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防汛应急预案十二篇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编号:SL-W2-012A/0
1、目的
为早抓落实防台、防汛工作,防止险情的扩大,使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尽力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组织网络及职责
2.1平任应急小组组长。
具体分工如下:
汛防台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联系。
3、应急措施
3.1现场下水道疏通。
3.2生活区宿舍、后勤生活保障、救护。
3.3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电梯、井架、脚手架、模板支撑等的检查与抢修。
3.4施工用电、各部位配电箱、现场高空照明灯及架空线路的检查、加固及抢修。
3.5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与医院联系或拨打
110、119救助电话,详细说明事故的地点、程度及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抢修麻袋、泥浆泵、汽车、木材、板锹、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切割机等。
5、通讯联络
医院救护中心:120报警:110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13162891257
有关负责人联系电话:13681908537
项目负责人:张文平手机:15862404971
安全员:郭戈亮手机:13162891257
技术负责人:陈富海手机:13311629273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康桥单元R21-08地块农转居公寓项目二标
防 汛 防 台 应 急 预 案
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
康桥单元R21-08地块农转居公寓Ⅱ标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台风、暴雨、洪水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项目部防汛防台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生产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防风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杭州市城区防防台应急预案》、《关于做好2014年防汛检查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制订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坚持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统筹兼顾、局部服从全局;
以人为本、抢险救灾先人后物;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科学决策、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团结协作、协同应对。
2应急准备
2.1组织机构及职责
2.1.1施工现场防汛防台应急指挥小组 总 指 挥:王 勇
副总指挥:方茂云 胡伦元
成 员:相关部门管理人员 各班组班组长 2.1.2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工作职责
(1)组织、指挥和协调项目部防汛防台工作;
(2)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发出预警信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各部门在台汛期间的各项指令、指示;
(3)完善防汛防台的各项应急防护措施;
(4)安排人员值班,与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报告应急处理的情况;
(5)及时将收集的气象预报传递到施工现场,并保持与施工现
场信息畅通,及时了解施工现场防汛防台情况;
(6)对项目部防汛防台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恢复常态后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巡查,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2.1.3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制定本部门的防汛防台措施和预案,配备应急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
2.1.4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详细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设备,并应及时了解各类气象灾害信息,启动相应的预案,保障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
2.2 应急物资 2.2.1应急设备
为保证应急救援迅速、有效,项目部应配备下列物资,并应保证所有物资合格有效,可随时投入使用。
编织袋 200只
泥浆泵 3台、潜水泵8台 铅丝 30 KG 控制箱 10 只 木材 20 立方
板锹 40 把、杆棒 45 根、雨布 60 块
汽车 2 辆 3.2.2应急救护资金
为保证事故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尽快实施救护,财务部必须保证伍万元以上现金作为应急救护资金。
3预警预报
3.1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在汛期、台风期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及时掌握暴雨、台风、洪水等气象预警信息,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将利用文件、电话通知、短信群发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各部门传递预警预报信息,督促有关方面提前部署防范工作。
3.2各部门必须密切留意,主动获取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在工地的项目位置进行公告,并通知施工项目部每一个班组和作业人员。
3.3汛期、台风期间,各部门必须和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保持信息畅通,密切关注气象最新发展趋势,积极组织好汛期、台风期间的各项工作。
4应急反应流程
应急响应的流程分为:接警、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和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
4.1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应急人员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组织发布信息、内部通报等。
4.2 采取救援行动,场外应急指挥应支持现场应急人员完成下列救援行动: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技术支持、现场监测等。
4.3行动完成后,进入应急恢复状态。
4.4 应急响应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原因分析、评价制定的应急预案,根据报告为修订应急预案作参考。
5应急措施
5.1暴雨应急措施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5.1.1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1)各部门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藏怕水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工地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
5.1.2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在过去的 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防洪防汛信息,防止城市内涝,随时做好应急响应。
(4)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雨。
(5)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5.1.3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停止全部室外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6.警报解除
根据上级指令或气象台发布警报解除通告,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下达警报解除命令后方可撤离抢险队伍和取消防洪度汛值班,恢复常态。
(1)路基进行检查,防止路基、基坑被雨水浸泡,对需加固处理的及时加固
(2)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以防各种防护设施被风和雨损坏。
(3)清理抢险物资,完善物资使用台帐,补充后备。
(4)收集整理现场图片、文字记录,进行工程索赔相关工作。
(5)针对暴露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并结合实际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5.2台风应急措施
5.2.1气象台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将在48 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时: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2)检查、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3)通知各部门、班组长等重点设防的操作人员,要求他们注意做好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4)对工地现场易受台风影响的材料和设备及时入库;
对不易入库的进行整理、固定、覆盖,做好防雨、防风等措施。
(5)准备适量的黄沙、麻袋、水管应急材料和医疗救急用品;
调试抽水泵、应急灯、对讲机等设备;
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保证疏通。
(6)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做好保护和加固措施,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
对测量点、原始坐标和高程点做好保护。
5.2.2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将在24 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时:
(1)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停止须连续施工的工序作业。
(2)落实机械设备防台措施。
(3)落实临时设施防台措施:加固临时活动房房、民工宿舍。
(4)落实安全用电措施:全面排查电源线、配电箱和开关,消除安全;
加固固定配电箱,不能固定的配电箱提前收拾好。
5.2.3当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将在12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时:
(1)各单位防台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做好值班及巡查工作。
(2)工地停止露天施工。
(3)落实防雨、防洪措施:施工现场所有材料、机械设备、用电设施和临时设施落实防雨措施;
清理排洪管沟,保证排水畅通。
