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中学语文教案模板荷塘月色

| 来源:网友投稿

《兰亭集序》教案(第二课时)

执教者:李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探寻作者在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师:王羲之的书法享誉天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书写也颇有王羲之的风范,我们除了刚才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外,现在我们还要来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佳作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带着问题读课文:哪些关键字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2、朗读过后校正字音

三、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了,找出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关键字。

(明确:乐、痛、悲)

2、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乐的原因?

(明确:乐的原因—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的时,常常心情会陡转急下,所谓“乐极生悲”,在快乐的宴集上,作者感情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4、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修短期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世事变化无常)

5、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发出了深深地“悲叹”,作者的心情为何会从痛变为悲呢?(结

合作者人生经历)

痛是生命之痛,悲是人生之悲。为生命无情的流逝而痛,更为人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而悲

四、写一写,我读《兰亭集序》

欣赏歌曲《兰亭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完《兰亭集序》后的体会,像方文山一样写成歌词,也可写一篇读后感……

《荷塘月色》教案

设计人:高莉娜 审核人:魏树胜 使用时间:2009年12月 日

一、导入

你见过荷花吗?见过荷塘吗?南宋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见过月光吗?很常见,所以写的诗句也多,比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诗人赵嘏也有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再问,你见过月色下的荷塘吗?抑或见过荷塘上的月色吗?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荷塘月色》吧。

二、所以学习这节课的任务是:(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学习写景手法

2、把握感情脉络,体会情景交融

三、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题目叫《荷塘月色》,找找哪段文字描写荷塘,哪段文字描写月色?

4、5两段。

四、走进文本

A.大声朗读4、5两段,同时

1、在第4段中,标画作者写了荷塘里的什么?概括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各用了什么修辞来写的? 2、第5段中,概括月色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B.提点要求:这也是以后阅读应该注意的。在鉴赏写景文字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眼里看到的绝不能仅仅是文字,而应是文字所描画的景物或场景。在此前提下,鉴赏第4段。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任选一个,说明其特点及使用的修辞。

• 补充通感:通感(移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

——《围城》

视觉→听觉 视觉→味觉 (乍去还留,乍停还有,若有若无) 小结:我们从细处赏析了这片荷塘,要想真正享受其美,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并沉浸其中。下面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再去享受这月色下荷塘的绿叶田田,荷花朵朵,及清香缕缕。

C.月色下的荷塘美,荷塘上的月色也美。月光虽美,但不好写。伟大诗人李白也只是写其颜色,把它比为“霜”,赵嘏写其状态,把它比为“水”,看朱自清是如何写的? 月色:不仅有对月光的直接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对它侧面烘托,这叫正侧结合。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手法把月光写得可观可感。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朗读,在脑中重现这如梦幻般朦胧、静谧的荷塘上的月色图。

D.朱自清曾说过,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朱自清把一片平日里人们不太关注的荷塘写得意蕴如此丰富,他是见到了人之所常见,却写出了人之所不能写。这片小小的荷塘也因这篇美文而美名远扬。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如让我们写景,我们该如何写呢?(讨论)

可以用各种手法:修辞、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语言的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叠词的使用,会为你的文字和景物增加美感;
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
归根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之上。这样你才能把“难写之景”,写得“如在眼前”。

E.再次自读两段,边读边揣摩,一揣摩景物之美,二揣摩手法之妙。

F.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两段景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淡淡的喜悦

但有一句与本部分其他景物的色调不符,“高处丛生„„如归鬼一般。” 浏览其他语段,还有类似特点的景物吗? 2段、6段,暗淡、灰色、孤寂、寥落。

这反映作者什么心情? 灰暗、伤感,淡淡的忧愁。

哪种感情是主要的?还有哪些字句可看出? 忧愁。如文眼、“且”“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可惜我已无福消受了”。

可知作者的心情总体说是苦闷与哀愁的,即使有过短暂的解脱,短暂的喜悦,终究摆脱不掉愁绪。他是被什么困扰呢?

