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烟农户籍化管理,提高烟叶管理效率
|
来源:网友投稿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烟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几个方面:(一)管理主要体现的是对烟农进行技术上指导,没有把“视烟农为衣食父母”的理念完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没有和烟农形成密切的“鱼水关系”。(二)部分烟技员技术指导不到位,乡与乡、村与村的烟叶质量不平衡,表现出部分烟农种烟比较效益不稳定,自信心不足;(三)企业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不踏实,档案记载不完整,缺乏翔实系统的数据分析,对不同个体采取相应服务方式的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不够,服务烟农体系尚未形成;(四)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签订流于形式,烟农对合同执行意识不强,有的多订少种,有的少订多种,收购期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边界地区烟叶流动现象依然存在,烟叶收购的专卖管理难度增大;(五)专卖管理融入烟叶工作的力度不够到位,表现为重收购轻管理、重打击轻服务,烟叶工作“大专卖”氛围尚未形成。(六)烟技员/专卖员(以下简称“两员”)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锅饭”思想、“座商”作风依然存在,要全面践行“至诚至信、全心全意——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的省行业服务理念、实现烟农满意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而可对烟叶生产方式进行创新,推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其模式为“公司+农户”,源自于卷烟专卖户籍化管理思想,是符合烟叶生产发展方向、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管理制度。
实施方案:
基本框架。即:分公司、县公司、烟草站/专卖所、烟技员/专卖员、烟农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分公司作为第一终端可查阅所有信息,掌握、监督、指导基层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公司作为第二终端,掌握基层烟草站(所)、烟技员(专卖员)和烟农的信息,协调和指导工作,向分公司负责。依次类推,做到每一分支都对上一级终端负责,同时每一终端及时的将信息向下一分支贯彻落实,做到信息共享,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健全“三个档案”。即:烟农档案,包括根据烟农生产条件和规模、技术水平、信誉度等方面要素的不同组合情况,把烟农群体分为若干子群体(清流县公司2002年将烟农分为四类:紧密型高信誉关系、长期合作型关系、半松散型关系、松散型关系);种烟农户基本情况统计表;物资供应及生产扶持情况登记表;大田信息指导卡、烟农农事日记;生产技术员每旬技术指导记录表;烟农烟叶预计产量及售烟情况统计表;烟农烟叶种植情况综合评价表。
烟技员/专卖员档案,包括“两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烟技员技术辅导情况记录表和专卖员监管情况记录表;挂包烟农的整体效益与上年对比分析表;当年不同烟农群体的效益对比分析表;“两员”考核情况记录表。
烟草站/专卖所档案,包括烟农汇总表;年度、月份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烟技员技术辅导考核汇总表和专卖员监管情况汇总表;烟草站年度经济指标分解一览表和专卖所管理指标一览表;专卖员和烟技员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烟草站不同烟技员挂包的烟农效益对比分析表。
建立烟农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烟农群体的动态管理。在每年度烟叶工作结束后,根据分类标准的相关指标对烟农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烟农群体进行重新划分类别,烟农群体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生产的发展情况作适当修改,并用图例表达出烟农群体比例图和烟农群体比例变更图(示例图)。让烟农感受到自己辛苦一年所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变化,感受到企业对诚信烟农扶持政策上的倾斜,提高种烟积极性,自觉行动起来,变“要我种”为“我要种”。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即考核制度:以县公司为子系统,建立县公司、烟草站(所)、烟技员(专卖员)、烟农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以量化、细化为原则,强化考核指标之间的互动考核,防止扯皮现象发生,环环相扣,相互监督。
责任追究制度:对烟农户籍化管理中技术指导、烟用物资发放失误,烟叶收购质量不符合标准和专卖管理监管不到位造成失误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管理诚信制度:管理诚信制是建立良好烟叶生产秩序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烟农信用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建立诚信管理评价机制,结合县公司扶持和优惠政策,有的放矢,对失信的烟农要加大惩罚力度,从而真正建立良好的诚信管理体系,维护好生产收购秩序。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增强烟叶工作的调控能力。
