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产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科研和教 学工作。
2、负责指导本科室护士制定重症、疑难病例的护理计划、护理 会诊及抢救工作。
3、主持本科室的护理查房及主管护师查房不断提高专科护理 业务水平。
4、对院内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技术鉴定意见整改防范 建议。
5、负责制订本专科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进修护士的业务学 习计划并负责指导实施、负责讲授。
6、参与临床实习教学安排工作担任部分课程的讲授并指导 总带教老师完成此项工作。
7、了解国内外专科护理发展动态并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引进和 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学科水平。
8、制订本专科护理科研计划并负责指导实施参与审定、评 价护理论文和科研成果。积极撰写护理论文要求每年必须在护 写论文一篇以上。
9、负责组织本专科护理学术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
10、协助护理部进行主管护师、护师晋级和业务考核工作承担 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工作。
11、对全院的护理队伍建设、业务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提出意见协助护理部加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管理。
二、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病区护理业务的组织领导和科研教学、病房管理和病房内外的联系。
2、有计划地安排病房的日、周、月、年工作重点。检查、指导办公室护士及责任组长的工作。
3、每日根据病人的数量及病情需要合理排班。
4、参加并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参加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5、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组织领导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并督促实施促进母乳喂养措施。
6、教育本病房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遵守劳动纪律,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及时帮助解决护理人员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慎独精神。
7、负责病房的医疗器械,医疗表格及文件、日用品的领取、保管,检查和维修。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定期与科主任、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协调沟通,研究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做好工作总结。
10、定期考核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每周检查母乳喂养指导及落实工作,每半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三、主管护师岗位职责
1、在科护士长、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室主任护师指导下进行 工作。
2、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 决把好护理质量关。
3、检查指导重危患者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解决本科室护 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
4、负责指导本科室各病区的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对护理业 务给予具体指导。
5、对本科室及病区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 并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6、组织本科室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订培训计划选 编教材负责讲课。
7、负责带教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负责讲课和评 定成绩。
8、了解国内外本专科护理进展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引进 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制订本专科护理科研工作计划并 组织实施指导全科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指导撰写护 理论文要求每年必须在护理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篇。
9、协助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四、护师岗位职责
1、护师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室主管护师指导 下进行工作。
2、完成临床各班护理工作并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执行并指导 护士正确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发现护士工作质量 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或报告。
3、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在主管 护师指导下参与制订重危患者护理计划并参与实施。
4、承担病区危重、疑难、抢救患者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技 术操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5、参加本科室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以上人员组织的查房、会诊及 病例讨论负责所管患者的护理查房。
6、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病区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订学 习计划参与选编教材并担任讲课参与对护士进行业务技术考 核。
7、参与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及担任临床护理专业讲课。
8、对本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及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提出 整改防范措施和建议。
五、护士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和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 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做好查对及交接班工作防止差错 事故的发生。
3、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与 记录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
4、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 和保管工作。
5、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
6、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指导护生和护理员、工勤人员的工作。
7、定期组织患者学习宣传卫生知识和住院须知经常征求患 者意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并采取改进措施。在出院前做好卫生 保健宣传工作。
8、维持病房秩序。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以及有 关登记工作
产科各班岗位职责
总务(08:30~12:00)(14:30~18:00)
1、提前10~20分钟上班,检查前一天中夜班费用情况。 2、护士长不在时,代替护士长的工作。
3、总务物品的管理交接。填写每日工作量。
4、保持护士办公室的整洁。
5、安排新收病人床位。
6、处理医嘱,统筹安排治疗护理工作。 7、病人的费用记账和催款,解释费用。
8、办理出入院,并整理出院病历。
9、审核病人费用,保证收费正确无误。
10、班一起查对医嘱,并登记。
11、书写病房交班报告。
12、检查一下科室情况,备好中夜班所需物资。 P班(08:30~12:00)(14:30~18:00) 1、每天提前10~20分钟接班。
2、负责治疗室药品器械的交接登记。保证物品和药品器械齐全完好备用。
3、随时保持治疗室、(治疗车)的整洁。
4、上午负责第二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及宣教工作。下午负责全科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及宣教工作
5、更换第二组出院床单位,护送本组转科患者,并保持本组患者床单位干净、整洁。