(4)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台风期间,工地每天组织上、下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2.4当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将在12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1)停止所有作业,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2)严格执行值班和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5当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时: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停止所有作业和外出;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应急指挥中心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并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寻求支援。
(4)抗台期间,如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
5.2洪水应急措施
(1)应急指挥组办公室接到气象或有关部门洪水警报时,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主要说明洪峰到达的时间,水位高度等。应急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事发地点进行指挥,如不能立即赶到
应授权给能及时到现场进行指挥的其他指挥组成员,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洪水到来的时间、危害程度、波及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应急指挥组负责人下令通知还在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停止施工、立即撤回。
(3)如果时间允许,则应指挥抢险人员或项目的施工作业人员把洪水影响范围内的机械设备、物资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转移时应根据设备和物资的价值大小安排优先次序,另外有毒有害物资应该优先转移,避免污染河水。
(4)将即将转移的人员和机械分为若干个分队,每应急转移分队设负责人1名,确定转移的各队负责人应每10min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数、尚未转移的人数、去向不明的人数清理检查1次,并立即向应急负责人报告,应急负责人指定专人每lh统计汇总1次。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要派专人对洪水的动态进行严密的监视,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安排人员的撤离。
(5)安排专人对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危险警示标志,确定应转移或加固的设备或设施明细;
制定人员安全转移疏散路线图和躲避地点;
综合协调组应按应急计划确定的转移人员数量准备干粮、矿泉水、手电筒和临时帐篷等生活应急用品。
(6)人员和设备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后,由应急小组负责人安排专人值班,进入安全区域内的人员不准随便离开,各作业队以队为单位每4h清点人数1次,以确保人员安全。
(7)洪水到后,安全保卫组要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人员到危险区域逗留或其他活动,避免不慎被洪水卷走造成伤害。
(8)洪水退后,各应急小组、安全员到洪水淹没的区域形成的淤泥、杂物等废弃物等情况进行勘查,核实清理、挖运工作量后,调集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设备清理、挖运洪水下退后形成的淤泥、杂物等废弃物,消除险情。
(9)在清理、挖运中抢险队首先应将施工道路、生活区内的通道上的淤泥、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避免有险情再伤人;
再将其余地方形成淤泥、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
清运中抢险队员应按环境方案将清理的淤泥倒在指定位置,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部安排现场维修人员清理、修理损坏设备。
6预案管理
6.1 培训
6.1.1应急预案制定后,按计划组织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人员及时培训。
6.1.2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1)暴雨、台风、洪水预警信号;
(2)事故报警;
(3)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4)现场抢救安全知识。
6.2 演练
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7预案修订与完善
7.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7.2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7.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8各相关通讯地址
1.公司电话:
057188003733 2.项目经理:王勇15988246707 生产负责人:方茂云13173650656 安全员:单春耀15306575271 3.急救电话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匪警:110
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康桥单元R21-08地块农转居公寓二标项目部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灾害性海浪和风暴潮灾害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项目部防汛防台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生产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实际,制订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处管辖范围内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坚持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统筹兼顾、局部服从全局;
以人为本、抢险救灾先人后物;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科学决策、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团结协作、协同应对。
2应急准备
2.1组织机构及职责
2.1.1成立建筑工程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 总 指 挥:楼金夫 项目经理 副总指挥:杨国永 安全员
成 员:金天龙.仇生龙.边金来.杨伟飞 2.1.2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工作职责
(1)组织、指挥和协调项目部防汛防台工作;
(2)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发出预警信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各部门在台汛期间的各项指令、指示;
(3)完善防汛防台的各项应急防护措施;
(4)安排人员值班,与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报告应急处理的情况;
(5)及时将收集的气象预报传递到施工现场,并保持与施工现场信息畅通,
1 及时了解施工现场防汛防台情况;
(6)对项目部防汛防台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恢复常态后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巡查,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2.1.3项目部相应成立应急小组,制定本部门的防汛防台措施和预案,配备应急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
2.1.4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详细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设备,并应及时了解各类气象灾害信息,启动相应的预案,保障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
2.2 应急物资
2.2.1应急设备
为保证应急救援迅速、有效,项目部应配备相关物资,并应保证所有物资合格有效,可随时投入使用。
3.2.2应急救护资金
为保证事故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尽快实施救护,财务部必须保证伍万元以上现金作为应急救护资金。
3预警预报
3.1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在汛期、台风期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及时掌握暴雨、台风、洪水等气象预警信息,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将利用文件、电话通知、短信群发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各部门传递预警预报信息,督促有关方面提前部署防范工作。
3.2各部门必须密切留意,主动获取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在工地的项目位置进行公告,并通知施工项目部每一个班组和作业人员。
3.3汛期、台风期间,各部门必须和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保持信息畅通,密切关注气象最新发展趋势,积极组织好汛期、台风期间的各项工作。
4应急反应流程
应急响应的流程分为:接警、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和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
4.1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应急人员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组织发布信息、内部通报等。
2 4.2 采取救援行动,场外应急指挥应支持现场应急人员完成下列救援行动: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技术支持、现场监测等。
4.3行动完成后,进入应急恢复状态。
4.4 应急响应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原因分析、评价制定的应急预案,根据报告为修订应急预案作参考。
5应急措施
5.1暴雨应急措施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5.1.1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1)各部门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藏怕水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工地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
5.1.2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在过去的 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防洪防汛信息,防止城市内涝,随时做好应急响应。
(4)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雨。
(5)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5.1.3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停止全部室外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6.警报解除
3 根据上级指令或气象台发布警报解除通告,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下达警报解除命令后方可撤离抢险队伍和取消防洪度汛值班,恢复常态。
(1)路基进行检查,防止路基、基坑被雨水浸泡,对需加固处理的及时加固
(2)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以防各种防护设施被风和雨损坏。
(3)清理抢险物资,完善物资使用台帐,补充后备。
(4)收集整理现场图片、文字记录,进行工程索赔相关工作。
(5)针对暴露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并结合实际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5.2台风应急措施