• 背景:作者是追求进步、有爱国心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时时关注南方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1927年7月,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以及国共分裂的现实,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他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想完全脱离时代又不可能。于是陷入一种不知往“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充满苦闷与彷徨。

作者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夜晚去观赏荷塘,想逃离现实,寻求暂时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那白天的忧愁却总也派遣不了,挥抹不去,李清照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朱自清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G.纵观全文,可知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四、拓展延伸

随着感情的起伏,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景中融入了作者感情的缘故,这叫情景交融。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历来是诗人和作家钟爱的抒情手法。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一片荷塘中我们窥出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内心,你还能从哪些写景的诗句中窥出作者的内心?举例,情景交融的诗句。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小结:这节课不仅学会了写景,也学会了抒情,借景物,会使你的文章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味。

五、学以致用,作业: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300字左右。

一、教学目标

1、在涌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2、品位和推敲文中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

3、认识“通感”修辞方法,体会通感在文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4、会背《荷塘月色》第

四、

五、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手段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音响

五、课型 教读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一、导入课文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首诗是江总书记在1998年11月11日为纪念某位作家诞辰100周年而亲笔题写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

生:“晨鸣共北门,谈校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那大家猜得出,江总书记是为纪念谁而题的诗吗? 生:朱自清。

师:完全正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生:有《背影》,有《荷塘月色》。

师:很好,大家非常聪明。《背影》是朱自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我们在初中就学过了。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文章没有?

生:《春》、《匆匆》„„

师:看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更加有名的文章——《荷塘月色》。(板书:题目及作者)

一、导入新课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请说出有关写荷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宋)《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宋)《爱莲说》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唐)《齐安郡中偶题》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板书课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作品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改名“自清”是想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以自勉。) 其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
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诗坛。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任清华大学的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代表性的作品有《背影》《春》《绿》《威尼斯》《匆匆》《荷塘月色》(1927.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1948年病逝于北京。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

6月19日平津各大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严正声明。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整理出作者的行踪,并说说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明确:明线是游踪:家

里——煤屑路——荷塘月色——想起采莲——家里

暗线是心情:不宁静——寻宁静——得 宁 静——不宁静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

1、作品以游踪为线索结构全文,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呢?(提示:可以找出文中表示地点转移的词句进行概括)

出家门―小煤屑路―观荷塘―回家 (板书:外结构图,家─小路─荷塘─回家)

2、结合课文线索,文章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明确: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颇不宁静”——点明作者的心境,交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第二部分:第2—3段:概括描写荷塘周围的景象以及作者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美景。

第四部分:第7—8段,怀想江南采莲,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到现实。)

3、作者在游荷塘月色的过程中,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一成不变的吗?咱们一段一段, 2 一起寻找。

3、作者的情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文中与情感有关的关键句并作简要分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字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笼罩全篇。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比较自由。说明作者出了门独处时的心态。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 表现出作者暂且得到宁静。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什么也没有”极写内心的失落与空虚。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 “无福消受”暗示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句话表明作者内心又走向不平静。

3、请简要地概括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寻求宁静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暂得宁静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失去宁静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文章结构小结:

明确:明线是游踪:家

里——煤屑路——荷塘月色——想起采莲——家里

暗线是心情:不宁静——寻宁静——得 宁 静——不宁静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

文章结构小结:求宁静小径不宁静小径得宁静失宁静文章明线:空间变化圆形线索暗线:情感变化结构

5、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 3 调。

6、作者为什么不宁静?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共产党的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变。)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正是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矛盾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可以这样说,《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四、具体研讨

(一)、朱自清先生曾自信地说过:“就是再寻常、再普通的事物,他也能从中发现并创造出令人感到惊异的美来。”荷塘普通吧,“月色”普通吧,大家都非常熟悉,这种景物,他竟然能创造令人感到惊异、感到震惊、感到新奇的美来,猛一听,难以自信,那我们慢慢欣赏。同时也细细品味一下作者在赏景过程中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

首先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

1、看课题,题目是“荷塘月色”,4-6段集中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那一段具体写荷塘,那一段具体写月色?

第四段是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四周

小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妙处。没有月色,荷塘不会这么美,没有荷塘,月色怎么体现呢?①②③

2、第四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明确:荷叶

比喻

效果:舒然展放

荷花

比喻,拟人

效果: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三个喻体,三个侧面)

荷香

比喻,通感

效果:若有若无、清淡飘逸 荷波

拟人

效果:凝碧,脉脉

①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叶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②为什么要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荷叶呢?

明确:因为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它亭亭玉立,灵动飘逸的状态正好表现出了荷叶柔美的风姿.

③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花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比喻或博喻) ④为什么要用“袅娜”和“羞涩”来形容荷花?

4 明确:将用来描写女子姿态和神情的词语用在花身上,赋予了物以灵动的生命力. ⑤为什么此处要用博喻手法来修饰荷花?

