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上雕塑教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反思
本课教学我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但因受课文内容的限制,表演道具准备不够充分,想象力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领悟。
从这两个课时看出,学生普遍感到新的知识点:过渡段和排比段很难。在以后的批读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能够逐渐地运用。我希望以后不仅是批读课文如此,学生在阅读其他课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也能这么做,形成一阅读的习惯。对新的知识点怎样巩固,我想到了运用:让学生说一个排比段,并能在今后的作文中用上过渡段。当然这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的。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
1.看着题目读一读,你觉得要读出什么?读给同学听(读出高兴、惊喜)。
我们再发挥点创造性,读出不同的内容来,给课题加点字:“海滩上的雕塑是……”
2.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课文中的“雕塑”指什么?海滩上的雕塑是谁建的?海滩上的雕塑是什么样子?(整理在黑板上。)
二、检查交流,初学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生字词要求读准。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自己读也可以,找同伴读也行,把课文有滋有味地再读一读,思考提出的问题,同学间研读并做好旁批。
3.检查学生质疑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研读学习
1.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右边有旁批。)
2.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旁批。
(1) 你能把旁批中的问题弄懂吗?能把弄懂的答案照书上的样子旁批吗?需要文中的答案,可以用符号勾画。
(2) 学生分小组交流,注意问题的落实。
3.检查自学情况(根据自学情况,学生想汇报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
(1) 这些有趣的图案的作者是谁?引导朗读。
(2) 激发想象:海鸥会发表什么评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回答。)
(3) 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朗读。)你能设计出全新的雕塑吗?(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学生设计出的雕塑以与前文对应的形式,补充在省略号处,抽生朗读后再集体读,读出感情。
(4) “收藏”一词妙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感情?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这几个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学习运用
1.学生再读课文。照着书上的样子学一学,你也能提出问题旁批在右边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并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自己解决,确有困难的老师点拨。
(如:海滩为什么是金色的?全新的雕塑是指什么?“苦心营造”、“顷刻间”等词用得真妙……)
2.再读第二段:海滩上的图案一定不止这些,还有哪些图案呢?请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这个段的表达方式,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
五、积累拓展
1.抄写喜欢的句子。
2.阅读介绍大海的文章,了解海洋动植物的情况。
3.再看课文最后的省略号,展开想象,续写一个结尾或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参考:海滩上的雕塑大运河人工湖大山家园珍藏(对大海的热爱)
☆雕塑:雕刻和塑造,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部门。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称为雕刻。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形象,也指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称之为塑造。
四年级语文《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生字词卡片、课件。
2课时
1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
2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3播放课件:海滩景色配轻音乐。教师: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1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程度,并适时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3抽生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1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3抽生汇报: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4学习1~3段。
(1) 师: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
(2) 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
(3) 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板书:乐趣
(4) 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生自由批注。抽生读批注。师生共同交流。
5学习4~10段。
(1) 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
(2) 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 说说第10段的省略符号省略了什么。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有创意的、有个性的设计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生批读,然后交流。
6学习11~14段。
(1) 师:当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心情如何?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齐读11~14段。
(2) 读批注,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生批读,然后交流。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沙滩,共同设计了全新的雕塑,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愿这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附: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乐 趣我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2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1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 23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播放课件:海滩景色配轻音乐。教师: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第1页/共4页 12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程度,并适时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3抽生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自主体会 1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①边读边想。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3抽生汇报: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板书:我们、小动物们) 4学习1~3段。
(1) 师: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出示第2段旁的批注。)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
(2) 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了解蛤蜊,争论“曲线”的作者是谁,并指导读出猜测的语气。)
(3) 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给我们带来快乐。)板书:
第2页/共4页 乐趣
(4) 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生自由批注。抽生读批注。师生共同交流。
5学习4~10段。
(1) 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 (2) 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我们”干得很起劲,很开心!)
