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

|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鹤庆县广播电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1班

张雯

学号:0809050169

摘要

笔者曾于2010年8月1日至8月30日在鹤庆县广播电视事业局见习30天,对当地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作了一些了解和思考,特理成文。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政令,发布新闻,传播科技知识,移风易俗,破除迷信,传播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的传播媒介。

鹤庆县于1951年成立县广播站,1991年11月成立广播电视事业局, 1992年在县城建成了有线电视网络。五十多年来,鹤庆县广播电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先进的事迹感染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节目创优工作,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喉舌作用,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教育和鼓舞全县人民进行“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后,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对新的形势,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广播电视发展和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认真地研究和思考。

一、五年来鹤庆县广播电视工作取得的成就

—1—

(一)基础建设重点突出,稳步发展

1、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是一项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鹤庆县结合本县实际,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把“331”、“211”工程和架设微波接收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快速推进,确保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使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有了明显提高。从2004年起投入大量的资金,落实“村村通”工程,对50户以上看不到电视节目的村实施有线电视小片网建设。在大部分交通不便的山区自然村安装了“村村通”工程,全县共安装“211”工程130座、架设微波130套,让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都能看上6套以上的电视节目,进一步提高了广播电视覆盖率,全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广大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学习农业技术,了解市场信息,丰富文化生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山区群众,亲切地把“村村通”工程称为“连心工程”、“民心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的全面提高,为加快建设鹤庆文化产业特色县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打牢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基础,实施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稳步推进。鹤庆县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较为薄弱,发展后颈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发展的需求。根据这一实际困难,鹤庆县近几年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网络改造工程,做到网络升级改造和日常维护两不误。通过几年来的实施,光缆改造工程共投资约为100多万元,竖杆和布放光纤约30公里,改造用户8000多户。2006年起全县在深入开展广播电视光纤联网、网络升级改造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网络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累计投入资金348万元。目前,全县在城区网络升级改造建设稳步发展的同时,全面完成了县至乡镇的有线电视联网整合工作,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全县的数字化工程已逐渐从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将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参与、多方关注的一个系统工程,开创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工作的良好局面。截至2007年8月31日全县共转换和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699户,完成今年州下达给鹤庆县任务数(3000户)的90%,全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达2.7万户。

3、组建了云南广电网络鹤庆支公司。2004年至2005年,根据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对有线电视网络资产进行了评估,资产以股份的形式进入云南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云南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鹤庆支公司挂牌成立,进行独立经营和运营。完成了公司人员的事转企工作。

4、深入开展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全国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的要求,今年年初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一次农村地面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施集中整治行动,认真做好摸底调查、清理整治等各项工作。根据云南省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2 —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大理州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会议的部署,及时召开了全县转星调整工作会议,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鹤庆县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实施方案》,成立了鹤庆县转星调整工作领导组。工作中,以属地管理为主,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把调整任务落实到村。强化宣传,搞好技术服务,加强督查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全县转星工作的稳步推进。截止到8月31日,全县共累计调整完成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2235套(面),完成计划数10541套(面)的116.1%,全县按计划超额完成了此次转星调整任务,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广播电视传输氛围。

5、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维护管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

播出。鹤庆县把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作为根本任务来抓,按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消除隐患,抓出实效”的安全播出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安全优质播出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抓住电视节目播出机房、电视发射机房、有线电视前端、广播节目播出机房、节目制作及传输流程等这些重点岗位,切实加强管理,认真落实责任。实行部门安全播出责任状制度,采取责任与风险并存的激励机制,将维护人员明确分工,职责明确,奖优罚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部门内经常性地开展机房运行检查、技术演练习等活动,制定出切实有效、周密详实的广播电视应急播出预案,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故障,做到了机房管理“常抓不懈,有备无患”。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主要领导现场坐阵指挥,确保播出工作万无一失。在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时,坚决做到快捷、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防范处理,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全力以赴严防死守,保证不发生任何事故和重大播出传输事故,确保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时段转播和传输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绝对安全。多年来逐步建立起了快捷、有效、准确的安全优质播出系统,对广播电视播出情况做到联络畅通,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调度灵活,实现多年无一起重大事故发生。

(二)积极发挥喉舌作用,紧贴中心,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宣传报道工作

坚持团结、稳定、鼓颈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三贴近”,发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宣传工作连年上新台阶,为鹤庆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发展主题,坚定不移地宣传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培植四大支柱产业,建设五大基础体系,实施六大重点工程”的思想,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培育农业四大骨干产业步伐,努力实施旅游联动工程,着力打牢基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兴县的要求,在《鹤庆新闻》中开设了《百姓生活》、《云岭先锋在鹤庆》、《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鹤庆》、《鹤阳警

