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黄河颂教学设计

| 来源:网友投稿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
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2.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4.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以行动保护汕头的母亲河——韩江。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 教学用具: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内

一、导入新课并投影学习目标。

二、音乐欣赏:点击浏览图片并欣赏《黄河颂》。(紧凑点击图片,进入最后一张时缓缓拉动文字框滚动条)

三、作家作品介绍。

课堂练习。(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四、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五、独立思考、质疑探究: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这首歌词的

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文一直在写黄河,标题也是颂黄河,可诗歌最后四句却在写英雄儿女,是离题吗?

3.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样理解的?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六、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小结。

七、对比阅读,拓展练习。(于天命的散文《黄河颂》)

八、布置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完成《一课一练》。

九、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第二课时(课外)

十、利用综合资源,通过浏览推荐的相关网页,自主深入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十一、教学后记:

一直担心这种情感丰富的爱国主义诗歌,难上!在图像、音视频等感性材料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仅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头”和一个自主学习的课件,学生是否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呢?事实上,这种忧虑是多余的。

我借助同学们自己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和本课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意识,再加上播放、欣赏气势雄伟的歌曲《黄河颂》,学习《黄河颂》竟成了一节庄严肃静的爱国教育课

没见过黄河,但通过诗歌文字描绘及几张黄河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运用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里互读,然后分批朗读(1~30;
31~60),最后推选男女学生代表来朗读,课堂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朗读时声势是一浪赛过一浪。

在朗诵中,我们赞美了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更让我体味到了学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黄河般彭湃的雄伟力量!

课余时间里,学生利用本课件继续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学习。

课件设计以《黄河颂》为主体,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是一堂学生自主学习课、音乐文学欣赏课、探究课,同时,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源来自主学习了解黄河的文明、文化和“母亲河”的灾难史以及现状,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探究的好帮手。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 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

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

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思 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配乐《黄河颂》)

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黄河?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三、内容研讨,赏析词语

(一)序曲

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明确: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生答:伟大坚强 读朗诵词

板书: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师问: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答: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

师自问答: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师问: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师问:请大家看图片,黄河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形象?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词语或诗句对黄河的特征、形象、气势进行描绘吗?板书:描绘黄河形象、气势

(三)主体:颂黄河

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请欣赏歌曲《黄河颂》中的“颂黄河”部分。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明确: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板书:歌颂黄河巨大贡献

问: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生答:伟大坚强

(四)尾声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的精神

师:以此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板书: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四、总结课文,强化主题

刚才我们通过对课文的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录音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思路:以诵读有关黄河诗句为序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主题;
抓住主题的关键字眼,意在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求知欲,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要求你们回去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可真多!看来,同学们课前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黄河颂》这个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地答出:颂!)

师:那“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

生:“颂”是歌颂,赞颂的意思,《黄河颂》就是歌颂黄河,赞颂黄河。

师: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学了课文以后就会明白的。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

二、感性认识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出示八幅黄河的有关图片,配上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黄河。第一幅图片是九曲连环的黄河整体图,第二幅是黄河夕照图,第三幅到第八幅是黄河壶口瀑布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图片。)

师: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大家纷纷举手)

生: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掀起的万丈狂澜。

生:我感受到了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气势。

生:我体会到了黄河那英雄的气魄和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生:我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跳出了胸膛,浑身的热血在沸腾。

„„

三、吟读黄河颂歌,探究黄河精神

(设计思路:第一步,通过通读全文,理解课文深刻内涵。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师:了解黄河历史能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

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来一起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练习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设计思路:第二步,明确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

师: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

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

师:我们发现,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什么?

生:两部分,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

师:朗诵词放在歌词前,起什么作用呢?

生:从朗诵词中我知道黄河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生:朗诵词在歌词前起到铺垫、提示、总起的作用。

师:很好。我们后面的歌词是要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的。既然黄河它

是代表民族精神,诗歌要赞颂的是它的英雄气魄,那么你认为哪些诗句,集中表现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而哪些词又集中表现了黄河的民族精神?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生读,师巡视指导)

生:我认为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师:你认为这句诗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

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同学?

(生举手)

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师:读这句诗的时候,应该抓住哪个关键词来读?谁来试试?

生:“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

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

(生齐读)

(师引导学生朗读)

(生举手要求补充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生: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这句诗?

指名读。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位同学刚才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了哪个词? 生:劈!

(师指导朗读、齐读)

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

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大家再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生读)

生: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师: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第一个“啊!黄河!”的内容?

(指名读,生读得舒缓、深沉)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

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

师:好一个舒缓深沉之情!

师:第二个“啊!黄河!”呢?谁来试一试?

(生读。不等老师问个为什么,他就直接说了: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师:你还能为同学们再表演一次吗?

(生读,读得有声有色,还真有点韵味。生鼓掌鼓励)

(第三个“啊!黄河!”还没等老师说完,就已经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来了。其中一个学生以饱满激动的感情读完了第三个直接赞颂黄河的内容。他的理由是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他认为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

(师及时表扬了他)

师:太好了,同学们的朗诵可以登台表演了,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朗读的时候,

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一下?要读好诗歌,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好,这是好经验,还要?(揣摩感情),对,就是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生:还要注意关键词

师:噢,关键词,对。什么叫关键词?哪种类型的词?

生:就是最能够体现诗歌内容,最能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学习,我们要读好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要投入自

己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还要读好关键词,这样才能把诗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师:那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在朗诵诗的时候,为了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方法,要关键词,要理解,要投入等等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生:(纷纷发言)可以放置背景;
可以配上音乐,音乐可以让我们的朗诵更有气

氛;
可以分角色,把诗歌的韵味读出来;
可以加以动作、表情,增加手势„„, 师:同学们方法挺多的,我们来试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刚才学到的方法用上。

咱们来在全班交流试试,你们是怎么组合的?(分角色)

小组合作,探究朗读(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都有合作的经验,那这样我们全班来一次大合作,我想请

一位同学来读前面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那一段,女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啊黄河”,男同学读第二节“啊黄河”,全班读第三个“啊黄河”。注意!读好关键词,读出情感。

(生读)

四、课外延伸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是关键。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尽量放心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乐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要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打通学科的界限,实现综合性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领略了黄河雄伟壮观的风采,感受了诗人笔下民族顽强的奋斗精

神与不屈的意志,但我们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进行研究,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必要时可请老师帮助指导。

1、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你能否具体地说出黄河是从哪

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习《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3、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五、结语

(全班再齐声朗读一遍)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今后我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希望同学们用到今天学习的

读诗的方法。这篇黄河颂,它只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内容,课后还可找来读。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来了解黄河大合唱,去真正的感受黄河的气魄。

《黄河颂》教案设计

大杨树四中——高秋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 、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诵读感悟

1.播放《黄河颂》的录音。

2.再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其中一节,学生品评: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4.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大声朗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5.展示学生诵读成果。找3~4名同学读,学生互相品评、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作重音、停顿指导。

6.你认为谁读的哪一段最好,为什么?(交流)找出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大家模仿他的感情和基调在小组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豪迈、激昂的情调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7.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齐读本诗。

三、研讨诗歌内容

1.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2.小组交流: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答案)

4.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满怀着对先人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无上热爱。再来颂读诗歌。

四、拓展延伸

1.欣赏《黄河大合唱》,交流你所获得的感悟,并写下来。

2.搜集描绘黄河的图片、文章、诗词、乐曲,欣赏交流。

《黄河,母亲河》最新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共17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黄河颂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