6、整理和准备第二天的长期药。 7、与总务一起查对医嘱。
8、与中班护士一起进行床旁交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包括患者、环境、安全等的交接班) A班(08:00~14:30)
1、每天提前10~20分钟接班。配置肝素液。
2、负责抢救室药品器械的交接登记,抢救室的整洁。保证抢救药品、器械的完好率100%。
3、上午负责第一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午负责全科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工作
4、随时保持抢救室,检查室清洁,并保持检查室基本物资的补充。
5、更换第一组出院床单位,负责护送转科病人。并保持本组患者床单位干净、整洁。
6、11:30~11:50吃饭,此时间段患者交给P班负责。
7、每周一、四更换三消桶、无菌罐。每天监测三消桶并登记。填写感染登记本。
8、每月20日督促护工到检验科领取空气培养皿。
9、与P班一起进行床头交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包括患者、环境、安全等的交接班)
中班(18:00~01:00)
1、提前10~20分钟到科室接班。
2、负责全病房的治疗护理安全工作。保持整个病区的整洁。
3、负责准确登记陪伴床,并计费。
4、负责浸泡治疗卡、网兜及各类标示牌并及时冲洗晾干后备用。
5、检查全科病房在案病历的书写质量(如体温单、特护单是否有缺项并及时弥补)
6、回忆当班工作有无遗漏,书写交班报告。
7、与夜班护士进行床头交接,查看每个患者及新生儿。特别重点观察当天手术患者、妊娠合并症患者、待产患者、危重患者等 夜班(01:00~08:30)
1、提前10~20分钟到科室接班。
2、负责全病房的治疗护理安全工作。保持整个病区的整洁。
3、检查当天出院病历质量
4、负责早晨标本的采集和收取、登记。
5、每日对治疗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登记。每月20日夜班护士取治疗室空气培养。
6、及时巡视病情、汇报病情;
处理相应医嘱。患者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处理并完成护理记录。
7、负责督促晨间陪伴床的整理。
8、回忆当班工作有无遗漏,书写交班报告。 9、进行床头交接班。
病房护士长工作流程
1、每天提前10~30分钟到病房,检查前一天的新收病人护理文书书写,检查危重、一级患者护理质量,查阅交班报告并签名。
2、参加晨会书面交班及床头交班,督促检查负责病区管理质量。 3、指导重点患者护理要点。
4、根据工作量随时协调护士。
5、中午下班前检查巡视一遍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检查并督促病人的健康宣教,新生儿喂养等
7、检查出院病历,保证每月18、3号准时交出院病历。
8、下午下班时与P班和中班护士一起参加交接班,查看重点患者,指导中班重点工作,确保病房安全。 9、指挥并参与重大抢救。
10、准备物资,确保每班物资正常运转。
产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霸州市第三医院医院
目录
1.护士长岗位职责……4 5.大夜班护士岗位职责………4
一、护士长岗位职责
1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病区护理业务的组织领导和科研教学、病房管理和病房内外的联系。
2.有计划地安排病房的日、周、月、年工作重点。检查、指导各级护士及责任组长的工作。
3.每日根据病人的数量及病情需要合理排班。
4.参加并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参加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5.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工作。组织领导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并督促实施促进母乳喂养措施。
6.教育本病房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遵守劳动纪律,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及时帮助解决护理人员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慎独精神。
7.负责病房的医疗器械,医疗表格及文件、日用品的领取、保管,检查和维修。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定期与科主任、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协调沟通,研究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做好工作总结。
10.定期考核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每周检查母乳喂养指导及落实工作,每半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二、护理组长职责
1.听取夜班交班报告和床头交接班。 2.熟悉本组病人的病情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进展、治疗和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
3.定期检查护理病历质量。
4.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工作。负责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5.负责指导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进行实习讲座,教学查房,负责出科考核,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完成出科小结的鉴定。
6.了解实习生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利改进母乳喂养工作。
7.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护士长,以便得到解决。
三、责任护士职责
1.听取交班报告,翻阅有关医疗及护理记录,了解分管孕产妇的病情和治疗。 参加分管病人的床头交接班。
2.负责病人(注射、给药、输液、雾化吸入等)治疗工作,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健康教育。
3.随时巡视病房,了解所管床位的母乳喂养情况。帮助指导剖宫产术后产妇在有应答反应后进行早吸吮。
4.指导帮助产妇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
5.了解产妇情况,鼓励按需哺乳,多吸吮。观察产妇乳房情况,有无乳头皲裂、乳胀现象,及时对症处理。
6.观察了解产妇饮食、睡眠、子宫复旧情况及出血量、恶露的变化。 7.接待新病人、做好入院评估、入院教育,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
3
8.做好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指导护生书写护理病历并修改。 四、治疗室护士职责
1.参加早会、听取夜班报告。
2.清点治疗用物及抢救车的药品和物品。 3.核对大型输液,配制药液。
4.负责所有治疗、护理、抢救、监护用品的供应及消毒、保养与保管。 5.负责治疗室、换药室的整洁、消毒与登记。
6.负责药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过期药品及时退还药房。 7.摆放并核对次日长期输液。
8.与大夜班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与手术室人员做好手术交接工作。
五、大夜班护士岗位职责
1.清点物品、药品,与白班责任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2.翻阅有关医疗及护理记录,核对白班医嘱。
3.处理夜间医嘱,接受急诊病人,并书写护理病历。指导产妇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
4.执行分级护理,巡回病房,观察病情,做好记录。 5.负责全部病人的治疗与护理。了解病人睡眠情况。
6.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并备齐病历、X片、术中用物、术中用药。
7.统计记录各种引流量,留取血、尿、便等标本。
8.做好治疗室、换药室消毒登记工作。
9.书写交班报告,与日班责任护士交接班。
产科医护人员个岗位职责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2、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将母乳喂养、产妇乳汁分泌和婴儿吸吮情况纳入查房内容,及时解决医疗母乳喂养有关问题。
3、深入休养室,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技巧,并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
耐心解答查房及家属提出的有关母乳喂养过程中问题并给予解决。
4、严格执行母乳喂养医学指征,对加奶、加水的新生儿要有医嘱,并在病程记录中写明;
5、母婴若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6、实行整体护理、24小时母婴同室,定时巡视病房,针对母婴不同情况进行产褥期、母乳喂养技巧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及时做好记录;
7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鼓励按需哺乳;
8、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 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9、母婴有母乳喂养条件的,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