—3— 迅》、《抓党建促发展》、《劳动者风采》、《平安鹤庆》等专栏,对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的宣传报道。

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全县宣传工作的部署,紧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突出宣传重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抓实抓好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坚持内宣和外宣相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各部门和农村基层进行采访报道,对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民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在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成果中涌现出的一批为民办实事、深受群众欢迎的人和先进事迹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上做到每组《鹤庆新闻》都有相关新闻报道,既宣传政策,又反映民意,节目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使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二、积累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新闻宣传、打造精品为重点;
以事业建设、增加创收为基础;
以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为动力,努力使全县的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

(二)宣传工作紧贴中心,突出重点,引导有力。在内宣工作中,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全面做好时政报道、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常规宣传报道。在新闻节目中成功组织策划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十七大精神宣传学习等系列新闻新闻宣传报道,真正使宣传工作紧贴中心,舆论引导强劲有力,宣传声势大,效果好,受到全县上下广泛关注。

(三)创新机制,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注重实效。一是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新闻中心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奖惩考核制。对宣传从业人员打破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变人员的固定管理为岗位管理。二是对中层干部和部门主任等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聘任制,一般职工和编辑记者实行双向选择聘用制,推行优化组合和末位淘汰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真正做到兵选将,将挑兵,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抓好广电传输光缆网络建设,夯实广电产业基础。广播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实施,大大推进了事业发展的进程,为增强广电系统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物质基础,对于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质量,加快信息产业建设步伐起到—4 — 了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与收视质量差的问题。

(五)夯实宣传创优的物质基础,切实提高广播电视摄录编播设备档次。广播电视宣传创优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广播电视的宣传水平和节目质量,促进出精品工作,按照数字化建设和广播电视科技发展计划目标要求,高起点,舍投入,加快推进广播电视采、编、播、制、控等设备的数字化改造进程,着力夯实宣传创优的物质基础,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设备档次,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录编播设备档次低与宣传工作质量要求高相制约的矛盾。

(六)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夯实保障安全播出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建设维护与安全播出关联不紧密的现象。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强化建设维护管理和安全播出各项措施的落实,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源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鹤庆的广播电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宣传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三贴近”的目标落实存在差距,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薄弱,发展后颈不足,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山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队伍素质、宣传水平、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宣传的方法、手段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4、财政资金困难,在广播电视硬件设施建设、新闻宣传工作专项经费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1、认识不足,观念滞后。第一,新闻宣传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定、宣传角度的把握、宣传形式的运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直以来,广播电视宣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但在具体操作上,说教式的宣传方式和口号式的宣传内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受着栏目设置单调、社会舆论监督不力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对新闻宣传“三贴近”理解不够透,落实不够彻底。新闻制作和新闻宣传工作局限于原有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开拓性和创新性不足。新闻宣传舆论监督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宣传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贴近新闻事实,就不可能创造出好的新闻作品。第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缺乏凝聚力、感召力、信任度和影响力,小富则满、随遇而安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新闻宣

—5— 传工作者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资金困难,经费投入不足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一是基于现实和体制的原因,财政对新闻宣传的扶持不够,积累不足,发展面临新的困难;
二是随着光纤、数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部分设备老化、陈旧,不能适应新的媒体制作、转播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又将面临新一轮投入不足和现实问题。三是“村村通”建设和维护资金得不到保障,管理经费难以落实,设备老化,瘫痪机器长年失修,原已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山区反盲现象较多。

3、宣传形式滞后,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改革问题,尤其是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后,网络整合与当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尤其是全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后,宣传和事业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4、队伍建设滞后,人才储备不足。由于体制的原因,新闻宣传工作人员队伍得不到有效补充,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

四、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影响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最大问题,占第一位的不是资金缺乏、硬件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原因,而是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只有思维与观念的改变,新闻宣传在方法和效果上才会尽可能地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握正确导向,唱响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三贴近”,为鹤庆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效率、透明”这条主线,扎实开展“三项教育”和“六不准”学习教育活动,增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精神,树立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在鹤庆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促进作用。