5.2.1气象台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将在48 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时: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2)检查、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3)通知各船长、班组长等重点设防的操作人员,要求他们注意做好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4)对工地现场易受台风影响的材料和设备及时入库;
对不易入库的进行整理、固定、覆盖,做好防雨、防风等措施。
(5)准备适量的黄沙、麻袋、水管应急材料和医疗救急用品;
调试抽水泵、应急灯、对讲机等设备;
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保证疏通。
(6)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做好保护和加固措施,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
对测量点、原始坐标和高程点做好保护。
5.2.2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将在24 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时:
(1)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停止须连续施工的工序作业。
(2)落实临时设施防台措施:加固临时板房、民工宿舍。
(3)落实安全用电措施:全面排查电源线、配电箱和开关,消除安全;
加固固定配电箱,不能固定的配电箱提前收拾好。
(4)将受影响的船舶联系避风锚地,做好拖航准备工作。
5.2.3当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将在12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时:
(1)各单位防台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做好值班及巡查工作。
4 (3)将可移动机械设备撤离,撤离不能固定的配电箱。
(4)工地停止露天施工。
(5)落实防雨、防洪措施:施工现场所有材料、机械设备、用电设施和临时设施落实防雨措施;
清理排洪管沟,保证排水畅通。
(6)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台风期间,工地每天组织上、下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2.4当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将在12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1)停止所有作业,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2)严格执行值班和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5当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时: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停止所有作业和外出;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应急指挥中心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并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寻求支援。
(4)抗台期间,如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
5.3洪水应急措施
(1)应急指挥组办公室接到气象或有关部门洪水警报时,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主要说明洪峰到达的时间,水位高度等。应急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事发地点进行指挥,如不能立即赶到应授权给能及时到现场进行指挥的其他指挥组成员,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洪水到来的时间、危害程度、波及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应急指挥组负责人下令通知还在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停止施工、立即撤回。
(3)如果时间允许,则应指挥抢险人员或项目的施工作业人员把洪水影响范围内的机械设备、物资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转移时应根据设备和物资的价值大小安排优先次序,另外有毒有害物资应该优先转移,避免污染河水、海水。
(4)将即将转移的人员和机械分为若干个分队,每应急转移分队设负责人1名,确定转移的各队负责人应每10min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数、尚未转移
5 的人数、去向不明的人数清理检查1次,并立即向应急负责人报告,应急负责人指定专人每lh统计汇总1次。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要派专人对洪水的动态进行严密的监视,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安排人员的撤离。
(5)安排专人对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危险警示标志,确定应转移或加固的设备或设施明细;
制定人员安全转移疏散路线图和躲避地点;
综合协调组应按应急计划确定的转移人员数量准备干粮、矿泉水、手电筒和临时帐篷等生活应急用品。
(6)人员和设备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后,由)应急小组负责人安排专人值班,进入安全区域内的人员不准随便离开,各作业队以队为单位每4h清点人数1次,以确保人员安全。
(7)洪水到后,安全保卫组要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人员到危险区域逗留或其他活动,避免不慎被洪水卷走造成伤害。
(8)洪水退后,各应急小组、安全员到洪水淹没的区域形成的淤泥、杂物等废弃物等情况进行勘查,核实清理、挖运工作量后,调集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设备清理、挖运洪水下退后形成的淤泥、杂物等废弃物,消除险情。
(9)在清理、挖运中抢险队首先应将施工道路、生活区内的通道上的淤泥、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避免有险情再伤人;
再将其余地方形成淤泥、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
清运中抢险队员应按环境方案将清理的淤泥倒在指定位置,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部安排现场维修人员清理、修理损坏设备。
上海市厚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 7月7日
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英才小学校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防汛、防台工作,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防台工作预案:
一、成立防汛、防台领导小组 组 长:李世英
副组长:邓 军 卓清明 向 春 组 员:全体教职员工 领导小组的职责:
1、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确保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师生无伤亡。
2、在教育局防汛防台指挥部领导下,组织、指导、协调学校的防汛防台和抢险救灾工作。
3、组织制订完善学校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4、组织开展本校的防汛防台工作检查,处理影响防汛防台安全的有关问题。
5、贯彻执行上级防汛防台指挥命令,遇重大灾情时传达停课、师生转移等命令。
6、指导本校抢险自救和灾后处置工作。
7、组织开展灾情调查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指导并开展灾后救助。
二、成立防汛、防台抢险队
队 长:李世英 副队长:邓军 队 员:全体教职工
三、报警程序
学校值班室 →学校校长 →学校防汛、防台领导小组 →报告上级部门
四、防汛、防台工作安排及措施
1.成立本校的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和抢险队,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渡汛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做好防汛、防台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校舍无塌方。
3.防汛、防台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特大暴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
23 4.总务处要将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各班要做好排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
5.对可能受台风、降雨影响的地区,防汛防台工作小组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台风动向和降雨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龙卷风、雷暴雨、内涝等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师生、家长和社会发布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
6.防汛、防台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每当遇到特大暴雨,都应注意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水位上涨情况。
7.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路远的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如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能单独离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8.及时掌握险情,一旦学校发生洪涝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校长的指挥,奋力抢搬学校的教学物质。
9.如果学校作为防汛疏散地,学校将开放教室,并安排教师进行24小时值班。
五、注意事项
1.抗洪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灾。
三家镇英才小学
24
宁波市轨道交通TJ2105-1标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程概述
(二)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先建立和储备防汛防台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当汛情和台风发生时能够有效实施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确保参建人员及第三方的人身安全,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尽可能的把灾情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根据国家、浙江省、宁波市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积水内涝、台风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重点
1、做好本工程范围内防汛排涝、防台风等工作。
2、落实好防汛防台物资、机具、人员等的准备工作。
3、组织危险区域、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
二、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机构与职责