10、不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1、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评估。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
12、及时总结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工作对经验,开展有关科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产科专科人员职责
一、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行政管理工作。为产科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3、领导本科人员,完成各项保健、医疗、护理工作。
4、按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等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医疗事故。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本科对联系的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高危孕产妇的会诊、转科、转院、手术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11、严格手术审批制度,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严格执行高危孕妇分级管理制度,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
12、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培训,做好宣教工作,提高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
二、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预防及病区管理工作。
2、协助科主任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协助制定科室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8、指导完成各级各类实习进修人员学习及临床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9、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10、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协助科主任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11、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培训,做好宣教工作,提高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
三、产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9、经常为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提供母乳喂养的帮助和指导,成功实施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
10、辅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做好宣教工作,提高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
四、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医疗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参加和组织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晚查房和巡视工作,负责安排院内外的会诊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
4、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
5、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历讨论,掌握治愈率、病死率、无菌切口感染、病床周转率、病床使用率等医疗质量及效果指标完成情况,做好医疗事故、差错等各项的登记和统计报告工作。
6、协助科主任做好本科室医疗纠纷的接待工作。
7、负责日常排班及书写各种医疗文件。
8、负责病房病史缮写修改,每月病史及医疗质量的检查。
9、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
10、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线检查工作。
12、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13、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14、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15、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
1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17、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18、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9、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室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20,参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技能。
20、经常为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提供母乳喂养的帮助和指导成功实施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
21、辅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做好宣教工作,提高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
六、助产人员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接待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的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异常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经常了解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保证母婴安全,严阵以待防差错事故。
4、经常保持产房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5、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幼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6、负责管理产房的药品器材。
7、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和产后随房工作。
8、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接产工作。
9、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10、帮助正常分娩产妇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七、母婴同室责任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及主管护师、医生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对患者实行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护理模式,树立全程为病员服务的理念。
2、对自己所分管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负责实施及评价。
3、严格按照患者的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区,认真落实《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要求,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及专科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了解患者饮食、治疗及心理状态,满足患者生活需求,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4、负责床头交接班。参加晨会,听取夜班医护人员早交班。全区患者床头交接班,重点交接分管患者。对新入院、危重患者检查全身状况及各引流管情况,特殊情况、未完成的治疗、护理等书面交接。病区安全管理交接。
5、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时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护理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负责接收新入院患者,向患者详细讲解病区环境、陪人、探视制度及病区设施、设备带的使用等,并做好患者的入院健康宣教、入院评估、卫生处置及安全宣教等。