(二)抓精品生产,强化质量意识。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突出“三贴近”,在新闻的拍摄、编辑过程中,注意多用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场景和画面,并采用一些较为生动的同期声,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会议报道方面,要努力改变文风,注意抓住与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提高新闻可视性和生动性。要把镜头更多地面向普通百姓,反映他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他们的呼声,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进一步加强专题片的制作,不断挖掘亮点,精心策划、精心采写、精心拍摄、精心制作,多出精品,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因陋就简,在务实上着力,制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专题节目丰富荧屏,尽可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三)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加大经营创收力度,以广告创收为龙头,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加强节目质量管理,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的可视性,为进一步做强做大电视广告作出强有力的铺垫。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抓住当前网络整合和深化文化事—6 — 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契机,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积极争取和利用省网改造资金,切实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工作,打牢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基础,扩大信息网络的覆盖率,进一步深入实施网络升级改造工程,积极推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

(四)加强行业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与执法力度。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播出。把安全播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具体措施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位。按时检查播出机房和有线电视网络情况,分析隐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安全播出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五)改进作风,提高素质,树立形象,进一步加强电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充实电视新闻宣传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学习教育管理。实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增强活力,激活机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力度,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队伍不断壮大。

(六)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按照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不断拓展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切实加强对“村村通”运行维护的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使之有利于“村村通”建设的实施和运行维护,保障“村村通”健康有序发展。

—7—

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调研报告

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

我市辖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和分宜县,设17个乡、15个镇、有446个村民委员会、3760个村民小组。全市共有广播发射台3座、电视发射台1座、中波实验台1座、MMDS发射站1座,网络传输公司3个,主要由它们共同承担我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传输及对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任务。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情况

广播的覆盖情况:广播主要采用调频无线发射的方式覆盖。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广播的覆盖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市广播的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新余的城乡居民基本上都可以收听到来自省高山台、市发射台以及其他设区市发送的中央一套、省一套、新余本地3套,中波585千赫、其他设区市2套以上共7套以上的广播节目。

电视的覆盖情况:电视的覆盖主要采用有线联网、微波传送、卫星接收、无线发射的方式进行综合覆盖,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1、有线联网方式覆盖:至目前,光缆有线电视开通乡镇32个,开通率100%,开通行政村165个,开通率为40%,开通自然村785个,开通率为21%。分宜县共架设光缆干线500多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达1500多公里,全县155个行政村有117个已开通有线电视,占75%。渝水区架设光缆干线总长289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650公里,291个行政村(含仙女湖26个、高新区6个)通有线电视48个,占总数的16%。开通信号的村庄主要集中在乡镇及村委周边比较集中的地带,接入农户约2.1万户,这些农户可以看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频道、同等的信号质量的节目。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由于受巨额的建设资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施工的难度、网络的维护、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等,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还有相当的难度,还须较长的一段时间。2、以微波方式覆盖:渝水区传送的微波电视开通了11套电视节目,在渝水区的覆盖率达85%,目前接入行政村186个、自然村515个,接入农户8.6千户,信号质量相对光缆电视要差些。3、无线接收方式:农户接收来自省高山台、市无线发射台的电视节目,有中央一套、中央7套、省一套、新余一套的电视节目,以上几套节目在我市的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农户只要通过电视机本机天线或架设室外天线即可免费接收以上1-4套电视节目。该方式信号质量根据各地覆盖的场强不一而不同,易受天气、外界电子干扰的影响。4、卫星小前端方式:对一些边远山区,光缆无法联网且无线信号又覆盖不到的地方,采用卫星小前端的方式建立独立网,以解决部分农户的需求。

二、农村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总体水平还不高,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广播电视服务在数量和质量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起点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

光缆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高,入户率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能收到10套以上能够电视节目的农户数为3万户左右,其中8千多户农户收看的微波电视的信号质量较光缆电视差,信号不是很稳定,大部分的农户主要靠接收无线发射的信号收看电视节目,收到的节目为1-4套。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县、区、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现状不一,如县里主要采用光缆有线联网的方式,起点高,效果好,区里主要采用微波电视,实施较简单,但信号质量相对要差些,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格局也不一,有的普及率高,有的普及率底,有的主要采用安装有线电视、微波电视的方式,有的则只靠接收开路电视信号的方式。

、有线电视的入户率不高

我市农村的光缆联网率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乡镇达到了100%,分宜的村委联网率达75%,村民小组达50%,但总的入户率还不高,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户数为2.1万户,仅占 农户数的10%左右,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

、无线覆盖还存在盲区

我市无线覆盖主要依靠省703台、706台和我市的无线发射台发射的信号,对全市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收测表明,中央一套、7套在我市的覆盖率为70%左右,省一套、市一套的覆盖为80%左右,几套节目的综合覆盖率为80%以上,盲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方向以及部分高山的阻挡区,椐统计全市还存在75个盲点村,涉及到3950户农户收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

