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想要铲除腐败应破除四种抗衡反腐败的潜规则

| 来源:网友投稿

  加强对腐败的防治,人们大多先想到要完善立法,加大惩治力度。这当然是必要的。我国反腐败立法尽管有尚待完善之处,但立法不可谓不细,对腐败犯罪,现行《刑法》规定的处罚力度也不可谓不重。反腐败形势为何依然严峻?原因当然可以罗列很多。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在反腐败工作中,虽然有显性的国家法律依循,但法律之外还存在许多隐性的潜规则。易言之,腐败应对反腐败,设计并形成了种种潜规则以抗衡。显性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反腐败法律体系,遭遇隐性的潜规则挑战、阻截、分化乃至消解,没有形成从严惩治腐败的威慑效应。

  现阶段,到底有多少抗衡反腐败的潜规则,择其要者,列举如下:

  一是利用执法的变通性消解法律的刚性和明确性。对贪污受贿等典型的腐败犯罪,现行《刑法》确定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是明确的:贪污受贿5000元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不满5000元,其他情节严重的,也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罪刑法定的原则下,这一数额标准本来是“高压线”,但一些地方通过柔性的执法对抗刚性的立法,形成了对贪污贿赂行为不断降压的“潜规则”,原“高压线”成了安全的“低压线”。如某些地方执法机关以现行《刑法》确定的标准已不合形势、需要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等似是而非的理由为借口,在内部大幅度提高立案标准,内部规定受贿5万元人民币以下一般不予查处;又如,法律上受贿只有构成或不构成的问题,从没有所谓“小额受贿”的概念,但个别地方提出有自首、退赃情节的“小额受贿”可不起诉。如此,出鞘的反腐利剑转眼就成了银样镴枪头。

  二是利用法律的模糊性掩盖腐败犯罪的性质。现行《刑法》对贿赂犯罪设定的入罪条件较严,尤其是“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益”等条件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模糊,给腐败者留下了可利用的漏洞。例如,国家工作人员逢年过节的敛财行为,往往将其归入没有具体“请托事项”的“礼金”、“红包”范围。收受烟酒等实物、接受他人提供的免费旅游等财产性利益,均属于没有直接收受财物,不计入贿赂犯罪的数额中,统统将其纳入到不正之风的“口袋”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他人提供的旅游费用、嫖娼费用,本属于典型的受贿行为,但这些费用一般是不计入受贿数额(以至于近来有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将其纳入受贿数额后,被媒体称为反腐败的“突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贿金当礼金”、“违法当惯例”、“犯罪当违纪”的氛围。坊间称腐败是被“惯”出来的,可以说是对当前一些部门宽容腐败的最好诠释。

  三是利用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势开脱单位腐败。就目前的腐败主体看,可分为个人腐败和单位(集体)腐败。单位腐败,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腐败行为。尽管现行《刑法》规定有单位犯罪,但就一些人的传统法律判断而言,腐败主要是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腐败案件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就是有无“中饱私囊”。只要不“装错兜”,形式上个人没有中饱私囊,就是“为公谋利”,就是合道德性乃至合法的行为。这种思维定势不但对单位腐败缺乏警惕,甚至对被查出的单位腐败案件还存有同情心,大都“低调”处理,从而促使单位腐败愈演愈烈。

  四是运用所谓“技巧”,设置隐形程序对抗法律的正当程序。查处腐败特别是查处腐败犯罪,国家有显性的法律程序支持。但由于受司法的行政化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查处腐败案件的过程中,打着加强“领导”、维护“形象”的名义,对查处腐败案件设置了层层筛选的隐形程序,干扰法制的统一性和司法的独立性。一个涉嫌腐败的案件是否立案侦查、对涉嫌腐败的官员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是否定罪量刑、案件查到什么程度,都要请示相关领导拍板。这表面上加强了领导,实际上增加了反腐败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同一案件事实,在此地判有罪,在彼地可能是无罪,对此人可能判有罪,对彼人可能定无罪,同案难于同判。更有甚者,在潜规则面前,腐败与反腐败可以达成某种交易,反腐败被一些人异化为寻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案件扶贫”敛财手段,或者“以人划线”,作为排斥异己或者拉拢亲信的政治手段,形成可怕的反腐败中的腐败。

  诸如此类貌似合理的潜规则,实际上不值一驳。例如,为从宽处理腐败者,典型的借口无非是社会发展了,腐败犯罪的立案标准就应该“水涨船高”。现在10万元无非等于一年的正常收入,判十年显然太重了。但人们不难看到另外的现实,对财产性的犯罪,如盗窃、诈骗等,一些司法机关非但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而提高立案的数额标准,个别地方甚至还不升反降地将盗窃罪的立案标准由2000元降至1000元,这如何能体现和谐社会下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呢?

  说到底,一些潜规则之所以能凌驾于显性法律之上,不在于潜规则有什么合理性,而在于执法底线的后退。这种后退的背后,是腐败势力的影响以及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

  在腐败现象依然猖獗的今天,潜规则腐蚀下的网开一面的柔情执法,不但使法律的可预期性降低、司法随意性增大,同时也使官员的自律性随之降低;潜规则的非普适性,造成见怪不怪的“选择性执法”,不但放纵了腐败,执法也失去了起码的公正性。

  反腐败必须破解“潜规则”。在我看来,破解之法并不复杂:一是必须强调反腐败法律的有效性、腐败行为惩治的必定性。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实践证明,遏制腐败,惩罚是最重要的环节。没有惩罚,或者惩罚不足以遏制公职人员的腐败本能,行为人就不会放弃腐败行为,其他人也不可能对廉政产生敬畏。保持对腐败的“零容忍”,即不放过所谓“小腐败”(当然不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少一些“下不为例”,彰显反腐败环节中法治的权威。二是监督部门应组织清理各种潜规则,把潜规则揭露出来“晒一晒”。有些潜规则众人皆知,有关部门也洞幽烛微。而且,潜规则终究先天底气不足,一旦深究就变得荒谬绝伦,是见不得阳光的。在清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堵塞漏洞。同时,对那些笃信“潜规则”并加以实践者,应冠以“枉法裁判”之名,追究相应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潜规则.

推荐访问:反腐败 破除 铲除 四种 抗衡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