、经贸管理、装备制造以及电子信息六大类专业群;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品牌)及示范专业 10 个;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014 年学院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评估工作;2015 年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评审,申报材料质量及现场答辩质量均得到了省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 560 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或金奖 30 人次。学院现有 23 个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基地),85 个校内实训室,192 个校外实训基地。五年间,学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 90%以上,毕业生服务本地区、本行业,学院社会认可度得到不断提高。

 3. 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 328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为 163 人,占教师总数 59%;教授 14 人,副教授 55人,高级职称比例为 25%。“十二五”期间,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

 个,院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教学名师 3 人、省级专业带头人 5 人、青年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2 人;省级以上行业名师 14 人;院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25 人;获得省级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 71 人;获得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63 人;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 112 项,主编出版高职系列教材 150 余部,发表教育研究和专业技术论文 300 余篇。

 4. 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完成独立之后首次聘任工作,共设立 15 个职能部门、8 个教学系部及 2 个教辅部门;制定了《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章程》;完成了全院 466 项制度的汇编,加强了监察审计工作等系列制度的建设,为促进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效果显著。通过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创优争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增设 8 个教工基层党支部,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促进了学院意识形态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开展建党九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校庆五十周年等主题纪念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加强与金州新区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增强了校园治安与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确保了校园平安。

 二、存在的问题 1 1. . 办学资源紧张。学院独立运行时间尚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资金项目来源不足;各项配套措施不够完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面不够广、交流不够深入。

 2 2. . 人才培养模式还需深入改革。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尚未形成;课

 程与职业标准结合不够紧密;专业教学与技能考核失枝脱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欠缺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3 3. . 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干部培训学习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干部,自我领导力和团队领导力弱,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还需要提升;师资结构还需调整,欠缺领军人物;教师实践探索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尚需提高;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4 4. . 社会服务 能力 、科 研 创新 力度 有待提升。学院与行业、企业互动交流机制需进一步加强;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地方政府和各级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需更加密切。

 5 5. . 智慧校园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数字化资源、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与教育、教学、科研结合度不高,尚未形成教学和生活的一体化。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省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涉及民生的支出逐年增长,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调整,职业教育经费占 GDP 比重逐年提高趋势明显。

 2.。

 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对高职院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要求。学院良好的区域优势及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 轻工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为学院发展拓宽了路径。辽宁省为加快民

 生领域轻工行业技术改造步伐,需要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研发队伍,需要从产品设计、制造到应用各层面的高、中、初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学院未来人才的输出提供了新思路。

 4 4. . 生源减少与本科院校转型给高职专科院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未来五年,我省学龄人口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基础教育在校生将逐年减少,这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考试招生工作的改革也将影响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部分

 “十三五”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秉承“自立自强 砺能笃行”的校训精神,弘扬“厚德善学,务实创新”的校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办学方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开创学院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思路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大连城市特色建设及轻工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需要,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模式创新、服务拓展为重点,依托职教集团,坚持融入行业、植根

 企业,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传承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培养“讲诚信、肯吃苦、善沟通、懂专业、精技能、有创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具体思路:

 —— 坚持内涵发展,增强学校综合实力。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明晰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促进阶段规划与专项规划及“省级示范校”建设规划统筹衔接;深化内涵建设,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办学资源,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 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彰显行业特色,加强优势专业建设,建成一批行业一流的专业(群);突出区域特色,加强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衔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时代特色,加快新兴专业建设步伐,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引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

 ——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具有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创新引才引智思路,汇聚一批行业大师、匠人和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

 —— 坚持共建发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力。积极推动省、市、区、校共建,将地区、行业需求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技术交流、社会服务、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 坚持和谐发展,增强学校发展凝聚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学校发展和改革成果切实体现和落实到师生员工身上;进一步凝练、弘扬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和学院精神。

 三、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学校办学规模协调发展,以“轻工”类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重点特色专业达到国家和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队伍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力争将学校建成社会认可度高、综合实力强、办学质量优、特色鲜明、服务显著,对行业、企业和区域人才培养有突出贡献的行业骨干学校、区域特色学校、省级示范学校。

 四、具体目标 —— 办学规模

 到 2020 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 6500 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注册人数累计 1500 人,年培训 6500 人次,形成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 人才 培养

 积极探索和企业联合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中高职对口单独考试招生在内的分类招生改革试点;制定并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 个,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0 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达到 4 个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 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不低于 90%。

 —— 专业建设

 通过专业优化整合,使学院专业数量稳定在36个左右,

 逐步形成与辽宁省、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轻工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新建 1-2 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示范专业群,2-3 个省级品牌专业;新建1-2 个校内生产(服务)型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2 个校外生产性校企合作省级实训基地,新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0 个左右;建成 6 个专业数字教学资源库,2-3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 50 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队伍建设

 到 2020 年,专任教师数量达到 230 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 6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 85%以上;新增省级教学名师 1-2 名,院级教学名师5-6 名;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 2-3 名,院级专业带头人 10 名左右;建设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 1-2 个;与企业合作建立双向专家工作站,校内建成 5个企业专家工作站,3 个以上企业教师工作站。