明确:1.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2.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闪闪发光、忽明忽暗,纤尘不染、优雅高贵)

⑥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又叫移觉。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清香”与“歌声”,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通感例子

1、例:“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听觉转为味觉)

2、例:陈水扁的名声很臭。(听觉转为嗅觉)

3、例: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4、例: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5、例:“红杏枝头春意闹” (视觉转听觉)

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7、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⑦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波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比喻:把荷波的移动比喻成闪电。(突出快速凝碧,以静写动)

⑧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流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叶子下的水,言有尽而意无穷

3、原文改文对照 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品读第4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5 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了月下荷塘上的恬淡优美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淡淡的喜悦而又略带淡淡的哀愁的情感。

总结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荷叶、荷花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来写的。

这段文字写得形、味、色、声俱全,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月下荷塘的淡雅静美。

(二)、

1、第五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然而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难描绘。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借助其它景物)作者运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月光的呢? 明确:叶子和花

青雾

2、哪些动词运用得非常巧妙?

2、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的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1、第六段作者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写作顺序?它们有怎样的特点?

写了树色、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写景的立足点是写树,先描绘出了淡月下树木繁多蓊郁,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然后再按照树梢,树缝,树上,树下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1、第六段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树:一团烟雾 远山:隐隐约约 小路灯:没精打采 蝉声蛙声:热热闹闹

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中的“带”字好,好像带子那样绵延。“带”将名词活用成量词,使它要修饰的中心语也带上了这个量词的意味,将远山那连绵飘逸的感觉写出来,比常见的量词“座、群”更有表现力。

6 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仿造一个以名词代量词的句子? 他有一饼圆脸。

叠词的使用

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 感,用语言平实自然。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第6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 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的心态宁静平和,但寻找的结果不能令他十分满意,所以又带些淡淡的伤感。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 欣赏作品在景物描绘上表现出来的高超语言艺术,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采用的独到的创作技巧。

2. 联系作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创作动机和思想意旨。

3. 解构与综合相结合,从整体的高度把握全文的结构脉络,剖析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质。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寄情于景,情随景染,于月下荷塘静谧优美之中衬托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作者抑郁孤寂、欲超脱现实,追求宁静生活而不可得的烦躁心境。

对全文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第一课时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分析课文结构层次从整体上把握思构脉络。第二课时深入介绍文章的语言艺术、创作技巧、统揽全文意旨,把握思想特征。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梳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思想脉络,归纳各部大意

2. 循着作者的行踪,以游荷塘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把握写作思路和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各自默读(限时5分钟) 二.播放课文录音或指名朗诵。(事后校正语音失误及评解朗读情感的技巧把握) 三.作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小知识:绍兴是教育家蔡元培、文学家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秋瑾的故乡〉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四.层次结构梳理与讲读分析:

[教师启发]:在深入理解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对全文进行一个解构,从层次的角度归纳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大意,以便以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做一个铺垫,全文总共8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抒情体。要了解文章我们就得循着作者的行踪,以其心理情绪的变化为线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 让学生提取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洁明快、准确扣题)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从‘散’的形式框架下把握‘聚’的主旨思绪。

题解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游荷缘起 第1段:点明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点明心境:颇不宁静,定文章基调)

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文章的眼,是全文的引子和根由,开篇就点明了此时的心境:‘烦躁、不安’, 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定下了一个忧郁孤寂的基调。要更好的了解颇不宁静,我们还得先说说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此时蒋介石正在发动叛变,大势搜罗革命人士,置原本早已乱成一团糟的中国陷入了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之中,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知识分子,岂有不为祖国的渺茫前途深感忧虑,然而手无寸铁徒手上阵那也只是白耗精力,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怎能不去信步释怀,身于景而情所思,触佳境而感怀,愤然提笔以为枪而成词佳作。

小结:第一部分: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

月下抒感 第2段:
描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作者笔下的小路是什么样的?——1.曲折、幽僻、树多,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对景物的描写正是为抒哀愁之情创造情景,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2.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感受——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小结:第二部分〈2-3〉: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荷塘佳境 第4段:刻画荷塘美丽的景色。

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比喻放在下一课时修辞部分讲授) 形态美 1.荷叶:弥望的、田田的、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更见风致。

2.荷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动态美 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荷波: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凝碧的波痕。