为加大烟叶生产的过程监管力度,提高烟叶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将烟叶生产、收购、物资供应、烟叶购销存、专卖监管和烟农档案、土地、农用物资等生产性资源融合在一起的烟农户籍化计算机系统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户一卡的烟农IC卡管理,烟技员定期或不定期将生产收购信息通过P0S机(可命名为“烟叶通”)写入IC卡,并传输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信息的采集、应用和集成。从而实现烟农户籍化管理各个分支从中获得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基层站(所)动态掌握烟农的生产和售烟档案,提高打击烟叶外流和维护烟叶收购秩序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市、县公司获取大量真实有效的信息,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高烟叶生产的可控能力和服务烟农水平,为烟农增收,为企业增效。
深化“管收结合”烟叶收购模式,促进烟叶工作规范发展。
收购为一个整体,烟农户籍化管理工作并不是烟草站和烟农之间的单线工作,其最终目的在于形成烟叶工作“大专卖”氛围,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水平,深化“管收结合”烟叶收购模式就是拓延烟农户籍化管理内涵的有效载体。“管收结合”是清流县公司在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中,根据收购实际情况推行的烟叶收购模式,它是将专卖管理与烟叶收购进行有效结合,即专管人员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全程介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在烟叶收购过程中,充分听取烟技员和烟农的意见,及时为相关部门或领导提供信息,进行纠正和整改。同时烟技员和烟农在收购过程中,发现有违法贩烟行为或嫌疑的,可通过专管员及时反馈给专卖部门,提高教育和打击烟贩提高针对性,有效的维护烟叶收购秩序。通过两个部门相互介入,共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打击烟贩活动,最终维护好烟叶收购的正常秩序,提高烟叶种植合同的履约率。从而达到专卖员、烟技员和烟农三者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规范烟叶收购秩序,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烟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几个方面:(一)管理主要体现的是对烟农进行技术上指导,没有把“视烟农为衣食父母”的理念完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没有和烟农形成密切的“鱼水关系”。(二)部分烟技员技术指导不到位,乡与乡、村与村的烟叶质量不平衡,表现出部分烟农种烟比较效益不稳定,自信心不足;(三)企业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不踏实,档案记载不完整,缺乏翔实系统的数据分析,对不同个体采取相应服务方式的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不够,服务烟农体系尚未形成;(四)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签订流于形式,烟农对合同执行意识不强,有的多订少种,有的少订多种,收购期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边界地区烟叶流动现象依然存在,烟叶收购的专卖管理难度增大;(五)专卖管理融入烟叶工作的力度不够到位,表现为重收购轻管理、重打击轻服务,烟叶工作“大专卖”氛围尚未形成。(六)烟技员/专卖员(以下简称“两员”)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锅饭”思想、“座商”作风依然存在,要全面践行“至诚至信、全心全意——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的省行业服务理念、实现烟农满意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而可对烟叶生产方式进行创新,推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其模式为“公司+农户”,源自于卷烟专卖户籍化管理思想,是符合烟叶生产发展方向、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管理制度。
实施方案:
基本框架。即:分公司、县公司、烟草站/专卖所、烟技员/专卖员、烟农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分公司作为第一终端可查阅所有信息,掌握、监督、指导基层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公司作为第二终端,掌握基层烟草站(所)、烟技员(专卖员)和烟农的信息,协调和指导工作,向分公司负责。依次类推,做到每一分支都对上一级终端负责,同时每一终端及时的将信息向下一分支贯彻落实,做到信息共享,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健全“三个档案”。即:烟农档案,包括根据烟农生产条件和规模、技术水平、信誉度等方面要素的不同组合情况,把烟农群体分为若干子群体(清流县公司2002年将烟农分为四类:紧密型高信誉关系、长期合作型关系、半松散型关系、松散型关系);种烟农户基本情况统计表;物资供应及生产扶持情况登记表;大田信息指导卡、烟农农事日记;生产技术员每旬技术指导记录表;烟农烟叶预计产量及售烟情况统计表;烟农烟叶种植情况综合评价表。
烟技员/专卖员档案,包括“两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烟技员技术辅导情况记录表和专卖员监管情况记录表;挂包烟农的整体效益与上年对比分析表;当年不同烟农群体的效益对比分析表;“两员”考核情况记录表。