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由安全部部长郭勇负责应急救援日常工作的布置、检查和落实工作。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 负责“防台、防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和演练。
3) 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
- 1宁波市轨道交通TJ2105-1标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市气象台发出蓝色台风预警信号。
(2)IV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出现IV级应急响应后,我单位应急小组派人员现场值班。并对现场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合理安排施工。一旦出现恶劣气候情况,立即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撤出施工区域,进入宿舍躲避并关好门窗。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III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II级应急响应。
①气象部门预报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的外围将影响宁波市,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市气象台发出黄色台风预警信号;
②较大区域内(两个区以上)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或3天累计雨量100~150毫米,并预报未来
一、二天内仍将有大到暴雨;
(2)III级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关于加强防汛防台、防暑和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要求,当出现III级应急响应后,我单位应急小组现场派人员值班,保持与轨道交通指挥部及项目应急小组全体成员的通信畅通,并根据汛情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对项目部的临时办公用房、民工宿舍、食堂、厕所等所有临时设施进行加固。
3、II级应急响应
(1)当沿江流域出现重大险情、城区发生洪涝灾害、热带风暴风力8-9级、市气象局发出橙色台风预警信号。
(2)II级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xx通知》要求,当出现II级应急响应后,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灾情变化及时下达停工令,对所属工地范围内的所有施工将按规定时间停止施工。施工现场二层以下临时工棚等危房居住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到安全场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源必须切断,机械设备应放置到安全防雨的位置,刚砌砖墙、模板工程需及时加固,深基坑开挖周边支护加固,防止塌方。外脚手架上的横幅、标牌和安全网应予以拆除,以减少阻风面。项目部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到岗到位,通讯联络确保畅通,及时掌握风情汛情变化。
4、I级应急响应
(1)当沿江流域和城区河道发生大洪水、强热带风暴风力达到10级以上,城区发生严重
- 3宁波市轨道交通TJ2105-1标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1、调查周边地下排水设施情况,掌握排水管线的走向,制定应急排水方案。
2、成立雨情信息监报小组。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记录汇总雨情信息。
3、组建防汛抢险队。负责汛期应急抢险任务,维护施工现场的排水、道路及供电、用电系统。
4、加强汛期值班。排定值班表由专人负责现场巡视,密切注意防汛通报及施工现场情况。
5、合理部署施工计划。根据天气形势确定沟槽(或基坑)开挖的宽度和深度。
6、切实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做好支护处理,不准冒险施工,同时进行加固维护。
7、及时进行雨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排除积水,清扫、修整道路,保持下水道畅通。
七、应急响应程序
1、接警与通知
项目部所属的施工场地一旦发生洪涝、台风伤人等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把事故及时向项目部汇报,汇报人应说清事故的地点、灾害程度和现场救治情况。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应急小组成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抢险方案。必要时向社会救援。
2、应急救援程序
1) 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后,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同时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2) 项目部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参加现场救援,以尽可能缩小事故影响及损失。
3) 项目部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向有关部门汇报,寻求社会紧急救援。
4) 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伤亡,并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救离现场,交由急救中心救治。
5)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6) 抢险救援结束后,尽快恢复生产,尽最大努力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警报与紧急公告
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急领导小组在经过分析后,该事故有可能扩大并可能影响到其他范围,对周围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将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告知事故性
- 5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台风、暴雨、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项目部防汛防台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生产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汛办等规定,结合我出实际,制订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处管辖范围内台风、暴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坚持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统筹兼顾、局部服从全局;
以人为本、抢险救灾先人后物;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科学决策、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团结协作、协同应对。
2应急准备
2.1组织机构及职责
2.1.1成立建筑工程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 总 指 挥:叶太彪 副总指挥:邱绿富
1 成 员:蓝世奇、林华东、张国鹏、李晓佳、陶伟 2.1.2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工作职责
(1)组织、指挥和协调项目部防汛防台工作;
(2)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发出预警信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各部门在台汛期间的各项指令、指示;
(3)完善防汛防台的各项应急防护措施;
(4)安排人员值班,与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报告应急处理的情况;
(5)及时将收集的气象预报传递到施工现场,并保持与施工现场信息畅通,及时了解施工现场防汛防台情况;
(6)对项目部防汛防台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恢复常态后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巡查,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2.1.3项目部相应成立应急小组,制定本部门的防汛防台措施和预案,配备应急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
2.1.4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详细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设备,并应及时了解各类气象灾害信息,启动相应的预案,保障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 2.2 应急物资 2.2.1应急设备
为保证应急救援迅速、有效,项目部应配备下列物资,并应保证所有物资合格有效,可随时投入使用。
3.2.2应急救护资金
为保证事故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尽快实施救护,财务部必须保证伍万元
2 以上现金作为应急救护资金。
3预警预报
3.1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在汛期、台风期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及时掌握暴雨、台风、洪水等气象预警信息,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将利用文件、电话通知、短信群发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各部门传递预警预报信息,督促有关方面提前部署防范工作。
3.2各部门必须密切留意,主动获取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在工地的项目位置进行公告,并通知施工项目部每一个班组和作业人员。
3.3汛期、台风期间,各部门必须和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组保持信息畅通,密切关注气象最新发展趋势,积极组织好汛期、台风期间的各项工作。
4应急反应流程
应急响应的流程分为:接警、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和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
4.1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应急人员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组织发布信息、内部通报等。
4.2 采取救援行动,场外应急指挥应支持现场应急人员完成下列救援行动: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技术支持、现场监测等。
4.3行动完成后,进入应急恢复状态。
3 4.4 应急响应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原因分析、评价制定的应急预案,根据报告为修订应急预案作参考。
5应急措施
5.1暴雨应急措施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5.1.1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1)各部门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藏怕水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工地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
5.1.2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在过去的 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防洪防汛信息,防止城市内涝,随时做好应急响应。