静态美 5.流水:脉脉的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若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反觉呆板。“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静静地泻下来”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达到意境的高度浓缩的美感。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景物描写上是阴沉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用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小结:三〈4-6〉描写荷塘佳境,由近及远由平面及空间,各方位的展示荷塘美景。

追忆旧俗〈 7-8〉: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承接上文拓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猛将作者拉回现实之中,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四〈7-8〉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升华了文章的情感,进一步的表现了作者苦楚下的强乐心境。

行踪:
家 荷塘

(心境颇不宁静) 想起荷塘,欲游,排遣 (暂时超脱)

寄托愁思

淡淡哀愁 淡淡喜悦

情感回归

现实世界 艺术世界

情感互撞,情景交融

〈正所谓“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荷叶:田田的、亭亭的、风致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似星星

荷香:丝丝缕缕、渺茫如歌

荷波:凝碧的波痕

月下 月光如水

荷塘 塘上月色 薄雾似纱 正写月色

花叶若梦

光影似曲

黑影班驳

荷塘四周 杨柳依依 侧写月色

远山隐约

联想采 采莲赋 淡淡的喜悦 踱步回家 心境依旧不宁静

莲佳境 西洲曲 淡淡的哀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着重解析课文第

二、三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作者描摹景物的技法。 2.深入认识文章对生活话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规划

一.多角度感受对景物的描摹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 2.动静交替,可见与可想错杂:

静态与动态结合而物物借“动”,“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3.大量运用各种修辞,加强了对景物的立体感,感官互移。

二.高超的修辞艺术 〈一〉 比喻与通感

1.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 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如:
1.“晨钟云外湿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 湿 ”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 湿 ”,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2.比喻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解析:用舞裙与叶子自然舒展时形状的形似进行形象的比喻,将静物化动了。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动词,叠字、修饰语

1.动词:带——“掩、关”〈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
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
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

沿着——通往:“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

踱——走: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情景融合的神韵。

泻——“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

2.叠字修饰语: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突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

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使用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曲折、幽僻、寂寞——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色调是淡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 层层——描其高低有序

两种树影: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稀疏的倩影

小结:形象美——多样的手法 语言美——新颖别致

生动的比喻 自然传神

鲜明的对比 通俗流畅

强烈的烘托 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形象的拟人 意境美——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

传神的通感

画面————美丽的 美

荷塘月色 气氛————宁静的 静 三位一体,有机地组构了一幅荷塘佳境

格调————雅致的 雅 结语:“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

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

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
"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 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

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分钟)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灵宁静,不错的选择;
k歌,拉两个好友到ktv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分钟)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

(1)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类散文。

(2)可从景物、画面、语言、情感等方面特点去分析。

(3)总结:本文有“三美”:绘画美、语言美、情感美。

五、赏析课文,思考领悟。

(一)赏析文章的“绘画美”

由文题可知,本文主要写“荷塘”、绘“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描写了这两种景物? 明确:

4、

5、6三段。

请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这三个段落的妙处。

分析第4段。(对每句做标号)

1、请用一个短语概括第四段内容,并指出描写的侧重点 明确:月下荷塘。(重点描写荷塘,月是陪衬)

2、本段描写了荷塘的那些景物?分别是那些句子? 明确:

荷叶:

1、2句 荷花:3句 荷香:4句 荷波:

5、6句 荷韵:7句

3、请具体赏析这些句子。

(1)

1、2句(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赏析:

“田田”:叠词的使用不仅使得行文轻缓舒展,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满塘荷叶茂密繁盛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比喻: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绰约优美的风姿。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3句(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

拟人:“袅娜”“羞涩”将荷花拟人化,赋予女人的神态特点,突出了荷花的柔美。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比喻: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丽的本质,突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排比短句。

(3)4句(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赏析:

比喻(通感):用听觉的音乐来比作荷香,由嗅觉向听觉转移,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优雅淡远,启发人们从舒缓飘渺的歌声中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时有时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4)

5、6句(荷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赏析:

比喻:将“叶子与花的颤动”比作“闪电”、“波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和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5)7句(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赏析:

写出了荷叶的美的神韵与情致。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4、整体赏析本段。 明确:

(1)动静结合。

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荷叶、荷花、荷香)。这是静景描写。紧接着他就捕捉到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以及脉脉流水的描写(荷波、荷韵),这是动景。动静结合形象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侧面描写。

本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来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类似的写法在初中学过的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体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分析第5段。(对每句做标号)

1、请用一个短语概括第四段内容,并指出描写的侧重点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重点描写月色,荷塘是陪衬)

2、本段借助了那些景物来描写月色?分别是那些句子? 明确:
月光:1句 雾:2句

荷叶荷花:3句 淡淡的云:4句 月影树影:5句 月光月影:6句

3、请具体赏析这些句子,看这些句子如何描写月光的? 明确:

(1)1句(月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赏析:
比喻:将“月光”比作“流水”赋予月光以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色淡而净、流动、一泻无余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泻”可否换为“照”字?