烟草站/专卖所档案,包括烟农汇总表;年度、月份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烟技员技术辅导考核汇总表和专卖员监管情况汇总表;烟草站年度经济指标分解一览表和专卖所管理指标一览表;专卖员和烟技员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烟草站不同烟技员挂包的烟农效益对比分析表。
建立烟农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烟农群体的动态管理。在每年度烟叶工作结束后,根据分类标准的相关指标对烟农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烟农群体进行重新划分类别,烟农群体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生产的发展情况作适当修改,并用图例表达出烟农群体比例图和烟农群体比例变更图(示例图)。让烟农感受到自己辛苦一年所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变化,感受到企业对诚信烟农扶持政策上的倾斜,提高种烟积极性,自觉行动起来,变“要我种”为“我要种”。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即考核制度:以县公司为子系统,建立县公司、烟草站(所)、烟技员(专卖员)、烟农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以量化、细化为原则,强化考核指标之间的互动考核,防止扯皮现象发生,环环相扣,相互监督。
责任追究制度:对烟农户籍化管理中技术指导、烟用物资发放失误,烟叶收购质量不符合标准和专卖管理监管不到位造成失误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管理诚信制度:管理诚信制是建立良好烟叶生产秩序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烟农信用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建立诚信管理评价机制,结合县公司扶持和优惠政策,有的放矢,对失信的烟农要加大惩罚力度,从而真正建立良好的诚信管理体系,维护好生产收购秩序。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增强烟叶工作的调控能力。
为加大烟叶生产的过程监管力度,提高烟叶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将烟叶生产、收购、物资供应、烟叶购销存、专卖监管和烟农档案、土地、农用物资等生产性资源融合在一起的烟农户籍化计算机系统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户一卡的烟农IC卡管理,烟技员定期或不定期将生产收购信息通过P0S机(可命名为“烟叶通”)写入IC卡,并传输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信息的采集、应用和集成。从而实现烟农户籍化管理各个分支从中获得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基层站(所)动态掌握烟农的生产和售烟档案,提高打击烟叶外流和维护烟叶收购秩序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市、县公司获取大量真实有效的信息,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高烟叶生产的可控能力和服务烟农水平,为烟农增收,为企业增效。
深化“管收结合”烟叶收购模式,促进烟叶工作规范发展。
收购为一个整体,烟农户籍化管理工作并不是烟草站和烟农之间的单线工作,其最终目的在于形成烟叶工作“大专卖”氛围,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水平,深化“管收结合”烟叶收购模式就是拓延烟农户籍化管理内涵的有效载体。“管收结合”是清流县公司在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中,根据收购实际情况推行的烟叶收购模式,它是将专卖管理与烟叶收购进行有效结合,即专管人员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全程介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在烟叶收购过程中,充分听取烟技员和烟农的意见,及时为相关部门或领导提供信息,进行纠正和整改。同时烟技员和烟农在收购过程中,发现有违法贩烟行为或嫌疑的,可通过专管员及时反馈给专卖部门,提高教育和打击烟贩提高针对性,有效的维护烟叶收购秩序。通过两个部门相互介入,共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打击烟贩活动,最终维护好烟叶收购的正常秩序,提高烟叶种植合同的履约率。从而达到专卖员、烟技员和烟农三者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规范烟叶收购秩序,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相关推荐
致全市烟农的一封信
培育职业烟农的对策
牢固树立“四种思想”,构建烟农增收长效机制
践行“三个代表”,,为烟农增收
建筑设计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总结
市政管理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
风景区管理处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思路
县公路管理站2005年工会工作总结
2005年烟叶收购工作总结
烟叶收购预检验级实施方案
烟叶站各项指标承包方案
烟叶收购工作星级烟站评比方案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思路
户籍制度改革重在剥离户籍背后的特权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给安置工作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2022年福建厦门湖里区各小学户籍儿童招生入学条件及排序规则
效率是企业的生命
关于三相370MVA电力变压器效率的分析
财政运行效率提高思考分析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