、维护、管理水平还有差距

农村广播电视的维护、管理主要靠乡镇广电站的人员实施,目前,我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乡镇广电站队伍,配备立刻2-5名不等的管理人员,也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必配的设施,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还不高,有的责任心不强,管理的水平、技术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

三、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体现在事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村村通”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具体实施单位是省广电网络公司,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后,产业功能与事业建设剥离,企业注重是经济效益,讲 究投入产出比,没有效益或效益低的项目不发展或缓发展。而“村村通”工程的经济效益低下是客观的,尤其是有线电视后期的发展需要更高成本的投入,这就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二是农村点多、面广、地形复杂、用户分散,在资金投入、施工难度、网络维护等方面都较城市大,致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步伐不快。三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如果采用光缆联网的方式,每个村通光缆信号的平均费用为1.6万元,这还不算分配网和入户的费用,而上级补助的资金与建设所须资金差距较大,如去年我市的37个重点建设村共投入112万元,三级财政补助资金仅为28万元。四是农村的经济状况致使农村居民的入户率不高,覆盖率与入户率比例差距大,投资回报率太低,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甚至没有。五是省局对高山台无线覆盖盲区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补点。

四、加快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路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村村通”工作是广播电视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使“村村通”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各级广电部门要成立村村通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建立运行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为民 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每年考核各级广电部门工作目标任务的一项主要指标,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二是要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要成立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为“村村通”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区广电部门作为“村村通”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工程的规划、建设。三是要明确工作目标,狠抓任务落实,层层明确任务和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乡、镇,把该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做好有关宣传工作,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农户入网的积极性,为“村村通”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覆盖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实施村村通工程。可采用的方式有有线电视光缆联网、MMDS、地面卫星接收小前端和无线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在人口相对集中或离乡、镇光缆干线较近的地方,采用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的方式到行政村和自然村;
在边远农村、村落分散和人口较少的区域,采用MMDS覆盖,作为光缆有线传输覆盖的延伸和补充;
对光缆延伸不到、无线覆盖不好 的边远自然村,采用卫星接收小前端新建独立网的方式解决。鉴于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仅依靠有线电视在近期还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形,要着力发展无线覆盖,如采用以无线方式为主导方式结合的 “村锅”、“村网”、有线联网进行综合覆盖,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应定位于以综合覆盖的方式进行,而不应过分强调采用有线方式,以减轻建设单位和农户的负担。如省高山台目前发射的节目有中央一套、7套、省一套,并可较好地覆盖我市,为扩大新余电台、电视台信号的覆盖,在市政府下拨5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我局自筹50万元资金,完成了广播电视发射台址的搬迁,并对发射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将无线发射台搬迁至仰天岗450米的山顶,实行高点发射,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在农村的综合覆盖率。下一步村村通工程将侧重向无线覆盖方向发展,如总局、省正在建设的高山台4T+2R频道的无线发射,可在短期内全方位的覆盖广大农村,农户无须交纳接入安装费和收视维护费。特别是今年即将开通的卫星直播电视,将极大地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农户只须交纳少许的安装费,就可收看到数十套电视节目。

、加强监管,确保村村通、长期通

为确保“村村通”发挥长期效应,防止返盲现象出现,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长期通的关键,要从监管机制、队伍建 设、维护经费等方面入手,加强维护管理。一是组建乡镇广电站管理队伍,乡镇广电站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管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为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稳定乡镇广电站队伍,要尽快推行县对乡镇的广播电视垂直管理,落实服务机构和维护人员,保障维护经费。目前我市共设立了33个乡镇广播站,每个站聘用了2-5名管理、维护人员,负责该乡、镇的广播电视的安装、维护、管理。二是建立专人负责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将每个村的维护、管理落实到具体人身上,绩效挂钩,年终考核。三是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服务,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并通过他们及时掌握村民的需求动态,以便提供相关的服务。四是确保维护管理经费,通过适当收取的收视维护费,作为日常的维护管理的主要经费,以防止返盲现象的出现,确保长期通、时时通。

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

我市辖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和分宜县,设17个乡、15个镇、有446个村民委员会、3760个村民小组。全市共有广播发射台3座、电视发射台1座、中波实验台1座、MMDS(多路微波传输系统)发射站1座,网络传输公司3个,主要由它们共同承担我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

、传输及对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任务。[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dawendou.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情况广播的覆盖情况:广播主要采用调频无线发射的方式覆盖。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广播的覆盖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市广播的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新余的城乡居民基本上都可以收听到来自省高山台、市发射台以及其他设区市发送的中央一套(90.7兆)、省一套(92兆)、新余本地3套(94兆、95.3兆、96.2兆),中波585千赫、其他设区市2套以上共7套以上的广播节目。电视的覆盖情况:电视的覆盖主要采用有线联网、微波传送、卫星接收、无线发射的方式进行综合覆盖,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