 —— 社会服务

 加大产学研工作力度,有序扩大教科研课题的规模,横向科研课题大幅增加,实现年科研经费到款额 20 万元以上;建设 2-3 个校内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建成 4 个行业(职业)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种类达到 40 个,年职业技能鉴定超过 2500 人,为具有高职特色的终身教育模式服务。

 —— 资源建设

 继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步伐。“十三五期间”,改扩建工程训练中心等建筑面积 3 万平米,在原有基础上教学仪器设备值增加 2000 万元,数字资源增量 15TB;实现数字化校园,使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智慧校园打下坚实基础;校园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六大教育体系”,使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两课”课程改革,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促进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打造

 校园文化品牌,凝炼大学精神,推动学院和谐发展;积极做好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和谐校园、辽宁省文明单位等方面的创建工作。

 —— 办学效益

  建立起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收入同步提高的机制,把保持和提高教职工福利和待遇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作用,不断改善离退休教职工的文化生活环境,关心困难教职工生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培育和宣传,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

 第三部分

 “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任务及举措 “十三五”期间,为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学院以改革求活力、以内涵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创新求卓越,围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内涵建设。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按照“五进五融”原则,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办学平台,成立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理事会,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以职教集团为依托,形成多方参与的开放式合作育人模式,将“产学研用立体推进”落实到学生培养全过程。“十三五”期间,牵头组建大连服装职教集团,成立校行企三方合作办学的服装学院,开展企业冠名定制班培养的专业达 4 个以上。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三结合五融合”(培养目标与地区企业需

 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核心课程与技能认证相结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推动服务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专业品牌与专业特色。“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要形成示范点,制定和完善 7 个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0 个。

 3. 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促进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职业变化相吻合;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重点建设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特色优势专业群;优先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财经、商务和高技术服务等专业在内的现代服务类专业群建设。“十三五”期间专业数量稳定在 36 个左右;建成 2 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示范专业群,打造 3 个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的省级品牌专业。

 4. 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原则。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目标与岗位目标对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与素质选修课程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专业核心课程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的作用,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课

 程建设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教学资源开发团队。到 2020年,建成 6 个专业数字教学资源库,20 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达到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10 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稳定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程达到 20 门以上。

 5.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按照“先进性标准、多样化功能、系列化布局”的原则,构建基础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训练“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对现有基地进行整合升级,形成对接区域产业群,具有相对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生产情景,体现教学过程、生产过程、技术研发过程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积极与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具有“厂中校”特征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面向企业的创新需求,依托重点专业(群),校企共建双向专家工作站;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基地建设、实训教学、生产服务、社会培训、经营管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到 2020 年,建立 2 个校内生产(服务)型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 2 个校外生产性校企合作省级实训基地;校内建成 5 个企业专家工作站,企业建成 3 个以上企业教师工作站。

 6.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建全以学生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加强系部教学督导工作,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通过自主诊断调整专业设置,设定课程、细化管理,

 更加规范、精细、到位地开展教学质量管理。

 7. 开展省级示范学校建设。“十三五”期间是学院省级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期,学院将成立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力争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及综合效益再上新台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18 年底示范校建设专项工作要顺利通过省专家组评估验收。

 8.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分类选拔录取机制,完善学业水平考试与技能考核综合成绩录取的办法;逐步扩大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范围,探索校企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单独考试招生;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内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对口单独考试招生,完善“3+2”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体制和方法。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长效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树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用人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完善职称评聘办法,加大人才引进质量和培养力度,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能力。

 1. 实施教师 队伍结构优化工程。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优化教师岗位设置,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有效的师资队伍梯队;积极拓宽教师资源渠道,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将兼职教师纳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引进和培养,全力打造品牌专业的领军人物:加大教师培训进修专项经费投入,在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的同时还要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绿色通道”;在企业建设教师流动工作站 3个,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教师制度,共建“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专任教师下企业时间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3. 实施 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遵循专兼结合原则,按专业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专业教师的力度,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到 2020 年增加 5 个左右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争取新建 2-3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 管理人员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工勤队伍专业化建设;建设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廉政监督的长效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管理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落实岗位责任制,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管理团队;制定实施学生管理队伍职称聘任办法,设立辅导员培训专项基金,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体系,推进学生工作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三、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实施创新创业工程

  应对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工作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快乐学习”和“幸福教育”,培养“讲诚信、肯

 吃苦、善沟通、懂专业、精技能、有创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感恩教育等多种元素融入到育人过程中,把育人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弘扬以德为先、追求技艺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及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2. 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参与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工作效能;简化学生办事程序和办事流程,构筑学生综合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就业的“一站式”服务;建立并完善学生发展服务、文化活动、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就业平台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助学体系。

 3. 提升学生素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核心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各类社团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还要加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工作,关注学生塑造良好心理素质。

 4. 实施“创新创业工程”。构建以“氛围营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关键,扶持孵化为重点”的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培育优秀创业项目,提升学生创业水平;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友会等资源,办好各类招聘会;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建设职业素质测评服务平台,引导