如果换成照“照”,“照”是月光射在荷花上的意思,平淡无奇没有动感,也与“流水”的比喻不相协调。“泻”字极为传神。赋予月光以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色淡而净、流动、一泻无余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2句(清雾):“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赏析:

“浮”可否换为“升”?

“升”仅是由低处往高处移动;
而“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写静,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侧面突出了月色的朦胧飘渺。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3)3句(荷叶荷花):“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

比喻:将“叶子和花”比作在“牛乳中洗过”、“轻纱的梦”,不仅写出了荷叶和荷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也突出了月色的柔和朦胧飘渺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洗”字极为传神,以叶、花的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的特点衬托出月色的柔和朦胧飘渺的特点。

(4)4句(淡淡的云):“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赏析:

比喻:分号前的文字承上文而来,交代月色朦胧的原因,分号后的文字是写自己的感受。这里的难点是“酣眠”“小睡”比喻什么?从本句来看,“酣眠”当是比喻“朗照”,“小睡”当是比喻今晚“淡淡的月光”,朦胧的月色。但是从全篇来看,这个句子却是另有深意。作者在第三段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由此可见,“酣眠”指的是永远的“超出”、永远的“自由”;
“小睡”则是指短暂的“超出”,“片刻的逍遥”。“别有风味”也就是指“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所以,这个句子倒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点睛之笔,抒写了作者“偷得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5)5句(月影树影):“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赏析:

比喻:将树影月影比作鬼,写出了月影、灌木影的阴森恐怖,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将“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比作“画在荷叶上”,写出了杨柳倩影的美丽与可爱,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画”可否换为“映”字?

“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平淡无奇,没有动感。“画”极为传神,赋予月光主动的意识,仿佛有无行的手在展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6)6句(月光月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 赏析:

比喻(通感)。将“光与影”比作“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把光与影化作跳动悠扬的旋律,突出了月色的朦胧飘渺营造了温馨、幽雅的意境,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4、整体赏析本段。 明确:

(1)虚实结合。

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荷花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虚写,虚中间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特姿态,突出了月色朦胧轻缈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摄人心魂的意境,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衬托手法。

只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极力摹写月的投影,月影、柳树影,衬托出月色的朦胧与柔和,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分析第6段。(对每句做标号)

1、请用一个短语概括第四段内容。 明确:荷塘四周的景色。

2、本段描写了荷塘的那些景物?分别是那些句子? 明确:

柳树:1——5句 蛙声与蝉声:6句

3、请具体赏析这些句子。

(1)1——5句(柳树):“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赏析:

比喻:3句将树色比作“一团烟雾”写出了淡月下树色的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的幽静气氛,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5句将路灯光比作“瞌睡人的眼”,写出了灯光下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

拟人:5句将路灯光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态:“没精打采”,,写出了灯光下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

叠词的使用:

1、2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不仅使得行文轻缓舒展,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树之多,“重重围住”表现树之密。描写“空隙”,反衬了树之茂密,又扣住了月色。

数量词的使用:2句“一片荷塘”;
3句“一团烟雾”;
4句“一带远山”;
5句“一两点路灯光”。这些量词的使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营造了朦胧的意境,突出了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例如:初中教材中《湖心亭看雪》中的量词的使用就很有特色,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2)6句(蝉声与蛙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赏析:

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一方面写出了自然生命的自由,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反衬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另一方面由前文写眼前现实的荷塘月色之景过渡到下文写古代虚幻的采莲之景。

(3)整体赏析本段。

明确:

动静结合。

1——5句是静景,从视觉角度描写荷塘四周的景色,6句从听觉描写蝉声与蛙声。表现了月色的朦胧,突出了环境的幽静,流露出作者复杂的情感。

(二)赏析文章的“绘画美”

荷塘月色教学实例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赏析及原文

荷塘月色主持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共16篇)

推荐访问:荷塘 月色 语文教案 模板 中学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