(4)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雨。
(5)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5.1.3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4 含义:
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停止全部室外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6.警报解除
根据上级指令或气象台发布警报解除通告,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下达警报解除命令后方可撤离抢险队伍和取消防洪度汛值班,恢复常态。
(1)路基进行检查,防止路基、基坑被雨水浸泡,对需加固处理的及时加固
(2)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以防各种防护设施被风和雨损坏。
(3)清理抢险物资,完善物资使用台帐,补充后备。
(4)收集整理现场图片、文字记录,进行工程索赔相关工作。
(5)针对暴露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并结合实际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5.2台风应急措施
5.2.1气象台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将在48 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时: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2)检查、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3)通知各船长、班组长等重点设防的操作人员,要求他们注意做好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4)对工地现场易受台风影响的材料和设备及时入库;
对不易入库的进行
5 整理、固定、覆盖,做好防雨、防风等措施。
(5)准备适量的黄沙、麻袋、水管应急材料和医疗救急用品;
调试抽水泵、应急灯、对讲机等设备;
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保证疏通。
(6)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做好保护和加固措施,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
对测量点、原始坐标和高程点做好保护。
5.2.2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将在24 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时:
(1)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停止须连续施工的工序作业。
(2)落实机械设备防台措施:用地锚加固塔吊、龙门吊、搅拌楼。
(3)落实临时设施防台措施:加固临时板房、民工宿舍。
(4)落实安全用电措施:全面排查电源线、配电箱和开关,消除安全;
加固固定配电箱,不能固定的配电箱提前收拾好。
(5)将受影响的船舶联系避风锚地,做好拖航准备工作。
5.2.3当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将在12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时:
(1)各单位防台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做好值班及巡查工作。
(2)落实防雨、防洪措施:施工现场所有材料、机械设备、用电设施和临时设施落实防雨措施;
清理排洪管沟,保证排水畅通。
(3)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台风期间,工地每天组织上、下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2.4当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将在12小时内将影响施工区域,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
6 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1)严格执行值班和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5当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时: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停止所有作业和外出;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应急指挥中心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并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寻求支援。
(4)抗台期间,如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
5预案管理 5.1 培训
5.1.1应急预案制定后,按计划组织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人员及时培训。
5.1.2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1)暴雨、台风预警信号;
(2)事故报警;
(3)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7 (4)现场抢救安全知识。
5.2 演练
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6预案修订与完善
6.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6.2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6.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8
宁波市轨道交通TJ2105-1标防台防汛应急预案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程概述
(二)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先建立和储备防汛防台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当汛情和台风发生时能够有效实施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确保参建人员及第三方的人身安全,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尽可能的把灾情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根据国家、浙江省、宁波市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积水内涝、台风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重点
1、做好本工程范围内防汛排涝、防台风等工作。
2、落实好防汛防台物资、机具、人员等的准备工作。
3、组织危险区域、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
二、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机构与职责
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由安全部部长郭勇负责应急救援日常工作的布置、检查和落实工作。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 负责“防台、防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和演练。
3) 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
4) 检查、督促、落实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 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展开应急救援。
6) 组织有关力量,全力支援现场抢救。
7) 必要时组织疏散人员,尽可能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分工
领导小组成员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实行明确分工:
xx:为应急总指挥,组织编制防台防汛应急预案。全面负责本项目防台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协调、落实和处理应急救援的一切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类信息;
台风汛期过后,向监理、指挥部汇报损失情况,及时组织恢复生产;
xx:为第一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防台防汛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总体协调工作;
xx:负责各方协调、配合第一副总指挥工作;
xx:负责现场工作的指挥协调,台风来临前,组织开展全面的现场检查,特别需要重视基坑以及大型临时设施的检查,并及时反馈现场的救援信息;
xx:负责收集归纳各种信息,提出初步救援方案,供总指挥参考;
xx:负责应急救援中的技术保障工作;
台风、汛期期间,做好工程结构监测和现场巡逻,并落实好工程的加固、排水及防护工作;
xx: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和救援现场的疏散警戒工作。落实防台值班表。
xx:负责应急救援材料的供应和机械设备的调度;
xx:负责应急救援分队的组织管理和现场的救援工作,落实人员、设备的撤离安置工作;
xx:负责应急时的医疗救护工作;
xx:负责救援资金的筹集保障;
xx:负责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
4、应急分队:
应急分队职责:当出现应急响应时,参与一切应急救援工作;
三、防汛防台分级响应及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宁波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印发的《xx通知》内容,xx市汛情和台风的严重
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将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分为四级:一般(IV级)、较重( III级)、严重(II级)、特别严重(I级),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IV级应急响应
(1)气象部门预报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
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市气象台发出蓝色台风预警信号。
(2)IV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出现IV级应急响应后,我单位应急小组派人员现场值班。并对现场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合理安排施工。一旦出现恶劣气候情况,立即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撤出施工区域,进入宿舍躲避并关好门窗。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III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II级应急响应。
①气象部门预报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的外围将影响宁波市,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市气象台发出黄色台风预警信号;
②较大区域内(两个区以上)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或3天累计雨量100~150毫米,并预报未来
一、二天内仍将有大到暴雨;
(2)III级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关于加强防汛防台、防暑和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要求,当出现III
级应急响应后,我单位应急小组现场派人员值班,保持与轨道交通指挥部及项目应急小组全体成员的通信畅通,并根据汛情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对项目部的临时办公用房、民工宿舍、食堂、厕所等所有临时设施进行加固。