7、坚持母乳喂养制度,开展整体护理,帮助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做好母婴早接触、早吸允。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手法。
8、负责安排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检查。要求安排科学、合理、适时、安全。
9、负责分管床位患者抢救、新入院处理、入院介绍及出院指导,做好终末消毒。
10、做好病区管理,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定期消毒空气。
11、每周跟随主任大查房一次,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及时调整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12、负责书写护理病历,及时检查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13、负责健康教育工作,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做好患者的卫生宣传及防病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14、参加护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指导下一级护士、实习护士、护理员工作。
协同其他组责任护士工作。注意与替班责任护士交班,保证护理工作的持续性。认真负责带好实习医生。
护理管理人员与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
产科护士长
(1) 任职资格
1.具有主管护师以上技术职称,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产科专业培训合格,取得助产士证书,连续从事产科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有一定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有组织指导产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的能力。
2.接受地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或认可的机构进行的相应管理课程训练,并经考核和认证,获得地方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或认可的机构颁发的合格证书。
3.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围产期助产技术、围产期解剖生理学基础、正常及异常产程护理常规、新生儿护理常规、母婴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爱婴医院管理,了解常用的临床检验及特殊检查的方法、临床意义。
4.了解与产科护理工作有关的国内外护理技术发展状况,又叫丰富的围产期护理与助产工作经验,能解决产科护理工作的疑难问题。 (2) 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负责病区的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结合本病区具体情况,制度本病区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与总结。
3.严格执行产科护士的准入制度,统筹安排病区护理资源配置,负责病区护士的排班及工作分配,做到人性化、科学、弹性排班。协助医院进行新员工培训,产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接受18小时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4.制定本病区各班工作流程、围产期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流程、护理质量标准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康复等健康宣教内容。
5.督促检查产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保持产房清洁、规范,保证每次分娩后,产床及时清洁、消毒。
6.组织产科护理人员备齐产程中的物品、药品和各种急救设备;
各类物品定量、定位放置,专人负责,随时整理,补充,保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7.掌握本病区护理工作情况,参加并指导本病区危重、大手术、抢救、特殊检查及重点病人的护理;
组织疑难病例护理查房,指导护士制定护理计划,审修护理病例;
对本病区复杂的产科技术或新开展的产科护理业务,应亲自指导并参加实践。
8.参加科主任查房、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加强医护沟通,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了解母乳喂养中母亲及婴儿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9.组织本病区业务学习的技术考核,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
每年至少对本病区护士进行一次综合考评;
了解本专科护理新进展,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10.每月按时间护理部上交护士长工作月报表。
护理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
护理组长
(1) 任职资格
1.具有主管护师以上技术职称,处于高级责任护士以上层级,具有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临床专科护理业务知识较为扎实,基础与专科护理技术熟练,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能力,护士长不在位时,能代理护士长工作。
2.掌握护理基础理论、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及本病区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了解常用的临床检验及本病区特殊检查地方法、临床意义。熟悉爱婴医院管理,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2) 岗位职责
3.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所在护理小组的日常工作,任期1年。 4.根据工作需要,承担各种班次工作任务。
5.在护士长的统筹安排下,必要时可负责本护理小组的排班。
6.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科主任查房、科内会诊和疑难、死亡病例讨论,掌握所属护理小组病人病情,特别是危重病人的病情,参加并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
7.参加科室查房和业务学习,根据工作需要,可定期组织本小组护理业务学习。查房时,协助护士长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定,指导及监督下属护士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
8.督促本小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按工作标准对本小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查明原因,西区急教训,将处理意见及时汇报。
9.做好病区管理,物品陈设做到统
一、规范,保持病区的清洁、整齐、肃静、安全,做好病区单元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10.组织本小组护理人员的技术训练和考核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11.督促检查卫生员、护士的工作,如实评价本小组护士及护理员的工作 12.认真收集资料,协助护士长填写护理月报和护士长工作手册。
13.11.节假日须参加查房。
护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高级责任护士 (副主任护师)
(1)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注册护士。
3.接受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在相关专业领域必须完成的护理继续教育课程。
4.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独立标准评估、判断和处理本专业护理问题:能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熟悉爱婴医院管理,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2)岗位职责
1.有权行使高级责任护士的职能。
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3.在护士长、护理组长的领导及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负责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保证分管病人护理质量。
4.协助护士长制定和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定,安排全科护士母乳喂养培训,指导及监督下属护士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