1、有线联网方式覆盖:至目前,光缆有线电视开通乡镇32个,开通率100,开通行政村165个(分宜117个、渝水48个),开通率为40,开通自然村785个(分宜655个、渝水130个),开通率为21。分宜县共架设光缆干线500多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达1500多公里,全县155个行政村有117个已开通有线电视,占75。渝水区架设光缆干线总长289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650公里,291个行政村(含仙女湖26个、高新区6个)通有线电视48个,占总数的16。开通信号的村庄主要集中在乡镇及村委周边比较集中的地带,接入农户约2.1万户(分宜1.2万户、渝水0.9户万),这些农户可以看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频道、同等的信号质量的节目。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由于受巨额的建设资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施工的难度、网络的维护、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等,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还有相当的难度,还须较长的一段时间。

2、以微波方式覆盖:渝水区传送的微波电视开通了11套电视节目,在渝水区的覆盖率达85,目前接入行政村186个、自然村515个,接入农户8.6千户,信号质量相对光缆电视要差些。

3、无线接收方式:农户接收来自省高山台、市无线发射台的电视节目,有中央一套、中央7套、省一套、新余一套的电视节目,以上几套节目在我市的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农户只要通过电视机本机天线或架设室外天线即可免费接收以上1-4套电视节目。该方式信号质量根据各地覆盖的场强不一而不同,易受天气、外界电子干扰的影响。

4、卫星小前端方式:对一些边远山区,光缆无法联网且无线信号又覆盖不到的地方,采用卫星小前端的方式建立独立网,以解决部分农户的需求。

二、农村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总体水平还不高,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广播电视服务在数量和质量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点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光缆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高,入户率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能收到10套以上能够电视节目的农户数为3万户左右,其中8千多户农户收看的微波电视的信号质量较光缆电视差,信号不是很稳定,大部分的农户主要靠接收无线发射的信号收看电视节目,收到的节目为1-4套。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县、区、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现状不一,如县里主要采用光缆有线联网的方式,起点高,效果好,区里主要采用微波电视,实施较简单,但信号质量相对要差些,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格局也不一,有的普及率高,有的普及率底,有的主要采用安装有线电视、微波电视的方式,有的则只靠接收开路电视信号的方式。

(二)、有线电视的入户率不高我市农村的光缆联网率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乡镇达到了100,分宜的村委联网率达75,村民小组达50,但总的入户率还不高,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户数为2.1万户,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

(三)、无线覆盖还存在盲区我市无线覆盖主要依靠省703台、706台和我市的无线发射台发射的信号,对全市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收测表明,中央一套、7套在我市的覆盖率为70左右,省一套、市一套的覆盖为80左右,几套节目的综合覆盖率为80以上,盲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方向以及部分高山的阻挡区,

椐统计全市还存在75个盲点村,涉及到3950户农户收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

(四)、维护、管理水平还有差距农村广播电视的维护、管理主要靠乡镇广电站的人员实施,目前,我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乡镇广电站队伍,配备立刻2-5名不等的管理人员,也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必配的设施,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还不高,有的责任心不强

,管理的水平、技术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

三、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体现在事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村村通”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具体实施单位是省广电网络公司,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后,产业功能与事业建设剥离,企业注重是经济效益,讲究投入产出比,没有效益或效益低的项目不发展或缓发展。而“村村通”工程的经济效益低下是客观的,尤其是有线电视后期的发展需要更高成本的投入,这就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二是农村点多、面广、地形复杂、用户分散,在资金投入、施工难度、网络维护等方面都较城市大,致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步伐不快。三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如果采用光缆联网的方式,每个村通光缆信号的平均费用为1.6万元,这还不算分配网和入户的费用,而上级补助的资金与建设所须资金差距较大,如去年我市的37个重点建设村共投入112万元,三级财政补助资金仅为28万元。四是农村的经济状况致使农村居民的入户率不高,覆盖率与入户率比例差距大,投资回报率太低,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甚至没有。五是省局对高山台无线覆盖盲区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补点。