3、II级应急响应
(1)当沿江流域出现重大险情、城区发生洪涝灾害、热带风暴风力8-9级、市气象局发出橙色台风预警信号。
(2)II级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xx通知》要求,当出现II级应急响应后,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灾情变化及时下
达停工令,对所属工地范围内的所有施工将按规定时间停止施工。施工现场二层以下临时工棚等危房居住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到安全场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源必须切断,机械设备应放置到安全防雨的位置,刚砌砖墙、模板工程需及时加固,深基坑开挖周边支护加固,防止塌方。外脚手架上的横幅、标牌和安全网应予以拆除,以减少阻风面。项目部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到岗到位,通讯联络确保畅通,及时掌握风情汛情变化。
4、I级应急响应
(1)当沿江流域和城区河道发生大洪水、强热带风暴风力达到10级以上,城区发生严重
洪涝灾情时、市气象局发出红色以上台风预警信号。
(2)I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出现I级应急响应后,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启动I级应急响应预案。项目部实行24
小时值班,重点岗位人员到岗到位,通讯联络确保畅通密切注视台风动向,及时落实应对措施。应急机动救灾分队组成人员处于待命或临战状态,参与抢险救灾的设施设备工具全部到位,并确保性能良好,全时段处于临战状态。
四、应急保障
1、救援人员保障:项目部职工及所属的各工班工人,都是应急救援力量;
根据事故的 类型及程度,需要社会力量时,再及时联系社会救援力量。
2、救援设备、物资:项目部现有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物资、材料一旦应急救援方案启动,根据需要都将成为应急救援的设备和物资,需要社会设备、物资时,再及时联系社会救援力量提供必要的设备、物资。项目部现有小车四台,项目部所属工班各有一台车辆,需要时均可调集使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清单附后)
3、医疗卫生保障: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与宁波市急救中心、宁波市第一人员医院等卫生部门建立救援保障体系,并配备棉纱、消毒药水等常用急救药品及救援器材。
4、避难场所保障:在汛期来临之前,根据项目实际作业人员数量等情况,与银安宾馆签订避难场所租用协议,确保避难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五、教育、训练与演练
项目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暴雨、洪涝、台风灾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进行“防汛、防台”安全技术交底,每日实行班组交接安全检查等安全教育工作。
针对每个班组安全工作的特点,对照应急策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避灾和救援训练工作,提高职工避险及抢险能力,以降低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项目部除建立综合保障工班为应急救援分队外,还将以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力量,组建应急救援小分队,小分队要进行定期训练,确保小分队人员具有良好的体能、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作风。
项目部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使应急人员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类应急处理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协同救援能力。另外,应对演练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六、防汛防台预防措施
1、调查周边地下排水设施情况,掌握排水管线的走向,制定应急排水方案。
2、成立雨情信息监报小组。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记录汇总雨情信息。
3、组建防汛抢险队。负责汛期应急抢险任务,维护施工现场的排水、道路及供电、用电系统。
4、加强汛期值班。排定值班表由专人负责现场巡视,密切注意防汛通报及施工现场情况。
5、合理部署施工计划。根据天气形势确定沟槽(或基坑)开挖的宽度和深度。
6、切实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做好支护处理,不准冒险施工,同时进行加固维护。
7、及时进行雨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排除积水,清扫、修整道路,保持下水道畅通。
七、应急响应程序
1、接警与通知
项目部所属的施工场地一旦发生洪涝、台风伤人等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把事故及时向项目部汇报,汇报人应说清事故的地点、灾害程度和现场救治情况。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应急小组成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抢险方案。必要时向社会救援。
2、应急救援程序
1) 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后,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同时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
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2) 项目部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参加现场救援,以尽可能缩小事故影响及损
失。
3) 项目部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向有关部门汇报,寻求社会紧急救援。
4) 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伤亡,并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救离现场,
交由急救中心救治。
5)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6) 抢险救援结束后,尽快恢复生产,尽最大努力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警报与紧急公告
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急领导小组在经过分析后,该事故有可能扩大并可能影响到其他范围,对周围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将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告知事故性
质、对安全或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作出自我防护响应。该程序由总指挥确定,办公室安排专人实行。
4、联动部门
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要及时评判出事故的危害程度,对于安全生产事故联动的部门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交通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电力部门、安监部门等;
对于自然灾害事故如台风等,联动的部门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气象部门、电力部门、地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联动部门的通知由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决定,办公室进行实施。救援通讯:公安局:110 消防队:119 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
5、应急人员安全
在对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时,由于事故的危险还有延续性,应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事故救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加强安全预防措施,加强个体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安全监测,事故现场处理指挥人员应明确应急人员的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6、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救援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善后处理包括:伤员的救治、家属及外界人员的接待、项目部后续工作的开展等,该项工作主要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
八、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后进行的短期恢复,是一个应急任务的结束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参照以往经验,仔细分析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设法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现场恢复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救援行动结束,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附1:救援物资设备清单
附2:应急通讯联络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1)设防范围和要求
①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底为主汛期
②在主汛的高潮期和有热带气旋、暴雨警报时,项目经理及相关领导必须到现场值班,加强巡视,并安排好值班车辆和防汛器材,随时准备进入防汛状态。
③及时收听气象预报,凡预报热带风暴警报和台风紧急警报在12~24小时影响本市时,项目经理及相关领导和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抢险救援队伍必须到位随时准备进入抢险状态,值班抢险车辆和抢险物资、设备必须到位,遇有险情,及时投入抢险工作。
(2)要害部位及措施 ①负高空作业
在地下负高空、深基坑施工中,配备足够数量的排水泵,将水抽出排入地面下水道井内。对于较深的基坑应采用接力排水。为防止地表降水倒灌,在坑口四周必须设置30cm以上高度的挡水墙。
②高空作业
强化临边的防护。各类支撑、脚手架要稳固,遇有6级以上强风等恶劣气候,要停止高空作业,并及时清除零星轻便杂物、标语、宣传牌,预防强风将物刮落地面,伤及行人及车辆。台风来临前,工地吊车把杆必须全部放下,行车必须使用制动夹具加以固定。
③下水道
每逢汛期、梅雨期来临之前,对下水道及场内各排水系统进行疏通,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二级沉淀三级排放系统。
(3)防汛器材
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配齐配足抽水泵、水带、蛇皮袋、工具、电筒、等防汛防台器材;
值班期间,配好交通工具。配备一定数量的汽车式起重机、挖掘机、自卸运输车。
(4)应急响应 ①灾害处置
a、防汛防台期间实行领导值班制度,安全部门落实施工区域的防汛防台工作。工程部、办公室落实防汛防台所需物资及车辆、一旦工地发生险情,应急处置小组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b、各部室下班前关紧门窗和关闭电源;
c、工程、安全部门对工区的防汛防台物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②抢险步骤
a、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入抢险状态。
b、提取或调集防汛器材。
c、根据险情情况对房屋、工棚、车间进行加固,基坑或负高空临边处的挡水墙加固。
d、迅速将水泵放到基坑和低洼积水处,根据由低到高和远到近的原则,将水泵按口径大小由大到小布置进行抽水。
e、险情危急防汛抢险队无法处置时应时向当地政府或驻军进行求援。
③保管要求
a、工地设专用库房存放防汛器材,防汛器材不得挪作他用。