 学生科学认知,合理定位,明确目标,提前开展职业规划;完善第三方参与的就业反馈机制,构建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实施“开放兴校”战略,着力提升学院人才、服务、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生产服务和培训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1. 注重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创新工作。全面推动创新工作的发展;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确立科技创新机制,加大产学研工作力度,有序扩大教科研课题的规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承担技术服务项目,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努力为教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创造有利条件,将教师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成果纳入常规考核指标,促进横向科研课题大幅增加。

 2. 调整内容和手段,为终身教育事业服务。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发展多样化继续教育,积极构建学历教育多维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多终身学习机会;打造技能人才培训品牌,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完善自学本科助学、成人专科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教学形式;按照 ISO9000 体系建设好学院技能鉴定基地,拓宽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将学院建成辽宁轻工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与技能鉴定中心;发挥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提供服务。

 3. 加大力度,促进办学的开放性。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积极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共享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及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坚持树立国际化办学思想,引入先进的专业教学与管理经验,切实探索适合的境外合作办学途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领域;深化合作办学内涵,开展师资境外培训项目,利用学院品牌专业优势,增强学院的国

 际影响力。

 五、加强党建思想教育,提升学院治理能力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能力,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 全面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整改措施;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努力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不断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2. 加强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和领导能力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把握大局、驾驭全局、谋划发展、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基层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制度和程序,使干部队伍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更相适应。

 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推行党务和校务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落实招投标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落实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升学院管理能力 坚持“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扩大学术组织自治范围,实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管理重心适度

 下移”的管理模式。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民主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校内沟通机制,逐步构建起层次清晰、科学规范、运转高效、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1.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同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院长依法独立负责地管理学院各项行政事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常委会、院长办公会等各类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内容,健全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成立学校理事会,实践公办高职院校理事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 推进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优化并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与权责,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决策中的咨询作用;通过实施《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章程》,进一步明晰校内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大力推进校务、政务公开,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

 3. 完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实施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 “管、教、督”分离的二级管理体系,给予二级单位(系部)在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相应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二级单位(系部)办学的自主性,推动系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4. 提升职能部门执行力、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推进职能部门机构调整与改革,建立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提升统筹协调力和执行力;加强行政职能部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工作简化和业务创新;完善管理服务规则和流程,提高业务能力,改进服务态度。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努力营造“文化色彩浓郁、职教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院建设成“适宜学习、适宜工作、适宜成长”的新型校园。

 1. 凝聚大学文化核心价值。倡导“自立自强 砺能笃行”为特质的辽轻工精神,营造“厚德善学 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将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将职业技能提高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全面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逐步改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增强学生体质。

 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深化“两课”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两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课堂作用;在“两课”主渠道基础上,统筹好学生宣传教育、学生课程教育、学风教育、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帮困助学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等六大类教育资源;探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室,研究并探讨具有时代特点、高职特色,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

 3. 创建校园职业 文化品牌。构建反映行业特色、突出专业特点、具有丰富“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信息量和科技含量,提高教育效果;将校园建筑、人文景观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文化记忆和价值追求;实施“精品社团打造工程”,构建渗透面广、组织规范、富有特色的学生社团体系;积极探索发展校园网络

 文化建设。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办学经费与条件保障 (一)经费保障

 “十三五”期间,千方百计拓展收入来源渠道,使学校总体收入保持逐年增长。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管理措施;完善预算指标的定额控制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和全成本核算,不断增强学校财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进一步规范资金安全运行效益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监督和内控机制,加强学校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并落实院长、系主任经济责任制度,明确各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目标;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增强国有资产(本)收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与保值增值;充分发挥校友会、理事会的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二)

 条件保障

 1. 基础设施建设。学院将本着建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为目标,加大实训设备、网络信息数字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要将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新建、改建、扩建教学实训场所和行政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学生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体育场地、学生食堂等学生生活设施。

 2. 和谐校园建设。学院将逐步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努力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积极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高度重视维护校园安

 全稳定,完成校园监控系统更新改造,构建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安全体系;改造校园消防系统设施,确保消防安全;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的长效机制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3. 校园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增强信息化管理素养和能力;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全校的互联网信息网络;统一构建学校网站管理平台;实施“校园一卡通”建设工程;整合学校电子屏、电视墙、网络终端等信息终端资源,建立全校集中管理的多媒体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完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图书馆、档案室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二、组织与实施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本规划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完善规划体系,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分解落实任务,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 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学院党委加强对“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增强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科学决策、精心实施。组织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做好学院发展规划与各部门子规划的衔接与互动,并将落实情况作为学院内部各项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

 2. 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各部门要以学院总体规划为基础,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本部门子规划,把规划内容分解到年度

 计划中,确保各项发展措施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考核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项目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负责对各项目建设情况的中期和年终考核。各子项目责任单位负责本项目日常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3. 加强监测,实行滚动规划。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及时了解、掌握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及重点监测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成效。每年根据规划执行情况对规划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有机结合。

 4. 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让广大师生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举措,增强对规划的认同感,提高执行意识,形成全员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院“十三五”规划是学院加快发展、打造高职教育品牌的重要规划。全院师生员工要励精图治,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实现学院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二〇一六年四月

推荐访问:总体规划 事业发展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