四、加快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村村通”工作是广播电视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使“村村通”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各级广电部门要成立村村通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建立运行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每年考核各级广电部门工作目标任务的一项主要指标,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二是要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要成立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为“村村通”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区广电部门作为“村村通”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工程的规划、建设。三是要明确工作目标,狠抓任务落实,层层明确任务和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乡、镇,把该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做好有关宣传工作,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农户入网的积极性,为“村村通”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覆盖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实施村村通工程。可采用的方式有有线电视光缆联网、MMDS、地面卫星接收小前端和无线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在人口相对集中或离乡、镇光缆干线较近的地方,采用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的方式到行政村和自然村;
在边远农村、村落分散和人口较少的区域,采用MMDS覆盖,作为光缆有线传输覆盖的延伸和补充;
对光缆延伸不到、无线覆盖不好的边远自然村,采用卫星接收小前端新建独立网的方式解决。鉴于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仅依靠有线电视在近期还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形,要着力发展无线覆盖,如采用以无线方式为主导方式结合的“村锅”、“村网”、有线联网进行综合覆盖,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应定位于以综合覆盖的方式进行,而不应过分强调采用有线方式,以减轻建设单位和农户的负担。如省高山台目前发射的节目有中央一套、7套、省一套,并可较好地覆盖我市,为扩大新余电台、电视台信号的覆盖,在市政府下拨5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我局自筹50万元资金,完成了广播电视发射台址的搬迁,并对发射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将无线发射台搬迁至仰天岗450米的山顶,实行高点发射,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在农村的综合覆盖率。下一步村村通工程将侧重向无线覆盖方向发展,如总局、省正在建设的高山台4T 2R频道的无线发射,可在短期内全方位的覆盖广大农村,农户无须交纳接入安装费和收视维护费。特别是今年即将开通的卫星直播电视,将极大地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农户只须交纳少许的安装费(机顶盒),就可收看到数十套电视节目。

(三)、加强监管,确保村村通、长期通为确保“村村通”发挥长期效应,防止返盲现象出现,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长期通的关键,要从监管机制、队伍建设、维护经费等方面入手,加强维护管理。一是组建乡镇广电站管理队伍,乡镇广电站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管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为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稳定乡镇广电站队伍,要尽快推行县(区)对乡镇的广播电视垂直管理,落实服务机构和维护人员,保障维护经费。目前我市共设立了33个乡镇广播站,每个站聘用了2-5名管理、维护人员,负责该乡、镇的广播电视的安装、维护、管理。二是建立专人负责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将每个村的维护、管理落实到具体人身上,绩效挂钩,年终考核。三是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服务,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并通过他们及时掌握村民的需求动态,以便提供相关的服务。四是确保维护管理经费,通过适当收取的收视维护费(光缆用户和微波用户),作为日常的维护管理的主要经费,以防止返盲现象的出现,确保长期通、时时通。

第一章 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兴起

1、1923年1月23日,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发射功率50瓦,呼号XRO。

2、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呼号XOH。

3、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广播管理机构:1923年东北无线电监督处,奉天。

4、1928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呼号XKM。

5、1932年11月12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新的“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功率75千瓦,呼号XGOA。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强的广播电台。

6、1927年3月19日,上海新新公司负责人邝赞在上海创立“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呼号初为XQX,后改为XCHA。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第二章 抗战时期的广播事业

一、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1、抗战初期救亡广播宣传。 A,九一八事变后的宣传上海的广播电台进行抗日宣传:

及时播送战况,亚美广播募捐,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邀请著名爱国人士演讲,抵制日货。

西安广播电台1936年8月1日开播,史沫莱特首次用英语广播真相。

B,七七事变后的广播宣传

二、绿川英子,鹿地亘,日本人。曾在国民党“汉口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国际广播战士,同中国人民一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反对法西斯主义。

三、从挫折中恢复的国名党广播事业发展的几个方面:
1,全力恢复随政府撤退的公营广播电台。

2,正式开办对外广播。3,有效防止了敌人大轰炸破坏。

4,加强了战时宣传。

5,在西南、西北地区新建广播电台。

四、抗战相持阶段国名党广播的宣传的双重性。

既有主张团结抗日的积极内容,又有鼓吹曲线救国、反共反人民的消极内容。

五、1941年8月1日,苏联在上海以苏商名义创办了“苏联呼声广播电台”。呼号XRVN。是一座反法西斯电台。

宣传特点:在播出内容上绝不涉及抗日战争,亚洲问题及太平洋战争等。除新闻节目外,有数量众多的文艺节目,如戏曲、话剧、弹词、音乐、文学作品等。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传,并出兵我国东北,该电台被封。

任务:苏联卫国战争进展情况,进行文化宣传,使听众了解其在文学、音乐、科学方面的成就。

进步意义:194年12月8日后,成为上海地区报道中国及其同盟国对日战争真实消息的唯一渠道。它所播送的文艺作品不但与敌人的广播电台不同,与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的广播电台相比也另有特色。