b、防汛物资库房门前有标识,标明器材名称、数量及检查日期。
c、防汛物资库房钥匙分别由值班员和料库保管,并放于明显处作好标示。
d、定期检查防汛物资仓库,清点防汛器材,做好保养措施。
④险情调查
a、险情发生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对财产损失、现场情况调查、总结报告相关部门。
b、汛期过后,应对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行进行评审和修订
新华国际A标段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1 新华国际项目工程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根据专题例会精神,为了防止暴雨天气对深基坑的影响,降低、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防止重大意外险情的发生,维护项目和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特成立防台防汛工作组:
组长(总指挥):陈锡刚
主要负责防台防汛组织人员安排,防台防汛工作整体布置。
防台防汛副组长:马沈良、曹立清
负责在防台防汛期间全面具体负责防台防汛工作,根据需要及时调
节人员及物资,并在24小时内向总指挥及建设单位项目工程部通报情况。防台防汛组员:王宜均、顾跃飞、朱在均
听从防台防汛组长的安排,在组长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好防台防汛
工作。
后期保障:惠照阳、王正勇
负责防台防汛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负责组织人员
安全撤离。
动力保障:张学法、代跃舞
在防台防汛期间,负责电力正常供应,并随时提供再发电放热工作,负责防台防汛设备的正常运转。
一、施工现场概况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万㎡,现有施工人员150人,内有塔式起
重机3台,中小型机械15台,另有办公区、生活区等临时设施。
二、应急设备与设施
施工现场准备设备:潜水泵15台,标配电箱4个,彩条布20卷,
16#铁丝50公斤,铁锹10把,强光电筒5把,对讲机10部,白棕绳2捆。
安全专职人员和动力保障组应负责应急设施的维护和日常检查,确
保设备的有效。
三、潜在的诱发因素
目前施工处于深基坑施工阶段,目前基坑周边的护壁桩极为不稳定,局部区域如遇连续暴雨天气极有可能引起坍塌。基坑地处低洼,容易积
水,如果不及时采取降水、排水措施将会造成场地积水,坑内施工器械、材料浸水。
四、措施
为了确保暴雨天气基坑的安全、稳定,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我施
工单位务必在雨季来临前在施工现场布置好足够的降水点。我施工现场因为
3、
4、
6、7#主楼区域利用主楼内的集水坑进行周转降水,裙房区域的水根据就近原则向周边降水点排水。施工现场布置有4kw潜水泵2
台,3kw潜水泵1台,1.1kw潜水泵11台。仓库备用4kw潜水泵1台,
1.1kw潜水泵5台。(附现场降水布置图)
本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定下固定任务要求在雨季来
临前务必完成以下施工任务:6#楼区域负二层施工完成,3#楼区域负一层施工完成,3#楼西北角筏板基础浇筑完成,7#楼负一层施工完成,4#楼筏板基础施工完成。所有施工中需要的材料已陆续进场,确保按期完工。
3、7#楼负一层施工完成后即进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保温施工,
待防水、保温施工完成后立即组织机械设备进行回填土施工,回填土施工务必严格参照规范进行分层回填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回填完成则可以确保西侧护坡的相对稳定性,降低基坑内的安全隐患。
五、启动条件
1、项目所有施工人员在得知灾害气象来临,均有权利和义务在第一时间内向企业领导报告;
2、防台防汛副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宣布启动应急处理方案的级别,落实人员,积极做好防台防汛工作,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进展情况;
3、防台防汛工作在副组长的统一安排下,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及时沟通信息,遇特殊情况,可直接越级向总指挥汇报。
六、应急设备与设施
1、在防台防汛期间,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通讯联络方便,配备
10部对讲机;
2、配电房、物资、动力小组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电力供应,物
资备有铁锹、水泵、雨衣、手电、沙袋、麻绳等,使用方便。因天气问题塔吊无法运转,现场要备有足够的运输设备随时调用。
3、仓库要备发电机一台,在断电情况下可启动排水,基坑内水道畅通、安全、可靠,可以及时排水。
4、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向当地110,120部门求助。
七、能力与资源
1、指挥中心与仓库保持好联系,信息传达要及时、管理效率要高。
2、一旦狂风暴雨来临,各岗位管理人员接到指令,必须迅速将防台防汛物资及时送到重点部位,提前做好抗灾准备。
3、在防台防汛期间,所有通讯设备24小时开机,指挥中心、仓库
内对讲机固定频道,随时接受各种指令,整装待发。
八、保护措施
1、在防台防汛期间,防台防汛小组要及时组织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撤离。
2、后勤部门要负责落实疏散人员的临时场所,保证饮食的正常供应。
九、信息发布与施工人员教育
1、由防台防汛副组长根据各阶段实际情况,经组长同意后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
2、平时在宣传教育上要增加防范意识,当正常进入预案状态时,所有工作均由防台防汛组长统一指挥行动。
十、针对性的培训与演练
1、在防台防汛前要对本项目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总动员,对负责抢险救援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包括:装沙袋、开水泵、发电机使用、物资调运、抢修、设备保护、人员救护、安全保卫等。
2、为巩固培训成果,增强项目施工人员防台防汛意识,组织工人练习,以提高项目防台防汛的综合能力、集体精神。
防台防汛领导小组
2014年5月12日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为了降低、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防止重大意外险情的发生,维护食堂及食堂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院的师生饮食安全及稳定,特制定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台防汛安全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徐鹏,副总指挥:刘贵民、邵子影,成员:张孝冰、梁飞、郭兆峰,
二、防台防汛应急预案内容
1、当受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影响风力达8级以上,日降雨量达50.1毫米(暴雨)以上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后,防台防汛安全指挥部全体成员必须到位,加强值班,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做好防台防汛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当气象台发布暴雨、台风警报时,防台防汛安全指挥部全体成员必须到位,向食堂全体员工通知防台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全体成员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重点位置(如主、副食库等)重点保护,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台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台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3、当遭到台风、暴雨袭击或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防台防汛安全指挥部全体成员必须到位并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紧急布署。将食堂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保护好食堂物资财产。在必要时启动食堂“停水、断电、停气应急预案”,
4、台风、暴雨、洪水过后,检查食堂的受损情况,对灾情进行评估,并上报给上级部门,及时对食堂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附件二
上海五角场(集团)有限公司
防
汛
防
台
应
急
预
案
二0一一年元月
防汛防台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德来 五角场集团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崔 勇 五角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组 员:毛杏生
王新国 章汉夫 罗 瑛 潘 皓 马德生 王 华 蔡伟勇 五角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五角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五角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五角场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五角场集团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
五角场集团安全管理部经理 五角场集团安全管理部副经理 五角场集团物业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上海五角场(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元月
上海五角场(集团)有限公司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一、总则 ㈠ 编制目的。
为有效做好本公司汛期发生的风、暴、潮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证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本公司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㈡ 编制依据。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区镇二级政府《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结合本公司特点,编制本预案。
㈢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内发生的“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㈣ 工作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
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大为本,预防为主;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救大险;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长期准备,立足突然;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形成由集团统一领导,各直属单位、物业公司分块负责,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把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标准的原则。
二、区域情况 ㈠ 企业范围。
五角场集团所属企业范围分布较广,东至军工路、西近淞沪路、南跨控江路两侧,北到闸殷路。涉及到13家直属企业单位、13家关
联企业和322家租赁单位。
㈡ 防汛风险分析。
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
7、
8、9三个月的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都对我集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闸殷路民壮路处于低洼地区,排水设施较差,每年均有大面积积水现象;
