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学内容——【基层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力共筑美丽家园学习心得4篇
必学内容——【基层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力共筑美丽家园学习心得4篇
必学内容——【基层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力共筑美丽家园学习心得篇1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一拨,杭州城西的西溪湿地这块天堂绿肺曾满目疮痍。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周边村民高密度养鱼、生活污水直排等粗放生产生活方式,西溪湿地曾一度水质恶化。
加快污染治理,修复自然力。2003年,杭州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首期工程,实施原住民外迁、生态环境修复等举措,两年后,公园一期正式对外开放。
随后几年间,西溪湿地二期、三期先后开门迎客,公园总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不仅四季各异的风景吸引着八方来客,花朝节、火柿节等特色主题活动更增添了游园乐趣。
作为见证西溪湿地变迁的居民,西溪湿地公园车船部员工周忠伟有自己的私人感受:游客畅游其中,我小时候的梦里水乡也回来了。
生态保护,如何协同发力是关键。
贵州,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正上演一场事关发展命运的绿色逆袭。记者注意到两组数据:十三五期间,贵州治理石漠化5234.34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64.9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贵州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40余件,涉及案件金额超过1亿元。
护自然、守底线,打基础、利长远,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河北省廊坊市,抗击灰霾逐渐起效,又开始对臭氧污染这一无法看天辨污的问题发起冲锋。
廊坊市针对臭氧污染问题,探索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当地把对臭氧生成潜力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力贡献大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总量控制作为主攻方向,探索夏季臭氧分级管控的有效措施和办法,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在各地,围绕这些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调研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迈向高质量发展,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有信心有决心跨越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这道重要关口,创造更多优质生态公共产品。
必学内容——【基层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力共筑美丽家园学习心得篇2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当我们忍受气温的骤然变化时,当我们已渐渐忘记春天的感觉时,当我们经常听到各地的pm2。5爆表时,当我们偶尔抬头发现蓝天已经不那么湛蓝时,当我们发现身边的小河不再清澈见底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问一个问题:我们的地球到底怎么了?
随着气候的变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最时尚的词汇。其实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们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积极提倡并从点滴做起。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本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此我向全体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勤动手,多动脑,学会旧物巧利用,便废为宝。比如:家中的废弃牙膏盒。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制作成储物盒,方便而实用。还可以利用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还有,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后做一茶叶枕头。既舒服又能改善睡眠。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2、在家中、学校、社区和父母、同学、朋友一起种上几盆鲜花,栽上几棵树,既可以改善空气,又可以让生活充满春意。
3、外出时,如果路不是很长,请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不要开车或乘车,这样既可以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好处多多。
4、注意节约用电,我们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饮水机,拔掉插头。还有我们常用的电脑,如果短时间内不用,就将它转为睡眠模式。如果长时间内不用,就将它关机。我想这些都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5、注意节约用水,将水龙头随手关紧。
6、少用纸巾,改用手帕。重复使用纸张,双面使用。多发电子卡、电子邮件,做到节约用纸。
7、远离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减少白色污染。杜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资源。
8、购物时,尽量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择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9、尽可能选择使用太阳能绿色环保型新能源,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既有利于解决国家能源,又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引导节能环保生活新时尚。
应对气候环境与减碳节能问题,我们任重道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积极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生活的理想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为每个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受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为社会尽一份责任!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绿色在延续,我们来行动!共同携手建设我们绿色低碳新校园。
必学内容——【基层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力共筑美丽家园学习心得篇3
7月草原,云朵任性舒展。吉日嘎拉图家的牧场里牛羊点点,悠闲地吃着草。3个月的禁牧期刚过,让它们吃个饱吧!他赶着几只离群的羊羔,淳朴地笑了。
吉日嘎拉图是内蒙古乌审旗布日都嘎查的牧民,这里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过去,受过度放牧、开荒等影响,沙地生态日益恶化: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燃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
1983年,吉日嘎拉图家分到1.22万亩牧场和10多只牛羊。满眼是沙丘,长草的地只有800多亩,当时就想搬走。他和妻子一度沮丧不止。
植树种草、改良牧场30多年来,他和家人顶着严寒酷暑治沙,造林9000多亩,养羊200多只,近年,每年养羊、卖灌木枝条、公益林补贴等收入合计近20万元。
这片沙地绿起来不容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掠夺式地放牧。吉日嘎拉图家的牧场草木葱翠,有人建议他多养些牛羊,他听了直摇头。
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能从一时一地来看问题,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
盛夏的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区域之一,有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由于紧邻城区、多头管理、保护区发展受限等原因,缙云山保护区内一度私搭乱建、违规经营种种行为蚕食破坏着缙云山的生态系统。