六、1940年春,成立广播委员会,周恩来领导筹建广播电台。设备难题:发射机、供电、发射天线。台址为延安王皮湾村。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编写。

作用:
①担负起了抗日战争的部分宣传任务,对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从实践中培训了人民广播的第一批编播、技术人员。

③奠定了人民广播事业的最初的基础,为以后延安恢复广播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七、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宣传:

①是揭露皖南事变真相,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

②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③广播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等一批重要文章。

④播放了一些革命歌曲。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 (重点)

1、1945年8月中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呼号XNCR。广播稿仍由新华社供给,基本经验:①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一贯强调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②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

③中国共产党强调新闻真实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④树立“人民公仆”的思想,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

①宣传对象:立足解放区,面向全中国,而且把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作为主要对象。②宣传任务:宣传我党、我军和解放区的情况。③宣传方式:大家办广播。

④宣传内容:以不同形式介绍共产党的政策、主张,解放区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情况。

2、1945年8月24日,伪“蒙疆放送局”改名为“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呼号为XGNC。由《晋察冀日报》社领导在当时解放区的广播电台中发射功率是比较大的,并承担延安台的“中转台”任务。

1946年10月10日,在完成最后一次播音后,转移到河北省阜平县栗园庄,1947年 元旦恢复播音,改名为“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

3、“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筹建:
1946年9月1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呼号XGHT,台长常振玉,台址:河北省涉县沙河村。转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

1947年3月接替延安台播音,保证了中共中央的声音不中断的向全国广播。1949年1月,根据中共华北局指示停止广播。

宣传方针:立足本区,面向全国。

特色节目:对南下人民解放军广播节目。

4、1947年3月——1948年5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三次战斗转移(简答):第一次:从延安的盐店子——子长县的好坪沟村。1947年3月14日在一片轰炸声中坚持完成中午播音,随后转移到子长县。

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第二次:从子长县的好坪沟村——河北涉县的沙河村。

1947年3月30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接替陕北台的广播。第三次:从河北涉县的沙河村——河北平山县。

1948年5月22日停止沙河播音,胜利声中,北上平山。从1948年5月23日起陕北台开始在平山播音,一直播至1949年3月25日迁入北平。

5、平山时期陕北台的发展:编辑队伍的逐步充实。编播制度日趋完善。自力更生建发射台。

6、解放区广播事业的优良传统: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②坚持了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③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广播。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广播的特点:

①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相对和平阶段,国统区的官办广播事业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国民党当局发动的内战在遭遇人民解放战争的沉重打击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国民党的广播事业日益萎缩,最终走向了崩溃的道路。

②国统区的民营广播事业在战后一度复苏,但在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 击下,不久即走向了衰落的道路。

③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广播和解放区的广播在宣传战线上也战开了一场激烈的斗 争。国民党“戡乱”广播的宣传曾经短时间占上风,但在宣扬和平、正义、真理的解放 区广播之声的强大攻势下,不久即宣布破产。解放区的广播在国统区的影响日益扩大, 成为推动

第二条战线斗争开展的强大动力。

④抗日战争胜利声中重建起来的人民广播事业,在解放战争中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但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终于逐步成长壮大起来。

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旧中国广播的终结和人民广播事 业新阶段的开始。

第四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广播事业

一、建国初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1、开国大典的广播

2、调整和充实领导机构: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3、形成以中央台为中心的四级广播网。中央台、大行政区台、省以及省辖市台、市台。

4、建立广播收音站和农村有线广播网。1952年,全国第一座以一个县为区域范围的广播站“吉林九台县广播站”正式播音。

5、对私营广播电台的改造。全部国有化。

6、开办对国外广播。

7、增办对少数民族的广播。1950年5月22日,中央台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是藏语广播。

二、刘少奇对广播工作重要指示和改进

1、关于农村有线广播的问题。

2、关于对外广播的问题。

3、关于电视。

4、关于降低收音机价格。

5、关于收听费。

6、关于加强领导。

7、关于和邮电部的关系。

8、关于干部和记者。

9、关于机构问题。

10、关于广播和日常人民生活联系。

三、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956年7月—8月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①影响:a.会议对以前的广播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b.会议还对业务领导、领导作风和培养干部等问题做了检查,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加强的措施。

会议对以前的广播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

第一,关于广播电台既管宣传又管技术的问题。(认为是正确的)

第二,关于基本建设计划中先中央后地方、重点发展的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

第三,关于宣传工作中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的问题。(这是错误的建议和措施) 第四,关于发展广播收听网的群众观点问题。(这是正确的观点) 如何办好新闻性节目和文艺性节目,会议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改进新闻报道,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

