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教学设计
彬县职教中心教学设计大赛(决赛)主持词
今天室外天寒地冻,但这里却暖意融融,气氛热烈。因为我们即将聆听来自我校教学一线的10多名优秀教师精彩的说课演讲。
根据我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教务处的安排,为了有效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以及教研活动的深入实施,将“行动导向教学”在全校推广,并为明年全市教学大赛做准备。教务处特精心安排了本次“教学设计大赛”。
大赛自安排之日起,便得到了校领导、教务处、专业组老师的热心关注、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都属我校首次。大赛十二周由教务处策划安排,十三至十六周由各专业组进行预赛,并产生煤炭组8名,机电组6名老师代表所有的参赛选手,参加今天的决赛。
第一项:介绍评委
本次担当评委的老师有:…………
统分的老师有:李建军、朝渊明、小东
另外,百忙中亲临大赛现场的学校领导有:……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以上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大赛第二项:宣布评分标准
本次大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从说课、多媒体课件、教案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比;
说课展示没人限时12分钟,多媒体课件展示不超过2分钟。课题自定。
评分标准为,总分采用百分制,现场说课占70%,多媒体课件占15%,教案占15%。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为该选手最后得分。
大赛第三项:比赛顺序 大赛第四项:比赛开始
我宣布,彬县职教中心教学设计大赛(决赛)现在开始,首先上场的是:
………..大赛第五项:有请教务处李主任讲话 大赛第六项:颁奖
大赛第七项:热烈的掌声有请王校长讲话
今天我们共同聆听了优秀选手们的精彩说课演讲,他们抑扬顿挫的语音,独到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多媒体辅助演示„„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学设计大赛”比赛是张扬个性的场所,是展示自我专长的舞台,它历练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展示着#区中青年教师的风采。最后,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区教研室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教学设计大赛”决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生播音主持教案
绕口令教学设计
时间:20
16、
4、6 地点:五(1)班教室
课时:2课时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区分一些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的读法。
2.培养学生的朗读情趣。
活动准备
1.让学生收集绕口令,学说绕口令。
2.准备绕口令视频。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1.导语,板书课题。
2.听录音,说明绕口令的要求。(板书:准确、流利、快速) 3.出示绕口令《四和十》,集体训练(见资料附录1)。
(1)指读,让学生掌握这则绕口令的关键字是“四和十”。读“四”时舌尖碰牙齿,读“十”字时舌尖别伸直。
(2)自由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快速、掌握关键字) (3)指读与评论。(主持人指令学生读,其余同学根据要求予以评论) 4.出示绕口令《缝缝》,集体朗读。(见资料附录2) (1)正音:每件衣服上都有缝(feng),衣服破了,我们用线缝(feng)。
(2)读这则绕口令的题目《(缝(feng)缝(feng)》。
(3)自由朗读。(要求同上) (4)集体朗读。(主持人或教师按要求讲评) 5.分组进行绕口令竞赛训练,出示绕口令《同姓通讯》、《小花鼓》、《盆和瓶》、《挂铜铃》。(见资料附录3—6) (1)按各人喜欢的某一则绕口令进行分组,自由训练。
(2)各组进行比赛,选出两人参加班级比赛。
(3)同学代表作评委,计时1分钟,按要求给参赛者打分。得分高者给予一定形式的表扬,如发五角星、插小旗等。
6.小结。强调朗读绕口令,必须读准字音,朗读要流利,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朗读时必须字字响亮,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资料附录
1.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要想说对四十四,请多练习十和四。
2.一条裤子七条缝,横缝上面有竖缝。缝了横缝缝,缝了竖缝缝。
3.同姓不能念成通讯,通讯不能念成同姓。同姓可以互相通讯,通讯不一定是同姓。
4.一面小花鼓,鼓上画着虎。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5.车上有个盆,盆里有个瓶,砰、砰、砰,不知是盆碰瓶,还是瓶碰盆。
6.高高山上一根藤,藤条上面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第二课时
观看学习绕口令视频。
谈感受。
主持演讲与经典诵读
教学设计
一、训练厅
1.教你一招:什么叫轻声? 普通话里的音节分别属于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有些音节在词语和句子中使用的时候,失去原来的调值,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如“别扭”( biè·niu) 中的“扭”,“结实” (jiē·shi)中的“实”,“漂亮” (piào·liɑnɡ) 中的“亮”。含有轻声音节的词就是轻声词。有的词读轻声和不读轻声意思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如“太阳”、“粮食”、“西瓜”;有的词读轻声和不读轻声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大意”读轻声的意思是“疏忽”,不读轻声是“大概的意思”;有的词则必须读成轻声,“别扭”、“老实”、“漂亮”否则就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
轻声现象虽然在普通话里广泛存在,但是不宜将轻声音节看做一种声调而归为一个调类,因为读轻声的音节都有本调,只是在特定位置上出现的时候才读为轻声。把轻声看做一种音变现象是比较合适的。
轻声音节的主要特点是“轻”和“短”。“轻”是因为发音弱,使音节的高低变化十分模糊,“短”是因为音节失去了高低变化的余地。
2.轻声训练
普通话中的音节一般要读为轻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例:走吧、写阿他呢、就是嘛、好吗 (2)助词。例:吃的、高兴地、说得(好)、看着、写了 (3)叠音词和重叠动词末一个音节。例:妈妈、姐姐、星星、娃娃、走走、练练
(4)表示趋向的动词。例:进来、出去、拿回来、跳过去、黑下来
(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例:山上、地下、屋里、那边、后面
(6)某些词的后缀。例:剪子、车子、木头、石头、我们、先生们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
二、欣赏苑
父爱的高度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
“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欣赏小提示] 1.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把课文读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
2.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操作台
要求:读课文,讲故事
1.把课文互相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听故事。
3.你能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同桌听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5.你有过相同的经历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实践园
1.绕口令练习(鼻韵母练习) 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严眼圆,二人山前来比眼,不知是严圆眼的眼圆,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 2.经典诵读练习 (1)三衢道中 (2)江畔独步寻花 (3)咏月
(4)恵崇春江晚景
技术支持教学设计
小主持人教学计划
播音主持教学计划
以教为主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