5.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带领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各项进行评估。制订分管病人护理计划,组织实施,并评估实施效果;
组织急危重病人抢救。
6.及时记录、检查、修审下级护士记录;
协助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控制,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7.组织或主持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教学查房、危重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
8.承担、安排实习或进修护士临床教学任务。
9.完成称职范围继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参与护理科研。 10.承担二线值班和一线值夜班。
护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中级责任护士 (主管护师)
(1)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注册护士。
3.接受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在相关专业领域中高级责任护士必须完成的护理继续教育课程。
4.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独立标准评估、判断和处理本专业护理问题:能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熟悉爱婴医院管理,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2)岗位职责
1.有权行使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能。
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3.在护士长、护理组长的领导及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负责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保证分管病人护理质量。
4.协助护士长制定母乳喂养相关制定,安排全科护士母乳喂养培训,指导及监督下属护士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度措施,指导膳食,保证孕、产妇的营养需要,指导母婴分离的母亲及时挤奶、保持泌乳,并把乳汁送到新生儿科,指导及督查下属护士母乳喂养工作。
5.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带领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各项进行评估。制订分管病人护理计划,组织实施,并评估实施效果;
组织急危重病人抢救。
6.及时记录、检查、修审下级护士记录;
协助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控制,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7.协助组织或主持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教学查房、危重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
8.承担实习或进修护士临床教学任务。
9.完成称职范围继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参与护理科研。 10.承担一线值夜班。
护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初级责任护士 (护师、护士)
(1)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本科、大专、中专毕业后取得注册护士资格的护士。
3.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及常用规程急救技术,能解决本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4.从事特殊护理岗位(夜班、ICU、急诊、血液净化、手术室、产科等)者应具备相应的准入资格。
5.从事夜班工作者应具备夜班护士的准入资格。 (2)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护理组长的领导及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指导下实施所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2.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常规等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
3.按要求完成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
4.参与急重危病人抢救配合,熟练地保养、使用各种急救器材及药品。 5.参与常规性护理查房、护理教学查房,参与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
6.参与临床教学工作;
协助高级责任护士指导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参与并指导助理护士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
7.母婴到产科病区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指导和协助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以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产妇按需哺乳,需添加配方奶及水的按医嘱执行,,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包括母乳喂养记录,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让产妇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指导其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母乳。
8.参与与病区管理。确保病区环境整洁、舒适、安静;
为病人制订安全防护措施(如防坠床、放跌倒、约束等) 9.每年临床一线值班80次以上。
10.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
完成本职称范围继续教育;
完成院内在职培训。
护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助理护士
(1) 任职资格
1.护理中专或大专毕业,未经执业注册。 2.经过医院相应的岗前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
3.在上及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2) 岗位职责
1.助理护士在注册护士指导下,按分级护理要求,协助注册护士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2.低技术性基础工作内容包括:
整理或更换床单位;
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
常规性测量和记录病人生病体征;
预防褥疮;
物理降温(冰袋、温水、酒精擦浴);
是热敷;
绘制体温单;
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
更换卧位,保护病人安全;
更换氧气湿化瓶;
留置胃管病人的鼻饲;
留取病人的大便、尿、痰标本;
尸体料理;
协助病人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及自我移动等。护送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
负责清洁消毒病人的生活用具;
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护士等。
3.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包括:
整理、清洁、维护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和用品;
整理办公室用品;
参与维持病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
清点领、取送(借还)各种物品;
取药,清点并补充药品(液体);
整理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疗用品;
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保持病房的整洁与通风;
整理、清洁、消毒各房间,终末消毒;
联系各种(接听电话,联系和预约检查、会诊、复诊等);
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
派送一日清单;
整理、粘贴、制作病房健康教育资料;
归档病区的各类文书等。
4.协助护士不得从事创伤性侵入性及无菌性护理技术操作,不得独立承担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
5.协助护士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技术指导。
产科护理员岗位职责
产科医护人员岗位职责
妇产科护理人员各班岗位职责
产科护理岗位职责
妇产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共14篇)
上一篇:幼儿园岗位职责分工
下一篇:市救助站巡查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