(3)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抽读、赛读、齐读等。)
(4) 说说第10段的省略符号省略了什么。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有创意的、有个性的设计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生批读,然后交流。
6学习11~14段。
(1) 师:当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心情如何?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齐读11~14段。
(2) 读批注,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可用换词法体会。) 四、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生批读,然后交流。
第3页/共4页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沙滩,共同设计了全新的雕塑,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愿这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附: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乐 趣我
第4页/共4页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探 究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主要写在海滩上,“我们”看到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第二部分(4~10段),主要写“我们”不满意原有的海滩上的雕塑,重新构思创作了雕塑。第三部分(11~14段),主要写浪涛吞没了“我们”营造的雕塑,但“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
2、海滩上的雕塑师们是谁?
我们、小动物们。
感 悟
1、那一对一对的小沙眼,若隐若现,是蛤蜊们为呼吸新鲜空气打开的小小窗口吗?那条歪歪扭扭的曲线,是海龟匆匆爬走留下的痕迹,还是螃蟹大摇大摆横步沙滩留下的脚印呢?
写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以及看见海滩上的沙眼、曲线后所作的猜想。作者大胆想象,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猜测:
海滩上有趣图案的作者就是那些小动物们。
2、海鸥又从海面上飞回来,嘎嘎地叫着,像在发表什么评论······
主要写海鸥在嘎嘎叫着。作者把海鸥嘎嘎叫当做在发表“评论”,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我想:大海一定非常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啊,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
涨潮时,“我们”创作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这里表现出作者的欢乐和对大海的宽容和热爱。“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说明作者还沉浸在设计雕塑、创作雕塑的美好回忆中,同时,又为自己能设计出让大海收藏的雕塑而感到骄傲。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3 海滩上的雕塑 课时练
一、选词填空。
收藏
珍藏
1圆明园里( )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2孙静修爷爷送给我的书,至今还一直( )在我的抽屉里。
片刻 顷刻
1、2、他只休息(
),又继续思考起来。
大雨和瓢泼似的,( )间,马路就成了一片汪洋。
二、仿写句子。
海鸥在嘎嘎地叫着,像是在发表着什么评论…… 仿写:
三、如果是你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请用3-5句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收藏
珍藏
1、圆明园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2、孙静修爷爷送给我的书,至今还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
片刻 顷刻
1、他只休息片刻,又继续思考起来。
2、大雨和瓢泼似的,顷刻间,马路就成了一片汪洋。
二、两只野鸭在湖里嘎嘎地叫着,像是在讨论什么问题…… 三、望着海水慢慢地吞没小房子、小篱笆、小塔,真有点可惜!可转念一想,手中的沙子不就是大海的孩子吗?我们把它们打扮着这么漂亮,目送着他们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们就高兴得拍手大笑了。
《在金色的海滩上》的教学设计
《在金色的海滩上》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在海滩上为一位画家看守衣服和画夹而谢绝回报的事,赞扬了小姑娘守信负责、乐于助人的纯朴的美好心灵。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由图导入,创设情境。
课文有一幅太阳刚刚冒出海面的海上美景插图,可抓住这幅图来营造一个美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到的海边景色呢?没去过的同学也别叹气,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海上日出图,你们看——(出示幻灯图片)这近处的沙滩、海水,远处的礁石、泡沫,天上的海鸟、朝霞……你们能将这幅图有顺序地描述给老师听吗?
这样,学生在欣赏与练说中感受到了美,愉快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过程。
二、由境入文,抓重点句。
1.揭题并思考:在这么美的海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总体把握课文。
2.抓重点句。课文是通过小姑娘的一言一行来表现她的美好心灵的,因此可让学生将表现小姑娘美好心灵的对话画下来,说说为什么这几句对话令人感动。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因为根据小姑娘的三句对话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层层递进,展现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负责守信)
“……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高尚纯洁)
“叔叔,你的贝壳掉了!”(诚实美好)
教师围绕这三句对话,以重点词设问,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句、段中寻找依据,并展开讨论,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以读代讲,突破难点。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写法的一个特点,而领会课题尤其是“金色”一词的含义,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以读代讲,即对重点句段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不失为好办法。换言之,让学生找出描写海景美和小姑娘外貌美的句子,细细品味,逐层想想: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小姑娘究竟美在何处?这“金色”单单是指海滩吗?然后,教师边启发边引导学生朗读。如此“以读代讲”,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尽情感受甚于“景美”的“心灵美”。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
雕塑设计制作合同范文
雕塑教案模板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一篇:城建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