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朱丽芳 无锡市新区春星小学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 66~67 页。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 在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 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渗透爱护人民币、节俭、拾金不昧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进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在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课件出示)小动物们正在开会呢!瞧,大象爷爷来了! 师:小朋友出出主意,发什么好呢? (师:那得把大象爷爷累坏了。最好发另外一样,既方便又实惠,发什么……) 师:小动物有了钱,就可以购买自己满意的物品了。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啊? (学生可能回答:
师:钱的用处还挺大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钱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认识)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人民币 1. 相互介绍。
师:桌上的小盒子里就躲着人民币,待会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同学介绍介绍,说清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重点认识。
师:谁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你还能从颜色和图案上来介绍一下吗? 师:讲得真好!谢谢你小老师!真自信真大方!表扬一下他。
“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元)这是什么字?这是汉子大写的壹,请你认一认它,一起读,壹元。
我们可以通过看阿拉伯数字,看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这是什么?(国徽)国徽代表伟大的祖国,所以小朋友要爱护人民币。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师:小朋友桌上有 1 元吗?(有!)举起来!(生有的举纸币 1 元,有的举硬币 1 元) 师:啊,有的 1 元是这样的(举 1 元),是用纸做的,是(纸币!)有的举的 1 元是这样的,圆溜溜的,用金属做的,叫(生:硬币)(课件出示 1 元) 3. 区分 1 元与 1 角。
师:看仔细喽!(课件出示 1 角纸币)这儿还有一张 1 元!
(生:不是 1 元,是 1 角!) 师:(故作惊讶)啊?1 角?明明有“1”嘛! (生:
1 后面的字是角!角!) 师:
哦,“角”(板书: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1 元和 1 角虽然都有 1,但是单位不同,就差远喽!读:1 角。谁来介绍它的颜色图案?同样,也有 1 角的硬币。
4.认识 1 分 师:你认识这个人民币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分),不过现在很少用了。这上面有什么图案? 5. 辨认其他人民币。
师:小朋友真厉害!不过,我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他们吗? (课件出示:
5 角、 5 角、 2 分、 5 分)谁来介绍?(请一生边指边说)这两个是什么字?是汉子大写的贰和伍、认一认他们。
不同的人民币,颜色和图案也是不同的,熟悉了以后我们就可以一眼认出它们。这是?(齐说) 6.练习 小朋友认识得真多,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会连一连吗? (二)教学进率 1. 教学 1 元=10 角 (1)师:大象爷爷给小狗和小猪每人发了一个红包。(课件显示:小猪得意地说:“哈哈!我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啦!”小狗说:“呜……我只有一张。”) 师:小狗,别哭别哭,小朋友帮它数一数。(课件)这是一张____?(生:1 元)小猪的呢?(课件)这是一张______?(生:1 角)猜猜小猪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来,大声数一数。(课件)1 角!2 角!3 角……10 角! 谁会来安慰小狗了? (板书:1 元=10 角)齐读。
(2)小兔也得到了 1 元钱(出示信封) 师:想不想看?里面都是相同的纸币,抽一张瞧瞧,这是____?(生:5角)猜猜一共有几张?为什么?看一下吧!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 来做个小练习,比谁说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1 元=( )角 2 元=( )角 10 角=( )元 40 角=( )元 2. 教学 1 角=10 分 师:我们知道一元等于 10 角,那么 1 角等于多少分?一起来数一数。(生:10 分)板书: 1 角=10 分,齐读一遍 你知道几枚 5 分可以换 1 枚 1 角吗?为什么? 3. 课中操。小朋友们听过关于钱的儿歌吗?老师这儿就有一首,叫做《一分钱》,我们可以一边欣赏一边跟着唱。
三、巩固练习 (一)小狗存钱。(第 67 页第 2 题) 师:小动物们有了钱,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小狗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你是怎么填的?第二次一共存了几元几角?说得真
好,我们要把相同的单位加在一起。
(二)小猪逛超市 师:(课件)小猪有了钱,赶紧去超市买东西。
1. 棒棒糖的不同付法。
(出示)这是什么?棒棒糖 1 元 2 角一个,这三种纸币各有一些,想想看怎么付正好是 1 元 2 角钱呢?比比谁的办法多。
(投影仪学生上来展示 4 种摆法,边摆边说) 谁和他想法一样的举手。
老师还可以用银币来付 1 元 2 角,来一起看看。
2. 文具小柜台(一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师:小猪又来到了文具柜台,可是只剩 1 元钱了,可以买那两样东西?为什么? 它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去了!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认识哪些人民币,以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大面值的人民币。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晃 1 个月过去了,小树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怎样了呢?(课件)小猪大吃大喝,把钱花光了;
小兔子把钱存进了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看一看,数一数;
小猴子攒了一笔钱,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红火,挣了好多钱,它还帮助了生活上有困难的小动物呢!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你喜欢哪个动物?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有趣生动的动物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进率。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上面的图案特点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2.情境推动,解决问题。
人民币进率的教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认识 1 元=10 角,要打破旧知中 1 小于 10 的数感,借助单位建立数量平衡。在教学片断中,伴随着小猪与小狗拿到钱后的表情变化,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
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在学生知道 1 元=10 角后,教材安排了换币的活动:1 元与 5 角的互换。考虑到学生实际换币时,兴奋点容易集中在把玩人民币上,影响数学思考,因此,教师变“换币”为“猜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 3 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 1 元 5 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我让想到方法的学生上台边说边摆展示给其他同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实物的展示也更贴近生活,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也可以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改进之处:
1.在认识不同的人民币的时候,还可以从他们的大小这个角度来介绍区分。
2.逐个介绍之后,要适当对比再认识,1 元与 1 角放一起对比,所有的硬币放一起对比。
3.只展开了 1 次介绍的活动,而且还是有学生介绍的,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有条理,可以展开第二次介绍,让同桌两人再根据文字、颜色、图案、大小来系统地介绍,加深认识。
4.在猜小兔红包的时候,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不到位,可以在回答前总结提问:几张 5 角是 1 元?对于猜错的学生不能略过,而要追问为什么是10 张? 5.对于 1 角=10 分这个知识点,教的不够扎实,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出 10 个 1 分和同桌的 1 元交换,经历这个数、换的经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6.1 元 2 角的练习中,学生上来演示,要抓取重点,提升思维,适时追问:为什么你要先摆 10 个 1 角,再摆 2 个 1 角,让学生再次体会 10 角是 1 元,也是对进率的运用。将 5 个 1 角和 1 个 5 角用手指圈一圈,表示合起来就是 1 元,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对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