拆除违法建筑、探索生态搬迁、系统修复生态、导入生态产业三年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绿色发展组合拳推动下,这个特大城市近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逐渐恢复平衡。
山上生态做减法,山下产业做加法。如今,环山文旅康养产业,温泉度假小镇、环山绿道、特色民宿群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加快实施,缙云山周边的群众吃上了可口的生态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系统思维考量、以整体观念推进,生态与发展才能有根本性改善。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的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如今茶田面积达到2700亩,实现人均年收入近万元目标,正在积极申报4A级景区,走上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蒋家坪村一处农家乐的门联这样写道:千山秀色喜盛世,万里春风乐平安。
必学内容——【基层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力共筑美丽家园学习心得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主题讲话是共建绿色健康校园。
绿色低碳、健康环保,是我们现代的生活理念。绿色带给我们的感觉是自然环境的美好,活力十足的健康自然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大家应该耳闻娴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绿色发展理念,这个理念列入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关键词语中。同时,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把“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关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写入了报告内容。在刚结束不久的冬奥会,办奥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把“绿色”放首位,可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赋予了时代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学们,建设绿色健康校园,是学校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我们应责无旁贷的自觉行动起来,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学会爱护学校环境,保护学校环境和建设学校环境。
2021年,陆伟文副校长为校创建绿色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创建工作的总动员和部署,经过了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去年底,学校已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绿色学校”。这个荣誉称号得益于每位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也来之于我们建设“绿色学校”这份决心,同时也是对学校管理、校容校貌、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给予认可和肯定。荣誉的获得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压力,动力让我们更加坚定牢固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美丽校园的建设。压力就是我们要一直坚持和一以贯之的守住和巩固“绿色学校”这份荣誉。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人与自然是命运的共同体。我们不但要有绿色美丽校园环境,也要有飘满书香气息、充满活力、积极奋进、文明风尚的校园健康氛围,把校园绿色与健康氛围高度融合在一起。学校持续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坚持、付出和改变。我们要坚持良好的习惯,改变自己陋习,把思想健康、身心健康、行为健康、交友健康融入到绿色校园中,为持续建设绿色校园付出真诚的实际行动。
要坚持晨跑锻炼、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坚持拒绝外卖入校,坚持饮食健康、坚持宿舍内务整洁、宿舍卫生、课室卫生、公共区域卫生的保洁,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助力绿色校园的持续建设工作。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文明礼仪,规范行为举止,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善待、理解和包容同学,树立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丽、健康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建设绿色校园,既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强化同学们树立绿色健康理念。目前,在绿色健康校园中,我们还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同学间矛盾、同学关系处理不当、有语言攻击、有以多欺少;学习态度不明确,生活作息不规律,手机使用不当,厌学、恶学有之;节能环保意识不强,不合理使用灯光照明,人走灯不灭,浪费水、电资源;粮食浪费现象时常发生,在饭堂打饭过多,餐盘里剩饭剩菜多,没有做到真正的光盘;一些同学从校园外使用塑料袋将一次性饭盒带进校园、进课室、进宿舍,在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具之后甚至随意丢弃等等。这些现象既不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也加剧我们持续建设和巩固绿色健康校园的难度,同时也是绿色校园和新时代发展要求所不匹配的。
“绿色”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绿色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绿色校园持续建设和这份荣誉称号的巩固,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和实际行动。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和要求:
一、要改变陋习,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促进体质健康,锤炼意志品质;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自觉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抵制价低质劣外卖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饭盒,拒绝外卖食品。
二、要敬畏自然,提高环保意识。响应学校工会的《爱绿护绿倡议书》倡议,保护绿化成果,爱护一草一木,不要随意践踏绿地草坪,不攀摘树;拒绝“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建设绿色校园。
三、要学会自我调节、促进身心健康。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要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自我调节,遇到困难和烦心事,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遇到的困难,及时向家人与同学敞开心扉,积极倾诉,释放压力,也可以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与帮助,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要学会尊重他人,崇尚文明新风。倡导同学之间和谐、友好相处,善待同学、理解和包容同学;注重礼仪礼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行为规范,要共建绿色健康、环境幽雅、和谐文明的校园。
五、要自觉预防疾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思想认识要到位,行为要自觉,遵守规定,注重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自觉履行防控规定,为自己健康、为他人健康负责。减少外出频次,积极参擦体育锻炼,自觉掌握常见疾病预防基本知识,共同维护学校公共秩序及公共卫生,助力建设美丽绿色校园。
希望全校同学继续努力,树立“绿色校园,从我做起”的理念,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提高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健康校园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
上一篇: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党建体会5篇