2.拆建改建工程项目较多,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房屋、脚手架、工程机械设备倒塌等问题、老化设备也易在不良天气中造成触电事故。
3.老建筑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雨棚等附着物的支架出现松动,房屋处墙面装饰面砖、马赛克出现起壳、开裂等情况,如遇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易发生建筑物倒塌和造成附着物坠落的危险。
4.沿街门面房的招牌、广告牌等,由于年久失修、锈蚀,缺少维护保养,如遇台风也有吹倒的可能。
5.施工工地的脚手架、井架、职工临时宿舍及可移动的相关设备设施等。
三、组织体系 ㈠ 领导机构。
集团公司成立防汛防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公司防汛防台指挥、决策工作。领导小组王德来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崔勇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管理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组成。
防汛办公室联系电话:60955353 60955376 传真:60955335 领导小组下设直属抢险队、物业抢险队和办公室。
1.直属抢险队:由集团公司领导小组直接指挥,负责对直属企业、物业管理公司防汛防台的工作指导、应急支援。
2.物业抢险队:负责物业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防汛防台工作,救险物资的储备及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
3.办公室:由集团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防汛防台的文件接收、信息动态的掌握、物资、车辆调配、后勤保障及各项工作的汇总、上报等。
四、防汛与预警 ㈠ 防汛准备工作。
1.集团防汛防台领导小组根据镇政府防汛指挥部的预警令,及时发布信息。
2.各有防汛任务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编制防汛预案,报集团办公室。
3.根据预警令等级及时通知各抢险队员待命或参与抢险救灾。 ㈡ 预警信息含义。
依据镇防汛防台等突发事件分为四级:
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四个响应等级。
㈢ 主要防御方案。
1.抢险物资准备及应急方案。 2.汛期值班制度。
五、应急响应
㈠ 出现台风和汛期预警,办公室会同安全管理部及时将有关信息报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并通知到各有关单位,建立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准备。
㈡ 出现台风和汛期警报。
1.Ⅳ级(蓝色预警),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视情况作出相应变化;
加强对单位的安全检查;
加强值班,各抢险队员保持信息畅通,在家待命。
2.Ⅲ级(黄色预警),集团防汛领导小组副组长到岗,布置、指导和督促各单位防汛防台工作,密切关注汛期变化;
组织抢险队伍加强巡查,防汛物资做好随时调运准备;
各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值班状态。
3.Ⅱ级(橙色预警),集团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到岗,商议对策,加强对防汛工作部署,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组织实施防汛抢险工作,防汛物资做好随时调运准备,防汛抢险队进入临战状态,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
4.Ⅰ级(红色预警),集团防汛小组全体成员到场,部署公司范围内的抢险工作,抢险队伍进入紧急作战状态,全力组织排险,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㈢ 出现险情或灾难时,为及时了解各单位的灾情和防范措施,建立每小时的通报制。必要时,由集团公司与上级部门联系,请求援助。
㈣ 防汛防台警报解除,办公室应对情况进行书面总结,经防汛防台领导小组确认后,报相关部门备案,转入常态管理。
上海五角场(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元月
宜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张渚服务中心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风条例》及《宜兴市防汛防旱防台应急预案》等规定,为积极应对汛期,台风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确保供水、排水、燃气不受严重损失,保障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不受严重影响,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防汛防台工作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
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处置,突出重点;
坚持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坚持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抗台、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坚持全员参与,政企联防的原则,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投身抗洪、抗台、救灾,夺取防汛、防台工作全面胜利。
二、防汛防台机构设置及职责
1.设立防汛防台抗灾指挥部,总指挥部主任有中心主任担任,副总指挥有中心副主任担任,成员有供、排、气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防汛防台抗灾工作。
2.指挥部下设防汛防台救灾抢修抢险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救灾抢修抢险小组组长由中心分管生产条线的副主任兼任,副组长由板块条线负责生产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供水管网科、营销科、排水所、燃气站工作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小组由中心分管后勤条线的副主任兼任,副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组员由综合管理科、客户服务科人员组成。
3.职责分工,救灾抢修抢险小组职责:(1)实行24小时汛期值班制,(2)制订实施救灾抢修抢险措施,(3)开展不定期的设备、设施、房屋险情巡查,(4)及时解决处置险情,(5)开展灾期抢修抢险工作,(6)组建突击抢修抢险小分队。救灾后勤保障小组职责:(1)实行24小时服务保障,(2)及时采供救灾抗灾抢险物资,(3)做好停水信息发布工作,(4)做好舆论宣传报导工作,(5)做好灾期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6)做好后勤服务工作,(7)做好汛期制度执行督查工作。
三、等级响应措施
根据市府发布的等级情况,应立即开展以下响应办法和措施。
(一)4级(蓝色)响应
(1)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由班组长带队值守,每班值班人员白天不得少于8人,夜间2人。
(2)救灾抢修抢险设备配足配齐,设备装备完好无缺,良好运行。
(3)救灾抢险抢修物资、工具,配件足额到位。其中:镐6把,铲10把,蛇皮袋500只,常规配件配足。
(4)供、排、气组建救灾抢修抢险突击小分队,小分队成员不得少于10人,并召开成员会议,强调布置落实责任。
(5)供水公司立即组织力量开展设施、设备、房屋安全可靠性检查,对可能发生受灾受损的方面,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加固加防措施。
(6)排水所立即实行定片定人巡管护管责任制,并进行日常性地巡查,及时发现处置险情。
(7)燃气站组织开展储备站、配送点、防台、防洪设备、设施、房屋等情况的安全检查,发现处置不安全隐患,构筑防台、防洪措施。
(8)实施汛期,台风期防范情况汇总上报制。各块板条线每天3:30时将当天的检查情况及采取的措施,汇总上报中心办公室,由办公室分别呈报上级。
(二)三级(黄色)响应
(1)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由主管带队值守,每班值班人员白天不少于10人,夜间不少于4人。
(2)救灾抢险抢修设备,配件统一堆放指定的地方,做到随时出发随时带上。
(3)救灾抢修抢险工具、物资集中堆放中心指定地方,做到触手可拿。
(4)救灾抢险抢修突击小分队成员实行24小时待令制。
(5)供水公司进一步强化设备、设施、房屋的巡查力度。布控重点险情地带、地区、并落实好人员、责任、措施,实行24小时监控巡查制,及时发现处置险情。
(6)排水所进一步强化管网巡查频率,观察雨水是否冲击管网或进入污水井情况,应对险情作好加防加固措施。
(7)燃气站进一步强化巡查,观察分析受涝情况,及早作好抗灾准备。
(8)实行汛期、台风期防范措施落实汇报制,每天3:30时各板块、部门将开展检查情况及采取措施的情况报至中心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呈报上级。
(三)二级(橙色)响应
(1)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由中心副主任以上领导带班值守,每班值班人员白天不少于30人,夜间不少于15人。
(2)救灾抢险抢修装备、设备整装待发,车辆司机待命,发电机配备5台,潜水泵5台,保险索5条。
(3)救灾抢险抢修物资全部到位,其中蛇皮袋1000只,镐10把,铲20把,桩50个,抢修配件配足,并落实好补足物资的进货渠道,随要随供。
(4)救灾抢险抢修突击小分队成员实行24小时中心集中待令制。
(5)供水公司实行定片定人24小时设施设备、房屋、监控巡查制,对危险地带进行措施落实,筑起坚固的防线。
(6)排水所根据雨量,定片定责人员,不定期地开展24小时巡查。发现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时,必须得到领导批准,可实行污水排放工作,同时对危险地段进行措施落实,筑起坚固的防线。
(7)燃气站实行定片定人24小时巡查制,对有可能被淹没进水的设备实施防范和撤离措施,筑起防洪坚固防线。
(8)实行险情查处、处置上报制,所有危险出现必须及时报告领导,在危害人身安全时,必须经得领导同意,方可进行处置。每天3:30时将部门发现险情落实处理的情况上报中心办理,有办公室汇总呈报上级。
(四)一级(红色)响应
(1)中心实行24小时全民加兵,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值守,全体员工日夜坚守岗位。
(2)救灾抢险抢修装备、设备,整装待发,驾车人员、抢修人员听从命令,随时出发应战。
(3)救灾抢险抢修物资随时增加并全部分散落实到相关险情地段,随时发挥抗灾作用。
(4)救灾抢险抢修突击小分队成员实行24小时中心集中待令,根据险情随时出发开展抢险抢修工作。
(5)当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房屋等受到洪水冲毁、冲断、房屋进水时,总指挥部必须亲临现场指挥开展抢险抢修工作,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应采取关闭阀门、电源,实现撤离放弃办法,确保人身安全,待险情好转后组织开展抢修。
(6)实行险情报告制。部门出现险情应立即向中心领导报告,中心应将险情立即电告上级主管部门,每天3:30时各部门将当天的险情处理情况报中心办公室进行汇总呈报上级。
(7)实行灾后损失统计工作。各部门灾后一天内立即进行受灾损失统计,并将损失统计表呈报中心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呈报上级部门。
四、程序设定
1.每年进入(五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汛期,当市政府发布4级响应时,本应急预案自动启动。
2.根据市府发布的等级响应,及时开展相关等级的响应措施和办法,按等级程序自动进入。
3.当市府发布四级响应时,全体员工必须自觉投身抗灾抢险抢修工作,服从命令,服从指挥,对不服者从重从严处罚,对失职造成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追究其行政和经济责任。
本应急预案自2016年7月起实行。
2016年7月15日
小区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共5篇)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共4篇)
防台风应急预案(共13篇)
施工现场防汛应急预案(共6篇)
民防应急预案(共11篇)
上一篇: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共合集)
下一篇: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专题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