第二,扩大取材范围,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人民生活。

第三,要在广播中展开批评。

第四,根据广播特点对待“百家争鸣”,在广播中开展自由讨论。

第五,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办好文艺广播。

第六,要丰富节目的内容和形式。②改进:a.各广播电台根据自己的力量,普遍增加新闻节目的次数和容量,强调了新闻的时效性,努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力求全面、真实、生动、有趣。

b.扩大报道题材,使广播节目更能体现人民的生活,让广播节目更全面地反映社 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

c.知识性节目数量有所增加。

4、建国初期广播宣传的主要经验:
①宣传报道思想明确重点突出 ②扬光荣传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③剖析典型使报道深化

④学习苏联的得与失:

1954年学习苏联的经验建立和完善了提高节目质量的方法和制度,建立了文艺广播的音响导演制,也开始对播音员进行广播语言和声音的基本功训练,并开始组织社会力量参加广播工作等。学习苏联的经验收获是大的,但也出现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机械、教条主义的倾向。对于苏联的经验立足中国实际,认真分析思考不够,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多。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事业在探索中前进

1、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建成,于5月1日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播送节目。

1958年5月1日晚7点,“北京电视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了。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2、广播战线错划右派

反右派斗争中,广播系统影响较大的事件是对以温济泽为首的“反党小集团”的批判。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对外广播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革命 和建设成就、加强和促进与各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中央广播局副局长温济泽在分管领导对外广播宣传中,总结出了对外广播于对内广播的“四不同”,即对象不同、任务不同、内容不同和报道方式方法不同。

我们应该从中记取历史的教训:
其一,坚持事实求是原则。其二,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大跃进时期宣传的错误:
A、对内宣传的错误:①宣传生产建设成就方面的浮夸风②推广先进经验方面的瞎指挥③在理论、政策宣传上的片面性 B、对外宣传的错误:

①只讲节目数量,忽视节目质量

②片面强调所谓的政治宣传,不重视对其他方面的报道 ③广播内容上要求“以我为主,不看对象④对外宣传一般化,宣传效果甚微。

原因: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普遍不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缺乏真正的认识,盲目随风跑,头脑发热。

②许多记者编辑缺乏应有的工农业生产知识,人云亦云,闹出许多大笑话。

③没有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报道听途说当作新闻加以报道,甚至弄虚作假。

④确有少数记者看出了问题所在,但是不敢实话实说、如实报道,害怕被扣上“右倾”的帽子,做了违心的宣传。

4、电视台筹建国际背景中国电视台的筹备罗东

电视节目的类型:新闻节目, 社会教育性节目,军事节目, 文艺节目。电视节目的设置原则: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

5、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北京电视

台演播的《一口菜饼子》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1973年4月14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试播,5月1日正式播出。

二、“文革”期间广播电视宣传的严重错误及其危害

1、鼓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宣传

2、“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宣传

3、破坏生产建设的经济宣传

4、文化专制主义控制下的文艺宣传

5、强加于人的对外宣传

三、“文革”期间广播电视宣传的教训

1、坚持和加强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2、既作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要反映广大群众的呼声

3、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宣传典型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

1、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的出现,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广播电视网的初步形成。

2、《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1994年4月1日创办的一个用事实说话的评论性栏目,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是最有影响的内容是揭露社会问题和行政弊端的批评性报道,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评述。

3、组织社会力量办好广播电视节目:

①聘请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邀请社会各界献计献策,广纳天下智慧。

②请专家、名人撰稿,当顾问或主持节目,参与节目的策划把关或直接参与节目播出。

③请个人或社会团体提供节目,与其他机构联合办节目。

4、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

1980年10月7日至18日,中央广播局在北京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5、“自己走路”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自己的报道思想和报道计划,开展新闻、评论工作;

二是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稿件的采编和节目录制都应体现出广播电视的特色和风格。

6、广播电视“自己走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变化) 第一,电台、电视台以“短”、“快”为特点的新闻明显增多。

第二,广播评论重新上马,电视评论初现荧屏。

第三,主持人节目出现。

第四,远距离教育的发展。

第五,电视剧复苏和发展。

7、1982年国务院所属部委实行机构改革,决定把中央广播事业局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

8、1983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在北京举行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

9、广播电视节目改革以新闻节目改革为重点。

1、新闻联播的出现。

2、新闻改革。

广播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自查报告

2020年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调研报告

电视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台工作汇报

推荐访问:广播电视 调研报告

上一篇:事业策划书

下一篇:在校检讨书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